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综合性学习”教学谈几点肤浅的想法。
一、不唯教材,注重内容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综合性学习”的编排,就个体而言一般都与本单元阅读课文有密切联系;就整体而言每册教材的六个“综合性学习”内容又自成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和方式当作“金科玉律”照搬照抄。因为“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不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逻辑体系中,而是建立在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上,本身具有开放性。所以,“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和学习资源的实际情况对课本的设计进行改造、拓展和完善,注重内容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1.内容的选择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小处着眼,深入探究”的方法。有学者对综合性学习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它像一个倒置的漏斗,表面上看入口很小,可是一旦进入活动过程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广阔的空间。”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完全按照教材中设计的内容进行实践活动,其涉及面是极其宽泛的,操作起来要么只能蜻蜒点水,要么过于费时,不切实际。还不如选取一点,从小处着
眼,深入探究。比如,那次以“我看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其实就是八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中“节日探源”这个小主题的深入。整个活动由“中国传统节日探源”“传统节日与文学”“传统节日现状调查”“传统节日去留辨”“畅谈如何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中展现新的风采”五个 环节组成。这样学生在深入地查阅资料、调查分析、展示成果中,既对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有深切的理解和独到的看法,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2.内容的创造性,主要是指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学习资源。可能有教师会抱怨农村学校学习资源不足,事实上,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关键看我们能否创造性地把日常教学、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充分地融入到综合性学习中来。
我深知农村中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无不蕴含着无尽的知识,而这些资源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因此,我提出让学生把“泥土”和“草叶”装进书包,把“鸟语”和“花香”带进课堂,让学生到田野上去,到果园里去,到本地刚开发的“上海——蒋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里去,亲近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让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了求知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这里列举几个教学实践中的例子。第一,从阅读教学整合中引出话题。每册教材都有鲁迅的文章,如果学生对鲁迅没有整体的了解,单独阅读一篇文章总觉得无法深入,所以我就和学生商量搞一次“我看鲁迅”综合性学习。立足学过的课文适当延伸,指导学生从小处入手确定主题。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看鲁迅笔下的小人物;长妈妈、藤野先生——《朝花夕拾》人物之比较;从《故乡》看农村人生活状态等。第二,根据学生实际,开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量是新课标提出的又一个新亮点,但对于我们的学生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和切实的措施,拓展课外阅读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2010年上半年我进行了“爱我小小书柜”的综合性学习。具体内容为:每生捐书成立班级“小小书柜”以解决书源不足的困难;指导督促学生自主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不定期进行读书会,形式有编话剧、办手抄报、分组辩论、撰写探究性读书心得等。两年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有提高,阅读量也大大增加,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第三、关注学生生活和社会问题,引出话题。比如,“我与父母的心灵之约”“关注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等。
二、突出“综合性”和体现“语文昧”相统一 1.突出“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综合性语
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应以语文为主,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凸现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成为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整合的状态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课,而将其它学科知识完全拒之门外,它应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占有课内外、科内外资源的情况下,综合各种方法、技能于研究之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内涵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
2.体现“语文味”
突出“综合性”并不意味着抛弃语文的特点,更不是上成科学课、政治课或单纯的活动课。因为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它既为听说读写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真正在教科书中实践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中,与培养“听”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听同学讲人类起源的神话,在讨论交流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与培养“说”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讨论交流“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何以流传至今”和“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的新的科学解释”:与培养“读”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搜集神话故事,填写人类起源、进化表都需要广泛阅读资料,这就无形中对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与培养“写”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填写人类起源、进化表时需要把繁杂的资料进行归纳并用凝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写成一篇作文。学生在这一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了听说读写等行为,培养语感,练就语文能力,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所以,综合性学习课始终体现着“语文味”。 三、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辅相成 1.学生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
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真正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才能让学生在这一学习平台学有所获。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两种较为明显的不良倾向。许多老师都埋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参与性不强,并把这作为搞不好“综合性学习”的理由;或者索性越俎代庖,所有的资料搜集、学习方案和具体实施都由教师承担,学生只在课堂上表现。针对第一种倾向我是深有体会,曾经我也是担心学生做不好,不敢对学生放手。但自从组织了一次以“我看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之后,我改变了看法。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从“调查记录表格”的设计,到幻灯片的制作和课堂主持,都是学生自己合作、创造的,他们的极积性和实践成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想。所以我坚信“别低估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当然,也许有时学生的某些学习方法和实践成果确实幼稚了些,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尊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创造成果,才能最终提高他们的能力。对于笫二种倾向,其实它仍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也违背了“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
意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所以,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过程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师引导
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排除教师的引导。因为,综合性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学习资料的挖掘,实践方式的探索,学习过程的评价都不够成熟,还需要老师大胆尝试,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并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去,才能保证“学生自主”的真正实施,才能让“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的平台。
具体而言,首先,综合性教育目标不像知识教育有既定的目标,它具有生成性,多层性,这要求教师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比如,“你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中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两项主题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和生活体验。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因而最终达成的教育目标也就各不相同。其次,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是活动过程中生成实现的,在一定意义上,过程即目标。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简单的以展示成果来评价学生,而是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激励,以引导学生顺利有效地展开活动,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寻觅春天足迹”的主题活动中,其目的绝非获得写作的题材,而是让学生的心灵贴
近自然,在与自然相融的过程中获得自主独特的体验、感悟。不同的学生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这时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每个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激励。 (责任编辑 易 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