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学概论简 笔记

2021-08-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文学理论导引 第一章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活动可由四个要素组成: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对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大体形成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

模仿说:着眼于作品与世界的关联,强调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实用说:着眼于作品对欣赏者的意义,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 表现说:着眼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 客观说,着眼于作品自身存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自在自足,认为其意义和价值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

二、人类对生活和自身的认识,因经验对象和感受方式的不同而形成某种差异。对于实践性的外部认识,人类通过哲学的方式,即通过知性活动以逻辑抽象的方式揭示出纯粹、明确的人生哲理而加以把握;但对于内在的、流动变化的、非逻辑性的心理感受,依赖于知性和逻辑的哲学无法感知与把握,因而也无法言说通过心理感受获得的人生体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凭借其在传达内在心理感受上的独特优势而获得了相对于哲学的独立存在,而文学的根本价值也正在于它能以感性、直观的方式达到对人生意蕴的领悟和把握。

三、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虚构对于文学创作,具有选择、融合和自解的功能。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文学的虚构性也产生了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的判断问题。

1、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虚构具有选择、融合和自解的功能。 2、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

3、文学的虚构性产生了对文学的真实性的判断问题。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同于生活真实,而是一种艺术真实。对文学的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它的表现对象的相符程度为标准。总结中西文学理论对艺术真实的阐述,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出发来理解真实性问题,可以说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以此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当文学同时实现了这三个测度的要求并满足了三种需求的时候,人们方可认同文学的真实性即获得了艺术真实。 第二节:文学的形象性

一、形象不同于概念语言的明晰与确定,而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形象与它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并不严格对应,只是作为一种暗示或喻示。从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上看,这固然是一种损失,然而它却能为人们传递那些本身就有模糊特点的信息——比如难以言明的感悟或复杂微妙的感情——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文学形象大体有三种类型:形象、语象、意象。

形象:对客体作客观描摹,以描摹手法来获得对客观物象的逼真表现;

语象:对客体在主体心中唤起的印象和感受的传达,多使用非描摹性的,通感、隐喻、象征等语言用法;

意象:对主体内在情感的表达,或凭借客观物象来传达,或以语言直接显现。 二、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1、间接性。 2、心象性。 3、概括性。

4、符号性。

第三节:语言的艺术 一、语言媒介的局限性。

语言媒介的局限性体现在言意矛盾上。

1、第一种言意矛盾来自文学传达的过程中。这种矛盾可能形成于感受的丰富和语言的贫乏之间的对立,也可能生成于语言自身固有的意义对表达思想感情的阻碍,还可能产生于文学所要表达的审美感受本身有难以言传的特点。在这里,矛盾产生的原因不同,但是文学言说面临的困境却是一样的,即“意”如何实现向“言”的转化。讲究语言修辞,对日常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强化文学语言的表现性和形象性,是文学克服这种困难经常采用的言说策略。(第45页)

2、第二种言意矛盾具有更为深刻更为内在的特性,它发生在感受和思想生成的过程中。此刻,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以它所负载的文化蕴涵,以语言本身固有的结构和逻辑,影响、规范和限制着个人意识的发生。语言因此成为横亘在人与世界、感官与实在之间的一道屏障。„„对于文学来说,解决这种言意矛盾更具有根本性,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显然,只有面对现实,投入生活,坚守、执着于个体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才有可能走出这种困境。(第45~46页)

二、语言媒介的优越性。

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人们会发现,与诉诸视觉和听觉的艺术不同,文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并不是直观的。文学是以语言表现唤起表象、情感、想象的方式作用于读者,直接与接受者发生关系的其实是语音和语义;读者也不是凭借着感官,而是依赖想象才进入了文学世界的。尽管语言艺术的这个特点使文学形象在清晰性和明确性上,无法和其它艺术相比,但是文学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天地,一个依靠语言引发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本来,用抽象的语言符号描绘的艺术世界,不具有形象的直观性,读者如果不运用自己的想象,这种语言形象不会使他产生具体的感官感受。可是,像任何事情一样,凡事有一弊也有一利;对于文学来说,摆脱感官形象的束缚使他有了更为自由、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表现力。在把握社会人生的动态变化上,在表现心理世界的丰富隐秘上,在对理性思维的传达上和对审美空间的拓展上,文学都显示了其他艺术种类难以企及的长处。„„所以说,对于文学来说,语言固然给它创造形象化的艺术世界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给文学带来了独特的表现力,形成了文学独具的特点。(第47页) 第二章

第一节:文学文本 一、文学文本的意义并非只来自于作家单方面的赋予或读者的解读,文学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和符号特性同时也规定着文本的意义。文本可以从其作者和语境中分离出来,具有自在自足的独立性。

二、文学文本可以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中,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形式化显现,而下一层次为上一层次提供了存在内容和依据。

1、文学文本构成的第一个层面是语言层。人们阅读文学文本时,首先接触到的是由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外观,即一系列呈线性组合的词句。语言以及它的符号记录形式——文字,作为构筑文学形象体系,传达文学信息的媒介,以及特定的组合构成了文本的语言层面。语言层包括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第54页)

2、文学文本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现象层。与非文学文本不同,文学文本语言符号的所指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学形象体系,由此构成了文学文本的现象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无现象层是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根据之一。„„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现象层居于核心地位,它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具体说来,在抒情类文学文本中,现象层主要体现为连贯流动的情感对应物;而在叙事类文学文本中,现象层则体现为行动的人物发展的情节和变幻的环境。(第55~56页)

3、意蕴层即文学文本的“蕴涵意指”。意蕴层是文学文本的灵魂所在,文学文本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它所蕴涵和显示的审美意味。意蕴层与现象层是融合统一的,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文学形象即文本的现象层面而单独存在。

三、文学体裁可划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种类型。此处着重辨析诗歌、小说、散文三类文学体裁的分类依据和区别。诗歌在语言层采用韵文写作,在现象层体现抒情性特征;小说在语言层采用散文写作,在现象层体现叙事性特征;散文在语言层采用散文写作,在现象层体现抒情性特征。诗歌以抒情性为基本特征,因抒情需要而采用韵文写作;小说以叙事性为基本特征,因叙事需要而采用散文写作;散文于形式技巧方面较为自然朴素,故于韵文风格、叙事特征皆不太着重。诗歌、小说、散文的统一性体现在意蕴层上,三者皆以传达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宗旨。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以抒情性为基本特征。

〔1〕诗歌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诗歌语言的一系列形式特点,如讲究韵律、节奏、声调,都与抒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第65页) 〔2〕诗的抒情性首先体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与其它抒情文类一样,诗歌一般很少对社会生活的形态、人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事件发展的过程作广泛、细致的描绘。就像黑格尔所说的,诗所特有的对象和题材不是自然风光或人的外表形状,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在全部事物中,只有那些可以向精神生活提供动力或材料的才可以出现在诗里”,情感生活成为诗歌特有的内容,诗歌“只为提供内心关照而工作”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诗歌里没有形象描写和生活过程的展现。对于人情世态、山水风光,中外诗歌都不乏出色的描绘。但是这些在诗里都是以人的内心情感的流动和变化为线索展开的。而且,经过主体情感的渗透和改造以后,作为物象的客体往往失去或改变了原有的客观性质而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论常讲的借景言情、融情入境、托物咏志。(第52~53页) 诗歌所表现的感情,是因为凝聚了诗人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解才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对诗来说,抒情并不意味着情感毫无节制的宣泄。相反,有成就的诗人都会通过不断提炼、升华自己的情感而使之获得更为普遍的审美意义。诗歌对情感的表现需要丰富的想象来支撑,想像性成为诗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正像赫兹利特所说,“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英]赫兹利特著,袁可嘉译:《泛论诗歌》,见《欧洲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02页)虽说一切文学创作都少不了想象,但是对叙事文类来讲,想象的腾飞还须顾及事件发展的逻辑和保留物象的自然形态,唯有诗歌才要求想象的“白热化”,给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原因在于,想象和情感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的互动关系:情感的运动为想象和幻想的活跃提供了内在

动力,而唯有丰富的想象才能为情感的表现找到使之外化的形象。(第52~53页) 二、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最为讲究,“诗是语言的精粹”。诗人要撷取和提炼自己的审美感受,以理想的形象体系来表现,创造出包含审美意蕴的意象和意境,也就相应地要求凝练而富于表现力、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 1、语词。对语言的执着追求,使诗的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有了明显的区别,形成了诗歌对日常语言的“背离”。

〔1〕这种“背离”首先表现为诗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乃至变异,诗要以尽可能经济的语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使每个词都有极强的表现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诗歌甚至会使语言发生扭曲和变形。如李贺的《南山田中行》“鬼灯如漆点松花”一句,竟用黑色描绘灯光,“非言漆烛之灿明,乃言鬼火之昏昧,微弱如萤,沉黯如墨;„„非谓烧漆取明,乃谓只如漆之黑而发光。想象新诡,物色阴凄,因旧词而别孳新意,遂造境而非徒用典,其事与”烂如日月“大异。”(第67页)

〔2〕诗歌对日常语言的“背离”,还表现为对规范句法的“破坏”。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主谓宾的位置相当灵活,诗人经常为了突出某个意象或造成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而改变词序、句序、字词组合和句子结构,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就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提及的例子。若按一般的文法来讲,这两句分明不通;若说是倒装句,理解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又显得过于平铺直叙,毫无诗意。有研究者指出,这两句其实并不是写“鹦鹉啄稻”、“凤凰栖枝”之事,“乃在写回忆中的渼陂风物之美,‘香稻’、 ‘碧梧’都只是回忆中一份烘托的影像,而更以‘啄余鹦鹉粒’和‘栖老凤凰枝’,来当作形容短句,以状香稻之丰,有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之美,有凤凰栖老之枝,以渲染出香稻、碧梧一份丰美安适的意象”。(第67页)

2、节奏。随着情感的起伏和流动,诗歌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1〕节奏是在诗人情感支配之下,由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音节的停顿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不同的诗歌往往表现为不同的诗歌节奏。如轻松愉快表现为明快悠扬,昂扬奔放表现为急促有力,悲哀忧伤表现为缓慢低沉,这说明节奏是传达情感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节奏本身就是情绪、情感的构成部分。“所以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第67~68页)

〔2〕节奏既体现在诗歌句子的内部,也体现在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联系和结构上。押韵是加强诗歌节奏、增强情感色彩的一种手段。(第68页)

3、结构。与诗歌语言表现的上述特点密切相关,诗歌在结构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从表层结构上看,诗歌和其他文本明显不同的是诗的分行、分节排列;从深层结构看,诗歌追求跳跃式的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可以既不遵循自然的时空顺序,也不遵循事理的逻辑循序,而是依照主体情感抒发的想象轨迹展开,其间许多省略、伸缩、交叉和颠倒,打破了按部就班的秩序,形成了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形成了与其它体裁迥然不同的文体面貌。(第69页) 三、诗歌中意象与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

1、意象。意象乃指为表达某种意蕴而创造的形象,具有创造的主观性、内涵的不确定性和意会性。 〔1〕意象是指那种蕴涵着特定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其中的“意”大致指意念、意蕴,“象”指经过意念、意蕴点染的物象;“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第69页)

〔2〕意象的创造和运用并不完全取决于诗人个人,意象的生成和运用不仅要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和文学惯例的影响,而且还会受业已存在的诗歌意象体系的制约,甚至和人类共同的心理有关。„„自然界的其他种种物象,诸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夏去秋来,冬尽春回,山岳摩天,江河入海,等等,自古至今,人类的情绪、心境无不与之相呼应,构成某种默契,从而形成普遍性的美感,具有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的性质。他们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延绵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在共同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意象体系,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被诗人一直袭用。因此,从纵的方面讲,意象有传承性;从横的方面讲,意象有普遍性。诗人在此基础上,或袭用旧的意象,或创造新的意象,用以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和理想。(第70页)

2、意境。意境即意象之有机组合,若干意象因传达人生审美感受的需要而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境域即为意境。 〔1〕意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意象体系。(第71页) 〔2〕意境包括境和意两个方面„„(第71页)

〔3〕意境的绘形除了要受主体意识的投射、点染之外,还有虚化和集合性的特点。

〔4〕意境的表意对于绘形来说具有积极的主导性,即根据主观意念对客观事物的面貌和性质作种种渲染和改造,对客观物象之间的联系作种种调整和虚构。除此以外,意境的表意一般还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所谓超越性,是指意境所包含的意蕴不但超越了具体物象,而且多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了再三玩味的空间。和意象一样,意境具有创造的主观性、内涵的不确定性和感受的意会性。 第三节:散文

于语言层上,散文常用日常生活语言;于现象层上,散文常体现抒情性特点;于意蕴层上,散文表达对人生的审美感悟。散文不似诗歌般讲究对日常语言的背离;也不似小说般追求对叙事技巧的锤炼。相比于诗歌和小说,散文的表现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趋于生活的自然状态,更为自由和自然。

1、文学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对人生审美感受或感悟的抒发,而非文学散文则不以这种审美表现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将文学散文界定为一种抒发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第74页)

2、由于直接朴素地表达人生感受的需要,散文在表现形式上显得更为自由和自然。散文在结构方面和诗歌有较多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以主体内心情感和思绪的流动起伏为线索,具有心理结构或情绪结构的特点。与诗歌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对篇幅和结构的要求,没有诗歌那么严格,因而可以比较轻快舒畅地进行抒写,似乎是信手拈来,随意点染。(第76页) 第四节:小说

一、叙事性。叙事性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

二、叙事内容。小说叙事与三个基本要素有关,即人物、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小说的叙事内容。

三、叙事方式。小说的叙事方式一般涉及三个基本层面:故事层面(讲什么)、叙述层面(谁在讲)、文本层面(怎么讲)。

1、故事层面。小说在故事层面上关注的是小说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 2、叙述层面。小说在叙述层面上关注的是小说的叙述者及其叙述行为的问题。

2、文本层面。小说在文本层面关注的是叙事时间、叙事距离、叙事视角等问题。 〔

文学理论导引 第三章

〔1〕现实主义文学:对客体现实的再现

风格特征:真实性 客观性 创作手法:典型化 创作对象:典型形象 〔2〕浪漫主义文学:对主体内心的表现

风格特征:抒情性 主观性 个性化 创作手法:想象 创作对象:自然 〔3〕现代主义文学:对主体内心的再现

风格特征:隐喻性 符号性 创作手法:象征 创作对象:异化主题 【1】、现实主义文学:对客体现实的再现

浪漫主义文学:对主体内心的表现 现代主义文学:对主体内心的再现 第四章

〔4〕影响文学创作的客观因素:

历史传统:原型与母题 惯例与经典 思潮与流派 生活经验:广度 深度

创作个性:材料选取的个性化 意蕴提炼的个性化 形象塑造的个性化 形式构造的个性化 〔5〕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阶段:

创作动机:以文学的方式达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 艺术触发:创作素材的积累 偶然因素的激发 艺术构思:意蕴的酝酿 形象的孕育 形式的建构 〔6〕影响文学创作的心理因素:

灵感: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

须以一定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与虚静的心态有关 想象:受制于生活经验 受制于创作意图 受制于传统成规

情感:引导、推动想象的展开

影响作者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 影响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判断 理解:深刻把握和洞察情感生活的本质 始终不脱离具体的、感性的形象 【2】、文学创作的一般阶段: 动机

触发 构思 影响文学创作的客观因素:历史传统 生活经验 创作个性 影响文学创作的心理因素:灵感 想象 情感 理解 第五章 〔7〕、文学欣赏的四个步骤:

审美期待的设置 审美格局的调整 审美空白的填补 审美意象的生成

〔8〕文学欣赏的三个相关心理因素:语感 体认 想象 〔9〕文学欣赏得以发生的三个条件: 文学文本具有“召唤结构” 接受主体具有“期待视野”

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 〔10〕文学批评的两个步骤:阐释 批评 【3】、

文学欣赏:一般步骤:审美期待的设置

审美格局的调整 审美空白的填补 审美意象的生成

相关因素:语感 体认 想象

发生条件:文本的召唤结构 读者的期待视野 主客的相互对应 文学批评:一般步骤:阐释 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