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浙江电大瑞安分校 胡顺哉
2004/12/31
一.填空题:
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有(1)投资量,(2)劳动量,(3)生产率。
2.就国内而言,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资源条件,二是制度条件。
3.使用投资资金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投资效益。
4.经济效益好,意味着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5.按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6.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7.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农业是第一产业。
8.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9.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
10.基础产业包括 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
11.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12.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二.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劳务量的增加。
2.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3.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4.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5.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是通过( A )
A经济增长率来量度 B劳动投入数量的增加来量度
C生产规模的扩大来量度 D生产资料投入的数量来量度
2
2.经济效益是指( A )
A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B经济效果C劳动生产率D盈利率
3.经济效益是指( B )
A资本的各种形式之间的比较B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C生产成本与生产资料价值之间的比较D生产资料价值与支付劳动工资之间的比较
4.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应该(C)
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速度越快越好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增长速度问题无关紧要C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增长速度D在保证高速度的前提下,力争较高的经济效益
5.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C)
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入 C投入小,产出大 D投入大,产出小
6.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A )
A提高使用效率B先积累后消费C用于扩大生产规模D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7.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A )
A.提高投资效益 B.技术改造 C.扩大生产规模 D.改革投资体制
8.提高投资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是( A )
3
A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体制B投资方向的选择C投资于国家的重点工程D投资于基础产业
9.正确处理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原则是(B)
A先生产、后生活B投资与消费要兼顾C优先考虑投资D优先考虑消费
10.在三次产业的划分中,第一产业是指(A)
A农、林牧、渔业B工业和建筑业C服务业D商业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
1.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两种途径是( AD )
A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B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经济增长 C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D在高科技技术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E通过劳动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2.要使经济效益提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ACE )
A资金占用要少 B产品订价要高
C成本支出要少 D扩大生产规模 E有用成果要多
4
3.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三个要求,即(ACE)
A资金占用要少 B资金占用要多 C成本支出要少
D成本支出要多 E有用成果多
4.我国应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为此应该( BDE )
A.先工业化后信息化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E.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
1.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经济增长率来衡量。(√)
2.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3.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不会发生矛盾。(×)
4.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
5.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意味着第一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优势。(×)
6.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
5
)
7.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应当在争取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六.简答题:
1.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什么?
⑴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2分)
⑵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的二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科学技术作为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3分)
⑶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人才,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分)
2.科技进步是怎样推动经济增长的?
(1)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2分)
(2)技术进步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6分)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6
3.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⑴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既是统一的,又是不一致的。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又存在着不一致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这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产量或产值)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生产成果的比较。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消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
⑵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4.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⑴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⑵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第二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5.怎样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⑴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2分)
⑵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能够提供社会所
7
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6分)
6.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⑴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2分)
⑵中国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在于:(6分)
第一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已经提上日程,中国必须将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现代化,走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中国国情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这就要求我们克服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能再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七.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1)经济效益就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2分)
(2)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2分)
首先,符合客观实际的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增长速度。(4分)
8
其次,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如产值、产量)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成果的比
较,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着资金占用多,消耗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不好。(5分)
(3)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要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高效益、高速度发展。当两者发生不一致时,应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3分)
⒉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⑴按实现经济增长途径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4分)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⑵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是难以避免的。到了发达阶段,经济增长则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为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4分)
⑶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8分)
第一经济增长需要各种资源的供应,但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总是有限的,尤其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型,就很难支撑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
9
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要之间的矛盾。
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粗放型方式,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而集约型方式则投入小,成本低,效益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较快地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经济增长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高超技术,向国际市场推销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丰厚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则只能出口初级产品或低档海外侨胞的产品,不仅价格低,收入少,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而且在国际竞争中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途径,是我国人民跨世纪的迫切任务。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