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作者:王琛 张丽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7期
[摘 要]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利用学校、企业、政府教育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结合建筑类职业院校特点,对校企合作现状做了简单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建筑;高职院校;“双师型”;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13-01 一、进行校企合作的必然性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如果说,这种合作对所有高等学校都十分需要,那么,对建筑类对实操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另外,高职院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明显不如本科学生,单纯依靠理论分析和讲解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二、我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校企合作模式探讨和研究,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 (一)调整教学大纲,完善教学体系
教学大纲是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依据,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我校结合企业需求和行业动态,每两年组织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人员进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制订迎合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案和成果引入教学中,优化教学体系。并组织由我校高级职称教师、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工作,切实做到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 (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就要一支稳定的、专业的、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校从几个方面来保证师资:(1)每年都安排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参加为期半年的企业实践,实践结束后要提交相应成果,并提出相应的项目教学方案。(2)由教师直接驻工地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同时相当于自己也进行了企业锻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他们都有着自己在本领域的特长,由他们对学生的实操类课程进行现场指导。(4)定期邀请相关人员针对行业动态和新技术来学校做报告,学校老师也会到企业做一些相关培训,取长补短,双向受益。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
为了能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了大量的实操性环节,例如,认识实习、测量实训、工艺操作等实践环节,在认识实习时,要由教师带队到施工工地,由我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进行讲解和指导。测量实训更是我校特色,每年的环校测量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有测量项目,教师也会带领一部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我校工艺操作实训安排的内容较多,有砌筑、钢筋、模板、水电等,我校有从企业专门聘请的能工巧匠进行手把手指导,务必保证学生做有所得。 (四)顶岗实习
我校采用的“2+0.5”人才培养模式,即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必须到企业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很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是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的磨合期。我校为每20至30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课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每位学生在工作岗位必须由企业指定一名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另外,对接收比较多学生的企业,会安排一位专职教师驻地进行实习指导,这在前面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里面也提到过,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现社会资源教育化,能有效加快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稳步发展。我校2010年开始就大力着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了混合结构实训基地、框架结构实训基地、建筑智能化实训基地等比较大的建筑实训模型,供学生参观和实践,这更方便于直观教学。除此以外,作为补充还做很多专业的模型室,把一些大的模型上无法展示的有代表性的节点单独展示,很多在课堂上用语言描述不好的内容,在这结合实物就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并接受。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校在校企合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让学生受益颇多,但经过长时间摸索,也存在很多不足:(1)双方积极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时候还是认识超前而行动滞后。(2)专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有些专业设置过于小、窄,这不利于学生以后就业和发展。(3)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内涵建设必须常抓不懈,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双师型”教师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相对较少,在师资结构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4)体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的“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5)如何实现双赢,任何只有一方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益而另一方单纯付出的模式都是不能长久,如何实现双赢和深度可持续合作,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7X):280.
[2]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30-31.
[3]刘克勤.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34-36.
[4]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