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

2021-09-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钢 筋 混 凝 土 工 程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核: 年 月 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盛天东郡

结构类型及层数: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0.00相对

于绝对标高从103.9~107.0米,建筑高度10.9米。

建筑面积: S35~S59建筑总面积为28898.72平方,其中地下室15867平方,

地上13031.72平方。

要求质量标准:按合同、图纸及规范要求执行 该工程的设计简况: (1)、自然条件:

1. 基本风压:Wo=0.35KN/㎡对于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

1.1倍采用。地面粗糙度:C类

2.场地地震基本烈度:6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建筑物场地类别:Ⅱ类;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0g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6(按安

评报告输入)

3.场地的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条件:

(1)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核工业桂林工程勘察院提供的<<盛天东郡C地块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工程编号GK-(NN)20130525。 (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南宁市昆仑大道南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场地属丘陵地貌,现场地标高为91.3m-112.62m,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无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据钻探揭露结合地质调查,场地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的填土(Q

m1

)、淤泥(Qc)和第四系残积层(Qe1)及第三系岩层(E)组成。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的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褐黄色、褐红色、灰褐色等杂色,很湿,松散状,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欠固结,结构松散,均匀性极差,堆填时间约1年,该层分布大部分场地,层顶标高为77.89~100.67m,层厚0.20~3.60m,平均层厚0.70m,属高压缩性土。

2、淤泥①1;黑色、灰黑色等,软塑~流塑,很湿~饱和,含有腐植质,

有臭味,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内的水塘底部。层顶标高为76.80~97.5m,层厚0.30~4.20m,平均厚度为2.33m。属高压缩性土。

3、粘土②;黄、黄褐色,硬塑状态,局部可塑,含铁锰质,切面光滑,干强

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该层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层顶标高为78.11~100.16m,层厚0.70~6.00m,平均厚度为2.68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55次,实测锤击数N=10~15击,平均锤击数N=12.4击,变异系数δ=0.037;修正后锤击数N,=10.0~15.5击,平均锤击数N=12.4击,变异系数δ=0.040。压缩系数平均值0.172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 4、全风化泥岩③:灰、灰黄色等,泥质结构,厚层构造,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出现,岩体大部分已风化呈硬塑~坚硬的粘性土,冲击易钻进,局部夹有煤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顶标高为66.82~100.17m,层厚约1.20~11.90m,平均厚度为4.93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179次,实测锤击数N=12~36击,平均锤击数N=22.2击,变异系数δ=0.260;修正后锤击数N,=10.9~31.8击,平均锤击数N=19.7击,变异系数δ=0.229。压缩系数平均值0.143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

5、全风化粉砂岩③1:灰、灰黄色等,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岩体大部分已风化呈中密的粉土、粉砂状,冲击可钻进,该层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与全风化泥岩互层出现,层顶标高为73.00~97.73m,层厚约0.70~17.30m,平均厚度为4.67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70次,实测锤击数N=17~30击,平均锤击数N=24.7击,变异系数δ=0.107;修正后锤击数N,=15.6~27.6击,平均锤击数N=21.6击,变异系数δ=0.137。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

6、强风化泥岩④:灰、灰兰色,含有钙质结核、贝壳化石等。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主要为强风化泥岩,夹有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且部分已风化呈硬塑~坚硬状态的含砾粘土、粉质粘土状,冲击难钻进,但回转钻进进尺较快,往下风化强度逐渐减弱,部分孔夹有煤层或煤的透镜体。岩芯呈柱、短柱状,裂隙稍发育,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该层全场分布,层顶标高为59.16~92.41m,层厚约1.00~18.06m,平均厚度为5.87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200次,实测锤击数N=40~67击,平均锤击数N=53.0击,变异系数δ=0.126;修正后锤击数N,=30.2~47.4击,平均锤击

数N=38.5击,变异系数δ=0.105,压缩系数平均值0.075Mpa-1,属低压缩性土。

7、强风化泥岩④1:灰、灰兰色,含有钙质结核、贝壳化石等。部分已风化呈密实状态的粉土、粉砂状,冲击难钻进,但回转钻进进尺较快,岩芯采取率较低,呈透镜体分布于强风化泥岩层中。岩芯呈短柱、块状,裂隙稍发育,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该层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层顶标高为67.21~94.67m,层厚约1.70~24.20m,平均厚度为8.32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189次,实测锤击数N=27~68击,平均锤击数N=50.0击,变异系数δ=0.141;修正后锤击数N,=21.8~49.6击,平均锤击数N=37.9击,变异系数δ=0.120,属低压缩性土。

8、中风化泥岩⑤:灰、青灰色,含有钙质结核、贝壳化石等。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主要为中风化泥岩,夹有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岩芯呈柱柱状,裂隙稍发育,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该层全场分布,本次钻探未揭穿该层,层顶标高为42.99~74.64m,层厚约3.00~18.60m,平均厚度为10.67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191次,实测锤击数N=70~98击,平均锤击数N=81.0击,变异系数δ=0.083;修正后锤击数N,=49.0~68.6击,平均锤击数N=56.7击,变异系数δ=0.083。

9、中风化泥岩⑤1:灰、青灰色,含有钙质结核、贝壳化石等。岩芯呈柱柱状,裂隙稍发育,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该层全场零星分布,本次钻探未揭穿该层,层顶标高为48.09~62.89m,层厚约2.00~5.60m,平均厚度为4.20m。层中作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锤击数N=74~88击,平均锤击数N=79.3击,变异系数δ=0.056;修正后锤击数N,=51.8~61.6击,平均锤击数N=55.5击,变异系数δ=0.056。

10、煤岩:灰黑色、黑色,呈硬塑~坚硬状,浸水极易软化崩解,呈薄~中厚层状或透镜体状,主要分布于全风化泥岩中,层厚0.1~0.70m。 2)水文地质条件:

上层滞水:主要存在于第四系的素填土①及淤泥层中,土的透水性较好,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生活废水补给,因场地地势高差较大,局部存在水塘,补给来源丰富,水量较大。为了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本次

勘察取1组水样做腐蚀性分析(祥见工程水质分时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的表12.2.1~12.2.5标准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 (3)地基基础:

本工程基础采用Φ600和Φ800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以中风化泥岩○6层作桩端持力层,桩端阻力极限值qpk=3000KPa;要求基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并进入持力层20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4)、主体结构: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 抗震等级四级,设计正常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二、编制依据

(一)、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等。 (二)、业主有关批文。

(三)、设计文件:本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和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设计

说明、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文件、经设计确认的工程变更文件等)。 (四)、经审批的监理规划

(五)、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六)、国家现行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监理控制要点:

一、模板与支架工程的质量监控 (一)、施工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解除面应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在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定。

7、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架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二)、监理要点

1、监理人员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模板工程开始,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综合考虑施工单位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是否合理,提出审核意见。

2、检查模板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互相位置的正确性,检查模板与支架体系是否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3、底板模板的检查

⑴在组装集水井内侧模板时,应注意模板的锁固,即要防止无底模混凝土浇筑时易造成冒高将模板埋入底板混凝土中造成拆模困难,又要防止有底模在浇捣混凝土时易浮起现象。

⑵底板四周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注意模板面标高的复核。 ⑶墙底板施工缝处的反口模板。 4、墙顶板模板的检查

⑴墙板钢筋及预埋套管、预埋角框安装完毕后,均应经质检站核查同意后方可进行墙模板封堵及支撑钢架搭设。

⑵支撑钢架搭设中要求竖向钢管间距不得大于800mm。第一道水平杆距地面不得小于1700mm,贴地应搭设扫地杆。竖杆顶部连接顶部水平杆处的卡口不得少于两道,防止顶模板在承受荷载后出现坍塌现象。墙模板锁紧后其管件应与支撑钢架作以连固。外墙外侧须采用斜支撑,上下不少于三道,间距可放至2000mm,以免整个排架位移。

⑶根据人防质监要求,所有外墙、临空墙、密闭墙、防护单元隔墙等均不得使用塑料套管。

⑷墙模板封堵锁紧后,要求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对墙板垂直度进行量测复查,其误差均不应大于3mm。一般平整度由于使用多层夹板基本能够达到规范要求。

⑸墙模板在组装锁紧施工中,应注意大孔的预留孔洞下面的混凝土浇捣质量,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预留孔洞下部墙板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

⑹三防门下槛梁在封堵梁上部模板时,不应采取全封闭,应在其中部预留孔洞,一方面便于检查此处混凝土浇捣是否到位,另一方面便于振捣。

⑺沉降缝处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安装完毕后,在橡胶止水带上下左右部位采用模板将橡胶板固定好,以便保证橡胶板的位置正确,保证止水效果。

⑻可卸式橡胶止水角框安装中,应注意标高、位置,一般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后即须将角框安装好,浇捣底板混凝土时将角框锚筋埋入底板内。

5、为防止柱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要求柱模卡箍间距适当,不得松扣。

6、为防止柱身偏位或扭曲,要求在支柱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中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校正钢筋位置;在柱底部焊外包框;柱子的支撑应牢固。

7、要求墙模板的对拉螺栓间距、横箍间距要适当,阴角及阳角处横箍应交圈,不得松扣。

8、墙与柱封模前,要求将底部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模板下口的缝隙必须堵实。

9、模板在下列情况要开门子洞;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有大的预留孔洞,洞口下难以浇捣;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捣。

10、检查梁、板底模应按规范要求起拱。

11、梁的侧模支撑要求牢固,防止跑模、胀模,造成漏浆。

12、复核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预埋件固定要求可靠,防止其移位。

13、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指派专人检查,如发现跑模、胀模、漏浆。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14、检查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规定。

15、侧模拆除时要求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16、质量要求

⑴预埋件和预留孔的允许偏差见表7-1的规定。

⑵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7-2的规定。 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见表7-3的规定。 二、钢筋工程的质量监控 (一)、施工要求 1、原材料

⑴钢筋进场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按进场的批次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⑵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⑶钢筋应平直、无损伤,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钢筋加工

⑴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钩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②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⑵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人防工程后或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人防工程后或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⑶箍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⑷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3、钢筋连接

⑴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⑵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⑶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⑷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

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③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⑸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E(lE为搭接长度),反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②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⑹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4、钢筋安装

⑴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与设计相符。 ⑵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5、临空墙外侧钢筋应伸到板底或顶板再向防护区内锚固,水平锚固段长度应满足35d+墙厚,若底板较厚(≥1m),临空墙钢筋可以锚固到板底。水平锚

固段必须与底板下层钢筋绑牢。

6、两个防护单元间隔墙的垂直钢筋应考虑双向锚固。

7、外墙外侧钢筋应该伸到底板底再水平锚固与底板钢筋搭接,搭接位置一般在反弯点处,近似取L0/4+Ld;内侧钢筋伸到底板后外墙方向锚固。外墙钢筋伸出底板的高度应满足h0/4+Ld,且左右、内外错开搭接(L0为净距,Ld为锚固长度,h0为净高)。

8、当外墙与顶板为固接时,外墙外侧钢筋应该伸到顶板上层钢筋后再水平锚固与顶板钢筋搭接,搭接位置一般在反弯点处,近似取L0/4+Ld;内侧钢筋伸到底板后向外墙方向锚固。当外墙与顶板为铰接时,顶板的上皮钢筋应伸到外墙外侧再向下锚固Ld。

(二)、监理重点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筋骨,钢筋工程的监理,就是要监督施工单位用于所建工程的钢筋从材料质量、钢筋加工到绑扎均要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1、熟悉结构施工图,明确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要求以及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在相应的结构图上标明,避免遗忘,造成失误。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

2、把好原材料进场检验关

⑴钢筋的品种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⑵钢筋的性能要符合规范要求。进场的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对标志、外观的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试样,作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同一炉号、重量大于60t作为一批,任取两根。

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将验收合格的钢筋运进钢筋堆场,堆放整齐,挂上标签,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

3、钢筋的下料、加工,应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及规范进行钢筋翻样,并就钢筋下料、加工,对钢筋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为避免返工,监理工程师应深入钢筋加工场,对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改正。

4、钢筋的焊接,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审查焊工的资质,检查焊工岗位证书,在正式焊接前,必须监督焊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上岗。钢筋焊接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的有关规定,抽取焊接接头试样进行检验。

5、底板钢筋的检查

⑴底板工程的关键部位及节点:

①口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活门下槛梁绑扎;

②临空墙、密闭墙、防护单元隔墙的插筋位置、弯锚朝向应正确; ③连通口、通风竖井处钢筋插筋;

④车道口部、防护单元隔墙处临战封堵下槛钢筋绑扎; ⑤外墙转角、丁字墙交接处定位插筋;

⑥墙底板、附墙柱施工缝处钢板止水带处墙板水平筋的结构处理; ⑦底板主梁、次梁、底板面筋相互之间的结构搭接; ⑧底板梁、板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及搭接、焊接质量。

⑵底梁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底层筋接头设置在梁跨中1/3范围内,上部筋接头位置设置在靠近端部1/3范围内,相邻接头错开1个搭接长度。板筋接头可按25%排列。

⑶由于底板钢筋为双向配筋,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底板钢筋交叉点应满扎。 ⑷应严格按照结构平面图中标明的临空墙范围进行临空墙插筋,要保证竖向受力钢筋位置,一般临空墙为300mm,应保证竖向筋间距250mm,不能将拉结筋长度定为250mm以免断面减少。

⑸三防门下槛梁箍筋应为闭口箍,一般应在底板筋绑扎完毕后即在相应下槛梁位置放置好下槛梁箍筋(焊接定位)然后再设绑扎顶面筋。如在面筋绑扎后再设置下槛箍筋,可将箍筋作成双开口箍筋,设置后焊接闭口。另外,应勿遗漏三防门门洞四角部45°构造筋的放置,内外侧每角放置1根φ16,L=1000mm斜向钢筋。

⑹防爆活门下槛为手枪箍,应在底板筋绑扎后即进行放置(焊接定位)请注意:防爆活门上下左右均匀为手枪箍筋,应注意门洞形状的钢筋组合绑扎质量。防爆活门厚度均设计为500mm,应注意保证钢筋有效有效断面450mm及手枪箍筋的锚固长度。另外应注意防爆活门下槛高度,一般为500mm高再加上底板上面混

凝土垫层厚度即为防爆活门下槛高度。

⑺如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设计为无槛门应在下槛及底板面筋绑扎后进行角框安装,角框面应与混凝土结构面平齐。

⑻在进行底板绑扎前应首先绑扎集水井底层筋,应注意集水井四角角筋的设置。井内环筋可改为四角自筋绑扎,钢筋规格、间距应同底板筋。

⑼外墙及内墙插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执行,首先应插好外墙角、十字墙交点、丁字墙交点处定位筋,然后再进行其余墙插筋(定位筋应焊接固定)。

⑽应注意临空墙内外筋插筋的朝向,长弯锚朝向人防区内,小弯锚朝向人防区外。另外,如果底板梁≥900mm,临空墙的外侧长弯锚筋可作成小弯锚插至梁底。如外墙及防护单元隔墙下设有底梁并≥900mm,亦可不作大弯锚。外墙、防护单元隔墙及临空墙外侧大弯锚长度一般均为墙厚35d。

⑾附建式地下人防工程的外墙、临空墙竖筋与地面设计的短肢剪力墙暗柱重叠的处理:一般地面设计的剪力墙暗柱宽度均小于或等于地下人防设计的墙体,因此应在图纸会审时提出监理意见,应将暗柱箍筋按人防设计墙宽制作,至顶板后变化墙宽。暗柱处竖筋可不做大弯锚,可直条向上接。另外应注意如果暗柱竖筋小于人防设计墙体竖筋,应按人防设计钢筋规格插筋。

⑿外墙转角、丁字墙交接处、附墙柱处在墙底板施工缝钢板止水带与墙体水平筋接触处的结构处理:根据人防质监站的要求,应在钢板处打孔、穿筋、封焊孔洞。

⒀车道口、防护单元隔墙及临空墙处的临战封堵下部角框或下部钢板处下槛梁,梁的箍筋可采用开口箍,上面安置封堵下部角框或钢板。下槛梁高度应与底板混凝土垫层厚度相同。无论角框或钢板应设置平直。

⒁在进行底板梁板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底板梁与底板筋的构造形式,做法应按施工详图执行。应注意主次梁相互搭接正确,即次梁上部筋应从主梁上部筋下面穿过,板面筋应从梁上部筋下面穿过。

⒂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应注意梁底、板底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即应检查混凝土垫块的设置,尤其集水井处垫块的设置,以免钢筋锈蚀影响结构安全。混凝土垫块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并注意养护,以免使用时压碎。

⒃沉降缝处钢筋绑扎应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安装,检查周围钢筋绑扎质量,止水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妥善固定于专用的钢筋套中,并在止水带的边缘处用镀

锌丝绑牢,以防位移。

6、墙顶板

(1)顶板工程的关键部位及节点

①口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活门门框墙钢筋绑扎; ②临空墙、密闭墙、防护单元隔墙墙板钢筋绑扎; ③连通口处门框墙钢筋绑扎;

④车道口部、防护单元隔墙、临空墙处临战封堵角框安装; ⑤外墙转角、丁字墙交接处墙板钢筋结构处理;

⑥墙底板、附墙柱施工缝处钢板止水带处墙板水平筋的结构处理

(2)各个口部密闭门(即第二道门)两侧的尺寸应注意,即门轴侧宽度≥350mm,另一侧为≥150mm,否则门扇安装后难以开启到位。

(3)各个口部防护密闭门(即第一道门)两侧箍筋为闭口箍,密闭门即第二道门两侧可按墙板水平筋绑扎。

(4)楼梯间处的防护密闭门如果侧向设置,其侧面应设置附墙抗爆柱或抗爆梁,出墙面≥100mm,宽200~250mm,或门框墙体缩进100mm。

(5)所有墙板水平筋在端部均应制作弯锚,不得使用直条筋,弯锚长度≥10d。

(6)三防门下槛梁如果在底板混凝土浇捣后,如发现箍筋偏低,混凝土保护层增大,均应进行调整,采用开口箍与原有箍筋焊接,并将下槛梁水平筋重新移至上层绑扎。焊接缝长度10d,要求焊缝饱满并须敲掉焊渣。

(7)进行临战封堵的竖向及上部角框焊接时,要求角框面垂直、平整、焊缝饱满,敲掉焊渣。竖向角须压在下部角框上焊接,两角平直、对齐。角框背面应按设计要求焊接锚筋。锚筋采用Ⅰ级钢,须做锚钩,采用Ⅱ级钢锚固长度均应达到30d。

(8)如防护密闭门、密闭门设计为有槛门,可在底板混凝土浇捣后,在墙板钢筋绑扎后即进行角框安装,要求角框面与混凝土结构面平、齐。

(9)在进行墙板、柱钢筋绑扎前,应首先按照控制标高进行测量,作出水平标高控制点,进行各项门框、安装预埋、结构标高控制。

(10)在进行三防门门框墙钢筋绑扎好,然后安装三防门门框,再绑扎门框上部墙板梁。只有在门框上部墙板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才能进行电气管预埋。

(11)三防门角框安装后进行各个面垂直调整,并采用钢支架将门框支撑牢固,严禁将角框与门框墙钢筋焊接在一起。

(12)在进行三防门门框安装时应检查门框位置的正确与否,门轴侧边应≥350mm,另一面≥150mm,否则门扇安装后难以开启到位。

(13)临空墙、防护单元隔墙上如有预留洞,应设置双面角铁框,角铁均应≥80mm,一般为100mm。

(14)防护单元隔墙的背靠背三防门均为防护密闭门,其钢筋断面一般为450mm。各个三防门门框在安装后才能绑扎门洞上部过梁板钢筋,才能进行电气安装,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安排。另外,在三防门门框安装好后,所有门框墙钢筋均须重新进行整理,这是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

(15)绑扎防爆活门钢筋应注意断面尺寸,一般断面为≥450mm。 (16)进行顶板隐蔽工程检查中勿忘三防门吊钩安装的检查,吊钩规格、形状、安装位置按施工图和规范检查。

(17)口部工程的隐蔽工程检查中勿忘侧压管的检查。

(18)墙顶板交角处节点钢筋的绑扎应牢固、平直。外墙外侧竖筋上部大弯锚筋应捋须平直并与顶板筋绑扎。

(19)应注意检查墙板、顶板下部混凝土垫块的铺设,混凝土严禁露筋。 (20)外墙转角、丁字墙交接处点钢筋绑扎应按施工图和规范规定检查。 (21)墙板拉结筋布置应梅花形排列,勾住外层钢筋。

(22)临战封堵除了预埋角框安装外,其余设计图纸所标的封堵钢板等暂不施工,临战前施工。

(23)墙板预留孔及预埋管处的构造钢筋设置应按施工图和规范进行检查。 (24)连通口处后封堵混凝土可按一次性浇捣处理,配置双面Ф8、200×200网片。

(25)各个三防门侧安装的4根战时穿线管应要求标高、位置一致,竖向摆放应垂直,连通口外可横放,要求平直。

7、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令其纠正。钢筋扎完,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报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单。

监理工程师验收时,应对照结构施工图,检查所绑扎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还应着重检查

某些构造措施:

(1)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荷载作用处的附加吊筋或箍筋,不得漏放。

(2)具有双层配筋的厚板和墙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 (3)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边钢筋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8、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不得任意变更,若需作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9、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10、质量检验标准

(1)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6-1的规定。

(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6-2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表6-1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5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6-2

项 目 长度 绑扎钢筋网 网眼尺寸 长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10 ±20 ±10 ±5 ±10 排距 基础 保护层 柱、梁 厚度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水平高差 ±5 ±10 ±5 ±3 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和塞尺检查 ±20 20 5 ±3、0 注: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 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三、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控 (一)、施工要求 1、原材料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4)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

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注: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6)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2)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3)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施工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

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4)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后浇带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温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1.

2. 定;

3. 4.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二)、监理重点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不仅与其组成的原材料性能有关,而且还与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外加剂的种类各掺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成型、养护工艺以及龄期等因素有关。在监理混凝土工程质量时,监理工程师的任务就是要全面考虑上述影响混凝土性能的诸多因素或环节,从组织上、技术上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1、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理 (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首先要熟悉建筑总平面图和土建施工图,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混凝土工程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其中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生产、输送、浇筑顺序,施工缝的设置。严冬、酷暑施工混凝土,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专门制定施工方案,采取相应措施。

若在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应对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砂石堆场的布置通盘考虑;砂石堆场应分隔,砂石相互不混杂;有一定的储备量:能保证混凝土连续生产;砂石进场、卸料与称量应较方便。袋装水泥进库口与出库口应分开,避免运输路线交叉,使先进场的水泥先使用。

若使用商品混凝土,应选择运距不太远、有生产许可证的商品混凝土站,根据施工要求,提出在卸车地点的混凝土质量要求。

(2)对混凝土生产设备及施工机具进行检查

搅拌机的配备应能满足混凝土浇筑量的需要,且应有备用搅拌机;搅拌机的加水系统应准确可靠。

原材料必须过磅,计量装置应校验正确。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6-3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表6-3

材 料 名 称 水泥、掺合料 粗、细骨料 允 许 偏 差 ±2% ±3% 水、外加剂 ±2% 注:1. 各种衡器应定期检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混凝土的水平运输工具和垂直运输机械应满足混凝土浇筑数量的要求,运行应可靠。

振捣棒(器)性能要可靠。

测混凝土坍落度及制作试块的试模要配套。 (3)对原材料的监理

有关水泥、砂、石、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制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认可程序见前述。不得使用含有害矿物的骨料,避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散装水泥要按品种分仓贮存,袋装水泥要存放在离地面300mm以上的木搁板上,按品种分批存放;堆放高度不宜太高,入库、出库要详细记录品种和时间,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受潮结块。

砂、石要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在不积水的平地上,避免混入异物。 外加剂要按不同品种及各自的要求贮存,防止掺混,并应注意外加剂过期的失效问题。

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4)审查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结构设计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的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参与下,对选定并已进场的原材料取样,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配,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5)对施工单位浇筑混凝土准备工作检查

监理工程师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水、电、暖通专业以及混凝土浇筑准备验收认可后,同意施工单位开机搅拌,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1)对混凝土拌制的检查

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内容有:原材料称量及加水量控制应准确;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测量坍落度,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2)混凝土运输

若使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在运输过程受时间和温度因素影响,混凝土和易性会降低,因此在浇捣地点要测量坍落度。在和易性降低后,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振捣工艺,避免出现蜂窝、孔洞等振捣不密实问题。

(3)混凝土的浇筑、接搓、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的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

浇筑竖向结构,要根据结构形式采用串洞、开门子洞等方法,保证混凝土浇筑中不发生离析,并保证各部分浇筑密实。

对配筋密及预埋件多的地方,要认真浇筑,把各处振捣密实,并避免碰动钢

筋及预埋件。

总之,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强管理,使操作工人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施工。

(4)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应判断,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是否已达到 1.2N/mm2以上,并检查施工缝处凿毛、清理、接浆情况。

(5)加强检查督促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经常察看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实施动态监理。

①墙底板施工缝反口处混凝土浇捣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②集水井处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③沉降缝处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往往不被人重视。在自然环境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水分会不断散失,难以保持水泥的水化反应。对此,监理工程师应高度重视,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后,要避免受冻及温度急剧变化的有害影响,同时还要防止在硬化过程中受到冲击、振动及过早地加载,具体地讲,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允许承包人在其上进行作业。

(7)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和缺陷的修整

①根据混凝土试块强度,判定浇筑的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②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③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施工单位不得自行修整,而是要做好详细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四、现浇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标准 (一)、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程度分类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表6-4

名 称 露筋 蜂窝 孔洞 夹渣 疏松 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现 象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严重缺陷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一般缺陷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功能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二)、外观质量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三)、尺寸偏差

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5和6-6的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6-5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基础 15 轴线位置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剪力墙 ≤5m 垂直度 >5m 全高(H) 层高 标高 全高 截面尺寸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 预埋设施中心线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层高 5 8 10 H/1000且≤30 ±10 ±30 +8,-5 8 10 5 5 1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6-6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坐标位置 20 钢尺检查 不同平面的标高 0,-2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 ±20 钢尺检查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20 钢尺检查 凹穴尺寸 +20,0 钢尺检查 每米 5 水平尺、塞尺检查 平面水平度 全长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每米 5 垂直度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 10 标高(顶部) +20,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 ±2 钢尺检查 中心线位置 10 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孔 深度 +20,0 钢尺检查 孔垂直度 10 吊线、钢尺检查 标高 +20,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带槽锚板平整度 5 钢尺、塞尺检查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2 钢尺、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