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颞骨骨折的处理

2020-03-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颞骨骨折的处理

2012年10月,主讲人:尹兴红

颞骨骨折是颅底骨折的一部分,其岩部、鳞部和乳突部中以岩部骨折最常见,其原因是岩部含有各种孔隙、管道与气房,较为脆弱,故颅底骨折有1/3发生于此。

1病因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常由车祸、撞击颞枕部、坠落等所致,是头颅外伤的一部分,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或胸、腹部等组织和器官损伤。

2临床表现

颞骨骨折根据骨折方式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纵行骨折

多由于颞部或顶部受到撞击所致。常有听小骨脱位或骨折。鼓室损伤,鼓膜未破时,鼓室内积血,鼓膜呈兰色,唾液中可带血。鼓膜破裂时,有血液自外道流出,如脑膜破裂,则有脑脊液耳漏。长期脑脊液耳漏可引起脑膜炎。中耳损伤时可出现传音性耳聋。少数累及面神经,可出现面瘫及舌前2/3味觉丧失。面瘫多为暂时性。

2.横行骨折

主要由于枕部受到暴力所致。内耳损伤重,耳蜗及半规管内常有出血,迷路受损时有

较重的眩晕、恶心、呕吐,检查可有倾倒及自发性眼球震颤,可持续数周,待对侧代偿后症状消失。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丧失,听力呈感音性耳聋。伤及中耳者较少,偶有迷路损伤同时中耳内壁也被震裂,导致蜗窗膜破裂,鼓室积血,约有半数并发面瘫,且为永久性瘫痪。

3.岩尖骨折

很少见,可损伤及Ⅱ、Ⅲ、Ⅳ、Ⅴ、Ⅵ等颅神经,发生弱视,上睑下垂,睑裂变小,瞳孔扩大、复视、斜视,眼球运动受限等眼部症状,或有三叉神经痛症状,如损伤颈内动脉可发生大出血,多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3检查

对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是X线检查和CT检查,但临床上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是高分辨率CT。

高分辨率CT可直接显示颞骨骨折线,根据骨折线的走行可将骨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纵形骨折

最多见,占70%~80%,CT上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由于骨折多位于骨迷路前方,并不贯穿骨迷路,故常无内耳损伤,而主要损伤中耳结构,并可合并听小骨的脱位、骨折以及面神经管的损伤,本型骨折出现面瘫的机会15%~20%,面神经损伤部位多在膝状神经节的远侧段。

2.横行骨折

骨折线与岩锥垂直,占10%~20%,该型骨折易累及内耳结构,向外可损伤中耳,此时可见骨折线通过内耳道,耳蜗、前庭或半规管,并常累及面神经管,其中约50%的横行骨折可出现面瘫。

3.混合性骨折

是指兼有纵行和横行骨折的复合骨折。

另外,CT上有的骨折既非纵形,也非横形,也可能只局限在岩锥某一局部,因此不能包括在上述三种类型之内。由于CT图像上无法直接辨认面神经结构,因此对于面神经的识别,只能借助其邻近结构及面神经颞内段的面神经管来识别。鼓室和乳突气房积血可造成鼓室、乳突气房实变,少数情况下,由于骨折轻微或扫描体位的影响,CT上不能明确显示骨折线,鼓室及乳突气房的实变能是颞骨骨折惟一的间接征象。

4诊断

故凡头颅外伤后有听力损失、鼓膜破裂或鼓室积血、或有眩晕、或有面瘫者皆为中耳及内耳受损所致,即可诊断颞骨骨折,X线摄片可显示骨折线。横行骨折较易显示,X线未发现骨折时,仍不能排除颞骨骨折。

5治疗

对于本病的患者,首先按颅脑外科原则处理,应静卧、抗休克及静脉输注降颅压药。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主要有以下的几个要点:

1.有鼓膜损伤者,采用于疗法,忌滴药或冲洗。

2.有脑脊液耳漏者不宜作耳道堵塞。

3.应给大量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

4.长期不愈者,待病情好转后行脑膜修补术。

5.若患侧耳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考虑乳突凿开术,向外畅通引流。

6.有前庭症状者,给予镇静剂。

7.有面瘫者,待病情稳定后考虑面神经探查术。

8.对仅为传音性耳聋者应考虑有外伤性听骨链断离,以后可行鼓室成形术以改善听力。

茎突三维CT阅片

2012年11月,主讲人:李科

茎突综合征又称茎突过长、Eagle综合征、茎突神经痛。常见于成年人,单侧患病多见。由于此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又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容易误诊,延误治疗。

1病因

1.茎突过长

茎突由第二腮弓的Reichert软骨发育而来,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骨化而致茎突过长。茎突尖端附着有茎突舌骨韧带,如韧带发生钙化可使茎突过长。

2.茎突方位与形态异常

部分患者茎突长度在正常范围内,但其方位与形态异常,或颈动脉部位异常使两者相抵而引起头痛等症状。

3.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及扁桃体术后瘢痕牵拉,也可是发生本病的原因。

4.舌咽神经炎

与本病有密切关系。

2临床表现

1.咽部疼痛

起病缓慢,病史长短不一,常有扁桃体区、舌根区疼痛,常为单侧,多不剧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颈部,有时在吞咽、讲话、转头或夜间时加重。

2.咽异物感或梗阻感

较为常见,多为一侧,如刺感、紧缩感、牵拉感等。吞咽时更为明显。

3.颈动脉压迫症状

茎突方位过度向内偏斜时,多压迫颈内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向上放射至头顶部或眼部;而向外偏斜者,则易压迫颈外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多始于颈部相当于扁桃体窝处,放射至同侧面部。

4.其他

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也可引起咳嗽。

3检查

1.查体

触诊扁桃体区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不适之处,并可诱致咽痛或咽痛加重。多为单侧过长。

2.X线片

常显示其长度过长,或有偏斜、弯曲等情况。

3.CT扫描

1.2 CT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16层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头颈部薄层扫描。电压120KV,管电

流120MA ,层厚、层距均 2mm;重建窗宽 350Hu,窗位 40Hu。图像后处理,作茎突冠状面重建及容积三维重建(VRT),如图1。

1.3 诊断标准

从颅底茎乳孔向下作一条与颅底平行垂直线。茎乳孔至茎突尖端的正常长度2.5~3.0cm(平均2.5cm),超过3.0cm为异常;垂直线与茎突之间夹角,向前内倾斜约30~40°为正常范围,>40°诊断为茎突异常[2]。

茎突属颞骨一部分,起于颞骨下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内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其尖部通常位于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之间,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和咽神经位于其内侧[2]。所以茎突的长度、方位异常,刺激周围血管神经,是造成临床症状主要因素。

本组35例患者中,共有25例茎突长度超出正常范围,包括10例伴有内倾角度加大。其中1例最长者(见图2),左右茎突长度分别为6.8cm及7.0cm,向内下延伸,达咽喉侧壁,其右侧茎突并可见分节,造成较严重临床症状,需手术治疗;另24例茎突过长患者,临床表现分轻、中、重度,轻者保守治疗,重者手术治疗。

改变螺旋CT茎突冠状位图像,对茎突长度测量比X线平片精确清楚,并反应了茎突与咽喉壁及舌骨平面的距离及茎突舌骨韧带钙化情况[3]; VRT图像可以观察茎突本身的粗细均匀程度及扭曲分节状态,是X线平片及CT片所不能比拟的(图3)。螺旋CT并三维图象重建是临床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最佳技术方法。

4诊断

此症常被忽略。凡年龄在20岁以上,有咽痛、咽异物感,兼有颈部痛、耳痛、头痛者应想到此病,并行触诊及摄茎突片,必要时可行扁桃体手术探查。

1.易发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常为一侧,可发生于扁桃体手术后。

2.临床表现

患侧耳、咽及颈部持续或间断性疼痛。扁桃体窝可摸到一硬性突起。

3.检查

颈部正、侧位并张口X线摄片可见茎突过长(超过2.5cm以上),CT三维重建技术。

5鉴别诊断

此病需与咽炎、舌咽神经炎、舌咽神经痛、茎突骨折等病相鉴别。

6并发证

可引起咳嗽、当颈动脉受到压迫或磨擦时,疼痛可从一侧下颌角向上放射到头颈部或面部。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7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茎突过长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不手术。

2.手术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迫切要求手术者可采用手术方法。多采用经口咽扁桃体途径手术,或行颈外径路手术切短茎突。

3.治愈标准

创口愈合,症状消失。

中耳炎颅外病症的治疗

2012年12月,主讲人:张新海

迷路炎

在耳源性并发症中发生频度最高,占中耳胆脂瘤的6%-14%。慢性中耳炎时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多因细菌或毒素经前庭窗或蜗窗累及内耳所致。中耳胆脂瘤时破坏迷路骨质,形成瘘孔感染可累及内耳。迷路瘘孔可发生在三个半规管、耳蜗和两窗,但最常见的是外半规管。迷路炎的症状包括患者多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迷路瘘孔时外耳道压力改变可出现眼震和眩晕;听力下降缓慢加重,但当感染较重,引起化脓性迷路炎时可迅速出现听力丧失,成为“死迷路”。

岩部炎

岩部炎是颞骨岩部气房感染所致。其症状包括头痛,是炎症刺激三叉神经所致,常感眼内及眼周痛;发热;岩尖综合征;颞骨CT显示岩尖部气房模糊、骨质吸收或脓腔形成。

耳后骨膜下脓肿

急性中耳乳突炎或中耳胆脂瘤破坏乳突皮质骨壁,使乳突腔内脓液溢向乳突骨膜下方形成脓肿。症状有耳后疼痛;耳后红肿,可有波动感,压痛明显;耳后沟消失,耳廓被推向前外方;脓肿破溃可形成瘘孔;急性乳突炎和中耳胆脂瘤的表现。

颈部脓肿

颈部脓肿常见的是Bezold脓肿,乳突尖部骨质破坏,脓液积于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之间。症状为多有高热;患侧颈深部痛,运动受限;胸锁乳突肌上1/3处明显肿胀、压痛。

颅外并发症:1、乳突骨膜下脓肿 2、耳下颈深部脓肿 二、3、迷路炎4、面神经瘫痪

5.耳后骨膜下脓肿

一、病因:乳突部炎症穿破乳突皮质骨 形成脓肿

穿破皮肤 形成瘘管

二、临床表现:乳突部红、肿、热、痛

三、治疗:抗生素+脓肿引流

迷路炎

炎症侵入内耳迷路或膜迷路所致。 一、临床表现

眩晕、听力下降、恶心呕吐、自发性眼震 二、分类

局限性迷路炎

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 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

四、治疗:抗生素+乳突根治+脓肿引流

耳源性面瘫

一、病因:炎症侵蚀面神经骨管或面神经骨管先天性缺损 二、诊断:中耳炎+周围性面瘫 面瘫的定位

三、治疗:乳突根治+面神经减压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