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本课是键盘操作的开门篇,旨在让学生熟悉键盘,为下面指法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本课主要任务让学生整体感知键盘,了解五个分区,掌握正确操作键盘的姿势及敲键的方法。课堂预设通过一则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环节遵循让学生自主尝试,自我解决的原则,老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首先通过学生观察键盘,了解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进而由学生在数键盘过程中体会键盘的分区。然后解决操作键盘的姿势及敲键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作驱动,先让学生去尝试,然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计算机的快乐。
键盘是计算机最基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接口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敲键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主键盘区是本课重点,掌握使用方法,初步识记字母键位。每个键区上的键位的认识和使用,不能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掌握。
直观演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迅速地认识事物,因此,教学认识键盘五区时,我通过用“找朋友”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熟知各区的名称。然后再让学生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五区,加深了学生对键盘分区的认知力。
首先,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电脑,所以在学习的方法上还有待培养,学生有时往往知道这是什么,但对于如何完整地描述,精确的语言表达还有待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尝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想学,要学,才会真正的进入到课堂,掌握不知识和本领。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再丰富多彩些。教师的厚重沉淀,知识的广博,充分的预设,先进的教育理念才是衍生精彩的基础。所以我还需要不断加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