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大纲格式要求:
页面设置:版式为A4,页边距:左2.5 右2 上2.54 下2.54,行间距20磅。执笔人(本人)、审定人(教研室主任)、批准人(教学院长)直接填写完整;制定日期(2011年3月至5月期间的日期任写),靠左边空两格对齐。修改好的大纲请将以上文字删掉!
《 》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字,居中)
课程编号:(段前空2格,宋体,5号)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学 分: 适用专业: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黑体,小3号字,居中)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黑体,小4号字)(下同)
(正文为宋体,5号字)(下同)
说明课程的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即本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包括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是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要求是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的基本要求。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说明本课程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与之有关联的其它专业课之间的分工及关系,明确指出该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分为*学分,建议开设**学时。 章(节)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上机)课堂讨论(习学时 题课)学时 现场教学学时 总学时
合计 五、教材与参考书
写明该课程选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等。
尽可能列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和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新教材以及有特色的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说明本课程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教学辅助设施等。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提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闭卷或开卷),并指明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八、其它
(空一行)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大纲 (黑体,小3号字,居中)
第ⅹ章 (ⅹ学时) (黑体4号,加粗,居中)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黑体,小4号字)(下同)
(正文为宋体,5号字)(下同)
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叙述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指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用的教学手段,如课内有实验(上机)、现场教学、课堂讨论(习题课)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作出明确要求,并确定适当的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部分内容是编写教学大纲的关键,要求分节明示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指出各节内容中所包含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重要公式等,不能只简单的列出各节的条目。
执笔人: 审定人: 批准人:
制定(修订)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