1.《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五个比喻,论证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 《劝学》 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 道德、 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 需“就砺”; 人要改造成为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 . 劝学》则用了一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劝学》中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的“用心一” 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却无可寄托的“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印证了这句话。 1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7.《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 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 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8.《庄子· 逍遥游》 中以 “朝菌” 和 “蟪蛄” 为例来说明 “小年” 一词的两句是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19.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 地 说 明 任 何 事 物 都 有 所 凭 借 的 句 子 是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
20.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1.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 “比” “合” “征” ,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 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2.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 才 是 真 正 的 逍 遥 的 并 列 句 了 三 类 人 的 句 子 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3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 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4.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5.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 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26.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雍》 )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 (毛泽东《念奴 娇·鸟儿问答》 )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7.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 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8.《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的错误态度。
29.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 则耻师焉”
30.《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1.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 出 人 意 料 的 结 果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3.《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4.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35.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
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36.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 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 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37.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 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8.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9.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 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 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0.《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1.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2.本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5.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 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46.《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 ”;曹操当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举匏樽以相属”。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 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7.《氓》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 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48.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9.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50.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 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1.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将子无怒,秋
2
以为期。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
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52.《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53.《氓》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4.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6. 《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蜀王开国传说无人知晓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57.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58. 《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远古蜀王开国艰难的句子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又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9. 《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60. 《蜀道难》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1. 《蜀道难》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2. 《蜀道难》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烘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63. 《蜀道难》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4.《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 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65.《蜀道难》诗中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66.《登高》由高到低, 写诗人所见所闻, 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7.《登高》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8.《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9.《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0.《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71.《登高》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7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7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7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75.《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 诗中写到“月”的 5 个句子: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秋月春风等闲度 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
76.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77.诗歌中第一次 写 到 琵 琶 女 演 奏 音 乐 的 诗 句 是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78.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79.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80.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81.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2.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83.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84.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5.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6.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87.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8.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
89.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 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90.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91.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92.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93.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9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95.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96.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梦啼妆泪红阑干 。”
97.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一些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劈啪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 绝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98.《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0.《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 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101. 《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 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间关莺语花底滑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 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 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102. 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 如白居易 《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 , 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103. 就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 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的诗句,表明天 涯沦落人的孤寂。
104.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
105. 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 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 会让人想起 《琵琶行》 中那两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06. 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 的警策语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7. 古代诗文中, 有许多描写丝竹乐器演奏的名句, 如白居易 《琵琶行》 中的“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108. 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 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 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09. 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 琶行》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喟。
110.《锦 瑟》中 以锦 瑟起兴 ,引 起对华 年往 事的追 忆的 句子是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11.《锦瑟》一诗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 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 现了高洁的感情、 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112.《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1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7.《虞美人》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114.“ 明月 ” 与 “ 东风 ” 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15.李商隐的《五绝· 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 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 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春花秋月何时了 ”。
116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 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 这两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11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22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12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 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1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1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
12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 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21. 李 煜 的 《 虞 美 人 》 一 词 中 用 比 喻 、 夸 张 、 设 问 手 法 写 出 愁 思 的 多 与 深 广 的 句 子 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12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9. 李 煜 的 《 虞 美 人 》 一 词 中 将 现 实 与 过 去 对 比 来 写 的 句 子 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23.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 语 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25. 《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 中 描 写 周 瑜 指 挥 赤 壁 之 战 时 正 值 青 春 年 少 的 英 雄 形 象 的 语 句 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26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 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2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 酒祭月的语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 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 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2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 无 数 的 风 雨 , 一 去 不 返 了 , 只 留 下 京 口 供 后 人 欣 赏 凭 吊 而 已 的 句 子 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30.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 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 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 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 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131.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 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 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 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他 借 用 廉 颇 的 典 故 , 表 明 自 己 显 然 年 老 却 还 是 壮 志 犹 存 , 希 望 能 够 为 国 立 功 的 句 子 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