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Yol. 36 No. 6Nov. 2016
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
段超\\洪毅2,孙炸2
(1.中南民族大学学校办公室,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近年来,在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的进程中,也存在着古建筑受损、非物质文化消解、古镇空心化、 开发过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了古村镇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的关键是保 护古村镇的文化场域。因此,要立足于自然场和社会场两个方面,科学地保护和建构少数民族古村镇的文化场域。
关键词:少数民族古村镇;自然场;社会场;文化变迁;文化场域;场域建构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433X(2016)06-0073-05
少数民族古村镇作为少数民族最基本的生活空 间,是民族文化得以赋存的重要场所。有鉴于少数 民族古村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价值,相 关保护与发展工作近年来蓬勃开展。然而,几乎与 “发展”同步,少数民族古镇也受到了较大的破坏: 古建筑损毁、非物质文化消解、开发过度等。面对这 些问题,学术界广泛讨论,纷纷进驻民族古村镇蹲点 调研,提出了各种对策,如督促政府出台《历史文化 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名录制度、倡导数字化保护[1]和生态保护[2] 等。无疑,这些策略对保护少数民族古村镇都将发 挥重要作用。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 法保护少数民族古村镇,一定要立足于古村镇文化 场域的保护和建构。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础。如草原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得以生成的自 然场截然不同,自然环境变化,相关文化类型也会随 之发生变化。而各民族之所以有千姿百态的民族特 色,也因为彼此的社会场各不相同。保护和发展少 数民族古村镇,绝不仅仅是保留一栋建筑、一条街, 而是应以文化场理论为观照,从自然场、社会场的保 护和建构人手,全方位地保护少数民族古村镇,使少 数民族古村镇能够以生态化、活态化的方式传承 下去。
一、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为推动少数民族古村 镇的保护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自2003年起,住建 部和国家文物局开始共同组织评选“中国历史文化 名村镇”,至今已公布了六批共528个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分布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 辖市®。其中约有1/5是少数民族古村镇。2012年, 文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实施了“传统村 落保护发展”工程,迄今评选出1561个传统村落,相 当一部分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仅贵州和云南就 有586个[5]。2009年,国家民委与财政部推出“少 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经过5年试点, 2014年9月,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340个“中国少 数民族特色村寨”[6]。与国家的推动相呼应,学术 界也纷纷从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 特色出发建言献策,推动少数民族古村镇的保护和 发展。这些举措和研究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各界保护
(Pierre Bourdieu )在阐述他的社会实践理论时特别
推崇的核心概念。他提出的“场域”,指环绕在行动 者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关系空间网络[3]。在社 会生活中,场域无处不在。但就文化而言,影响文化 的不仅有社会场,还有自然场。因为“人作为自 然一社会的双重存在物,是在自然场与社会场相互 交织的环境中创造文化的”[4]。“‘自然场’指人的 生存与发展所赖以依托的自然界;‘社会场’指人在 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结成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 和。” [4]1°自然场和社会场域共同起作用,决定着文 化的生存、文化的类型,并且成为特定文化事象的基
收稿日期:2016-09-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
作者简介:段超,男(土家族),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历史与文化。
①数据统计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 ://www. sach. gov. cn/col/coll665/index. html。
7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
和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的决心,其中的倡议代表着 古村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少数民族古村镇 的保护和发展中仍然有诸多问题和现象,需要我们 特别关注。
(一)一些古村镇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少数民族古村镇是历史形成的,形成原因多种 多样。概而言之,或是地处古代交通要道,或是古代 区域政治经济中心,或是古代军事要塞等,因此能够 繁荣一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但是随着交通改道、 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变迁,军事地位下降等,这些少数 民族古村镇的发展也缓慢下来,又因所处位置比较 偏僻,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较少,恰如“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一样,得以历数百年而保留了 下来。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少数民族古村镇受到 了较大冲击,甚至湮灭消失。
1.
因为水利工程开发或大型企业建设而消失。如重庆龚滩古镇自三国蜀汉设县以来,迄今已有 1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 清建筑群,集山、水、建筑、民族风情为一体。2004 年国家规划审议通过了建设乌江彭水水电站的项 目,千年龚滩古镇因此沉人水中。龚滩古镇的消失 并不是孤例,坐落在沅江边上的湖南省洪江市托口 镇,民国时期形成了“九街十八巷,一巷一码头”的 繁华局面,有“湘西小南京”之称。然而,随着托口 水电站的建设开发,这座保留完整的古镇也将成为 历史。
2.
因为年久失修损毁、對塌而消失。在传统社 会中,古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成一个文化 单元,延续着辈辈相传的民族文化。然而,在现今社 会中,领略了现代文明的居民会觉得古村镇的各项 设施陈旧,不适合现代生活,一旦攒够了足够的钱就 有可能放弃旧居,另择地方修盖现代新房。古村镇 中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在常年的风吹雨打中,本就 需要经常维修保养,被舍弃后很快就会变成断垣残 壁。那些没有搬离的居民在翻修旧房屋时,若无政 府补贴支持,也往往更愿意使用便宜的现代材料,从 而改变了原有建筑的民族风情。
3.
因为火灾等原因而消失。古村镇文物建筑多 数为土木结构,耐火等级普遍较低,易燃烧。一些历 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缺少消防规划,或者现有消防 规划不符合实际需要,甚至缺乏市政消火栓、消防水 池等消防水源;还有一些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擅 自在建筑内开办营业性场所,建筑消防设施设置不 规范,用火用电量大,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再加上内74
部通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大型消防车无法进人受
灾核心区,也会影响救灾。2014年初,云南省迪庆 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 报京侗寨相继发生火灾,受损严重。
(二) 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变迁。
少数民族古村镇是中国古村镇的重要组成部 分,她的独特性在于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村镇风格不 一样。如西双版纳儀族“将村寨视为一个具有人格 的居住空间,寨子有头有脚,有心脏有灵魂”[5]79。 傣族建寨要先立“寨心”,寨心是村寨的标志,通常 立一块石头或一木桩。侗族村寨的核心是“鼓楼”, 耸立在村寨中央位置。其他还有很多围绕贸易场所 “四方街”进行布局的古村镇,如丽江古城等。少数 民族古村镇除了建筑布局各不相同以外,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等文化也差别很大,如傣族的“泼水节”、 土家族的“女儿会”,侗族的“大歌”等等。正是有了
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化,少数民族古村镇才能多姿多 彩。然而时至今日,受全球化、城镇化的冲击,少数 民族古村镇的文化面貌开始发生变化,新盖房屋少 了民族特色,民族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民族节日参加 者越来越少,乡规民约无人知晓。与之相对应的是, 现代文明源源不断地袭来,使少数民族古村镇面临 着文化消亡的危机。
(三) 非物质文化消解变异。
少数民族古村镇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 传统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技巧工艺、价值观念等
非物质文化也是重要的遗产内容。然而,随着现代
文明的涌人,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传统 节日变成了单纯的聚会、寺庙里没有了敬仰之心、歌 场对歌变成了套路表演、集市里的商品在全国其他 地方也都可以买到,一切都徒有其表。出现这种情 况,既和古村镇居民的生活变迁有关,同时也和一些 部门领导或古村镇开发者对非物质文化重视不够有 关。物质文化遗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互为表里 的关系。在保护、开发古村镇时,只注重保护有形的 物质文化,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作为点缀,不 去深人发掘古村镇的民族文化内涵,造成少数民族
古村镇缺乏灵魂,非物质文化消解变异严重。
(四) 古村镇空心化。
所谓“空心化”是指少数民族古村镇仍然存在 但原居民人丁稀少的现象。出现这一情况有两种原 因,一种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村镇居民不愿继续居 住在旧宅里,而选择异地安家。另一种是古村镇被 公司承包开发后,公司劝离原居民,使古村镇向更适
第36卷
段超,洪毅,孙炜: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
合商业赚钱的模式发展。一般而言,能够被商业公 司选中作为旅游开发的少数民族古村镇,往往是民 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但是,若将古村镇与 原住民分离,没有了原居民的古村镇会变得冷冰冰, 除了商业的喧闹外没有任何温度;而搬离了祖居地 的原住民在实践民族文化时也失去了物质载体,变 得毫无说服力。在古村镇中,虽然开发公司会用各 种方法临摹、演绎民族文化,但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表 演,既不是原真文化,也远离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古 村镇的初衷。
(五)开发利用过度。
在各种保护少数民族古镇的方法中,保护性开 发最常被提到[7]。此举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吸引原居民留在当地,维持文化的传承,同时又可以 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移,实现古村镇的可 持续性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古 村镇的旅游开发逐渐兴盛起来,但是随之也开始出 现利用过度的新问题。一些地区片面追求GDP,重 开发轻保护,新增景点不顾忌原有古村镇的民族风 格,盲目修建大型的现代娱乐设施,经营上过度商业 化,绝大多数空间都被用来当作卖场,而所卖的东西 也缺少当地民族特色。显然,这种重开发、轻保护的 做法破坏了古镇的历史文化面貌。
上述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发展中所存在的种种 问题和现象,虽然对古村镇的破坏各不相同,但总结 起来都可归为对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场域的破坏。 因此,保护少数民族古村镇,必须从保护和构建文化 场域着手。
二、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场域的保护和构建保护和构建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场域,需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现存的文化场域,要着力保 护,有损坏的要进行科学修复。与此同时,也要结合 实际情况,用发展的眼光建构新的文化场域。
(一)对少数民族古村镇现存文化场域的保护。保护少数民族古村镇的文化场域就是爱护环绕 在古村镇周围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对那些现状 较好的街道、街区,以及古民居、古建筑,不能再盲目 拆建、无序开发,X#其中遭受自然损坏的物质文化内 容,要综合建筑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力量,按 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科学修复,尽可能地采用原 材料、原工艺,使用原结构。同时,对物质文化的所 有者加强环保和消防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云南 大理剑川的沙溪古镇(寺登)对现有文化场域的保 护就做得非常好。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村
镇,20世纪以前一直被人们忽略,2001年由瑞士专 家推荐,沙溪古镇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列人世
界1〇〇个濒危遗址名录。从2002年开始,由苏黎世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Z)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 (IRL)代表瑞士发展合作署(SDC)推动,剑川县人 民政府支持,开展了沙溪古镇的研究与修复工程,该 工程得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 复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的支持。经过专家们4年的 努力,古镇得到了较好的修复。2004年修复工程获 得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的杰出成就奖;2005年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杰出 贡献奖[5]5。
当然,对现存文化场域的保护,不仅要注意到古 村镇的物质文化内容,还应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传承。少数民族居住在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 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传承着民族文化,其衣食 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无不是民族文化的展现。 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很多还在继续,需要得到尊 重和认同。
(二)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场域的建构。1.
对建构文化场域的认识。被破坏的或消失了
的文化场域可以通过建构得以恢复。建设新的文化 场域是传统文化的再现,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是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应用。人类有许多再现文化的成 功实例,如岳阳楼、黄鹤楼等都已经多次重建,人们 对此也已经接受。
建构文化场域的关键是体现科学性。在建构过 程中,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 不能被改变。要吸纳少数民族古村镇利益相关者共 同承担责权利,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共同参与 构建文化场域。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古村寨自然场和 社会场的区别,综合历史、现实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建构出村寨独特的文化场域,体现出差异性。同 时也要多样化地建构文化场域,处理好传统与当代、 已有与新建、神圣性与娱乐性、实用性与象征性之间 的关系。
2.
文化场域建构的方法。第一,根据历史记建构场域。少数民族古村镇大多具有数百年乃至上 千年的历史。地方史志等资料中对古村镇的形成、 历史渊源、古镇的特点、古镇的文化都有较多的记 载,可以以此为参照,建构相关文化场域。但要注意 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建构场域,并不是简单地复原历 史,而应选择古村镇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建构古村镇 最独特的文化面貌。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历史教训,
75
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
引导社会反思。如在少数民族古镇历史中,总会有 一些破坏民族文化、破坏民族团结的人或事情,给民 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在建构文化 场域时,若能有针对性地掲露这些历史教训,也能达 到教育大众珍惜文化的作用。
第二,围绕古村镇核心文化建构场域。每一个 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核心文化,这个核心文化既有物 质载体,也有民族精神内涵。少数民族古村镇作为 民族文化的集中呈现地区,也应围绕核心文化构建 场域。在古村镇中,核心文化往往会有一些物化的 标志。如傣族的“寨心”、侗族的“鼓楼”等。这些标 志不仅是地理坐标,也是少数民族村寨的标志。如 侗族村寨中凡有特殊事情或有庆典,需要集合全寨 人民时,首领“款首”就登楼击鼓,号召全寨民众齐 聚鼓楼共同商议全寨大事。即使是现在,鼓楼因为 位居侗族村寨中心位置,且地势较平坦,又成为了村 民日常休闲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还有一些作为 地区政治中心形成的古镇保留有历史文化遗迹,也 属于古镇核心文化内容。如王村古镇的土王宫、凤 凰古镇的南方长城等。
第三,围绕现存传统文化事象、民众文化生活建 构场域。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 里,按照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己的文化特点修 建自己的居住场所,从而形成了许许多多风格迥异 的村镇。村镇居民的房屋建筑、语言文字、风俗习 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以及宗教信仰等,都体现了 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建构文化场域必须充分尊 重民族的文化事象特点。
民族文化继承传统,又向前发展。保护少数民 族古村镇也应与时俱进,不能盲目排斥现代文明。 因此,在建构文化场域时也要考量便利民众文化生 活的因素,如增加公共设施,完善基础设施等。只有 这样才能留得住人,进而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使古村 镇的保护和发展进人良性循坏。
第四,围绕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建构场域,将古村 镇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蕴含 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文化场的构建离不 开原居民,不能将民俗、宗教从民众生活中剥离开 来,而应培养原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觉,使原 居民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 活态传承。当然,对于某些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 文化内容,也要积极改造。如土家族“女儿会”的形 成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男女交往不便,故而设置了 特定时空为男女交往提供条件。时至今日,自由恋 76
爱已成社会风尚,男女交往没有了阻碍,开展“女儿 会”的初衷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这个已经流传了三 百多年的民俗不应该被丢弃。近些年,恩施市做了 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实践,如今,已把“女儿会”与相 亲相结合,将“女儿会”办成了一个融节庆、文化、经 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
第五,古村镇现代街区与传统街区并存。少数 民族古村镇既要保护又要发展,有人认为这是两难 的矛盾,因为保护就是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文化内 容,而发展就是改变,势必破坏原有文化。其实,保 护和发展的矛盾并不是不可避免。法国、希腊等国 家就很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可以在不 改变整体格局、建筑外观等的前提下,改造内部使用 功能;还可以像法国的巴黎和我国云南的沙溪古镇 一样,让新增人口另建新街区,使现代街区和传统街 区并存。
第六,加强古村镇四周的生态建设。中国古代 选址修寨建镇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少数民 族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因此,少 数民族古村镇的选址与布局都有特别的讲究。如西 双版纳傣族人通常选择近水田的丘陵地带或依山修 建村寨。民间有“寨前渔,寨后猎,依山傍水把寨 立”、“泡沫跟着波浪走,傣家跟着水流走”等谚 语[5]77。哈尼族也有族训“种田要在山下,生娃娃要 在山腰。” [5]8°从今天人居环境学的角度来看,这种 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就是强调生态环境与人居的相互 协调,这些理念也已成为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因此,建构新文化场域也要重视古村 镇四周的生态建设,不仅追求自然环境的优良,也要 追求人工环境的自然化。
三、保护和建构文化场域要遵循的原则
在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场域的保护和建构中, 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总体布局,分步实施。
保护和建构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场域,涉及的 利益主体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因此,应该总体布 局,分布实施。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正确理念,制 定构建文化场域的具体方案。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场 域在保护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中的巨大指导意义, 懂得保护和建构文化场域的方式方法,并聘请相关 学者、专家,根据少数民族古村镇的具体情况,制定 科学合理的构建方案。其次,根据方案,从自然场和 文化场全面实施文化场域的构建。如优化生态环 境;确定出核心文化和文化核心区;把有价值的民族
第36卷
段超,洪毅,孙炜: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
建筑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发展公 共设施;实现居民生活建筑内部现代化等。再次,要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引导文化场域的持续保护 和构建,制止破坏文化场域的行为,保障少数民族古 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 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建构场域需要大手笔,整改少数民族古镇的面 貌,使之体现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城市与乡村 的协调统一。但同时,也要从细节着手,使民族文化 特色在不知不觉间渗透进古镇的每一个角落。建构 文化场域最忌千村一面,万镇同貌。每一个少数民 族古村镇都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风霜,因此,构建少 数民族古村镇的文化场域一定要抓住民族特点和文 化特点。如寺登村房屋建筑多有木雕格子门、木雕 窗花和对联,“既是剑川白族木雕技艺和文化发达 的最好注解,也充分体现了儒家‘耕读文化’对白族 地区的深远影响。” [5] 175修复后的寺登村古巷道和民 居建筑,基本保持了这样的建筑形式和文化特点。
(三) 注意不同文化场域间的有机联动。千百年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古村镇中遗存的 文化可能属于多个民族,多个时期。因此,在建构文 化场域中要注意区分,并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机 联系。以湖南里耶镇为例,里耶是一个以土家族为 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人口占75%,其余还 有汉、苗、白、侗、回等民族[8]。因此,里耶古镇有丰 富的土家族文化,如吊脚楼、八部庙、婆婆庙、土王祠 等,土家织锦、土家歌舞、土家饮食也是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里耶还有汉族兴修的文昌阁、万寿宫、关 帝宫、龙吟寺等。从年代上看,现代的里耶古街形成 于清代,古街古色古色,商铺鳞次栉比。但2002年 考古学家在里耶发现了战国古城和3万多枚秦简, 这批秦简属于官署档案,共20多万字,非常珍贵。参考文献:
[1] 方可,刘培林.古村古镇可走遗产数字化保护之路[J].民族论 坛(时政版),2014(6).
[2] 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
学学报,2011 (5).[3]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M].谭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6.[4]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9.[5
] 仓铭.古村镇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16.
此外,里耶镇附近还发现了西汉古城址和数以千计 的汉墓群、战国古墓群,更加丰富了里耶的文化内 容。建构里耶古镇的文化场域,不能不考虑不同文 化之间的互动。
再以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地的建筑为例,当地 不同民族的建筑在布局和风格上均有各自的特 点[9]。可见,同一地,文化拥有者不同,文化面貌也 不相同。
(四) 征求文化拥有者的意见。
少数民族古村镇文化的拥有者是世代居住在古 村镇里的原居民,他们创造了当地文化,是非物质文 化的传承人,同时还是文化保护的主体。构建文化 场域需要古村镇居民的充分参加,尊重他们的意见, 鼓励他们共同参与保护古镇传统文化。古村镇的文 化传承特别强调“活态传承”,即在当地人民群众的 生产生活当中进行保护传承。既然古村镇文化和民 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进行 构建时一定要征求村民的意见。
(五) 发挥内生动力与外生(市场)动力的共同
作用。
少数民族古村镇的保护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 共同推动。不仅需要国家的投资、当地政府民众的 参与,同时也需要市场的推动力。近年来,国家加大 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古村镇的力度,但是中国少数 民族古村镇众多,国家的力量有限,因此在国家提供 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同 时,也有必要引进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提供发展资金 和动力。以旅游业为例,少数民族古村镇丰富的文 化内涵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中外游客,带动当 地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可以为古村镇的进一步保 护发展提供保证。当然,在引进市场力量时,要加强 监督,避免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
6] 国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EB/OL]. [2014 -09 -26]. http://www. seac. gov. cn/art/2014/9/26/art_31 _ 215257. html.[7] 刘德谦.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旅游学刊,2005 ⑵.[8] 龙山县里耶古镇综合简介[£8/01].[*2 1 3〇15-〇4-15http://lslyz. xxls. gov. cn/zjly/201401/55886. html.[9]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0.(责任编辑马旭)
77
德,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