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
■ 范楚晗
摘 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反转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弱点的研究取向,开始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为三个基本点。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拓展:努力增强积极体验,尽力满足积极需要,着力培植积极人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选择
“积极”一词源于拉丁语 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积极意指每个人所具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希顿(K.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揭示了其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换句话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优点和存在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提倡对个体实施更有效、更积极的干预,并以此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事实已经证明,只有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就会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社会发展的最终检验,不仅仅是物质的增长速度,还应参照人的发展程度。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这实际上是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本质目标所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内容层次上不断丰富拓展:努力增强积极体验,尽力满足积极需要,着力培植积极人格。
一、努力增强积极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大支柱。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可以帮助个体生活的更快乐、更开心、更幸福,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提高人类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以及防御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能力,这种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一)在学习获得沉浸体验
刘甜芳、杨莉萍(2017)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习沉浸度总体较高,技能与挑战的匹配度也较高,学习目标相对明确具体,对外在评价的敏感度较低,任务专注力较弱。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沉浸度,要在挑战任务与学生能力之间寻找平衡,设置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向性人格,帮助
学生提高对学习任务的专注。
1.在挑战任务与学生能力之间寻找平衡
挑战与技能平衡是沉浸体验产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各种沉浸理论模型建立的基础。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者提供带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激发潜能,超越其现有的技能水平,进而达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水平,步入新的最近发展区。如此螺旋式循环上升,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沉浸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设置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学习任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帮助学生设置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循序渐进的小步子,在每一个小的目标达成时,学生的技能水平也随之上升一个梯度;要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随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清醒的判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要给予及时反馈,在目标未达成时要尽快找出原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在目标达成时及时给予奖励或鼓励,引导学生顺利地过渡到对下一个阶段目标的追求。在针对大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或选择课程内容时,可优先考虑技能类的学习内容,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产生沉浸体验;或者将文化基础理论加以适当改造,使得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能够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
3.培养自向性人格
应该教会他们对外界事物具有自己的判断力,不随波逐流,注重内心体验;活在当下,努力做到从容不迫,不功利,不敷衍,集中精力于学习;干一行,爱一行,在艰难的职业技能学习中找到真正的人生乐趣。学生的自向性人格特质最好能保持在中等水平,既有利于学生客观估计任务的难度和技能水平,又能保持十足的信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充分发挥现有能力,达到最佳发展效果。
4.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任务的专注
有意注意具有目的导向的特点,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就越能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
44
专注于与学习任务相关的事物。此外,合理的奖惩制度以及让学生尽量参与教学过程,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培养大学生的乐观1.改变认知风格
Seligman认为,乐观其实就是一种由学习而来的解释风格,按照这种观点,一个人之所以乐观主要是因为学会了把消极事件、消极体验以及个体面临的挫折或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特殊的因素,把积极结果看做是内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与此相反,一个人之所以悲观,则是因为学会把消极事件、消极体验以及个体面临的挫折或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把积极结果看做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因素。
2.改变应对方式
乐观的个体充满对积极结果的期望,相信挫折终将会被战胜的,这样的一种积极期望和良好心态会对我们现在以及将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把挫折看做是一种生活的挑战,从而能够积极应对挫折,努力寻找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战胜挫折。因此,要使悲观者转变成乐观者,必须使其在应对方式上有所转变,教授其在挫折情境中采取问题中心的解决策略,使其由消极的应对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应对方式。
3.增加成功体验
在学校的环境中,老师是学生乐观形成中的“重要他人”,老师的评价对学生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后进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发挥他们身上的长处,对他们提出能达到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其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转变悲观倾向形成乐观品质。除此之外,增加学生的社会支持,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乐观的品质。学生乐观品质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拥有乐观品质能让他们从自己的失败或挫折中去获利,去寻找成功的落脚点,并有助于他们更好的面对现实,不至于在现实中迷失方向,这或许也是当今教育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三)培养大学生的希望
基于希望理论,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希望疗法,它通过灌输希望、确立目标、加强路径思维和意愿动力,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能量的有效手段。具体来说,帮助大学生提高希望水平,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二是有意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三是发展个体的各种策略,主要是寻求达到目标途径的策略、应对生活障碍的策略等。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提倡依据Snyder的希望理论,通过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其人格完善。田莉娟(2008)的研究采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不能合理地设置目标,缺乏坚持性,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障碍,以及在面临挫折障碍时缺少解决问题的技能等现象进行干预,学生的希望特质和心理健康有明显的提高。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月中旬刊|社会工作实践
二、尽力满足积极需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个性特征迥异,出身环境不同的大学生。他们的需要必定不同,有处于成长性需要阶段的个体,亦有渴望自我实现的主体。并且,随着身心及其他方面的不断发展变化,他们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这些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这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重视大学生的生存需要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生理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助学体系
在奖学、助学方面,高校应加大这方面财力、物力等的投入力度,并且进一步完善奖助减免机制,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让每一位贫困大学生通过努力,不仅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高校因为恋爱问题发生的流血事件频频出现,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时开展生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安全需要关乎着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和个人安危,必须予以保证满足
高校不仅应该在制度上、设施上、环境上为大学生有一个良好安定的氛围保驾护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传授安全理念和责任意识,让他们从自身做起,规范自我,加强防范,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及习惯。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硬性设施的完善,加之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最终满足其安全性的需要。
(二)关注大学生的交往需要
高校应该发挥它的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立多样化社团组织等,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通过营造“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来创造和谐的交往氛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从网络的禁锢中走出来。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交往氛围,才能够使大家更愿意参与到学生团体中来,从而更加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三)满足大学生的尊重需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培育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强的品格,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形成强大的内心品质。只有这样,在遇到挫折或者问题时,他们才能够冷静处理,作出正确的抉择,从而达到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而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始终“以学生为本”,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者的业务能力和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尊重需要,激励他们全面发展。
(四)注重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
首先,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必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
45
社会工作实践
精华融入其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把现代社会党和国家提出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成长成熟,制定正确的自我实现目标,摒弃因功利主义、一己之私而想要去达成的“自我实现”。
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观念的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目标定位,并结合社会发展情况,本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助力大学生把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反过来又会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实效性的增强。
再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增加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引导的内容。顺应形势需要,许多高校都为大学生创建创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使同学们通过自己创业取得成就,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之才,这样不仅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着力培植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家通过对特质的研究,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系统——人格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系统(VIA),包括人类本性中的六大美德,即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超越。六大美德分别对应人格中的24 种人格优势,这些具体的人格优势是个体获得美德的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借鉴积极心理学中有关积极人格特质的理论,发现、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一)发现大学生身上的积极特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发现“学生的问题”、更不是发现“问题的学生”,而是发掘大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潜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抱着积极的人性观,对大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宽容心和信心,尤其是当大学生身上存在严重的不良品行时,仍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和潜在能量。在工作中应当丢掉那种比较简单、直接的,以反复提醒、批评惩戒为主的教育方式,而是采用理解、接纳、欣赏、说理、赞美等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方法;应该善于给大学生贴上“积极的标签”,而不是“消极的标签”,让大学生在意识中按照“积极标签”的方向去塑造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者不光自己要善于发现大学生的积极特质,同样也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力量。大学生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老师、父母、同学都爱他,但是自己却不能无条件接受自己,或多或少地对自己有很多不满的地方。这些学生往往是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更谈不上珍惜自己的优势。还有的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贴上“消极的标签”,于是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和潜意识的作用,真的就塑造了“消极”的自我形象。相反,如果能接纳自我,给自己贴上“积极标签”,那么可能就会塑造另一个积极的自我。
46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人身上固有的,然而有的积极特质是潜在的、难察觉的,如果不去发掘开发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那么这些优秀的品质最终不会显露出来,也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意义。正因为它的潜在性,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培养”更是需要用心去经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就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艺术去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比如培养诚信、爱、宽恕、感激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组织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有关这方面人格特质的主题活动,包括心理讲座、社会实践体验、辩论赛、作品表演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真正感悟到人格特质的力量,以及积极人格力量给人带来的那种快乐、幸福和安宁。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积极人格特质。比如培养“感激”,可以每天记录记录你说“谢谢”的次数,并试着在这一周内增加说谢谢的次数;写感恩信,并寄出去(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享受别人的关心,而不懂得心存感恩,如对亲人、朋友)。比如培养“爱”,可以跟你最好的朋友一起做他或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可以给你所爱的人写一张便条,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表达你的关心。积极品质的培养其实并不需要你经过多少的考验和磨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用心就可以轻易获得。大学生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秀品质,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大学生自身用心地去挖掘、去体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结 语
积极心理学鼓励构建出良好的积极的心理认知,走出一条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相互之间进行关联的培养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品质,同时由于学校的教育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当中包含着校园文化教育,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渗入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党,会逐渐潜移默化让学生内化成为自身身体素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活动,比如心理团队辅导活动、积极心理训练营和心理健康讲座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融入到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进而自我调节,强化内在自我,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增加其抵御负面情绪的能力,度过情绪危机。
参考文献:
[1] 吕明等译.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31-236.
[2]刘甜芳,杨莉萍.大学生学习沉浸体验的量表编制与特点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3):56-62.
[3]赵富才.论教师的学生观[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21 -124 .
[4]田莉娟.中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范楚晗(199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