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 1、人类解放就是(C )。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规律的支配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D.不受任何束缚
2、人民群众的主体(D )。
A.是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技术社会形态是(A )。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4、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是(A )。
A.夸克禁闭理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5、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
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
C.“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不占主导地位 D.“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C)。
A.生产关系 B.宪法 C.国家 D.政党 7、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人的解放程度总要受到(A )。
A.生产发展的制约 B.生产关系的制约 C.社会进步的制约 D.上层建筑的制约 8、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B )。
A.客观实在性 B.主观能动性 C.规律客观性 D.运动绝对性 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10、暴力革命是(B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11、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 A )。
A.生物圈 B.大气层 C.生态系统 D.地理环境
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3、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D )。
A.一般的政治斗争 B.思想斗争 C.经济斗争 D.夺取政权的斗争 14、或然率是指( .B )。
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15、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
A.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16、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 A.阶级关系 B.夫妻关系 C.政治关系 D.经济关系
17、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C )。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C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8、劳动对象是指(C )。
A.生产资料 B.各种产品 C.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D.各种生产工具 19、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D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0、解放思想体现着(B )。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1、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C )。
A.贝克菜和休漠 B.谢林和费希特 C.叔本华和尼采 D.黑格尔和孔德
22、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B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2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B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24、生产力的含义是指( C )。 A.人的体力的支出 B.人的脑力的支出 C.所有制、分配关束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B )。
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26、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表明劳动( D )。 A.已成为可有可元的事情 B.已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
C.已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D.已成为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动 27、否定之否定规律( A )。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28、社会革命(D )。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29、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D )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0、辩证的否定是( A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3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A )。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32、“公说公有理气\"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A )。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都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都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33、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D ). A.世界所有人们的总和 B.某一阶段的人们的总和
C.某一国家有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4、人的本质在于( D )。
A.人能够改造世界 B.自私自利 C.人有思想和理性 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 )。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37、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D ).
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 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 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 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 38、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 )。
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3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A )。
A.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 B.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C.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40、“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B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4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B )
1.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4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A )。
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才式和多寡不同 D.社会分工不同 43、事物的内容是(D )。
A.各种现象联系的总和 B.事物诸要素的结构方式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非 D.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44、气候的变化在类人猿向人类进化中是(B )。
A.内在根据 B.外部条件 C.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D.毫无意义的问题 45、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C )。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46、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C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47、人和人类(C )。
A.只有纯自然生物属性 B.只有纯社会属性
C.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具有肉体组织和生活需求的属性 48、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思想 C.共产主义精神 D.无私奉献 49、世界统一于( D )。
A.存在 B.精神 C.感觉 D.物质
50、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 )。
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51、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C )。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2、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D )。 A.同所有人预期的目的完全一致 B.与少数英雄人物的愿望完全一致 C.同大多数人的愿望完全一致 D.与任何人的意志都不会完全一致 5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A )。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5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D )。
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5、认识的本质是(C )。
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主体对客体均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56、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D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57、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A )。 A.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 C.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的状况 5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B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59、马列主义毛泽东东思想的精髓是(C )。
A.对立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 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 60、庸俗唯物主义认为( C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特殊物质” D.一切事物都有意识 61、哲学上的交往概念的含义是指(A )。
A.人所特有的相互往来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 B.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 C.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 D.信息交流 6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63、群体意识是( B )。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群体实践的产物 C.个体意识的总汇 D.群体共同意志的产物 64、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D )。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 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65、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66、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A )。 A.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 B.循环论的观点 C.倒退论的观点 D.直线式连续发展的观点 67、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
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68、爆发式飞跃是( A )。
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新旧要素的逐渐积累 D.质变与量变的相互转化 6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D )。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70、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C )。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71、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政策是( C )。 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 B.既坚持物质文明,又坚持精神文明 C.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 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斗争 72、认识的起点是( C )
A.社会存在 B.客观世界 C.感觉 D.表象 7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B )。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74、杰出人物是指(D )。
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 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C.同情劳动人氏的历史人物 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7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 )
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76、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B )。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77、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人的直立行走 B.语言和思维 C.气候变化 D.生产劳动
7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C )。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79、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最终根源都存在于( A )。
A.物质世界之中 B.主观想象之中 C.绝对精神之中 D.本本原则之中
80、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C )。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8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8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B )。 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 B.发展生产力
C.搞好阶级斗争 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成分 83、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
A.纯粹是偶然的 B.纯粹是必然的 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84、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C )。
A.形而上学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诡辩论观点 85、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前提是(A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D.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86、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C )。
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8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 )。 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 8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B )。
A.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B.状态和形式 C.基本方向和道路 D客观性和条件性 89、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D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9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B )。
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
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D.落后的社会意识平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
9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D )。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92、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 )。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93、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A ) A.社会实践的需要 B.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作用 94、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 A.上升性 B.重复性 C.回复性 D.循环性 95、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D )。
A.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96、唯物辩证法认为,哲学的范畴(B )。
A.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D.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97、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D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98、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C ).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促使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99、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100、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
A.前进的、上升的 B.周而复式的循环 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 D.不可认识的 10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关系 10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C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10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4、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D )。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10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D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106、社会存在( B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10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D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108、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C )。
A.折衷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诡辩论观点 10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110、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D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11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 )。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112、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 )。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队于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1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D )。 A.历史性 B.真理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115、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C )。 A.普遍矛盾 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116、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 )。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7、一切真知都来源于(B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11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B )。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生产工具的状况 C.劳动对象的利用二 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119、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B )。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120、人的本质在于他的( B )。
A.生物性 B.社会性 C.自然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121、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是(C )。 A.生产力系统 B.生物系统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22、假象是指( B )。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12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D )。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24、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D )。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2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C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126、事物的质是指(C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130、劳动过程是( A )。
A.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B.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C.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D.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127、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B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12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D )。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二元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29、反映的创造性体现着( C )。
A.主体的被动性 B.客体的被动性 C.主体的能动性 D.客体的能动性 130、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科学文化的发展
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31、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 D )。
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 B.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132、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B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133、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C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134、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C )。
A.主张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 B.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35、检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搞得好不好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 D )。 A.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否没有市场 B.政治局面是否稳定 C.人民内部矛盾是否得到解决. D.是否有利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 136、政体是指(D )。
A.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的政治性质 C.国家的经济体制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3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C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 13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D )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139、“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140、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B )。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141、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C )。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决定内容 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消极服从于内容 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14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C )。 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143、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 D )。
A.宿命论观点 B.天命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44、简单地说阶级的实质是(C )。
A.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B.不同集团的社会地位和分工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一个集团统治另一个集团 14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C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尘的经验论 146、主张意志自由是绝对的,认为意志支配一切的观点是( )。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唯物论 D.历史唯物主义 14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148、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D )。
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 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149、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A )。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颠倒反映 D.否定反映 150、事物的量变是指( D )。
A.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B.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C.事物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 D.事物的数量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5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D )。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152、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 A )。 A.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B.不存在矛盾 C.是完全适应的 D.存在对抗性矛盾 15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B )。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154、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
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它是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无关的因素 D.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55、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A )。 A.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B.都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C.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 D.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56、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 B )。
A.完全自发的过程 B.积极能动的过程 C.消极被动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157、矛盾是( A )。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158、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 )。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15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C )。 A.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是否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60、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B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161、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 B )。 A.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先进的意识和落后的意识 D.社会主义意识与共产主义意识 162、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C )。 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163、质与属性的区别在于(C )。 A.质是客观的,属性是主观的 B.质是永恒不变的,属性是不断变化的 C.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 D.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 164、经济基础是指(D )。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6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C )。
A.它是生产了发展的直接动力 B.它是生产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66、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B )。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167、真理就是( D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68、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A )。
A.生产力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69、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D )。 A.康德 B.贝克莱 C.费尔巴哈 D.笛卡儿 170、生产方式是( B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 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统一 17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C )。
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 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172、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C ).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173、事物的质变是指(D )。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性质的变化
174、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 B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175、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B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6、人类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思想关系 D.法律关系 17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C )。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178、人生观是人们对( B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 D.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看法 17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D )。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心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18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B )。
A.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81、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是( A )。
A.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 B.能影响周围环境的改变 C.人有语言 D.人能在人脑支配下进行活动 18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83、现代西方哲学,不论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实质都是( B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18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C )。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185、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D )。 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186、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A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18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C )。
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188、社会基本矛盾是( A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 189、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B )。
A.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 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C.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 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190、生产资料包括(D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一切劳动产品 C.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D.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190、生产关系是指( A )。
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D.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 19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B )。
A.建立革命政党 B.国家政权问题 C.创造革命理论 D.发展社会生产力 193、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D )。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194、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D )。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195、随着电脑的发现及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的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根源于(D )。
A.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 B.物质与意识是世界共同本原的二元论 C.世界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可知论 D.物质是意识基础的唯物主义 196、质和事物的存在是(C )。
A.相互对立的 B.相互包含的 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 19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D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198、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是( B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199、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 D )。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 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200、概念、判断、推理是( B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201、时间和空间是( B )。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20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C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20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D )。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D.私有制和公有制 20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D )。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 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 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 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205、地理环境是( D )。
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C.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06、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A )。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 B.文字的产生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207、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D )。 A.唯理论 B.经验论 C.先验论 D.反映论 208、哲学是(A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09、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 )。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10、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是(D )。 A.气候的变化 B.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 C.类人猿是高等动物 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1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 )。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C.形式上是否新奇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12、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C )。
A.发现真理 B.认识世界 C.改造世界 D.创立新理论 213、相对静止是(B )。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不变的事物 D.绝对运动的状态 214、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以人为本”的重要含义是( D )。
A.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充分相信科学 B.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
C.加强对现代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D.视质量为企业生命,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
215、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根据主要是( C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 C.社会的阶级关系 D.生产力发展水平 216、世界观就是(B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217、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B )。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218、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A )。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219、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B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 220、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C )。 A.虚幻反映 B.歪曲反映 C.主观反映 D.正确反映 221、偶然性是指( A )。
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 B.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 C.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 D.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222、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B )。
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223、规律是( C )。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224、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C )。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225、认为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必然所注定的观点,必然导致(D ) 。 A.唯意志论 B.宿命论 C.唯物论 D.历史唯物主义 226、所谓系统是指( A )。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227、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D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 228、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C )。
A.历史范畴 B.经济范畴 C.物质范畴 D.阶级范畴 229、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D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30、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D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32、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C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233、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D )。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234、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C )。
A.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235、现实可能性是指(A )。
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然条件的可能性 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D.已经实现的可能性 236、质和量的关系是( D )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队在度的范圈内相互规定的关系 237、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A )。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 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2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 239、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C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240、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C ). A.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唯物主义给真理下的定义 C.混淆真理与谬误界限的错误观点 D.承认真理相对性的辩证观点 241、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D )。
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了发展的客观要求 242、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D )。
A.客观世界 B.主观思维 C.个人的活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43、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是( B )。
A.辩证法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主观唯心主义 244、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C )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245、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C )。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46、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文化标准 247、在物的依赖性社会存在的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是(B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农业经济 D.产品经济 248、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体系,包括( C )。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传统
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49、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A )。 A.主观性 B.能动性 C.随意性 D.物质性
25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C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25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D )。
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25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的本质( A )。
A.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和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在于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在于它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D.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253、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C )。
A.既保留又继承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254、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是( B )。 A.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5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D )。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25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257、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B )。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258、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C )。
A.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在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D.在社会分工的不同地位 25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C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了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260、国家的消亡是指( C )。
A.封建主义国家的消亡 B.资本主义国家的消亡 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D.所有国家的消亡 26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262、最早把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的先进分子的代表是( D )。 A.瞿秋白 B.鲁迅 C.周恩来 D.李大钊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注释
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