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B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C.提供了普遍使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1
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5.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E.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空想社会主义
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 BCD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E.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英国的经验论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5.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托马斯·莫尔
6.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E.沙尔·傅立叶
7.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心史观
8.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3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E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科学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A )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4.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 A )。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
4
仍然表明 ( D )。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7.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 C )。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8.我国的古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表达了( D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 B )。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C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C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D )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 )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C )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 15、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 D )
5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反映 16、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是( A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二元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17、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割裂了( 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1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C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往往是一种突变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突破事物度的界限的变化 D、量变是连续性的,质变是非连续性的 20、辨证的否定是( A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21、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D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 C )
A. 包括一切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一切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D.不包括旧哲学 2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B )
A.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2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D )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5.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A )
6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D ) A.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现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C) A. 唯心主义 B. 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2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D)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及解为对象性活动
30.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3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B )
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B.“绝对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统一世界 32.“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 B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
3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C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7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35.实践是( B )
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性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36.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D )
A. 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3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D) A. 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的
3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 A ) A. 合乎逻辑的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 3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A )
A. 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 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D )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41.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 D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 A. 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4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倒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B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8
44.“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D)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 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 4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B ) A. 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4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 4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B ) A. 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48、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的观点 49、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 D) A、是联系的 B、是变化发展的
C、具有整体性 D、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内因 50、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D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教条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51、黑格尔说的“割下来的手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的观点,这是( D ) A、客观唯心主义 B、绝对主义 C、诡辩论 D、辩证法
52、“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B ) A、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B、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5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 )
9
A、辨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5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B )
A、 对立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趋势 C、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不可分离的趋势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55、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56、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D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57、规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 D )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事物的内部矛盾 5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5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B )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60、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 )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6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B )
A、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C、内外因的的辨证关系原理 D、可能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6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10
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6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C )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64、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 B )
A、事物的度决定的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C、事物外部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决定的 65、事物的质变是指( D )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性质的变化 66、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 C )
A、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 B、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C、质变依赖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67、事物的任何一点量变都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 C )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绝对化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8、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指( B )
A、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B、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非根本属性发生了变化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增减 69、质和量的关系是( D )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 7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C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71、辨证的否定是( A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11
72、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根据在于(D)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73、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74“是就是是,否就是否,除此之外全是鬼话”的说法属于(B ) A、相对主义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 C、折衷主义否定观 D、形式主义否定观 7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D )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7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D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7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D)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8、下列说法属于可能性的是( A )
A、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 C、石头变小鸡 D、制造永动机 7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 A )
A、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B、事物自身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C、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D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 80、判断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主要依据它们之间是否是( C ) A、同时发生的 B、前后相继的 C、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根本和非根本的关系
8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 D )
A.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B.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12
C.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科学。 82、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B )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83、所谓联系是指( A )
A.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B.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D.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 84、条件是指( D )
A.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为各种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B.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c.事物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范围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85、将普遍联系歪曲成“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 B )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辩证法 D.庸俗唯物主义
8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寓言故事体现了( A)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D事物都是对立面统—的观点 87.“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这是( C ) A.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B.符合事物普通联系的原理 c.主观臆造的联系 D.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88.所谓过程是指( B )
A.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B.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的波浪式前进 89.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 A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条件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90.所谓新事物是指( D )
A.新出现的事物 B.正在运动变化的事物 c.在矛盾体系中起决定
13
作用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进步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东西 91.所谓旧事物是指( B )
A.过去了的事办物 B.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c.静止不动的事物 D.正在发生变异的事物 9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C ) A.出现时间的早晚 B.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存在矛盾 9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D )
A.联系和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9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命(C)题 A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 c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95.任何事物都是( A )
A.质和量的统一 B.主体和客体的统一c.客观与主观的统— 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6.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指( D )
A.事物中的基本成分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规定性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97.所谓属性就是指( A )
A.一事物和它事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B.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事物得以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98.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C) A.人们主观确定的 B.可以脱离事物而存在的 C事物本身固有的 D只有在人们认识到时才具有的 99.事物发展的状态是( C )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质和量的统一
14
100.庸俗进化论在哲学上是( A )
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01.19世纪生物学上的“激变论”观点在哲学上是( B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02.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这是事物之间( B )
A.量的差别的表现 B.质的差别的表现c,由量变而引起的表现 D.条件差别的表现
103.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是( B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04.所谓矛盾是指( A)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D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0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D)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c.前进性和曲折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 C )
A.相同性 B.对立性 c.相互吸引的性质 D.相互排斥的性质
107.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 D )
A.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斗争性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C、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 D.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10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C) A.事物是绝对不变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D.外因对事物的变化不起作用 109.“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体现了( D )
15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D.矛盾—方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 1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是( B )
A.事物的相互制约 B.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c.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对旧事物的不断否定
111.我党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及“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D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酌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1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 A )
A、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D.矛盾的同—性是有条件的 113.普遍矛盾是指( A )
A.同类事物所共有的矛盾 B.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c.处处有矛盾 D.时时有矛盾 114.特殊矛盾是指( C )
A,内部矛盾 B.不规定事物和过程基本性质的矛盾 c,各个具体事物所特有的矛盾 D.外部矛盾
11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矛盾的主要方面 B.对抗性矛盾 c.主要矛盾 D.内部矛盾
116.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B )
A.贯穿于事物和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的本质的方面 B.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c.事物的本质方面 D.矛盾双方中的否定方面 1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姓的相互联结表现在( B )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体现着普遍性 c.特殊性是普遍性的部分 D.普遍性决定特殊性 11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B )
A、折衷主义 B.辩证法观点c.矛盾调和论 D.机械唯物论
16
119.“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是典型的( C )
A、重点论 B.两点论 c.一点论 D.均衡论 120、“麻雀虽小五脏皆全”、 “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 A.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个别中包含着一般
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两点论,反对均衡论 1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 C )
A.源泉和动力 B.基本形式和状态 C.方向和道路 D.不同趋势或趋向
122.把肯定和否定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 A )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23.所谓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 A )
A.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发展的方面 c.事物中积极的方面 D.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124.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肯定方面是( B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封建残余势力
125.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 A )
A.量变状态 B.质变状态 c、绝对静止状态 D.非爆发式飞跃状态
126.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做到“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这种观点符合( C )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 c.辩证的否定原理 D.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127.把一切运动变化看成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否认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趋势的观点是(A )
A、循环论 B、直线论 c.教条主义 D.相对主义 128.辩证的否定即扬弃的含义是( C ) 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全盘抛弃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旧事物永无止境地被新事物否定 12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B)
17
A.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B.前进的上升运动 c.向过去的复归 D.量变引起质变
130.在植物界中,“种子—植株—种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47.事物的本质是( A )
A,相对稳定的 B、易逝多变的 c.丰富生动的 D.不可捉摸的 148.假象是指( C )
A.同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事物的本质相反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 131.现象是事物的( A )
A.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B.外部结构和表现方式 c.内部各要素的总和 D.发展中的不确定趋势 132.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揭示了( C )
A.“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B.事物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性
c.普遍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D.事物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关系
133、事物发展中具有必然性趋势的原因在于( A) A.事物的根本矛盾 B.事物的非根本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内部的对立和差异 134.现实性这个范畴是指( D )
A.个别事实和个别现象的存在 B.包含在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 D.客观实在的事物及其种种联系的综合 135.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人们常看到的现象,似乎太阳是绕着地球旋转的,而实际上,地球和其他行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这一事例说明( B )
A.现象和本质是没有联系的
B.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是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18
C.现象不表现本质 D.现象总是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 136.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C )
A.事物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只有对立,没有统一B.现象和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c.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科学研究总是从现象的反面去看本质 137.恩格斯说:“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句话的含义是( C )
A.原因和结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B.在因果联系的一个环节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既可以前因后果.也可以前果后因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AB) A. 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 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E.前者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后者是人生的意义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C)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的问 E.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3.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ABCDE )
A. 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 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E.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4.哲学的民族性是指(ABCD )
A. 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中心 B.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19
C.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价值目标
D.不同民族的哲学使用的哲学范畴、表述方式不同 E.不同民族的哲学之间没有任何共性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CD)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6.在下列合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现.点的有(AB)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7. 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是( ABCE )
A. 片面地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未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 C.否认了意识能动作用 D.由于唯心主义的狡猾和诡辩 E.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 AD )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因为( BCDE ) A.它是“科学之科学” 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C.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D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 10.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 BCE )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天才 E.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20
11.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 BD )
A. 可以直接感知的实物 B.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C.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
D.对许多不同的、可以感知的事物从其共同属性来把握 E.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12.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 BDE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思维领域以外的一切变化
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E.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BCE)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认为物质的一般 C.不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4.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 ACE )
A. 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 C.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 D.地理环境优劣根联系 E.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
15.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在于主张( BCD ) A. 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E.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16.“风定花此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BC ) A 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E.动不是静,静也不是动
17.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 AC )
21
A. 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是离开物质而存在的形式 18.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 ABCDE )
A. 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客体是客观的 C.实践手段、途径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E.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1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 CD ) A. 实践具有观念的特性 B.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C.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D.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20.人类世界在内容上是指( ABDE )
A. 人化自然 B.人类社会 C.劳动 D.人的对象世界 E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统一体 21.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关系为( ABDE )
A. 人类世界不能脱离自在世界 B.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世界就是自在世界 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
E.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性 2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BCDE )
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 D.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E.社会形态的发展自然历史过程
2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对有人的痕迹。”( CDE )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22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CD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平同的
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CD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平同的
26.下列哪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CE )
A. 按图索骥 B.人为自然立法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意见支配世界
E.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7,下列各项对无限的含义正确理解的是( ABDE )
A. 无限大 B.无限小 C.在有限之外 D.在有限之中 E.对有限的超越
28.下列说法属于规律的是( CD )
A、交通规则 B、政治制度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 E、太阳东升西落。
29.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的规律是事物的( ABC )
A、本质联系 B、必然联系 C、内在联系 D、一般联系 E、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30.只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具备,人们就能够( AE )
A、认识规律 B、改造规律 C、创造规律 D 消灭规律 E、利用规
23
律。
31.在联系观点问题上,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BC)
A、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B、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D、只有辨证唯物主义者才有联系的观点
E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事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 3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 ABCD )
A、事物本身固有的本性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一种必然的联系 D、具有稳定性的联系 E、具有直接性的联系
33、要真正做到用联系的观点观测分析问题,就应该把握( ABCDE ) 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条件性 E、联系的具体性 34、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 AE )
A、对立面的统一是暂时的 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 C、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 D、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 E、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
35.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是( CDE )
A、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B、每一矛盾都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C、每个不同的事物及其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 D、每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 E、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36.对抗与矛盾的关系是( BC )
A、等同 B、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 C、矛盾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分
D、对抗消失矛盾也就消失 E、矛盾消失了对抗依然存在
37.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 AE )
A、必须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C、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必须反对割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形而上学观
D、只须坚持重点论 E、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8.对立统一规律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系在于( AC )
24
A、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B、对立统一规律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补充 C、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论的实质和核心 E、对立统一规律包含辩证法其他规律 39.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 ABCD )
A、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 B、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C、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任何共性都是个性的一部分 E、共性与个性没有明显的界限。
40.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 DE )
A、保守与革命的关系 B、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C、落后与先进的关系 D、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E、相互联系的关系。
41.割裂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可能导致( AB )
A、一点论 B、均衡论 C、宿命论 D、诡辩论 E、循环论 4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BCE )
A、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E、相互联结的关系 4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可以表现为( BDE )
A、量变不是纯粹的量变,渗透着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C、质变不是纯粹的质变,渗透着量变 D、质变过程中新质因素有量的扩张 E、质变过程中旧质因素有量的消亡
44. 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 AE )
A、多样性的 B、都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C、固定不变的 D、由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的 E、客观的 45.质变的基本形式有( CD )
A、阶段性部分质变 B、局部性部分质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46.下列现象中属于质变的是( CDE ) A、植物茎叶的增长 B、人的体重增加 C、由手工工具生产到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
25
D、浪子回头 E、果树开花后结果。 47. 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说明( CDE )
A、量变中包含着质变 B、量变和质变没有区别 C、量变的复杂性 D、部分质变不同于单纯的量变 E、部分质变不同于根本质变 48、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BDE)
A、甲被乙否定,乙被丙否定,丙被丁否定,如此等等的无限运动过程 B、事物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实现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C、在原有基础上周而复始、往返循环的运动 D、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E、在新的基础上和更高阶段上的前进运动 49. 辨证的否定观认为( AB )
A、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C、在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D、在否定中不含肯定 E、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 50.否定之否定规律深刻地揭示了( ABDE )
A、事物的自我发展 B、事物的自我完善 C、事物的自我循环 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E、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51.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我们( CDE )
A、对旧事物要进行彻底的否定 B、不间断的实行对社会形态的变革 C、反对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D在对待外国的文化既不要排外主义,也不要盲目照搬 E、对待任何事物坚持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52.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CE)
A、周期是封闭的 B、周期是开放的 C、周期的终点和始点具有某些共同性 D、周期的终点和始点完全相同 E每一周期的终点,同时也就是下一个周期的始点
53.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在于( ABCD )
A、现象是外露的,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易逝多变,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C、本质比现象深刻,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D、现象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只能靠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 E、现象是由事物的内部联系引起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外部联系引起
26
54.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现象是指( BCD )
A、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B、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C、事物的外在表现 D、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 E、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
55.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 BCE )
A、确定发生的趋势 B、并非确定发生趋势 C、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趋势
D、只能出现,或只能不出现的趋势 E、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
56.在工作中对待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上,错误的做法有( ABCDE ) A、把不可能性误认为可能性 B、把可能性当作现实性 C、把抽象可能性当作现实可能性 D、不承认有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E、认为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是没有条件的
57.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ACDE )
A、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 B、同一内容只能有同一种形式 C、离开内容就无法把握形式 D、只有具备充实的内容,才会有完善的形式
E、内容的变化迟早会引起形式的变化
58.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BDE )。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5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27
60.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DE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1.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 BCD )。
A.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 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C.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
E.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三、判断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X)
2、否定之否定会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种特征。(√ ) 3、存在就是被感知。( X )
4、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随人的意志而变化的。( X ) 5、“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
6.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 )。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的规律性(X )。
8.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是二元论( X )。
9.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
10、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X ) 11、实践的本质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 1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社会领域中的阶级斗争( X ) 13、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 ) 14、假象是指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X ) 15、“扬弃”是指全盘抛弃(X )
28
16、实现共产主义最高阶段,这是非现实的可能性(√ ) 17.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 )
18.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 )。 19.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X )。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X )。
三、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1)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第一方面是主要的,决定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反应第一方面. 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事物的矛盾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矛盾双方有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斗争使矛盾双方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推动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结合中实现的。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答:(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就是说,否定是事物内部包含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我发展的
29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发展。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对之改造使其成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辩证的否定又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4)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发展中非连续性的体现,保留是发展中连续性的体现。因此,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第一,要正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性质。意识的能动性是物质决定作用前提下的能动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第二,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破除消极无为的被动心态,发扬积极努力刻苦探索的精神,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第三,把个人能动性和群众的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群众掌握科学理论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社会条件,是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30
答: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
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四、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答案要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矛盾学说的主线。
(2)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
(4)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
2.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并用以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31
的正确方针。
答[答案要点]: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第四,否定是“扬弃”,既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批判,又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于新事物发展有利因素的肯定、保留和继承。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由于矛盾具有客观普遍性,辩证的否定观也具有客观普遍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以辩证的否定观为指导,才能正确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联系是普遍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是必要的。
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即既包含精华,又包含糟粕。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吸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四,同时,又要剔除、批判和克服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东西,弃其糟粕。这就是我们要采取的正确方针。第五,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只讲继承、不讲批判的全盘肯定的方针。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原理关系,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答:(1)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共性即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
32
亦然。可见,共性和个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表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的个性一定要与社会主义共性相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有社会主义的共同特点。如坚持发展生产力,所有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人民的政权,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第二,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共性在中国只能通过中国特色的个性而存在。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找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规律。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就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如反对“全盘西化”的错误观点等;二是要反对脱离我国的具体情况,盲目搬用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的教条主义倾向。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实践的客体是 (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3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
34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35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所反映的是 ( )
A.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心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认识始于直接经验,这是( ) A.认识论的唯物论B.认识论的辩证法 C.认识论的不可知论D.认识论的形而上学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 )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36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 ) 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
32、“拿事实来说话”这一名言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时间是认识的目的 3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34、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3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36、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主要说明(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3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38、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
37
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39、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决定作用于反作用的关系 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D.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40、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日益丰富。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41、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4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4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
38
大小
44、“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45、尼葛洛庞蒂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为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有一句箴言:“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句箴言是由阿伦•凯(A•Kay,1940年生于美国,当代著名计算机专家,美国硅谷的亿万富翁)首先提出的。2004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的高端访问节目专访尼葛洛庞蒂,谈“数字化生存”。近年来在我们国内流行的这个著名论断。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46、“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47.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48.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39
4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50.关于“天官薄类,心有征知”,正确的观点是( )。
A.唯心主义认识论 B.唯物主义认识论 C.反映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D.先验论
51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52 、 “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53 、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加工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5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55 、感性认识反映的是()
A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内部联系C 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D事物的本质全体 56 、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
A内部联系和全体的本质 B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C 生动具体的外部形象 D现象
57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40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58 、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直接在意识中把它们按苹果本来的面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 59 、感觉、知觉、表象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 意识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知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知的三种形式
60 、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
A只要参加实践B只要刻苦读书C既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D依靠灵感和机遇 6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62 、 “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论来源于实践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63 、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
A科学家们不断的创造发明 B 社会实践的需要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 D 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64 、人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源于()
A客观世界 B经验 C 学习理论 D 实践 65、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
A发现真理 B 揭示客观规律 C改造世界 D 创立科学理论 6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发展规律 B 客观物质世界 C 社会实践 D 物质统一性 67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
41
A积极能动的过程B 消极被动的过程 C完全自发的过程 D 主观随意的过程 68 、在认识问题上, “ 跟着感觉走 ” 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69 、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对人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和价值的正确认识D为大多数人普遍赞成的思想形式 70 、认为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 A唯物论 B 辩证法 C 历史观 D二元论 71 、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A陷入诡辩论 B 导致怀疑主义 C 防止相对主义D防止绝对主义 72 、 “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 ,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73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D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74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75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A多数人的意志 B先进思想 C 社会实践 D 逻辑推理 76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77 实践和理论的认识都有普遍性的优点,而实践又高于理论的认识,这是因为实践还有()
A绝对性的优点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 客观的物质性 D 能动性的特征 78 、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A主观唯心主义承认 B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 D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42
79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 “ 这个标准也这是样的 ‘ 不确定 ' ,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 ‘ 绝对 ' ,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 这句话说明()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80、思维的起点是( ) 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8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82、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 )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 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 83、认识的主体是( )
A、进入实践活动的具体事物 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C、人的主观意识 D、电脑 84、认识客体是( )
A、客观精神本身 B.人的意识本身
C、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 D、进入实践领域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85、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在于( )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86、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 A、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C、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D、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
43
87、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 A、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感性认识的作用 B、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理性认识的作用 C、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
D、认为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88、意识中形成的关于客体的个别特征,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89、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特点是:( ) A、诡辩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先验论 90、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
A、从实践到感性认识 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C、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 91、相对主义在真理问题上( )
A、坚持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B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 C、强调了真理是一个过程 D、反对把知识凝固化 92、“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 )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 93、“有用即真理”。这是( )
A、马赫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实用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4、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就在于( ) A、它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它是否有用
C、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D、它是否是不证自明的 9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 ) A.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符合 B.主观认识是否清晰明白
C.主观认识是否和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D.认识和理论是否相一致
96、客观事物本身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这是( )
44
A、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97、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悬而未决”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98、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认识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99、“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发笃实处便是行”这说明了( A、知和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行先知后的关系 C、知行合一 D、知易行难 100、在阶级社会中,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 A、阶级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45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46
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3.“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14.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 ) 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6.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47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20.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21.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 ( )
A.知行相互促进 B.行先知后 C.知行不可分割 D.知行合一
22.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23.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 )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5.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 ( )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26.价值的特性是 (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27.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 )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48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全面性、多维性 D.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29.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0.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 )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49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 )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35、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
A.反映论 B.可知论 C.经验论D.实践论
3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慧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 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3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主从关系
38、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39、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 )
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反映论
40、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 ) A.非认识、非逻辑因素 B.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C.筒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受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4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
50
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4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43、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身却是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44.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是( )
A.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
B. 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一种主观主义D. 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45.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4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 )
A. 个别——一般——个别 B. 实践——认识——实践 C. 群众——领导——群众 D. 团结——批评——团结
47. 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51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48.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49 、列宁说: “ 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 。这句话说明( )
A.感性认知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体是无关紧要的 B.正确的理论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C.一切理论都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D.反映事物全体和本质的理性认知,更接近于客观真理 E.感性认识本身也就是科学的抽象
50.认为 “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 ,是具有 “ 普遍意义 ” 的 “ 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 ” 。这种观点( )
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把真理看作主观意识范围的东西
D.认为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E. 是主观真理论
三、判断题
1、“因为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错 ) 2、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价值的标准是主观的。(错) 3、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错)
4、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错)
5、天赋观念。(错)
52
6、生而知之 (错)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错)
8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确)
9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错)
10、实践高于认识。 (正确)
11 、绝对真理是不包含错误的真理,相对真理是包含错误的真理。 (错) 12 、逻辑证明只能是实践标准的补充 。(正确)
13 、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正确) 14、真正的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正确) 15、认识的基础是实践。(正确)
16、真理原则是客观的,价值原则是主观的。(正确) 17、影像说与白板说都是唯物主义反映论。(错) 18、真理与谬误是决然分开的。(错)
1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对) 20、判断是思维的起点。(错) 四、论述题
1 、根据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真理的发展就是由相对真理不断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这一原理是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
( 2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许多具体观点和结论,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作出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有相对性,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3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53
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 2 )这一原理是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武器。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二者各执一端,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克服了它们的片面性。
( 3 )这一原理也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轻视科学理论,从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给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就可以克服这两种主观主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A 5.D 6.B 7.B 8.C 9.A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D 23.C 24.C 25.A 26.C 27.C 28.B 29.A 30.C 31.D 32.C 33. B 34. B 35. D 36.A 37. D 38. D 39. B 40. C 41. C 42.D 43.C 44.D 45.C 46.A 47.D 48.D 49.D 50.B 51.D 52. C 53. C 54. B 55.C 56 .A 57. D 58.B 59. C 60.C 61. D 62. C 63. B 64. D 65.C 66 .C 67 .A 68.D 69. C 70. B 71. D 72. D 73.D 74.B 75.C 76.D 77.B 78. D 79. D 80.B 81.B 82.A 83.B 84.D 85.C 86.A 87.A 88.A 89.D 90.D 91.B 2.D 93.C 94.C 95.A 96.A 97.C 98.C 99.C 10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D 4.ABCD 5.ABCD 6.CD7.ABD 8.ABC 9.BCD 10.ABC 11.ACD 12.ACD 13.ACD 14.ABC 15.ABD 16.BC 17.BC 18.ABCD19.BC 20.BC 21.ABCD
54
22.ABCD 23.AB 24.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CD 29.ABCD 30.ABCD 31.ABC 32.BCD 33.BCD 34.BD 35.AB 36.ACDE 37.ABCD 38.CDE 39.AC 40.ABCD 41.DE 42.BCD 43.BC 44.ABCD 45.ABD 46.ABC 47.ACD. 48.ABC 49.BD 50.BCDE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历史观是( )
A、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一切观点和看 B、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主要看法和认识 C、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看法 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 2、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 )
A、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B、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D、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发展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使自然和社会既联系又区别的基础是( )
A、社会意识 B、社会劳动 C、人的作用 D、生产资料 5、在人类社会全部关系中,最基础的是( )
A、血缘关系 B、思想关系 C、法律关系 D、生产关系 6、历史唯物主义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全部和局部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7、地理环境是指( )
A、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合 B、一地的气候条件 C、一地的动植物分布状况 D、一地的矿产资源状况 8、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于( )
A、根本否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B、片面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C、承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一定的作用 D、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的自然历史
55
前提
9、人口因素是指( )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密度 D、数量、构成、分布、素质及其变化规律 10、人口决定论的错误在于( ) A、片面夸大了人口因素对社会的作用 B、完全否认人口因素对社会的作用 C、重视人口因素对社会的作
D、主张对人口数量和质量进行积极调控 11、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客观规律 B、生产方式 C、地理环境 D、人口因素
12、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是为了(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减轻国家负担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3、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14、生产关系是一种(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法律关系 D、经济关系 1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是指( ) A、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完全一致
C、人类社会同自然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
1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 ) A、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B、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是否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7、“时势造英雄”这种说法符合( )
56
A、唯物史观 B、宿命论 C、机械决定论 D、形而上学 18、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在于( )
A、社会意识是对自然、社会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反映,具有全面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所有人的共同意识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领域内各种意识的抽象综合,具有永恒性
19、一种新的社会意识的产生,必须批判地继承旧的社会意识中的优秀部分,这说明(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缺乏创新精神
C、新的社会意识吸收旧的社会意识是无条件的
D、只要旧的社会意识丰富,新的社会意识就一定会产生和发展起来 20、唯心史观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是( ) A、宿命论和二元论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 D、机械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2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的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 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 ) 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57
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守了(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原理 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它们是( )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27、国家政权属于( )
A、社会的经济基础 B、社会的上层建筑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D、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 28、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29、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社会标准 30、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3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32、社会革命是( )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武装斗争 D、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3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58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34、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必要形式 35、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对社会制度进行改善和革新 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的妥协 D、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3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7、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 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8、历史人物划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 ) 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B、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C、专指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 D、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39、群众路线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B、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
C、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路线 D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40、科学是( )
A、人类的一切知识 B、知识的理论体系
59
)
C、人类的自然知识 D、人类的社会知识 41、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
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自然科学家的科学实验活动 C、社会科学家的社会调查活动 D、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活动 42、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继承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知识 B、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C、科学家之间的分工协作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43、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4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是指(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45、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是( ) A、生产力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46、社会基本矛盾的最终原因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4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社会基本矛盾D、人民群众 4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49、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
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60
50、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
A、经济基础B、阶级斗争状况 C、生产力D、科学技术 5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 D、社会中的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 52、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 )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那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53、经济基础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
54、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 ) A、非对抗性矛盾 B、不存在矛盾 C、完全适应的 D、对抗性矛盾
55、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是( ) A、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 C、“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不占主导地位 D、“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56、经济基础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7、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 A、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61
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只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前者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5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的性质 B、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性质 C、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备
59、“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机械观点 D、历史辩证法
60、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 )的观点 A、一切唯物主义者 B、某些唯心主义者 C、马克思主义者 D、唯意志论者
61、人民群众的活动受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前提所引出的结论是() A、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有限的 B、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C、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D、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时是有限的有时是无限的
62、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民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63、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C、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D、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统一 64、人的本质是( )
A、人的自然属性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阶级性 D、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
65、“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
62
种看法是( )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66、“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主义 D、自然主义 67、人的本质是( )
A、是自私自利的 B、在于他是有思想会劳动 C、在于他有同情心能互助 D、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8、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69、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 A、人的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人的价值就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70、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存在主义者萨特等人认为( ) A、人的价值在于自由,通过人的“自由选择”来实现 B、人的价值在于只讲个人主观需要,否认社会价值 C、人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71、社会进步的含义是指( )
A、社会阶级的消灭 B、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 C、社会成员的和谐一致 D、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改善 72、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3
73、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 )
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B、领袖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74、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是以(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 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矛盾为动力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矛盾为动力D、社会物质文明为动力 75、人类解放就是( )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规律的支配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D、不受任何束缚 7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77、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生活和消费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78、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 ) A、庸俗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79、承认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B、唯心史观的错误观点
C、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只有唯物史观才承认的观点 80、人的本质( )
A、在于人的自然性 B、在于人的社会性
C、是具体、历史的 D、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E、在于人类的共同性
64
二、多项选择题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 D、国家政权更替的历史 E、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2、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前,人们在把握社会本质时形成的主要观点是( ) A、把人类社会神化的神学历史观 B、把人类社会精神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C、把人类社会自然化的自然主义历史观 D、宗教史观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因为( ) A、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产生了人的认识 4、社会有机体的再生和更新过程包括( ) A、物质生产 B、精神生产 C、人自身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5、人类社会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包括( ) A、作为人类历史自然前提的地理环境 B、作为人类历史主体条件的人口因素 C、作为人类历史社会基础的生产方式 D、人类的精神生活过程与结果 6、社会存在包括( )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精神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E、阶级斗争 7、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以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为物质基础B、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 A、地理环境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
65
B、地理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来源 C、地理环境影响社会生产单位的布局 D、地理环境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E、地理环境决定着社会进步或落后的性质
9、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人口数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 A、相互制约的关系 B、正比例的关系 C、反比例的关系 D、人口数量适度则促进社会的发展 E、人口数量不适度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10、不同表现形态的英雄史观具有共同的本质( ) A、不承认历史的必然性 B、认为精神的力量主宰历史 C、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 D、夸大个人的作用 E、认为“上帝”“天命”等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社会发展 11、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 )
A、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 B、只考察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而没有考察和揭示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及其意义
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没能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1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A、认识根源 B、社会历史根源 C、阶级根源 D、物质根源 E、思想根源
1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方式是社会得以存在的自然前提
C、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D、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形态,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方向与过程
1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意味着(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66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15、社会意识具有复杂性,表现在( )
A、从对社会存在反映是否真实这一方面说,有正确与错误之别 B、从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性质看,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有落后的社会意识 C、从主体的差异上看,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D、从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程度上看,有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16、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7、下列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通过暴力革命使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C、通过合法劳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规律 D、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E、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8、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是( )
A、政治思想和制度 B、法律思想和制度C、军事思想和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 E、观念上层建筑
19、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有( ) A、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B、社会分工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C、投机商人通过不平交换赚取钱财
D、一些人利用各种手段掠夺他人财产通过不平等分配占有他人劳动 20、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和原则 B、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
67
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 21、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根本缺陷分别是( ) A、看不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看不到物质生产是人们思想动机的根源 C、看不到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不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E、看不到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2、下列各项反映科学的本质是( )
A、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B、科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 C、科学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D、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现象的认识 E、科学是关于社会的现象的认识
2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 ) 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之中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他们( )
A、制约和决定其它一切社会矛盾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E、囊括了人类社会一切矛盾
25、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内容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矛盾 D生产关系内部各要素的矛盾 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6、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方法有( ) A、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彻底改变基本经济制度
68
D、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E、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7、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有(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D、上层建筑两部分之间的矛盾 E、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28、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C、阶级的产生是由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 D、阶级的产生是由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平等造成的 E、社会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29、典型的社会革命的类型是( )
A、新兴地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C、被压迫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得斗争 D、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压迫的斗争 E、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30、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表现在于( A、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B、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试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C、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E、物质生产总是走在科学的前面 31、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人们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E、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
69
)
32、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33、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话的错误在于( )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D、否定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E、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34、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3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 )
A、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 B、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C、按理性原则进行的 D、按领袖意志实现的 E、凭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的
36、无产阶级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人民群众的斗争需要自己的领袖 B、人民群众应当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领袖 C、人民群众可以脱离领袖进行自觉的斗争 D、领袖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E、领袖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更为根本 37、“时势造英雄”,这在哲学上说明了( ) A、英雄的出现都是必然的 B、英雄没有阶级性 C、英雄的出现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英雄的出现都是偶然的 E、英雄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3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个别举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A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B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70
D、重视必然性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 E、认为偶然性被必然性所决定
39、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应当坚持( ) A、政治第一的原则 B、为现实服务的方向 C、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根据 D、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E、阶级分析的方法
40、社会进步之所以是必然的趋势,归根结底在于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观点是(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同社会进步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对立的 C、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同社会进步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完全一致的 E、同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相违背的 41、社会革命的实质是( ) A、国家政权在各阶级之间的相互转移
B、国家政权在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相互转移 C、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D、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E、对现在社会结构的局部改变 42、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在于( )
A、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 B、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 C、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D、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E、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43、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在( )
A、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B、人的解放受社会进步程度制约 C、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D、人的解放程度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 E、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的进步状态 4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
71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互为条件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动力并规定其方向 C、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发展并规定其方向 D、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E、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构成一个时代的社会文明
45、人民群众的活动,要受到现存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有( ) A、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B、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的制约
C、人们头脑中传统观念的制约 D、科学文化水平的制约 E、历史条件是活动的基础,又是活动的制约力量 46、人们对历史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他们可以( ) A、加速历史任务的解决 B、暂时延缓历史的进程 C、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D、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和特征 E、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47、无产阶级领袖必须依靠群众,因为( )
A、领袖是由群众推举出来的 B、领袖必须代表群众利益 C、领袖需要集中群众的意见 D、领袖需要群众服从自己 E、领袖依靠群众才能带领群众前进
48、“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是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非科学历史观 E、两种观点是辩证的统一
49、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 C艺术 D宗教和哲学 E、自然科学 50、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D、道德思想 三、判断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72
3、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国家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5、地理环境能决定一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6、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随人的意志而变化的。 7、英雄造时势。
8、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历史的发展的中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10、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个人主义是个人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1、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国家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13、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少数英雄、圣贤、天才人物的意志。 1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6、人的价值在于不断地追求自我需要的满足。 17、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理性。
18、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决定,人的主体选择性不起作用。 1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0、科学技术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四:简答题
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生产了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为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精神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和物质设施;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
73
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主体,无论是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还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参与的改革和革命才能实现。
2、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原则是什么?
答: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既是一定时代的人物又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因而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必然受到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制约。因此,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评价历史人物要从他们当地所处的历史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分析,既不能苛求于前人,又不能任意拔高。第二,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还必须同他们所属的阶级地位联系起来考察,把他们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情况放在具体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具体分析。
3、怎样理解“时势造英雄”的观点?
答:这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杰出历史人物的出现和他们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第一,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离开历史必然性来看杰出人物,就会把杰出人物的出现看作是纯粹偶然的事情。离开偶然性来考察杰出人物的出现,必然会陷入宿命论。第二,杰出人物的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杰出人物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以,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成伟大的人物。可见,杰出人物总是时代的产物。第三,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必然要受到他们代表的阶级局限性的制约。由于他们顺应历史趋势和反映本阶级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历史上所起作用的大小也不相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5D 6D 7A 8B 9D 10A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17A 18C 19A 20B 21D 22A 23B 24A 25C 26D 27B 28C 29A 30B 31D 32D 33A 34B 35B 36D 37D 38A 39D 40B 41A 42D 43C 44D 45A 46B 47C 48C 49D 50A 51B 52B 53D 54A 55D 56D 57C 58C 59A 60C 61C 62A 63C 64B 65D 66B 67D 68C 69D 70A 71B 72D 73D 74D 75C 76B 77C 78D 79A 80D
二、多项选择题
74
1ABC 2ABC 3ABC 4ABCD 5ABC 6ABD 7ABC 8BCD 9ADE 10ABCDE 11AB 12ABC 13ACD 14ABC 15ABCD 16BE 17AE 18DE 19AD 20BC 21BD 22AC 23BCD 24ABCD 25AB 26ABDE 27AB 28ABD 29AB 30ABCD 31ABCDE 32BCD 33ABCD 34CDE 35ABCE 36AD 37ACE 38BC 39DE 40AD 41CD 42ABDE 43ABCD 44ABCD 45ABD 46ABD 47ABCE 48ACD 49ABCD 50AB
三、判断题:
1——5:X√X√X 6——10:XX√XX 11——15:√√X√X 16——20:XX√XX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