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此时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仅仅限于经营存款和贷款。此种政策之下不仅限制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将银行的经营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也是使其获得了稳定的收益。随后,在金融市场功能的扩张、放松管制和竞争加剧形式的推动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行业迎来了变革的第一次浪潮。此次变革使得资本流量递增流速不断加快,金融效率得以极大提高,从而为银行业带来极大地机遇和挑战;长期存在于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之间的严格界限日渐消失,竞争日益明显激烈;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得到拓展,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咨询、结构交易、资产购置、杠杆收购、项目融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劵化、衍生工具和表外交易等各种附加值服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随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风险。
90年代以后,银行间的兼并浪潮汹涌。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金融产业的集中程度和规模越来越大,通过合并与兼并,出现了巨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全球证劵业内50家顶尖的证劵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的下属部门。银行业和证劵业的合二为一是国际资本市场效率更高,竞争性更强。大量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仅促进了资金在国际间的有效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并且越来越呈现出链状反映。于是,银行业在此浪潮中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的分支银行制。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上不存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逐渐演变成商业银行。
2004年国有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形成了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严格说来已经不算是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也正在加紧股份制改革)、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预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低,防范和吸收资产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
经营效益低,潜在亏损较大。从账面上看,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假如足额计提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按实际风险提足贷款损失预备,则实际财务成果都将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由于不良资产比例高,贷款收息率低,再加上治理费用居高难下,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要达到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任务更是长期而艰巨。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泥淖,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2009年4月9日公布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今年中国两岸三地共有178家企业上榜,有3家企业进入前25名,分别是工商银行(12位)、中石油(14位)和建设银行(23位)。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从去年的全球第42名一下子蹦到了榜单的第12名,并且超越中石油摘得中国内地企业第一名的桂冠。虽然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国内三大银行市值缩水严重,但工行市值规模仍将欧美同行远远甩在后面。在福布斯的报告中,中国工商银行仍然排在了全球银行市值第一的位置。如何稳居榜首是值得中国工商银行,也是国内所有商业银行接下来最值得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产业,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经营中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的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生存,而且在正常经营中,也只有把资产损失风险控制到最小,才能实现低成本运作,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效益优势。随着商业银行经营全球化,资金流动将不再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资金流动将失去时间限制,将实现全天候、实时划拨。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综合化,将创造出层出不穷的金融新产品,而衍生产品将产生杠杆效应,令资金流动具有高度不稳定性。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外,未来的商业银行还面临许多新的潜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对各种风险保持充分的认识,切实防范各种风险。
2银行风险分类及银行信用风险
2.1 银行风险的分类
商业银行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来获取风险回报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指与系统因素相关的资产价值变化
风险,是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主体都必须承担的一种不可避免和无法分散的风险。对于银行而言,系统风险则主要是利率水平变化和货币相对价值的变化。非系统风险则细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银行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大小主要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而来源则主要是其所经营的贷款业务。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性质,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2.2.1工商贷款信用风险
工商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在接到贷款申请时,商业银行通常会根据“5C”法对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此基础上实行“审贷岗位分离”和贷款“三查”制度,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全程监控。目前由于我国行政性干预仍然存在,商业银行治理机构尚未健全,可以利用的外部评级信息十分缺乏,银行内部的数据资料还很不充分等原因,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还比较落后,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长期居于较高水平。
2.2.2消费者贷款信用风险
消费者贷款主要包括房屋与汽车按揭贷款、助学贷款、投资贷款、信用卡贷款等。消费者贷款因其客户对象存在多样性、差异性,且其还款能力容易受到疾病、失业、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贷款的违约率通常较高。
2.2.3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票据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客户利用票据识别手段滞后、银行间信息不能互通互享、银行内部控制不严密等对票据进行伪造、篡改,或票据权利的缺失、票据行为(如贴现、承兑等)不当等使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
2.2.4结算信用风险
结算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替客户办理转账或贸易结算过程中,付款人没有履行其所应该承担的义务,也包括商业银行在买卖有价证劵、外汇或从事债券回购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时,交易对手不能按期履约造成的风险。
2.2.5信用价差风险
银行持有大量的信用敏感性资产,在利率市场化的国家,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与资产的信用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信用敏感性资产的信用级别恶化而使其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信用价差扩大,从而使该资产价格下降,这种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称为信用价差风险。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往往通过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如买入信用价差看跌期权等)来管理此类风险。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人民币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许多
信用敏感性资产缺乏一个二级交易市场,因此信用价差风险还处于隐蔽的状态,也无法利用信用衍生品来加以管理。
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质是借款人风险的延续。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为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本息。因此,要管理、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必须首先认识影响其信用风险的因素。
外部因素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3.3.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具有体制根源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有着显着的体制性根源。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除了有来自市场的市场风险,更多的是一种缘于体制的制度性风险。
3.3.2银行体制不清晰,商业银行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公司制企业
商业银行其行为、利益不完全独立,没有十分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责任划分,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没有真正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所有者,很难真正成为公司制商业银行,以上诸点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风险难以规避。
3.3.3企业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由于产权关系界定不清,利益机制与制约机制不对称,而从全国看来,企业信用观念普遍淡薄,所以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有很大的被动性。由于其他融资渠道的不健全,企业融资仍然将银行信用融资作为最主要的方式,企业占用的相当大部分长期性资金在政策制约下难以及时收回,造成大量不良债务,直接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居高不下。
3.3.4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
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初创时期,制度不完善,直接融资发展缓慢使企业难以满足利用市场直接大量融资的需要,只能依靠银行信贷融资。而在市场活动中企业处于链态结构中,拖欠账款等“三角债务”可以多方传导,这种企业间的信用危机最终会传导至商
业银行,使银行的资金回流减慢,增大了银行信用风险。
3.3.5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具有经济环境根源
经济周期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会带来银行信用风险的波动;经济发展也会影响信用风险;信息系统的不健全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估时所需的信息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不能为其快速准确而充分的提供评估所需信息,而现有信息系统虚假信息、水分掺杂,导致银行信用评估系统失灵,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
银行系统内部原因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除了上文所述外部原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还有其产生的内部原因。
3.2.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处于垄断经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本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垄断又使得银行工作效率低下。历史原因使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很高,80%的直接贷款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其创造的价值仅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全国存款业务的70%以上,但由于缺乏竞争,使信用自己使用效率并不高,逾期、呆滞和呆账的比例高达30%。
3.2.2商业银行结构体系问题
一直以来国内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仍然是按照行政区域来设置分支机构,由总行、省市分行(或大区行)、地市行、区县支行、分理处以及储蓄所,繁沓的组织架构加大了信用风险的管理难度。
近年来随着国内一些银行成功引进国外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例如交通银行在汇丰银行强力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和协助下,其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得到了重新改造,采用了国际上先进银行的组织模式,但是新的结构体制刚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才能达到较理想的风险控制。
3.2.3信用评级的准确性有待加强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6C法是信用评级的传统模型,也是很多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方法的理论来源和基础。虽然这种简单的方式既包含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是模型中常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的前瞻性。
3.2.4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国内银行信息化的第一阶段以单机操作和分散联网为代表。目前大多数国有银行正处在一个数据集中为标志的第二阶段,但是其风险管理系统仍不完善。不过某些信息化发展较高的银行已经开始向“管理信息化”进发,这样风险管理系统将会得到有力的加强。
监管法制上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3.3.1没有适当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私有企业所有权
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民法典,私有企业业主的所有权没有得到有力的保护。因此,
一些私营企业业主没有信心做长远打算,只追求短期利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自己信用的维护。
3.3.2缺失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
信用评级是信用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进行评级时,应用的规范比较原则且过于简单,只是一些粗略的方向指引,操作性不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针以上各点原因,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对信用风险进行更好的防护和管理。 1)对于商业银行的客户,应该倡导信用文化的建设,提高国民的整体道德标准。 2)对于商业银行本身来说,应该加大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改革,采用国外先进的组织模式;投入一定的费用全面培养优秀的信用评级人才;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加强。 3)从监管和法律方面来说,首先要有充足的法律依据来保证私有企业业主对企业所有权的保证;制定统一的信用评级法,以此作为信用机构的基本法。
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及改进
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化,国有银行改制已经越来越像更加纯粹的商业银行过渡,国有商业银行原则上已经不再承担政策性贷款等由政府指定客户的融资业务,对所有客户的自信情况和每一笔融资服务的风险都必须自行审查、判断,并承担所有的风险。然而,由于各项政策的制定不尽完善,以及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也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使得一些企业利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漏洞在多个银行、同一银行的多个分支机构及同一分支机构的多个部门重复开户、采取各种形式重复融资,增大了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为避免重复授信建立起来的统一授信制度和为更好的识别风险建立起来的尽职调查是国内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制度建设。
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近年来,各商业银行进行了不断的改革。2000年,国务院成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事会;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健全董事会,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
1996年,各商业银行开始建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1998年,各商业银行建立了授权授信制度。授信制度是指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各分支行的经营能力和实绩,确定其信贷权限,改变过去按照行政级别确定贷款权限的做法。授信制度是指根据客户企业的经营和资信状况,确定对企业的信贷额度,包括贷款、开立信用证和提供担保等信用项目总额,在确定的授信额度内,商业银行可以随时满足客户提出的授信要求。早在1996年,中国银行就开始尝试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分明”的授信制度,后来又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制定了贷款授权制度和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在全辖全面推行客户统一授信管理。1999年以后,随着风险管理部的成立和智能神话,风险管理涵盖范围逐步扩大到海外分行授信、营业部授信、金融机构部、投资管理部、基金托管部、资金部和投资银行等有关信用风险管理,初步
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构架。然而,从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情况看来却不荣乐观。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披露,我国大陆地区有14家银行入选世界1000家大银行之列,四家国有银行排入前50名。虽然其规模在世界上堪称一数,但14家银行的平均资本利用率仅%,与英国银行相比相差%。而4家国有商业银行接近30%的不良贷款率更能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与国际同业存在明显差距。建立有效地授信制度刻不容缓。
统一授信
授信是指为客户提供各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或融资支持,包括各种贷款、透支、国际及国内信用证、承兑汇票、保函等。统一授信就是通过对客户信用的评估、进而对客户实行总体风险控制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对客户总体信用状况的考核对性银行在于其往来中所能承受的风险总额并予以监控。
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种类的授信业务实在不同时期开放的,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渐设立相应的部门来提供专门的业务服务、管理。设立不同的部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是必需的。但由于不同授信的对应部门之间相对独立,很少交流客户及业务信息,更没有联网的计算机数据可供查阅,银行内部又没有独立的部门对客户进行统一管理,一方面客户办理不同的业务时要重复提供大量信息,另一方面也给许多不法客户利用不同信息重复申请授信而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潜在风险飙升。与此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设置历史上沿用政府的行政区划,又缺乏对客户风险的统一控制,重复授信在不同的分支机构之间也大量存在。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继实行信贷体制改革、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后,一些商业银行逐步在全辖推行统一授信管理,逐步建立起客户授信的统一管理机制。
信用评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确定贷款风险程度的依据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单位,与银行有[着密切的信用往来关系,银行信贷是其生产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其生产经营活动状况的好坏,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资金使用好坏和效益高低。这就要求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给予科学的评价,以确定信贷资产损失的不确定程度,最大限度地防范贷款风险。
现阶段,随着国有银行向商业银的转化,对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效益性的要求日高,信用评级对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也将日趋明显。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信用评级即由专业的机构或部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评价,并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管理活动。
客户信用评级发展阶段示意图1—1
信贷员准确评依靠信贷员的判断 ·建立基本分析系统,纳入贷员决策 ·利用各种指导原则,以确保信贷员作判断时考虑所有领域 ·大部分决策给予信贷员的判断 将决策标准化(目前国内银行所处于此阶段) ·利用现有最佳数据设计基本分析 系统 高 ·将最佳信贷员所用的“规则”系统化 ·大部分决策依靠使用以上两种方法 经济效益最大化 ·设计具有较高预测性的评分系统 ·只在利益的增加能抵消费用的情况下才调用代价较昂贵的信贷员 ·决策分属于评分和信贷员 以评分为基础做信贷决策 ·设计具有极高预测性的评分系统 ·大部分决策基于该系统的结果 ·非标准的方案由有限的具有较高技能的信贷员评估
财务数据的可信度 由图可见,我国客户信用评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更好的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
建立个人信用评分制度
传统的信用评分模型就是将于先通过统计方法确定的权重分配给申请人重要信用特征指标,由此产生一个信用分数。最常用的信用评分用来预测信用申请者准时且足额偿高 还信贷的可能性,如果评分的分值比分界值高,那么申请人既得到许可。作为商业银行所普遍经营的个人信贷业务,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来防范个人信贷信用风险是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用卡这一个人信用工具的兴起,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始使用判断式信用评分。银行通过对信用申请人在信用申请书上所填的内容,如性别、年龄、单位性质、收入和家庭情况来决定贷与不贷、贷多少、期限长短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商业银行才开始借鉴和应用外国有关个人信用评分的成熟做法。
最早出台《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的是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分行,对促进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其做法是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形成十大指标体系。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给出综合评价,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此办法首先在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上实行。2000年9月,建设银行又在全国推出可循环使用的个人消费额度贷款,并推出与之匹配的新的个人信用评定方法。根据客户使用贷款的信用记录、对银行的贡献等指标,计算出客户信用积分,定期调整借款人的信用额度。
项目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信用评分表 评分标准 年龄 25岁以下 2 26~35岁 4 女 2 已婚无子女 4 一般 3 大学本科 6 临时户口 1 国营企业 4 三资企业 5 一般 2 一般 2 部门主管 4 1~2年 2 36~50岁 6 50岁以上 4 性别 男 1 未婚 3 差 -1 大专 4 其他 2 自然情况 婚姻状况 已婚有子女 5 其他 1 健康状况 良好 5 中专/高中 2 文化状况 户口性质 研究生以上 8 常住户口 2 集体企业 3 其他 1 较差 -1 较差 -1 一般职员 2 1年以内 1 军队 5 个人独资 2 单位类别 机关事业 6 个体经营户 2 单位经营状况 良好 4 较好 4 单位主管 6 职业情况行业发展前景 岗位性质 岗位年限 2年以上 3 职称 高级 4 中级 2 8000~10000 10 4000~5000 6 初级 1 无职称 0 月收入 家﹥10000 12 5000以上 9 1000以下 1 5000~8000 4000~5000 3000~4000 9 8 6 3000~4000 2000~3000 1000~2000 5 4 3 家庭情况 庭人均月收入 项目 是否本行员工 本行账户 评分标准 是 2 有信用卡账户 6 否 0 无 0 较少 0 有储蓄账户 4 较低 4 一般 2 有借款但已还清 与本行关系 存款余额 较高 6 业务往来 频繁 4 其他借款情况 从未借款 有拖欠记录 -5 4 5 2000年09月21日发布实施的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客户信用评定办法(试行)中规定了个人消费信贷客户信用评定的主要内容:
1)资格。主要包括:借款人是否符合贷款对象要求;是否有隐瞒事实套取银行贷款及恶意透支行为;是否遵纪守法以及借款人诚实守信程度、对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还款记录等。
2)能力。主要包括:借款人年龄、学历、职业、职务、职称等。
3)收入。主要包括:借款人本人和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负债总额与家庭年收入的比重、月还本付息占家庭月收入的比重等。
4)环境。主要包括根据借款人单位的行业性质、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借款人在现职年限等。
5)与银行的关系。主要包括:是否为建设银行客户,在银行的存款情况、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借款人的信誉记录等。
客户信用等级有效期为两年,自客户评价报告生效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后,若客户与建设银行信贷关系尚未解除,建设银行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重新评定,调整信用等级。 信用评定部门在信用等级有效期内要动态跟踪客户信用状况,及时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
如客户发生重大变故,建设银行有权提前取消客户信用等级。重大影响事件包括借款人死亡、失踪、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失去稳定收入来源、发现不良贷款记录等。
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
4.4.1我国银行业的企业信用风险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定性分析为主,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现行办法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指标占比超过50%,必须依赖大量高素质的信贷专家经验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受地域限制、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难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全面性和及时性难以保证。目前,大多数国内银行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工作完全依靠手工完成,尽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仍无法对有贷款需求的全部企业进行评级,且评价结果难以及时更新,不能满足信贷管理的需要。
3)信用等级特别是可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划分过粗。现行办法中,将企业划分为7个信用等级,其中BBB级以上为可贷款等级,仅包括4个等级,不利于对正常贷款企业的管理。
4)评价指标参考值固定不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现行办法中,考虑到行业特性,在定量指标计算时,提供了分行业的评价指标参考值。但近几年,部分行业如石油石化、汽车工业等经营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仍沿用现行办法中的评价参考值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评价。
5)评价结果没有经济含义,不能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有关要求。目前,银监会已经对建行等4家商业银行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银行按照新资本协议的框架,建立更加敏感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力争在2007年实施内部评级法。按照上述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具有经济含义的可以量化的贷款企业和贷款债项二维评级。现行
办法中,无论是指标设置还是评价结果都没有与贷款企业的违约概率(PD)挂钩,无法准确的量化风险,从而影响了贷款定价、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的开展。
4.4.2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编制的主要方法
国外较早开展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研究,所以编制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式理论方法比较成熟和系统。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1)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信贷决策的“6C”法。
“6C”法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记录是银行判断借款人品德的主要依据);能力(capacity)(指借款者归还贷款的能力,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包括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项目的前景)、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抵押品)、经营环境(condition)(所在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经营环境及趋势)、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企业持续经营前景)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
2)信用评分方法:主要有Z值模型等。Z值模型由Altman于1968年提出,它采用五个财务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最初设定为)比较,低于该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其优点为Z模型是建立在单指标比率水平及绝对水平基础之上的多变量模型。这些数值经过综合计算后产生的衡量标准能有效地区分违约与非违约客户。这种标准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通过对已有的违约客户和非违约客户的相关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相关数据的组内方差较小,组间方差很大,样本显着性非常高,即违约客户所呈现的各种比率和财务趋势与那些财务基础良好的公司截然不同。银行利用这种模型进行判断,当贷款申请者的评分濒于临界点时,要么拒绝其申请,要么对其进行详细审查。通过这种判断方式,就可以很自然的通过对客户相关指标得出恰当的分类,从而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大致估判。ALTMAN选择的单指标是经过大量样本分析后确定的,具有相当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这些指标包括衡量公司的获利能力、流动能力、偿债能力的各种比率,对于缺乏内部评级系统的金融机构或无法界定的客户系统风险非常适用。
新一代信用管理的方法:
近二十年来,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促使银行采用更经济的方法度量和控制信用风险。新一代金融工程专家利用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定量模型。主要有KMV模型、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等四类。
1)Credit Metrics是由.摩根公司等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Value-at-risk systems)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
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2)麦肯锡模型则在Credit Metrics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a structur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Credit Metrics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该模型将违约概率、转移概率和宏观经济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当经济恶化时,违约和降级就会增加;经济强劲时,情况相反。麦肯锡提出信贷组合理论,直接将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宏观因素的内在关系模型化,并通过制造宏观“冲击”来模拟转移概率矩阵的跨时演变。
3)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它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Credit Metrics不同,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而不象在Credit Metrics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它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4)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首先,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default exercise point,为企业1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账面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4.4.3对我国某商业银行评级指标的客观准确性分析
1)某商业银行评级指标编制采用的数据准确性分析
目前某商业银行计算评级指标运用的数据是采用该行信贷管理系统(MIS)和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宏观经济数据。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由于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有缺陷,存在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基本信息重复录入,无法实现同一企业信息共享,有时各行对同一企业信息相互矛盾;系统的操作流程设计较为复杂,容易造成录入过程中的漏录和错录;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多,造成政出多门且各不统一。但版本经过
几次的升级优化,系统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使用效益都得到很大提高,为真实动态反映企业情况,提供信贷决策的信息支持发挥了应有作用。因此,我国某商业银行计算评级指标的数据的准确性基本不存在问题。
2)某商业银行评级指标编制方法的分析
定性指标的准确性:定性指标占比过大。在中国某些风险因素的主观性非常强,很难将其客观化,标准化,通过定性指标来判断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银行可以凭经验判断出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强,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弱,也可以分析出甲公司是行业的最优秀企业之一,但具体到准确地说出甲公司比已公司市场竞争力强多少,单靠定性指标的主观判断就很难确定了。
财务指标的准确性:财务指标设置过于简单。例如流动(速动)比率是信用风险评价报告中常用的判别指标。通过流动(速动)比率的高低来判断的企业还款能力强弱,这种判断方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具有绝对性。首先,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所包含经济内容必须建立在已经核实的基础上,否则财务分析只能误导使用者(“银广夏”事件是编造虚假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典型案例)。就速动比率而言,除了核实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预付货款(传统上统称速动资产)外,还须考虑预付货款的数量和占比,如果占比过大,应予适当扣除。其次,流动(速动)比率仅是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一个,它们要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共同分析才有意义,比率分析不能代替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存货结构分析。第三,使用计算结果时应理解其代表的经济含义,切忌以偏概全,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第四,财务分析还要结合企业的法律关系,用企业的汇总报表或合并报表来进行比例分析是不恰当的,因为企业集团的流动性并不代表贷款企业的流动性,一般也不能说明借款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指标参照系的准确性:现行XX银行评级办法,在进行企业信用评价和风险分析时,也考虑到行业特性,为计算定量指标提供了分行业的评价指标参考值,但对企业经营指标却不分行业,区域,规模地采用统一标准加以比较,没有全面地考虑系统性风险,这样通常会形成很大偏差,导致对企业风险的误判。比如对房地产开发业,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等,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区域特点,规模大小分别建立指标参照系,综合反映和精确体现企业风险。此外,风险预警指标的参照系还应根据行业发展,区域状况不断进行调整,但其更新速度一般低于指标更新速度。例如,近年来部分行业(如石油石化,汽车制造)的经营状况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但仍参照现行企业信用评级办法中1997年末的行业均值评价,评价结果非常失真。必须重新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每年对行业指标、区域指标和信贷指标的分析标准和区间边界进行界定,这样才可以使企业整体信贷风险得以准确反映,才能分别体现系统性风险和个体性风险的分布结构。
通过上述几方面分析,可以发现,指标编制过程方法的运用存在问题,容易造成脱离市场的实际。上述问题的出现与指标编制过程中简单采用数据运算有直接的关系。
4.4.4改进建议
增加数据库中风险分析因素,建立一套完整和连续的风险预警数据库。风险分析数据库应主要包括:
1)宏观经济信息,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社会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等;以及国家有关财政、金融、外贸、外资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2)中观经济信息:包括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以及行业产品结构、技术动态、投资重点、生产规模、财务标准等。
3)微观经济信息,包括企业技术装备、组织管理、财务状况、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动等。
4)信贷信息,包括各行业信贷资产的存量和增量,行业信贷资产在不同地区、信贷品种、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的分布状况,以及银行在信贷经营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加强对现有数据库中数据清洗和补录,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实施IRB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数据库要有5年以上观察期。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最薄弱之处,也就在于数据的连续性,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都是目前需要改进的当务之急。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模型大多建立在企业财务分析基础上,其特点是偏重于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水平,但这种分析时常给信贷决策带来误导。随着经济发展,企业间业务往来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银行在信用分析时,不能光看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应更多关注财务管理的“王牌”——现金流量表。另外,在缺乏有效审计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欺诈时有发生,但数据作假主要集中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作假的难度较大。因此,重点增设了现金流分析模块,作为财务数据异常波动检验的重要补充,以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信用评级。
(1)企业现金流分析方法包括:基本面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四个主要方面。
(2)现金流结构分析
现金流结构分析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财务状况和生命周期。
(3)现金流分析的技术要点 : ①加强现金流的定性分析和实证考察
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是以货币计量的会计数据,但许多对其有影响重要信息却难以用货币计量。如企业内控制度、企业经营环境、市场营销情况等,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应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防范贷款企业信用风险。现金流分析主要针对银行的大中型客户,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信贷分析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现金流定量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
预见性.
②结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实施综合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动态报表,可反映企业各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其来龙去脉,但无法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营销情况、营运能力等,因此在具体分析时,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如通过损益表中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项目和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收款项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源于本年现销收入,还是以前债权的收回,还可了解企业销售规模、盈利能力、赊销政策等信息。通过三大财务报表相互比照与综合分析,最终了解借款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
③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预测分析
现金流预测能对客户信用评级产生重要的辅助作用。现金流预测的实质是在假设不同外部条件下,设定相应的外生变量和参数,由此测算企业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需要评级分析人员对企业的市场环境、经营状况、产品周期、技术水平等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由此产生的分析结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多数情况下,银行的评级人员不需要对所有客户都进行现金流的预测分析,而只需对其现金流进行历史回顾和趋势性判断。只有对一些重点客户或较复杂的情形,预测1-5年的现金流状态才是必要的。
④通过近似现金流量表解决滞后性问题
一般情况下,到年中才能获得企业上年现金流量表,滞后性明显,这使得现金流分析时效性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通过EBITDA等替代指标近似估计现金流量,重点实现对经营性现金流的粗略分析;另一方面,可按照既定的计算规则,通过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明细推导出近似现金流量表,研究表明,其推导误差可控制在5%以下,目前许多国外专业软件,如MFA, Credit Risk Management, Financial Genome等已能直接完成此项工作。
(4)由专门人员及时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按要求录入MIS系统。
4.4.5数据来源的实现途径
1)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建立起企业信用数据库。对于我国来说,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动员资源的能力是最强,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企业信用数据库,如果没有政府的权力做基础,充分利用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部门现有资料,很难完成。
2)向中介机构购买数据。例如目前,世界上典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有美国邓白氏公司的“世界数据库”和欧盟的“欧洲大门”。世界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内有世界各国近5700万个企业的信用档案,其中中国企业的资信档案有20万个。这个方案的问题是中介机构的合作意愿不会竞争太强烈,主要是因为数据是体现中介机构竞争力的核心之一,数据共享,大大削弱其竞争优势。
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
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资本对效益和风险的双重约束机制。具体措施:首先,强化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总量约束和结构调整。以经济资本作为资产业务计划编制的先行指标和核心指标,科学决定和分配所属分支机构的经济资本总量和风险资产规模,以此约束各分支机构业务规模与风险资产扩张速度。在结构上,通过设定不同的经济资本区域调节系数和分支机构增长率,优化经济资本的区域配置;设置经济资本不同的产品分配系数,以引导推动各分支机构改善产品结构;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配不同经济资本,选优汰劣;对中间业务等战略业务减少分配经济资本,以激励各分支机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其次,强化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加强经济资本占用与资本回报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期望的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资本目标回报率要求,建立经济资本有偿使用机制。再次,建立以EVA和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 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较准确地度量不同业务和产品对增进银行价值的贡献度,以便科学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活动,促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
加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要大力推进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工作,建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各部门各岗位共同参与的风险管理格局,推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要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开发和建设风险管理系统平台,全面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的评估、监测和控制;按矩阵式管理要求,搭建垂直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业务单元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提高市场反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大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研发和创新力度。要进一步推进内部评级工程建设,及时更新和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检验标准和管理技术;建立及时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机制、重大市场风险应急机制、新产品和新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和审查机制,形成市场风险管理定期审计机制,全面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审计情况。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准确、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是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必备条件。要严格按照监管机构制定的信息披露标准、披露方式、披露范围等要求,利用远程通讯和银行数据网络,及时向市场和投资者披露信息。同时,引进国外商业银行通行做法,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具体措施可考虑:引入银行评级制度,增强银行信息披露的压力。在条件成熟时,应鼓励和推行社会权威中介机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评级制度;推
动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标准和资产风险评级体系,采用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国际会计准则,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增强经营透明度。通过全面披露银行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使商业银行各种利益相关者及时掌握情况,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建立信息审计制度和对信息披露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规范内部从业人员行为
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着重大影响。从巴林银行倒闭案开始,欧美金融界人士开始关注如何约束机构内部成员的个人行为,从而避免由个人行为导致的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业内关于完善监督机制、限制个人权限的讨论一直不曾间断。我国商业银行拥有众多分支机构,从业人员数以十万计,哪怕是很小的工作失误造成的小额损失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因此规范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其素质可以从制定奖罚机制、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结合全民信用教育推进。社会文化习俗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我国现阶段又是一个全民信用意识普遍淡薄的阶段,必须制定严而有效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措施来提高信用观念。
5 建立社会信用体制
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
2005年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年第3号令,公布《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正常运行,促进我国征信业稳定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共7章45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个人信用数据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其目的是防范和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二是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保密原则,规定商业银行、征信服务中心应当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个人信用信息的安全;三是规定了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和方式、数据库的使用用途、个人获取本人信用报告的途径和异议处理方式;四是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的客观性原则,即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信息是个人信用交易的原始记录,商业银行和征信服务中心不增加任何主观判断等。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金融稳定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记录,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发展。其主要特征是依法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采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向合法机构提
供信用信息服务。近几年,根据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认真履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发展规划,推动征信立法,加强征信市场监管;去年以来,落实温总理“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信用信息服务网络”的指示,在全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国联网的基础上,加快了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设。个人信用数据库继去年12月七城市试运行后,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商业银行联网试运行。截止记者发稿时止,个人信用数据库已实现127家商业银行全国联网(其中包括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1家城市商业银行,最后2家城市商业银行也正在联网调试中)。与农村信用社的联网正在积极推进,已与8家联社实现了联网。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90%的信用记录已经入库。随着个人信用数据库逐步投入使用,今后,任何人无论在国内任何地方,也无论在哪一个商业银行留下的借款和还款记录,商业银行信贷审查人员均可在经当事人书面授权后进行相关信息查询。据了解,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将查询个人信用数据库作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的固定审查程序,个人信用数据库将在商业银行防范个人信贷风险和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为国家制定征信法规提供了立法实践,也积累了经验,它对征信立法必将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它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运行的心脏。我国第一家个人资信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采用的是政府支持下企业自建的建立模式。结合中央银行统一指导方式和企业自建自营数据库模式,由政府组织和管理,但公司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这一模式符合我国体制特点,但人民银行的垄断性支持有悖于其公平竞争的原则。除此之外,银行协会支持下的建立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引进国外技术和运行模式组建合资征信公司都有其各自不能克服的弊端。相较之下,结合我国现行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发展中具备的条件,信用信息的搜集和运用难以通过市场法则完成,必须由政府出面调和,因此政府支持下企业自建的建立模式成了必然的选择。为克服其缺乏公平竞争的弊端,可以设立多个资信公司引入竞争,下放经营自主权。
建立信用信息披露与快速传递机制
各大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但竞争的存在不能消灭银行之间的合作。在各大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起能够共享的客户信息披露系统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客户在多个银行重复授信筹资,骗取银行资金的问题。
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和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将银行的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个
人信用等级系统、工商年检登记和信誉管理系统以及税务、质检、药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商务、资产委、海关、公安、司法等部门和各个行业组织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以此为基础,建立对失信行为的快速反应和传递机制,一旦某个市场主体失信,要能够被相关不么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将失信的负面效果降到最低。同时,要让失信主体的不良信息有足够多的和适当的传递渠道得以传播,使失信行为至于广泛的舆论声讨之中。
参考文献:
[1] 郭敏华.信用评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朱毅峰 吴静妹.信用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叶继雄.银行信贷业务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5] 汪其昌.银行信贷信用风险分析和度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6]《个人信用、征信与法》 中国金融出版社
[7] Arnaud de Servigny,Olivier Renault任若恩等译.Measuring﹠Managing the Credit Risk(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 Didier Cossin , Hugues Pirotte ,殷剑峰等译.高级信用风险分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
[9]王晓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
[10] 朱毅峰等编着.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1] 陈德胜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
[12] 严太华 战勇.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经济管理出版社
致谢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随着毕业论文的结尾,短暂而又充实的三年大学生涯也将落下帷幕。三年来,给我帮助的人太多太多,令我感动的时刻数不胜数,岁月的脚步依然匆匆,我会把每一份关怀,每一份勉励都铭记、珍藏。
本毕业论文是在孙薇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老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对我的论文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从论文选题、查阅资料到提出观点,完善结构,老师都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当我的论文撰写工作遇到困难阻碍的时候,老师总能敏锐地指出问题所在,及时地提出解决办法,帮我拓展了思路,扫清了障碍。孙微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精神,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学用结合的扎实作风以及为人厚道善良的人品让我十分感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手浇桃李千行绿,点缀春光满上林。”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了又走了,不变的是老
师们无怨无悔承担起的育人树人之责、传道授业解惑之任,在此真诚的祝福老师们一生平安幸福。
别过华电,踏上新的征途,前路多艰,吾将且歌且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