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8课课型教具
新授
课时略
教学方探究法、比较法,讨论法法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文化大革命”中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
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2、 通过对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整顿前后经济形势的比较,培养学生
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政治动乱的危害性,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动乱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难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集团的形成,以及对党和国家所犯下的罪行。
教 师 活 动
教学实施过程
学 生 活 动
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言
参与讨论并分组交流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课前引导:本课的主题是动乱中的国民经济。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教学时可以调整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探究教学。 导入新课
1、动乱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问题一:1967——1968年,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二: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1974年,刚刚复苏的国民经济为什么又陷入混乱局面?
问题四:1975年,国民经济为什么再度回升,后来为什么又遭到破坏?
问题五:“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哪些严重的破坏? 问题六: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出“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民经济曲折发展的轨迹图,探究国民经济的起伏与社会政治局面的关系,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指出:国民经济的起伏是与社会政治局面密切相关的。社会动乱使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社会政治局面稳定是国民经济回升的必要前提。“文化大革命”相当充分地暴露出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体制等方面的缺陷,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弊端,并且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政治局面的稳定,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努力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2、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做的努力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问题一:林彪集团是怎样被粉碎的?粉碎林彪集团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二: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为恢复思经济做了哪些努力?有何成效?
问题三:“批林批孔”运动是怎么回事?它造成了什么影响? 问题四: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实行全面整顿从哪里开始?有何成效?
问题五: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他的全面整顿遭到了什么阻力?
问题六:“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民经济在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仍然取得了某些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七:“四五”运动是怎么回事?它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八:“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有何重大意义?
上述问题由学生自主探讨解答,教师作适当辅导。
课堂小结: 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十年“文革”动乱中,国民经济曲折起伏的轨迹:“破坏——回升——再破坏——再回升——再破坏”,直至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才逐步走上恢复发展的道路。二是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斗争,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努力。
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结束教学活动
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言
参与讨论并分组交流
参与小结积极发言
做练习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