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卖炭翁》公开课教案-微课教学设计

2024-08-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初中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第24课《卖炭翁》:体会《卖炭翁》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描写手法、对比手法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卖炭翁》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和对比手法,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学生不易体会和把握。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结合具体字词句分析作者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学生理解不全面或不深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结合具体字词句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一、描写手法: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 知识讲解 些。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苦处境。 (难点突破) 3.……言之成理即可 二、对比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找出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 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3.“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课堂练习 明确:“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 (难点巩固) 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小结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本诗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对宫市的揭露和批判。 教师姓名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李于阗 语文 单位名称 年级/册 玉州区教研室 八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 《卖炭翁》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学生的学习障碍有两个:古代语言和不熟悉诗歌这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种文学样式。 因此,其教学任务有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学习古代语言、积累文言词语。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一般先串讲,用教师的理解替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八年级学生的文言词语积累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这首诗的教学按照“基于富有意义的任务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将阅读教学(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古代语言的教学糅合的方法,让学生为了理解诗意去学习古代语言, 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难点分析 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导入 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知识讲解 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鞭挞和抨击。 (难点突破)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讽喻诗、叙事诗 烧炭——运炭——抢炭 小结 外貌描写:艰苦、可怜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 强烈反差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4、卖炭翁 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动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宫市剥削本质的憎恶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视频诗歌赏析内容的欣赏,让学生置身诗歌叙述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激起情感共鸣,理解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想方设法消除时代隔膜,让学生自主探究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遭遇的成因,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动画视频观看,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卖炭翁悲惨遭遇的成因,从而理解作者情感: 3、引导学生用想象手法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观看完“宫使抢炭车”的短视频后,让学生猜这是哪个朝代发生的事(公然明抢,横征暴敛)。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强的唐朝,随着白居易的诗歌,我们一起探寻唐朝中期社会状况,感受作者的情感。 1、观看精美诗歌赏析视频,通过视频内容的欣赏,让学生置身诗歌叙述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卖炭翁的苦,体会宫使的蛮横,激起情感共鸣,理解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宫市剥削本质的憎恶。 2、自主探讨:诗歌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卖炭翁的遭遇,你会用哪个字?——苦 3、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速读诗歌,思考:诗歌中写了卖炭翁哪些苦事,又是怎样表现卖炭翁的“苦”的。 (1)伐薪烧炭的生计之苦;(2)天寒人饥的生存之苦;(3)路艰身困的环境之苦 4、合作探究二: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卖炭老翁?这么苦的卖炭翁让人产生怎样的情感? 知识讲解 (1)《卖炭翁》,苦宫市也。(2)同情 (难点突破) 5、 宫市之苦,劫掠的是生活在底层劳动人民想通过努力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这样的行为让人 憎恨。 6、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蕴含在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 7、交流总结:在故事的叙述和人物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理解作者情感)?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课堂练习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难点巩固)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小结 本诗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宫市的罪恶和宫使(统治阶级)的残暴、蛮横、冷酷,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宫市剥削本质的憎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