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红经济

2021-03-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在经济文化以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那么我们对“网红”

这个词汇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读罢《网红经济》一书,让我对网红经济的产生、网红经济的运作,发展和影响,以及网红经济在国内外发展现状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网红”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而“网红经济”是以一位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一种经济模式。

那么网红经济是怎样产生的呢?相比于传统的经济以及它的营销模式,网红经济的发展及其他相关的互联网+形式的产业构建了这种新兴经济产业的一部分。因此,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是能够被无限拓展的。大部分得益于淘宝平台的开放性,网红们有了开设淘宝店、将人气变现的机会。那么这种经济模式是怎样运作的呢?第一,网红包装:打造一个网红的个人品牌,和打造一个企业品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想要让这个品牌获得成功,都要对这个品牌的目标人群,市场需求,背后内涵,以及品牌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策划工作。同时还要参考与你定位类似的网红的竞争,因此这的确需要一个专业的市场营销团队,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筹划和实施。曾经的西单女孩,凤姐等网红背后的策划团队均来自著名的广告营销公司。这并非是网红一人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工作,即便如罗振宇这样经验丰富的媒体大咖,也需要一个多人团队来完成日常内容生产和策划的工作,而他只是站在前台用一个具体的形象将这些成果展现出来。第二,品牌传播:在网红以一个受目标人群喜爱的形象,完成视频和音频的节目制作后,真正的重点才刚刚开始,那就是利用社交媒体和优势平台精准的向目标人群传播并维持与粉丝的高频次互动。除了和各个优势资源渠道谈判,核心传播位置,已达到最大化效果外,更重要和琐碎的工作是维持与粉丝的沟通。一个拥有几百万粉丝的网红,每天要与成千上万的粉丝互动,并要做到让每一个粉丝开心满意,光光这一点就需要两到三个人的全职团队,辛苦努力才能做好。如果让网红自己打理这些回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品牌变现:完成了品牌形象的包装和内容的策划,并建立了与粉丝的连接和互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粉丝经济变现,这一步则更需要专业的商业人才来操作执行。如何选用最合适并不令人厌烦的商业模式,选用那家变现平台,用什么样的方式促销,这俨然一套科技企业,标准化运营流程。这又岂是网红一人能够做到的。综上所述,站在网红经济的风口赚钱,并不是一定要自己粉墨登场当网红,跟颜值也无关。而是如何围绕着网红的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进行业务

浅析“网红经济”

模式和品牌传播方式的调整。无论你是设计师,插画师,媒体人,段子手,广告人,都能在网红经济占有一片天地。

网红经济的发展前景如何?网红们深植于淘宝平台这份土壤,未来还可以发展得更好。淘宝平台还将会对网红店铺提供一系列支持和帮助,其中,专门配合网红店铺的相关产品正在研发之中,此外平台还将通过iFashion频道、星店、淘宝达人等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红店铺。淘宝平台还会牵头组织网红店铺和“中国质造”厂商之间洽谈,以达到强强联手的目的,实现网红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对接。网红经济并不是一个首次出现的个体经济现象。当我们翻开欧美著名企业的品牌名录,我们往往发现的都是以个人或家族姓名命名的企业品牌。一个值得信赖的名字将永远是客户最佳的选择。因此我们说,2016年只是网红经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小试牛刀,更多的网红将在未来闪亮登场。更多的企业也将效仿网红们,围绕人格魅力体或拟人化品牌虚拟形象进行品牌的革命。

网红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就拿红极一时的自称“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奇女子”papi酱来说。2015年10月,papi酱开始在网上上传原创短视频 。2016年2月份凭借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而走红。2016年3月,papi酱获得1200万人民币融资,估值1.2亿人民币左右。然而,近日papi酱与投资方罗辑思维的“分手”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在这段复杂关系的开始结束之间,用户对papi酱的新鲜感也在逐渐降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二季度papi酱的视频在爱奇艺平台的播放量平均在600万左右,其中5月初的“papi酱的母亲节视频”获得高达897万播放量,而近两个月papi酱的短视频播放量则在46万-97万之间徘徊,仅最近一次突破100万达到359万。有人降温有人则试图违规引发注意。媒体日前曝光,今年10月数名网络主播为吸引眼球来到贫困山村做慈善直播,他们录制给村民发钱的视频,等直播完成后又将钱全部收回,只给村民发放毛巾、肥皂等洗漱用品作为辛苦费。类似假慈善、模仿吸毒、淫乱表演、暴力等直播的负面消息禁而不止,网红经济风口的阵痛让资本也随之冷静。网红经济发展中的乱想着实堪忧。

网红经济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谁也无法判定靠包装的网红经济能走多远,红不难,难的是一直红着。如何顺应不同时代对于品牌的需求,并尽可能长时间成为目标市场注意力的焦点,将是网红和企业们未来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