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近几年来,我国羊业生产稳步发展,养羊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肉羊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今年,在盘县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盘县畜牧大县建成畜牧强县的战目标。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的畜牧业。随着盘县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及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规模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结合畜牧工作实际,盘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已见成效。
1、养羊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情况:
全县辖37个乡(镇)、450个行政村、52个社区,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的81.23%。盘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又是贵州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50个重点县之一,全县现有极贫人口8.95万人,尚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14.95万人,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2009年末,盘县存栏羊9.52万只,其中山羊8.85万只,占93%,当年出栏6.65万只,其中山羊6.05万只,占91%,羊肉产量1662吨,其中山羊肉1496吨,占90%,
羊肉占总肉量的6.94%。畜牧业产值8.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1.2、资源条件
1.2.1、饲草饲料资源:全县耕地面积220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43.14万亩;林地42万亩,宜牧荒山219万亩,天然草地189.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成片草场27片92.45万亩。可实施林间种草的退耕还林地14.8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45万吨,块根块茎及藤蔓类等各种饲料50万余吨。
1.2.2、气候资源:盘县地处滇、黔两省交界,属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热资源较丰富,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均气温15.2摄氏度,无霜区282天,全县气候条件特别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
1.2.3、优良种畜资源:盘县属滇 、黔两省黑山羊主产区中心地带,具有悠久的黑山羊养殖历史,2002年以来、先后引入世界著名的波尔山羊种公羊500只在县境内与本地黑山羊杂交改良,已生产波本杂交羊3万余只。
1.2.4、畜牧兽医技术力量:全县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71人,其中:中级职称71人,初级职称200人,405个行政村和52个社区共有村级畜牧兽医人员502人。
1.2.5、交通便利:盘县区位优势突出,境内320国道和在建的GZ65国道横贯东西,212省道纵贯南北,贵昆铁
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在红果交汇,为盘县东至贵阳,西抵昆明,南下南宁,北上成都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贵州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被誉为“金山角下的一颗明珠”。 2、养羊业存在的问题
2.1、养殖观念落后。
目前大多数还在小规模粗放饲养、传统分散饲养模式,自交繁育,对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控等重视不够,有什么喂什么,靠运气饲养等思想普遍存在到这养殖效益低下发展速度缓慢,品种退化。对舍饲养羊缺乏认识,不能适应舍饲养殖技术。 2.2、竞争能力差。
一是抵御自然或人为灾害能力弱;二是不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三是市场信息反馈慢,产品不易适销对路;四是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五是对社会影响小,不被人重视,形不成规模效益。
2.3、饲草料单一,营养不足。
传统养羊法是放牧加补饲,而补饲大多是喂干玉米秸或少量玉米料。这些粗饲料根本满足不了羊的生长发育需要,发挥不出羊的生产潜力。养羊业大多还处于靠天养畜状
态,而缺少饲料制作技术,结果饲料中的营养价值不全,导致母羊大量流产、羔羊发生白肌病等营养不良性疾病。
2.4、设施简陋,管理粗放。
传统养羊户的棚圈舍内达不到干燥、通风、冬暖夏凉。羊是耐寒帕热,喜干燥,怕潮湿,喜欢好动的习性。没有喂粗料的草架,没有运动场,羊舍的建设过于简单,饲养管理差。
2.5、缺乏防疫消毒措施。
当前疫病呈高发多发态势,羊痘病,羊黑疫等都给养羊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养殖户和养殖场造成极大的损失。一些养羊户平时不注意免疫、驱虫程序,没有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导致多发病,长势缓慢,经济效益极低。
2.6、管理制度落后
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技术人员长期从事乡镇中心工作,开展业务工作的时间没有保障,造成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仅不能提升,反而荒疏,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对兽药、饲料、添加剂市场管理不严,导致畜产品对人们健康构成威胁,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3、建议措施
从全县实际出发,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应为: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畜牧大
县为目标,以打造质量效应型畜牧业为中心,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良种与良发结合、规模与散养共进、服务与扶持并举、招商与内联同步等手段,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发挥资源优势,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1、转变思想,在饲草、品种、疫病防控下功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遵循因地制宜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的原则,加大科学饲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工作力度,转变靠运气饲养等思想。
3.1.1、加强草畜配套体系建设。重点将大量的闲置多年的荒山坡开发成优质人工草场、在此基础上、做好退耕还林地林草结合,25度以上陡坡地退耕还草,良田好地发展、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等人工种草工作。多渠道、大幅度提高优质牧草产量,为羊群大发展奠定坚实的物盾基础; 3.1.2、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广良种改良进度、改善羊群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羔羊生产性能和产肉率势在必行。做好地方羊品种保种和开发利用。大力引优质肉羊种公羊与本地母羊开发展品种改良,生产二元、三元杂交优质肉羊产品,打造优质肉羊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又必须注意地方羊品种的保护,应划定品种保护区,并统筹规划,对地方品种的优良种群进行保护,并进行选育提高,决不能将几千年世代选留的地方品种丢掉。并充分利用
地方品种资源,加强品种选育,培育高产羊群,在以良种羊场为基础,进行纯种繁育,提纯复壮,建立肉羊良种繁育体系。
3.1.3、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羊群多生少死快发展。从各环节认真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操作,不断加强动物防疫、诊疗设施建设、提高技术人员防治技术水平、保障项目羊群健康发展。
3.2、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
结合盘县畜牧工作实际,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的畜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随着盘县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特别是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今后一个时期,应转变现有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模式,建立“中心+养羊协会+农户模式”的发展模式,围绕着如何发展畜牧业开展各项工作,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畜牧业上来,改变过去的单一养殖模式。
3.2.1、中心+养羊协会+农户模式
农户自己建草场,中心无偿提供草种,再由中心以羊放贷的形式向农户发放种公羊和基础母羊,由农户自己在中心
的指导下进行饲养,并负责放牧、守牧和相应的草地管理,中心负责配套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治疗药品。对农户的扶持实行以羊放贷、有偿扶持、效益分成、滚动发展的模式进行扶持。即草地中心通过本项资金,对每户项目户以羊放贷投放20或50只只基础母羊.效益分成方式为:投放基础母羊的第一年中心不参加分成,新增羊群全部归农户所有。从第二年起项目农户喂养草地中心投放的基础母羊,新增羊群按2:8比例分成,即草地中心占2成,项目农户占8成,草地中心与农户分成所获羊群,待农户存栏羊达到50-90只时,中心将根据农户的自愿收回以羊放贷的基础母羊。收回的基础母羊和计提的分成羊由中心全部用于滚动扶持其他农户。不断加大项目的扶贫面。在各项目村分别组建养羊协会。养羊协会由全部项目农户民主选举产生。协会上连中心、下连农户,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农户与农户之间及农户与中心的矛盾,协调搞好草场及羊群的日常管理,并参与项目户商品羊的销售,每销售1只羊,提取4元作为协会日常管理费。 3.2.2、小额信贷发展模式
主要是对一些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和经济基础
较好的农户,由草地畜牧中心向银行担保,为农户贷款1-2.5万元,养羊20或50只左右,中心负责技术培训,配套技术服务和商品羊销售,防疫治病只收成本费,无偿提供种公羊,
帮助农户选购基础母羊,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利润按2:8分成(中心占20%,农户占80%),中心所得分成全部用于扶持其他农民。
3.3、以科技入户,提高畜牧业综合服务能力
全县畜牧兽医工作者要开展“走村进户”活动。
一是狠抓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和培训,着力提高畜牧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在养羊优势产区重点推广杂交改良、围栏舍饲和羔羊育肥技术;推广优质牧草生产、饲料青贮和桔杆综合利用技术。二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技术、信息服务。分派技术人员到场区和农户,定责任,教技术,重点抓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的培训指导工作。为此,应进一步抓好现有规模养殖场或小区的完善配套,加强疫情防控建设,抓好市场信息、技术、产销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同时要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转变养殖模式,实现人畜分离,却实搞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要办好示范样板,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全县形成大抓畜牧业的良好氛围。
3.4、特别是要推进兽医体制改革重点是强化县级、理顺乡镇级。
县级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职能、理顺工作关系,提高队伍素质。对于乡镇级: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争取尽快实现“县
级派出机构,三权归县管理”。如果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技术人员长期从事乡镇中心工作,开展业务工作的时间没有保障,造成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仅不能提升,反而荒疏,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对兽药、饲料、添加剂市场管理不严,导致畜产品对人们健康构成威胁,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合理配备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要统筹安排。在乡镇技术人员没有干业务工作的比较多,大多从事乡镇中心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工作待遇,应参加养老保险,免去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的搞好村级防疫工作;四是加强村级动物诊疗室的建设,实行“一村一室”管理模式;五、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科技素质。各乡镇场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科学养羊意识,让养羊户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技能,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羊生产水平。
3.5、饲料的开发利用
开发秸秆类饲料的添加剂,种植优质牧草,做好青贮、氨化、微贮等秸秆处理工作,不断拓宽饲料供应渠道,确保羊群有充足饲料供应,降低饲料成本,做到四季均衡生产。依法组织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工作,确保资源充分利用加快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步伐,在改良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同
时,在广大农区利用冬闲田土和零星草地种草、实行粮草间作和林下种草。
3.6、健全消毒防疫制度
水槽、料槽要定期涮洗、消毒。预防接种是防止羊发生传染病的有效措施,要按照每年的免疫接种计划进行。
3.6.1、疾病预防及免疫接种。①母羊产前3个月注射
亚硒酸钠,预防缺硒。②在母羊产前2~3周注射一次羔羊痢疾菌苗。③羔羊断乳后,用布病Ⅱ号苗饮水免疫一次。④羊痘流行和受威胁地区,每年秋季全部绵羊皮内注射羊痘冻干苗0.5ml。⑤炭疽流行和受威胁地区每年春季接羔后,每只羊皮下注射炭疽疫苗1ml。⑥成年羊春秋两季每只羊注射W号病疫苗1ml。
3.6.2、驱虫药浴。①驱虫每年春、秋各一次,常用药
物有:丙硫苯咪唑、吡喹酮、阿维菌素等。②药浴在剪完毛7天后进行,第一次药浴后过7天再药浴一次。如果驱虫用的是同时驱治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也可不药浴。
3.7、应建立养羊业补贴制度。
近年来,国务院对生猪生产要求:建立母猪保险与直接补贴相结合的制度。研究制定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着重抓好,畜牧业预警监测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提高我国畜禽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能力,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为了养羊业得到健康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母羊保险与直接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对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人工种草,也是应该给予一定的政府补贴。这样为养羊业发展奠定长久基础 3.8、搞活流通促发展
依托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组织养殖户组建养殖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技术服务组织,流通合作组织参与畜产品的市场建设和流通,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