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部署 ................................................ 2 四、施工准备 ................................................ 2 五、 施工工艺及要点 ......................................... 4 六、 主要技术质量安全措施 .................................. 13 七、 环境与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 19 八、主要构件设计书 ......................................... 22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定》(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本工程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位于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为居住用房,一标段由B、C、D、E四种户型,共计14栋连拼住宅组成,总建筑面积为9414㎡。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基础为独立基础。
建设单位:魏县城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北大洋监理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北城翔市政设计院 2.2工程结构概况
1B、C户型 层层 数 2D、E户层 型 首层 层高 二层 3.2m 3.2m 建筑面积 9414m2 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建筑) 主体 ①剪力墙:长1500mm、宽150mm 主要结构 ②梁:150*500mm 尺寸、跨结构 度、梁支③现浇板:120mm 撑体系 ④梁支撑体系:基础部分梁采用木支撑; 一层、二层梁采用钢支撑(扣件式)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 3.2工人分工及数量
现场木工班组按工作区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20人,分别由3个木工班组长按区域各自管理,进行流水作业,以提高支模速度和质量。操作工人均为熟练工,经“三级”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技术、质量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图纸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将图纸会审转换为设计变更形式,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及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4.2材料准备
现场准备相应数量胶合板模板和扣件式钢管及配件。 4.2.1梁、板模板
18mm厚胶合板,次楞为100×50木方、主楞为48钢管,铁丝,M8对拉螺栓,隔离剂。
4.2.2墙模板
18mm厚胶合板,次楞为100×50木方、主楞为48钢管,M12对拉螺栓。 4.3现场准备
4.3.1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 4.3.2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和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4.3.3采用预组装模板施工时,模板的预组装应在组装平台或经平整处理过的场地上进行。组装完毕后应予编号,并应按装质量标准逐块检验后进行试吊,试吊完毕后应进行复查,并再检查配件的数量、位置和紧固情况;
4.3.4经检查合格的组装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或装车。平行叠放时应稳当妥贴,避免碰撞,每层之间应加垫木,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立放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倾倒并保证稳定,平装运输时,应整堆捆紧,防止摇晃摩擦;
4.3.5钢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表面需作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4.4机具准备
机具及工具准备一览表
名称 锤子 圆盘锯 规格 MJ-106 功率 3KW 数量 若干 7台 平刨 电钻 手持电锯 压刨 水准仪 墨斗 水平尺 钢圈尺 铝合金靠尺 MB-503 J12-6、J12-10 M-651A MB1065 DS3 500、100 mm 50m/5m 2-5m 3KW 0.75KW 7.5KW 7台 14个 30台 7台 3台 若干 20 若干 7把 五、施工工艺及要点
5.1工艺总流程
合格 放 样 技术复核 钢筋绑扎
隐蔽验收 合格 配制模板 刷隔离剂 柱墙模就位 柱箍安装 对拉固定
监理验收 合格 项目部复检 合格 班组自检 固定校正 梁、板模板安装
合格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拆 模 5.2基础模板
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且独立基础的厚度为300mm,为一阶承台,故此基础的混凝土采取一次性浇筑方案,独立基础模板的四角采用三道双层铁丝加固,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模板移位、侧模膨胀等问题。 5.3剪力墙模板
5.3.1工艺流程
按图尺寸制作侧模,根据放线结果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
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钉牵杆,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用大块侧模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
5.3.2沿墙水平每305mm竖向每915mm设一道M12对拉螺栓,内部剪力墙限位采用25×25砼条。
5.3.3在墙体中部加设钢管斜撑。 5.3.4墙脚每隔1830mm设一清扫口。 5.4板模板
5.4.1工艺流程
排模计算→配模→现场卫生清理→在砼楼板上放线,弹出支撑位置→安放垫木→安装竖向支撑及横向连系钢管→标高调整→纵向搁栅→横向搁栅→铺设板模→复核标高、调整加固。
5.4.2选材:
板模:尽量采用整块胶合模,施工前必须经过计算配模。 横向格栅:采用50mm×50mm方钢管,间距400mm~800mm。
纵向格栅:采用100mm×100mm方木,间距1830、1200mm。 支撑:钢管架。
5.5.3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撑和龙骨。
5.5.4通线调节满堂钢管(φ48×3.5)支撑架上方顶托的高度(顶托提升高度不得大于250mm),将龙骨找平,架设搁栅。
5.5.5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钉板时只要在两端及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以利拆模。
5.5.6楼面模板铺完后,进行模板面标高的检查工作,如有不符,立即进行调整。同时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清扫梁、板模板面。
5.5.7板与板之间缝隙用胶带粘贴。
标准层板厚为150
现浇板模板安装示意图
5.5梁模板 5.5.1工艺流程
18厚胶合板搁栅100×100间距300100×100木坊碗扣架卫生清扫→弹出支撑位置→竖向支撑及横向连结→柱模初步固定、校核→纵向搁栅→横向搁栅→底模→侧模→夹木→托木竖撑→斜撑(布置竹管)→(安装对拉螺栓)→标高、轴线校核→加固调整→板模。
5.5.2选材
梁模:梁模用同梁尺寸的胶合板。 托木:托木使用100mmx100mm的方木。
夹木:梁高为600mm以下(包括600mm)高的梁用50mmx100mm方木作夹木。
5.5.3沿梁纵向布置钢管立柱,按计算的要求与板的支撑钢管连成一整体。钢管高度不刚好时,调节顶托到适当高度,在顶托上铺设100×100纵楞,纵楞之上铺100×100横楞,间距350mm。
基础部分的梁选用木支撑,其间距安装钢管立柱的间距。
5.5.4铺设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钢管的标高,按放线结果吊线来确定梁位,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直,当梁跨度≥4m时,梁底跨中起拱跨度的1/1000~3/1000。
5.5.5安装梁侧模板、夹木、托木、斜撑等。梁侧模板包夹梁底模板,其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楼板厚及楼板模板压旁或碰旁确定。
5.5.6梁较高时,可先安装一面侧板,等钢筋绑扎好再安装另一面侧板,侧板次楞间距可适当缩小。
边跨梁模板安装图
5.6二次构件模板
5.6.1构造柱、过梁:
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过梁。 A、构造柱 1)构造柱的位置
①独立墙体的端部。 ②当墙体长度超过5m或2倍墙高时,应在 墙角、中间部位、端部设置构造柱,构造柱 中距≯层高。
③“L”、“T”、“+”形墙体交接处设置 构造柱。
④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的部位。
2)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①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墙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②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为4Φ12。
③构造柱应与楼层圈梁、腰梁或剪力墙锚固。
④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的砌体宜砌平,墙顶部留150高,15天后用斜砖挤砌。或留置30~50mm缝隙,15天后用微膨胀砼分二次塞填密实。
5沿墙高度每隔45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钢筋按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700mm设置。
6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马牙槎先退后进,高度250~300。 ○B、过梁
1)过梁的位置
①跨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门窗洞口的顶面。 2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过梁的部位。 ○
2)过梁的构造要求
①跨度大于0.3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且过梁宜与圈梁结合一起考虑。
2过梁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相同,截面高度及配筋应按图纸配筋表确定 ○
5.7模板支撑架构造要求及验收
5.7.1水平杆构造要求
a、在立杆底距地面35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b、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顶部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c、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最大步距不大于1.5m。
d、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e、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lm,立杆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f、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不能与另一方向的水平杆扣接。 5.7.2立杆构造要求
a、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螺杆外径不低于36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c、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d、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垫板与钢底座,垫板厚度不小于5cm。
f、立杆应保证其垂直,梁和板的立杆,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5.7.3剪刀撑构造要求 a、垂直剪刀撑设置
模板支架立杆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米左右设由上至下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宜为4~6m,跨越5-7根立杆。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垂直剪刀撑应与每一条与其相交的立杆扣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距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b、水平剪刀撑设置
应在垂直剪刀撑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与每一条与其相交的立杆扣接,不能与立杆扣接之处应与水平杆扣接。
5.7.5其它构造要求
a、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b、当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c、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脚手架、接料平台、物料提升机及外用电梯等相连接。
d、当模板高宽比大于2时,必须设置抛撑或缆风绳,保证架体的稳定性。 5.8模板拆除
拆模顺序
一般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8.1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5.8.2梁底模拆模时,应根据梁跨度多少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4.3.1表规定进行拆模,以上底模拆除时,均应以同条件养护的砼拆模试块强度报告为拆模依据。
5.8.3楼板支架的拆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a、上层楼板正在浇砼时, 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为4m及4m以上梁下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2m。
b、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
c、依据砼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报告,达到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
d、 悬挑构件模板需待此部位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100%方可拆除。 5.8.4建立拆模申请制度
a、当经同条件养护的拆模试块经试压符合规范要求后,由技术质量组向业主及监理部门提出书面拆模申请报告,经审批同意后,由技术质量组向木工组下令拆模。
b、项目质检员负责监督拆模,以免发生错误操作。 六、主要技术质量安全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6.1.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投入使用。 6.1.2梁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
6.1.3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 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6.1.4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6.1.5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6.1.6外墙(包括外侧柱)、地下室外墙、水池侧壁模板内撑条必须采用
M12的止水螺栓。
6.2主控项目
6.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 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6.2.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的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2.3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强度
结构类型 板 梁 悬臂梁 6.3一般项目
结构跨度(m) ≤2 >2,≤8 ≤8 >8 ---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50 75 75 100 100 6.3.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
板内不应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3.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3.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6.3.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
项 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允许偏差(mm) 3 检验方法 3 移 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预埋 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 留 洞 寸 检查数量:在统一验收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6.3.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截面内部尺+10,0 +10,0 拉线和尺量检查 2 +10,0 10 5 5 轴线位置 5 水平仪或拉线和钢尺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检查 基 ±10 截面内部尺寸 础 钢尺检查 柱、墙、+4,-5 梁 不大于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8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塞尺检表 面 平 整 度 5 查 检查数量:在统一验收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6.3.6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 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6.3.7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3.8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6.4安全保证措施
6.4.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模板、支撑等搬走,防止坠下伤人。
6.4.2拆模时应搭设拆模平台。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允许站在已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落下伤人。
6.4.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 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6.4.4安装、拆除外墙模板时,必须确认外脚手架符合安全要求。 6.4.5拆除模板前应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严禁乱抛模板。拆模后应及时整理模板,堆放整齐。
6.4.6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在模板安装后应将洞口盖牢,如洞口过大时应设防护栏杆或钢筋网片,当模板拆除后,预留洞仍应用木板盖牢或设防护栏杆。
6.4.7安装与拆除模板时应注意电线、电源的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现场使用的木工机械的用电应由电工安装,不准自行乱拉乱搭。
6.4.8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尤其明火作业时,下班前应认真检查,没有
火灾隐患时方可离开,有刨花等易燃物的现场不准抽烟。 七、环境与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7.1施工过程安全生产制度
a.每周开项目安全例会,每天班前做安全教育制度。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各类法规、条例、规定,遵守工地的安全生产制度。
b.施工负责人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
思想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所有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正确穿、戴和使用好劳 动防护用品。
d.认真贯彻执行工地分部分项、工种及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负责人必须检查具
体施工人员的落实情况,并经常性督促、指导,确保施工安全。
e.施工负责人应对所属施工及生活区域的施工安全质量、防火、治安、生活卫生各
方面全面负责。
f.按规定做好“三上岗”、“一讲评”活动,即做好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及周安全评比活动,定期检查工地安全活动、安全防火、生活卫生,做好检查活动的有关记录。
g.对施工区域、作业环境、操作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立即停止施工并落实整改,确认安全后方准施工。
h.未经交底人员一律不准上岗。
7.2执行各级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制度
a.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接受安全培训、考试合
格后持有效证件方可组织施工。
b.施工员、技术员、机械、物资等部门负责人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及安全年审考核。
c.工人入场一律接受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考核证”后方准进
入现场施工。 7.3安全检查制度
a.每周由项目安全环境部组织: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安全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主管、各施工队负责人及安全员、技术员、质检员等参加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主要内容为:排查现场安全隐患,检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以及现场文明施工,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等情况。
b.虚心接受总包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c.建立自身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 d.设立专职安全人员实施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班组自检制度。
e.严格执行检查整改消项制度。
f.执行安全防护措施、设备验收制度和施工作业转换后的交接检验制度。 g.执行安全防护验收表和施工变化后交接检验制度。 h.执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定量供应制度。 7.4严格执行职工因工伤亡报告制度
如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应立即以快捷的方式通知项目负责人、总承包公司安全部门报告事故的详情,同时积极组织抢救,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伤员而移动现场设备、实施者要做好记录或拍照。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政府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现场勘查,并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
7.5执行安全工作奖罚制度
教育和约束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对遵章守纪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者给予处罚。
7.6 执行安全防范制度
a.采取一切严密的、符合安全标准的预防措施,确保所有工作场所的安全。如:安
全防护平台、安全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漏电保护器等。
b.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佩带和使用安全带。
施工现场设置标语、警示牌等物品。
八、主要构件设计书
本工程梁、柱、板断面的尺寸较多,地下室与上部尺寸差异较大,梁按150mm×500mm验算,墙按150mm进行验算,板按60mm验算。 9.1墙模板验算 墙模板基本参数
墙厚250mm,墙高h=3.1m,混凝土为C30, 剪力墙沿水平间距为305mm,竖向每915mm设一道M12对拉螺栓。内部剪力墙限位采用25×25与墙混凝土同强度砼条。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容量为0.2~0.8m3 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3.00kN/m2;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砼墙特性 砼墙高度(mm) 二、支撑构造 小梁布置方式 小梁最大悬挑长墙体 3100 砼墙厚度(mm) 砼墙长度(mm) 150 1500 水平 小梁间距l(mm) 200 100 度d(mm) 主梁间距L(mm) 600 对拉螺栓水平间主梁固定方式 对拉螺栓 距s(mm) 支撑构造 支撑序号 第1道 第2道 第3道 第4道 第5道 第6道 第7道 主梁上支撑点距墙底距离hi(mm) 100 500 900 1400 2000 2600 3000 600 简图如下:
墙模板(支撑不等间距)剖面图
三、荷载组合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混凝土重力密度γ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术规范》c25 (kN/m) 3JGJ162-2008 混凝土侧压力折减系数3.05 ξ 0.8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ζγcH=0.8×25×3.05=61kN/m2 G4k(kN/m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2 值Q3k(kN/m) 有效压头高度h=G4k/γc=61/25=2.44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Smax=0.9max[1.2G4k+1.4Q3k,1.35 G4k+1.4×0.7Q3k]=0.9max[1.2×61.000+1.4×2.000,1.35×61.000+1.4×0.7×2.000]=75.88kN/m2 Smin=0.9×1.4 Q3k=0.9×1.4×2.000=2.52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ˊmax=G4k=61.000kN/m2 Sˊmin=0kN/m2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竹胶合面板厚度(mm) 板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根据《规范》JGJ162,面板验算按简支梁。梁截面宽度取单位宽度即b
37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8000 15 2=1000mm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考虑到工程实际和验算简便,不考虑有效压头高度对面板的影响。 1、强度验算
q=bSmax=1.0×75.88=75.88kN/m
验算简图
Mmax=ql2/8=75.88×0.2002/8=0.38kN·m
σ=Mmax/W=0.38×106/37500=10.12N/mm2≤[f]=37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ˊ=bSˊmax=1.0×61.00=61.00kN/m
验算简图
挠度验算,νmax=5qˊl4/(384EI)=5×61.00×2004/(384×8000×281250)=0.56mm≤[ν]=l/250=200/250=0.80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166.667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 (N/mm2) 小梁受力不均匀系数η 1 小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梁 1.3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833.333 小梁合并根数n 1 矩形木楞 14.85 小梁材料规格 100×100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显然最低处的小梁受力最大,以此梁为验算对象。 1、强度验算
q=ηlSmax=1.000×0.200×75.879=15.18kN/m
验算简图
弯矩图
Mmax=0.53kN·m
σ=Mmax/W=0.53×106/166667=3.19N/mm2≤[f]=14.85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ˊ=ηlSˊmax=1.000×0.200×61.00=12.20kN/m
验算简图
变形图
νmax=0.13mm≤[ν]=l/250=600/250=2.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剪力图
Rmax=9.87/η=9.87/1.000=9.8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剪力图
Rˊmax=7.93/η=7.93/1.000=7.93kN 4、抗剪验算 Vmax=5.31kN
τ=Vmax/(2bh)=5.31*103/(2*100*100)=0.27N/mm2≤[τ]=1.3 N/mm2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166.667 主梁合并根数n 1、强度验算
1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833.333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ζ 1 矩形木楞 16.83 主梁材料规格 Ф48×3.5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验算简图
弯矩图
Mmax=0.85kN·m
σ=Mmax/W=0.85×106/166667=5.12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2、支座反力计算
剪力图
第1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1)=18.63/ζ=18.63/1.0=18.63kN 第2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2)=19.22/ζ=19.22/1.0=19.22kN 第3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3)=19.22/ζ=19.22/1.0=19.22kN 第4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4)=18.94/ζ=18.94/1.0=18.94kN 第5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5)=13.73/ζ=13.73/1.0=13.73kN 第6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6)=5.78/ζ=5.78/1.0=5.78kN 第7道支撑所受主梁反力Rmax(7)=0.60/ζ=0.60/1.0=0.60kN 3、挠度验算
验算简图
变形图
νmax=0.12mm≤[ν]=l/250=600/250=2.4mm
满足要求! 七、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计算依据 最不利荷载对拉螺栓类型 传递方式 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 150 同主梁验算过程,可知对拉螺栓受力: N=19.22kN≤Ntb=150kN 满足要求! 9.2梁验算
梁按150×500mm验算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150*500梁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二、荷载设计
面板 面板及小梁 0.1 0.3 150×5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3.2 4.1 M12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楼板模板 模板及其支架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24 值G2k(kN/m)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1.5 值G3k(kN/m)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1.1 值G3k(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2.5 准值Q1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风荷载标准值ω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k3330.5 0.75 0.75 0.9 0.8 0.54 (kN/m)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2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支撑架立柱沿梁跨向间距la(mm) 步距h(mm) 小梁垂直于砼梁截面 1200 1800 立柱根数 立柱布置方式 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底模下设支撑小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2 自定义 0,1500 3 20 结构表面外露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φc 设计简图如下:
1 0.9
模板设计立面图
模板设计平面图
四、面板验算 模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模板厚度(mm) 板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15 模板弹性模量E(N/mm2) 8000 15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γ0×[1.35(G1k+(G3k+G2k)×h)+1.4×φc×Q1k]×b=1×[1.35×(0.1+(24+1.5)×0.65)+1.4×0.9×2.5]×1=25.661kN/m
q1静=γ0×1.35×[G1k+(G2k+G3k)×h]×1=1×1.35×[0.1+(24+1.5)×0.65]×1=22.511kN/m
q1活=γ0×1.4×φc×Q1k×1=1×1.4×0.9×2.5×1=3.15kN/m q2=[G1k+(G2k+G3k)×h]×1=[0.1+(24+1.5)×0.65]×1=16.675kN/m 1、强度验算
Mmax=0.125q1L2=0.125q1l2=0.125×25.661×0.2252=0.162kN·m σ=Mmax/W=0.162×106/37500=4.33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521qL4/(100EI)=0.521×16.675×2254/(100×8000×281250)=0.099mm≤[ν]=l/400=225/400=0.562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3=0.375q1静l +0.437q1活l=0.375×22.511×0.225+0.437×3.15×0.225=2.209kN
R2=1.25q1l=1.25×25.661×0.225=7.217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3'=0.375 q2l=0.375×16.675×0.225=1.407kN R2'=1.25q2l=1.25×16.675×0.225=4.69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方木 15.44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83.33 50×100 1.78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416.67
q1=max[2.209+0.9×1.35×(0.3-0.1)×0.45/2,7.217+0.9×1.35×(0.3-0.1)×0.45/2]=7.272kN/m
q2=max[1.407+(0.3-0.1)×0.45/2,4.69+(0.3-0.1)×0.45/2]=4.735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q1l12,0.5q1l22]=max[0.1×7.272×1.22,0.5×7.272×0.022]=1.047kN·m
σ=Mmax/W=1.047×106/83330=12.566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q1l1,q1l2]=max[0.6×7.272×1.2,7.272×0.02]=5.236kN τmax=3Vmax/(2bh0)=3×5.236×1000/(2×100×50)=1.571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677q2l14/(100EI)=0.677×4.735×12004/(100×9350×4166700)=1.706mm≤[ν]=l/400=1200/400=3mm
ν2=q2l24/(8EI)=4.735×204/(8×9350×4166700)=0mm≤[ν]=l/400=20/400=0.0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q1l1,0.4q1l1+q1l2]=max[1.1×7.272×1.2,0.4×7.272×1.2+7.272×0.02]=9.599kN
同理可得,其它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为R1=R4=2.988kN,R2=R3=9.59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1q2l1,0.4q2l1+q2l2]=max[1.1×4.735×1.2,0.4×4.735×1.2+4.735×0.02]=6.25kN
同理可得,其它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为R1'=R4'=1.917kN,R2'=R3'=6.25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方木 1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100×100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166.67 12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833.33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6.904×106/166670=41.42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12.085kN
τmax=3Vmax/(2bh0)=3×12.085×1000/(2×100×100)=1.813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55mm≤[ν]=l/400=500/400=1.2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验算
R1=10.101kN,R2=12.085kN 七、立柱验算(一层、二层梁立柱) 钢管类型(mm)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500 度a(mm) 斜杆或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符合《规范》JGJ166-2008设置要求 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λ=(h+2a)/i=(1800+2×500)/15.8=177.215≤[λ]=18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227 1、风荷载计算
Mw=1×0.9×1.4×0.54×1.2×1.82/10=0.265kN·m 2、稳定性计算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10.101kN,R2=12.085kN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Ф48×3 15.8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立柱最大受力Nw=Rmax+0.15×(3.3-0.65)=12.482kN
f=N/(φA)+Mw/W=12.482×103/(0.227×424)+0.265×106/4490=188.60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基础部分梁立柱) 钢管类型(mm)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300 度a(mm) 斜杆或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符合《规范》JGJ166-2008设置要求 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λ=(h+2a)/i=(1800+2×500)/15.8=177.215≤[λ]=18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227 1、风荷载计算
Mw=1×0.9×1.4×0.54×1.2×1.82/10=0.265kN·m 2、稳定性计算
180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矩形木方 12.6 立柱截面面积A(mm2) 5000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83.33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10.101kN,R2=12.085kN
立柱最大受力Nw=Rmax+0.15×(3.3-0.65)=12.482kN
f=N/(φA)+Mw/W=12.482×103/(0.227×424)+0.265×106/4490=188.60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1,R2]=12.085kN≤[N]=30kN
满足要求! 9.4板验算
板厚按120mm计算: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120mm板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二、荷载设计
5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4 120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2.5 (kN/m)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1 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面板 面板及小梁 楼板模板 模板及其支架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24 值G2k(kN/m) 基本风压ω0.3 032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1.5 0.1 0.3 0.5 0.75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1.1 G3k(kN/m) 3(kN/m) 2风荷载标准值ωk风压高度变0.9 0.22 化系数μz 风荷载体型0.8 系数μs (kN/m) 2 三、模板体系设计 模板支架高度(m) 立柱横向间距lb(mm) 3.2 1500 立柱纵向间距la(mm) 水平拉杆步距h(mm)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最近距离(mm)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楼板长边 300 小梁悬挑端计算长度(mm) 主梁悬挑端计算长度(mm)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设计简图如下:
100,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00,200 1200 1800 100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心对称 中的位置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500 最近距离(mm) 小梁间距(mm)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模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模板厚度(mm) 板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15 模板弹性模量E(N/mm2) 8000 15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3)+1.4×2.5,1.35×(0.3+(1.1+24)×0.13)+1.4×0.7×2.5] ×1=6.782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6.782×0.32/8,0.108×0.32/8+3.15×0.3/4]=0.237kN·m;
σ=Mmax/W=0.237×106/37500=6.33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 (G3k+G2k)×h)×b=(0.1+(1.1+24)×0.13)×1=3.363kN/m ν=5ql4/(384EI)=5×3.363×3004/(384×8000×281250)=0.158mm≤[ν]=l/400=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833.33 因[B/lb]取整=[4000/1500]取整=2,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2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方木 15.44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166.67 100×100 1.78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3)+1.4×2.5,1.35×(0.3+(1.1+24)×0.13)+1.4×0.7×2.5]×0.3=2.099kN/m
因此,q1静=0.9×1.2(G1k+ (G3k+G2k)×h)×b=0.9×1.2×(0.3+(1.1+24)×0.13)×0.3=1.154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5kN/m 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154×1.52+0.125×0.945×1.52=0.59kN·m
q2=0.9×1.2×G1k×b=0.9×1.2×0.3×0.3=0.097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2=max[0.07q2L2+0.203pL,0.125q2L2+0.188pL]=max[0.07×0.097×1.52+0.203×3.15×1.5,0.125×0.097×1.52+0.188×3.15×1.5]=0.974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099×0.22/2,0.097×0.22/2+3.15×0.2]=0.632kN·m
Mmax=max[M1,M2,M3]=max[0.59,0.974,0.632]=0.974kN·m σ=Mmax/W=0.974×106/166670=5.847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154×1.5+0.625×0.945×1.5=1.968kN
V2=0.625q2L+0.688p=0.625×0.097×1.5+0.688×3.15=2.258kN V3=max[q1L1,q2L1+p]=max[2.099×0.2,0.097×0.2+3.15]=3.169kN
Vmax=max[V1,V2,V3]=max[1.968,2.258,3.169]=3.169kN τmax=3Vmax/(2bh0)=3×3.169×1000/(2×100×100)=0.475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13)×0.3=1.069kN/m 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1.069×15004/(100×9350×8333300)=0.362mm≤[ν]=l/400=1500/400=3.75mm
挠度,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1.069×15004/(100×9350×8333300)=0.362mm≤[ν]=l/400=1500/400=3.75mm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833.33 方木 2 15.44 主梁材料规格(mm) 100×100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841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166.67 1.66 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3)+1.4×1.5,1.35×(0.5+(1.1+24)×0.13)+1.4×0.7×1.5]×0.3=1.786kN/m
q1静=0.9×1.2×(G1k+ (G3k+G2k)×h)×b=0.9×1.2×(0.5+(1.1+24)×0.13)×0.3=1.219kN/m
q1活=0.9×1.4×Q1k×b=0.9×1.4×1.5×0.3=0.567kN/m
q2=(G1k+ (G3k+G2k)×h ) ×b=(0.5+(1.1+24)×0.13)×0.3=1.129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1.786×1.5=3.349kN 按悬臂梁,R1=1.786×0.2=0.357kN R=max[R'max,R1]/2=1.67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1.129×1.5=2.117kN 按悬臂梁,R1=Rmaxl=1.129×0.2=0.226kN R=max[R'max,R1]/2=1.058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876×106/166670=5.257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τmax=3Vmax/(2bh0)=3×4.187×1000/(2×100×100)=0.628N/mm2≤[τ]=1.66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跨中νmax=0.683mm≤[ν]=1200/400=3mm 悬挑段νmax=0.213mm≤[ν]=100/400=0.25mm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 钢管类型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500 度a(mm) 斜杆或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符合《规范》JGJ166-2008设置要求 立柱抗弯强度设计值205 Ф48×3 15.9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f](N/mm2) λ=(h+2a)/i=(1800+2×500)/15.9=176.101≤[λ]=230 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259
Mw=0.92×1.4×ωk×La×h2/10=0.92×1.4×0.216×1.2×1.82/10=0.095kN·m
Nw=0.9×[1.2×(G1k+(G2k+G3k)×h)+1.4×(Q1k+Mw/Lb)]×max[0.1+La/2,La]×max[0.1+Lb/2,Lb]=0.9×[1.2×(0.75+(24+1.1)×0.13)+1.4×
(1+0.095/1.5)]×max[0.1+1.2/2,1.2]×max[0.1+1.5/2,1.5]=10.213kN f= Nw/(φA)+ Mw/W=10213.266/(0.259×424)+0.095106/4490=114.21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10.213kN≤[N]=30kN 满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