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气功及练习方法

2020-11-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气功及练习方法

气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源于我国古代的吐纳、导引、行气、服气、练气、静坐等,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术。气功的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身心进行意、气、体相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①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

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即调身、调息、调心这三个方面,简称\"三调\"。任何一类气功,不论功种的名称如何,都离不开气功的这\"三要素\"。

调身∶调身即调整身体姿势,也就是指身体外形的锻炼。总的要求是∶松缓自然、舒适得力,避免呆板拘泥。姿势正确是顺利进行调息和调身的先决条件。常用的姿势有以上几种。

A、坐式∶包括平坐式,靠坐式,盘坐式,伸膝坐式等。

B、卧式∶包括仰卧式和侧卧式。

C、站式∶自然站立式,各种站桩姿势。

D、走式∶自然行走式,慢步行功等。

调心∶调心又称调意、调神。调心主要是使意念活动集中,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思想放松,慢慢地进入特殊的安静状态——\"入静\"。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A、意守法∶把思想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如丹田),或意想空间的某一事物(如青松、翠柏)。意守要自然,似有意似无意,强行意守,反而造成紧张。

B、数息法∶一呼一吸为一息,默数自己呼吸的次数。

C、默念法∶默念某一词句,但不能念出声,如默念\"松\"、\"静\"、\"身体舒适\"、\"思想宁静\"等。

调息:调息就是进行呼吸的调整和锻炼。 它直接对机体起到调和血气、按摩内脏等作用。要求做到呼吸深、匀、缓、细、长,但却不能把呼吸勉强拉长和缩短,否则不但得不到练功效果,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常用的调息方法有如下几种。

A、自然呼吸法∶以自己自然的呼吸方式和频率进行呼吸。一般初学练气功的宜采用这种方法。

B、深呼吸法∶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使呼吸频率适当减慢,同时适当增加呼吸的深度。

C、腹式顺呼吸法∶吸气时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腹部自然下凹,但不能用力鼓气。

D、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腹部自然下凹、呼气时腹部自然隆起、但不能用力收腹。

E,鼻吸口呼法∶口微张,吸气时舌头自然贴着上腭,使空气只能由鼻腔进入呼吸道,呼气时舌头离开上腭,让气流从口腔呼出。

② 气功练习的基本要领。

A、松静自然∶松是指身心放松,毫不紧张;静是指思想安静,注意力集中,毫不急躁;自然是 指 不 勉强、不拘泥、不见滞。就是说在练功时要在意识的指导下做到心 情 舒 畅、注意集中、态度安祥、呼吸匀缓、姿势舒适,动作圆活。

B、动静结合∶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气功动的作用是经过意识调整大脑处于入静状态下实现的。没有入静这一条件,气息的动就调动不起来,体形的运动也徒有虚名。因此,静是练功的前题又是动的基础。静气功肢体不运动,是为了给\"内动\"创造条件,使之能更好地进行意守和呼吸锻炼。动气功要求做到\"内静\"是为了能在心平气和,注意力集中的条件下进行肢体的锻炼,所以外静是为了\"内动\"(意守和呼吸锻炼)创造条件,而内静则是为\"外动\" (肢体的运动)创造条件。因此,不管是动气功还是静气功,锻炼时都应根据不同的功种的具体要求,处理好\"动\" \"静\"之间的关系,才能收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C、意气相依;指 练 功 者 用意念活动去影响呼吸和内气的运行,使体内的气息活动和意念活动统一起来,进而达到意气合一的境界。意和气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一方面练气必然练意,因为内气的和蓄、发动和运行,是在意识的作用下实现的,另一方面练意也必定会对内气发生作用。

D、循序渐进∶进行气功锻炼,应该根据不同的功种要求,首先打好基础,再逐步提高。切忌心情浮躁,急于求成。不仅在增加练功难度、练功时间方面要循序渐进,而且在每次 练 功 的起、练、收三个环节中也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以避免偏差。

③气功练习的注意事项。

A、选择好练功的地点。一般以空气新鲜,安静清洁的地方为宣,不要在低洼潮湿、空气污浊,环境喧闹的地方练功。户外练功,夏季避免烈日爆晒,冬季要避免寒风侵袭。

练静功时要尽量避免突然的音响刺激,不要面对强光。

B、选择好练功的时间。简易的保健功,随时都可以练,但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功种、由于在调身、调息、调意方面都有一定要求,一般在清晨和晚上较好。每次练功时间长短应根据不同功种的难度要求及练功者的体质状况,因人而异。练功的次数要于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制度配合起来,一般 2 — 3 次为宜。

C、气功锻炼时衣着要宽舒。一般穿运动服均可,若穿普通衣服应将领口、腰带和其它紧束之处适当放宽,这样有利于气血畅通,以免影响放松和入静。

D,不要在过于疲劳、过饱或饥饿时练功,在饮用过多的浓茶、咖啡,特别是饮酒之后,不应练功。

E、精神过于兴奋、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的情况下不宜练功。因此,在练功之前,应通过主观努力,对自己的情绪给予调整,基本上达到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开始练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