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闫增峰;周鑫
【摘 要】By using cross-disciplines research method, deep survey and analysis had been conducted on residences of Dangjia Village in Hancheng City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were spatial factors, spatial organization, decoration pattern and regional creation technology. In terms of spatial factors, courtyards, halls and wing-rooms had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lane spaces and combination of courtyards had been emphasized; in terms of decoration pattern, stone carving decoration, brick carving decoration and wood carving decoration had been
highlighted; in terms of crea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had been conducted on structure,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so as to reve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t this area. During analysis process, it emphasized tha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 of Dangjia Village formed in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 With the change of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it should fully respect and inheri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 and utiliz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new structure and new creative measures during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 so as to construct architectures inheriting and manifest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空间要素、空间组织、装饰意匠以及地域性营造技术4个方面对韩城党家村民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研究在空间要素方面立足于宅院、厅房、厢房等建筑构造部分;在空间组织方面侧重于巷道空间、宅院的组合;在装饰意匠上突出了石雕装饰、砖雕装饰、木雕装饰;在营造技术上则从结构、材料、构造细部
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解析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分析过程中强调了党家村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新农村住宅建设应充分尊重和继承传统建筑形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以及新的创作方法,以建设一种传承和体现地域性特色的时代建筑.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39)021
【总页数】3页(P12977-12978,13005) 【关键词】党家村;地域性;新农村建设 【作 者】徐浩;闫增峰;周鑫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592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城市建设发展,而农民的居住问题一直被遗忘在主流建筑之外。虽然很少得到应有的关注与引导,但农村的民居建设仍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于农村的生产力和信息交流方式比较落后,民居的发展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自然的依赖性和惰性。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及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一种朴素的地域主义,也是一种“不得不”的地域主义。笔者及相关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就党家村民居的地域性特征,从空间要素、空间组织、装饰意匠以及地域性营造技术4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1 空间要素
党家村民居一般由厅房、厢房、门房以及其他辅助建筑共同围合成一个宅院。 1.1 宅院 宅院面宽较窄,平面甚为狭长,其四合院面宽一般为3间10 m左右,其中不少的宅院面宽仅7~8 m,而进深多在20 m以上,深者可达30 m以上(如党复贤宅,党建琦宅)。有的学者将这种四合院称为窄院住宅。有的两厢房檐口间距仅1.3 m,中庭空间已失去庭的机能,只发挥着采光与通道的作用,但其呈现着强烈的封闭性,宅基用地十分经济,建筑密度很高。
宅院内很少种植桑槐,有的在宅院中点缀花木,党家村民居中的富户也只是“砖墁大院”,完全是人工化的空间[1]。
1.2 厅房 厅房一般不住人,只用作储藏或祭祀之用。层高较低的阁楼作为过渡空间,使得1层冬暖夏凉,并在整个宅院中由于厅房2层较为宏伟、高大,突出了堂的重要性和中心性,所以即使家里并不富裕的住户也往往采用这种形式。 1.3 厢房 党家村四合院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厢房的建筑。通常传统建筑的间数均取奇数,而党家村的厢房间数奇偶都有,且以偶数居多[1]。厢房在处理上充分考虑了结构的经济性及结构与空间的对应关系,考虑了厢房与宅院进深的关系,着重从经济性和实用性2方面来权衡厢房的开间长度,这在四合院住宅中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做法。党家村的厢房有一个独特之处,它是2层的楼房,上层贮粮物,下层住人,且上层的储物空间相当于一个保温隔热层,为下层的居住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室内环境,而且可以节约空间,防止粮食受潮。 2 空间组织
2.1 巷道空间 党家村巷道空间由各院落的门房、门楼及厢房、厅房的背墙组成。主巷道仅3 m有余,这在韩城农村也属于较狭窄的,故村中自称其为“巷”。主巷功能单纯,仅为满足通行之用,不似其他村落主街,虽然较宽,但安排了堆积物,功能混杂。街巷虽然窄,但路面青石铺砌,两侧房屋一色青砖,街宇严整,路面整
洁,巷道幽深而古朴。党家村巷道全部采用石条和河卵石铺砌,断面呈锅底形,中间低、两侧高,结合地形兼顾巷道与宅院的排水(图1)。 2.2 宅院的组合
2.2.1 成组成团的聚居特性。村落较少山地、沟壑地区的独居散户,党家村村落人口聚集,户户毗连,密密匝匝,居住密度较大(图2)。
2.2.2 以街道为骨架的紧密排布。街巷宽度疏密有致,宽窄变化。巷道走向自由呈树枝状,随自然地形起伏曲折。宅院如同树叶,分布在街道两侧,夹道布置、比户而居(图3)。 3 装饰意匠
党家村传统民居集落的发展形成同人类的整个发展史相比,虽然极为短暂,只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却展示了人类建筑发展史的基本规律;就建筑而言,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土窑陋屋到青砖青瓦的高大四合院,就建筑装饰而言,从附着到融入,从粗拙到精美,从内涵浅显直观到内涵深博隐喻。党家村传统民居集落虽形成于清嘉庆至咸丰的百余年间,其建筑风格属于清代是无疑的。由于是民居,其建筑规模与制度较为自由,加之房主经营的广泛阅历以及当地早期建筑遗存的影响,它又与外地的清代建筑不尽相同,具有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久远的历史传统,而这地方特色和历史传统则更多地体现在建筑装饰意匠方面。
图1 党家村的街巷剖面图及雨水排放方向Fig.1 Street profile and drainage direction in Dangjia Village注:箭头为雨水排放的方向,一部分沿屋面流入院内,一部分汇集于街巷中间的低洼处,排出村子。Note:The arrow represents drainage direction of rainwater,a part of which flows into courtyard along roof covering and a part of which collects at bottom lands and then is discharged from the village.
图2 党家村全貌Fig.2 Full view of Dangjia Village
图3 党家村民居与街道的组合关系Fig.3 Combination relation between residences and streets in Dangjia Village
3.1 石雕装饰 在传统建筑中,石雕艺术一般多用于台基、栏杆、柱础、门枕、影壁、碑石等。党家村至今遗留的石雕数量不少,但其种类却不多。
3.1.1 上马石。党家村每座宅院大门前台阶两侧均设有上马石,其多为一块长方形的立石,上刻造型粗犷的辟邪、麒麟等瑞兽形象,纹样清晰,线条简约,具有明显的“驱邪”之意。
3.1.2 门枕石。门枕石又称“抱鼓石”,属建筑构件,在结构上起加固门框的作用,多用于院落门楼内侧、靠近墙体、立于大门两立框之下,其浮雕装饰的题材十分丰富,从花鸟禽兽到人物瑞兽,从琴书古玩到传说故事,全由户主的爱好所定,但不管何种题材内容,都有一定的寓意和审美追求,如牡丹象征富贵,兰竹象征高雅,跃马则寓意马到成功等。
3.1.3 天心石。党家村的四合院都以青砖铺地,并在铺地中央平嵌一块正方形青石,由于经久踏磨,其表面光滑如镜[1]。这块青石原本是建宅时校正房基方位、测量尺寸的定桩石,随着房屋的建成使用和人们精神感情的需要,它便成了一方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镇宅之石。
3.2 砖雕装饰 党家村传统民居集落全是明清流行的青砖、青瓦加木材和少量石材建造而成,通称砖木结构。党家村传统民居集落建成于清代康、乾百余年的盛世之后,又是党、贾2姓氏族发展史上的鼎盛期,其建筑设计与施工之精美,以及各类建筑装饰艺术水准之高,无疑是党、贾2氏族业主当时审美追求的体现[2]。其中,砖雕装饰的品种之多,题材内容之丰富,以及建筑构件所处位置之广泛,则是石雕、木雕或其他装饰难以与之相比的。
3.2.1 瓦当。瓦当是指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有圆形和半圆形2种,为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美化效果的装饰构件。它的实用价值主要
是蔽护屋檐,防风雨侵蚀,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党家村的民居在节孝碑楼、宗族祠堂等建筑上使用了小筒瓦当和圆形瓦当,并雕有虎头等纹饰,许多民居的板瓦下端也带有三角形瓦头,装饰纹样清晰可辨,这些都增强了党家村的民居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
3.2.2 墀头雕饰。党家村传统民居上的墀头皆以砖雕饰,因其雕塑意味和装饰感极强,乍看似单纯的装饰品,实际为承重、传力的建筑构件,起着不可忽视的结构功能。墀头题材丰富,表现力强,常见的有太极八卦、博古瑞兽、琴棋书画、石榴寿桃等,由于内容与工艺的多样性,墀头雕饰成为党家村民居中一个极度精美的装饰艺术品,也成为宅院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3.3 木雕装饰 木雕装饰在战国时代已有很高的水平。党家村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装饰正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传衍约两千年。
3.3.1 木雕挂落。这是门楼空间的第一道艺术风景线,往往集浮雕、透雕、垂花雕、固扇和立体探头于一体,其雕刻内容多以藤蔓植物与连续性几何图案为主,取其“连绵不断”之意。有些挂落敷着漆彩,显得更加辉煌;有的挂落还与探头和垂花雕饰共用,内容丰富而富有变化。
3.3.2 门楣题刻。门楣是门框上的横木。党家村的门楣或为显耀家族的光荣历史,或取意吉祥,或标榜向往追求者。题刻全以彩漆牌匾形式出现,字周多以几何纹浮雕框饰,使得字形在匾额中凸出而和谐。这种将匾额及其所蕴涵的文学性、哲理性、社会性、艺术性等通过装饰手法融入建筑,是党家村传统民居普遍具有的文化艺术特色。 4 营造技术
4.1 结构 党家村的民居都采用木架结构、砖石外墙进行建造,受力结构为木构架,用以承受屋面重量。厅房的结构基本为三架梁,有廊者多一架,厢房的结构多为2架1柱。围护结构的墙体外表皮均以青砖砌成,内部填充土坯,相当坚固。外墙
的传热量和热损失较小,利用较少辅助热源即可达到相对热舒适状态[3]。 4.2 材料 房屋采用青砖、石材、木材、土为主要的建造材料。值得一提的是,砌砖时所用的黏合剂为糯米加石灰制成,历经百年的风吹雨淋,青砖已经开始风化,但这种天然的黏合剂却依然十分结实坚硬。
4.3 构造细部 党家村四合院的外墙上均匀分布有许多“铁壁虎”(图4),嵌入墙体之中,起到加固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建筑物中的钢筋。同时,下部的“铁壁虎”做成栓马环,有一定使用功能;上部的“铁壁虎”为三角形或花型,用于装饰外墙,一物多用,经济美观。 5 结语
要体现党家村民俗风情,首先要在建筑的形式上做文章,而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借鉴是获得建筑地域特色的前提和便捷途径[4]。当然,党家村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当代农民对与其息息相关的农村住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完全照搬传统民居的造型方法和空间组织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新农村住宅建设应在充分尊重和继承传统建筑形式的前提下,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以及新的创作方法,创造出一种既能满足本地区新的功能要求和生活内容,又传承和体现地方特色的时代建筑。
图4 加固外墙的铁壁虎及其细部Fig.4 Iron gecko for reinforcement of external walls 参考文献
[1]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0.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3. [3]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43.
[4]戴翔,梁树英.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清华大学“三下乡——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