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运动疲劳测试应贯穿于康复治疗全过程

2021-11-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运动疲劳测试应贯穿于康复治疗全过程

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康复治疗中的运动疲劳现象和运动损伤屡见不鲜,其中比较严重的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正常进行,需要专门处理,应该引起重视。有关运动疲劳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1]。康复治疗中发生的运动疲劳现象与体育运动中的运动疲劳现象机理相同。为了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规范的运动疲劳耐受测试[2]应贯穿于康复治疗全过程。

1运动疲劳的表现和类型

1.1运动疲劳的表现 发冷,多汗、面色苍白或发红、紫绀、头痛、头晕、虚弱、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心绞痛、重力性休克、肌肉及关节痛、局部肿胀、运动性腹痛、内脏不适、筋疲力尽、甚至出现血尿等。

1.2运动疲劳的类型 ①中枢疲劳: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减低引起的疲劳。②末梢疲劳:起于运动神经纤维、肌肉内突触、肌纤维与肌感觉器的疲劳。③急性疲劳:短时间内,肌肉高强度作业后发生的疲劳。④慢性疲劳:长时间精神或身体疲劳的累积。⑤局部疲劳:发生在身体局部位置的疲劳。⑥全身疲劳:全身性运动的疲劳现象。⑦心理疲劳:言语认知训练及长期重复某些功能动作的训练中,大脑思维运动方面的紧张或压力引起的疲劳现象。

2运动疲劳的原因

①患者对运动的耐受能力下降:疾病原因导致患者体能下降、肌力低下、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受限、心肺功能低下等等,不能承受正常人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尤其是运动

治疗开始时的运动量和强度往往难以准确掌握,极易造成运动疲劳或运动损伤。②医生的运动治疗处方不规范:往往对运动治疗量与运动治疗的强度、时间、频度难以准确把握,只标示注意循序渐进,缺乏具体指标监测或缺乏监测设备。③治疗师的经验与规范缺乏:治疗经验与规范的缺乏,使得康复治疗中运动疲劳耐受试验执行不到位甚至被忽略。④感觉障碍:由于存在感觉障碍,部分患者对运动疲劳或运动损伤敏感性下降,使得运动疲劳或运动损伤不能早期发现。⑤患者急于求成:有意无意中自行增加不合理的运动量,采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使得运动疲劳或运动损伤风险增加。⑥入院康复宣教不到位:康复治疗患者入院宣教偏重强调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像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要求患者配合和服从治疗师的指导和要求,忽视具体运动方法和运动强度的把握。⑦传统观念的束缚:如认为理疗、针灸、推拿按摩和被动运动不会引起疲劳和运动损伤;认为只有心脏康复和呼吸康复需要进行运动试验,事实并非如此。⑧忽视心理疲劳:康复治疗中往往只注意有无躯体疲劳和疼痛,忽视心理疲劳。事实上,运动再学习训练中反复强化的大脑对运动的控制训练和言语认知治疗,容易引起心理疲劳,而且心理疲劳比躯体疲劳更难恢复。

3运动疲劳的机理

3.1外周疲劳-肌肉疲劳链[3-5] 在疲劳链中,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发生和发展都可以影响肌肉功能而产生疲劳;疲劳时的堆积假说、衰竭假说、代谢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等,如运动时肌肉乳酸、H+堆积,血糖下降、肌糖原几乎耗竭等都是运动疲劳链的重要因素。

3.2收缩和电传导疲劳间关系-突变理论 原因可能有3 点:①肌肉收缩能量消耗限制ATP供应速率。②膜功能损害能量供应,如肌膜动作电位和传导受损,肌浆网钙泵受损。③代谢产物的堆积:细胞内氢离子增多可抑制磷酸果糖和磷酸化酶的活性;可以降低Ca2+在肌动球蛋白联接的活性;细胞外K+(依赖于Na+变化) 可损害肌浆动作电位的正常传导;损害横管系统动作电位造成兴奋- 收缩偶联效率下降。

3.3运动类型与疲劳[6,7] 短时间高强度运动时的机理:①快速的肌肉收缩放松中兴奋- 收缩偶联和Ca2+调节及非H+(或Pi) 的中间干扰因素;②较慢的变化包括肌肉收缩中的一系列部位和H+(或Pi) 代谢物和其产生的影响。在长时间耐力运动时,体内糖贮备和糖原耗竭是疲劳的原因。

3.4运动疲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8,9] 在运动应激中细胞各种代谢变化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纲络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中枢疲劳的主要生化因素:兴奋抑制的失调在运动中,当出现ATP减少、氨基丁酸、儿茶酚氨增加、血糖下降等都会引起兴奋抑制失调。①脑异常症候群。运动疲劳时,色氨酸进入脑中过多,生成5-羟色胺(5-HT),造成困倦、嗜睡、食欲减退;还有γ-氨基丁上升,血糖下降;ATP 大量消耗,导致ADP过多,使β2分子ADP转变为ATP和AMP,以保证ATP再合成,AMP则脱氨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 氨会引起脑中毒症状,如运动平衡失调等。②内分泌调节紊乱。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运动应激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动加强,人体血中皮质醇明显上升,加速分解代谢,以适应运动的代谢需求,同时性腺分泌雄激素减少,合成代谢减弱。运动后,皮质醇分泌减少,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提高合成代谢,加速身体恢复,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在长时间运动中,运动负荷强度和量度过大时,使皮质醇分泌持续增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也有抑制效应。③运动疲劳时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乱。主要表现在免疫球蛋白,T、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因子和红细胞免疫等。运动后恢复期3~72h 内免疫功能变化是复杂的,但免疫功能低下和运动疲劳肯定是激烈运动应激的不同方面同时存在的表现。

4运动疲劳的测试评估

目前尚无一种能够全面适用所有康复患者不同情况的方法或量表。在心肺功能康复中,

主要涉及心率(最大心率百分比)、机体耗氧量、血氧饱和度、代谢当量(最大代谢当量百分比)血压水平和主观感觉等。关于疲劳度测试量表方面,主要有疲劳自评量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多维疲劳量表、网络疲劳测试量表等。其中,FSAS是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疲劳评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言习惯及人文特点编制而成,较为常用。该量表由23个项目组成,可用于评定有疲劳表现的亚健康与各种疾患者群的疲劳类型、程度(包括躯体疲劳、精神疲劳与疲劳后果3个因子)及特征(包括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与疲劳的时间模式3个因子)及疲劳的干预效果。5减轻或避免运动疲劳的方法

5.1规范运动治疗处方 首先要掌握好适应证,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运动治疗方法才能保证疗效。运动治疗量与运动治疗的强度、时间、频度有关。在运动治疗处方中,这三方面内容都应标明,同时要求体出现康复治疗的个体化原则。运动强度最为重要,确定的指标有心率(最大心率百分比)、机体耗氧量、血氧饱和度、代谢当量(最大代谢当量百分比)血压水平和主观感觉;心率应标明允许达到的最高心率和适宜心率。治疗时间是指一次运动治疗的总时间,可分为准备活动、分组训练活动、间断休息、结束整理四个部分。频度是指每周、每日进行运动治疗的次数。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要根据不同治疗对象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样,物理因子进行的神经肌肉刺激训练,要注意部位、刺激强度、每次治疗时间、疗程安排及休息时间。

5.2规范治疗过程 运动治疗实施过程中要定时评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然后继续实施,再评定、再实施,直至方案结束,达到预定康复目标为止。在评定中,要有疲劳耐受测试专项记录,含运动强度和耐力两方面。注意循序渐进,内容由少到多,程度从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分组练习,中间休息;持之以恒,运动疗法大部分项目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效,只有坚持治疗才能积累治疗效果。

5.3加强康复宣教 康复宣教不同于一般入院宣教。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康复治疗的基础部分;根据康复治疗中,运动治疗(主动和被动)、物理因子治疗、传统推拿按摩、针灸治疗、言语认知治疗等等,都需要向患者进行”患者须知”的宣教;同时,针对康复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反复、可能遇到瓶颈或平台期、原有疾病可能复发甚至发生新的危急情况的特点,需要对患者进行预先心理宣教,让患者有克服急躁情绪的心理准备,以便全方位配合康复治疗。要求分别从康复医疗(医生角度)、康复治疗(治疗师角度)、康复护理(护士角度)、心理康复(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等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康复宣教。

5.4其他方面 合理的营养、可口的饮食、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和谐的关系、温馨的环境、温水浴、负氧离子吸入、按摩、心理调节、意念放松、音乐放松、赞美赏识、活动性休息等等因素都有助于减轻运动疲劳,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参考文献:

[1]AsmussenE.MuscleFatigue.MedicineandScienceinSport.1979,11(4)∶313-321.

[2]陈立典.康复评定学[M].科学出版社,2010,4:233.

[3]Edwards R.H.T. Biochemical Bases of Fatigue in Exercise Performance: Catastrophe Theory of Muscular Fatigue. in H.G. Knuttgen et al: Biochemistry of Exercise[J].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1983:1-28.

[4]KarlssonJ. Localized Muscular Fatigue.Role of Muscle Metabolism and

Substrate Depletion[J].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80:1-42.

[5]MaclarenD.P.M, Gibson H. Billings M.P. et al, A Review of Metabolic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in Fatigue[J].Exercise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89:29-66.

[6]赵松年,于允贤.突变理论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科学出版社,1987:54 ~104.

[7] FittsR.H, Metzger J.M. Mechanisms of Muscular Fatigue[J].Poortmans J Principles of

Exercise Biochemistry,1988:212-229.

[8]冯炜权.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新进展[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16 (2):17-29.

[9]侯丽娟,刘晓莉,乔德才.运动疲劳对大鼠纹状体单胺递质含量及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639-6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