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3603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483603 U(45)授权公告日 2010.05.26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0920139160.9(22)申请日 2009.07.02
(73)专利权人谢泽良
地址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
60号5座303单元专利权人王守和(72)发明人王守和
(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5207
代理人娄烨明(51)Int.Cl.
B27J 1/02(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麻将凉席编织机(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麻将凉席编织机,主要包括有:机架11、齿排气缸12、上齿排13、导胶轮机构14、收条15、下齿排16、推条17、子盒架18、推条气缸19、子盒架气缸110、针111、子片盒滑导轨112及推条导轨113。本实用新型根据穿针引线的动作原理设计的,对于针和齿排的加工精度比较高,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凉席片进行编织,而且能够实现不同款式凉席的编织。所设计的编织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实现PLC控制。
CN 201483603 UCN 20148360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麻将凉席编织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机架(11)、齿排气缸(12)、上齿排(13)、导胶轮机构(14)、收条(15)、下齿排(16)、推条(17)、子盒架(18)、推条气缸(19)、子盒架气缸(110)、针(111)、子片盒滑导轨(112)及推条导轨(113);机架(11)上设有前组齿排(220)及后组齿排(24),分别由上下两个齿排(12)、(13)组成,共有4根齿排,8个气缸,每根齿排由2个气缸带动,进行推动和收起运动;气缸均通过螺栓与机架11固定;所述的导胶轮机构(14)处于前组齿排(22)水平方向的前面,保证前组齿排(22)闭合的时形成的凹槽与导胶轮配合;所述的推条(17)远离前组齿排(22),在子盒架(18)的前面,两边由两个推条导轨(113)作为支撑,在推条气缸(19)的作用下,推条(17)水平移动;收条(15)处于前后两组齿排(22)、(24)中间、水平向下的位置,收条(15)固定在转动轴上,在气缸的推动下,轴旋转带动收条(15)做弧线运动,推动胶条和子片;子盒架(18)处于前组齿排(22)和推条(17)之间,由子盒架气缸(110)推动,两旁由两个子片盒滑导轨(11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将凉席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推条(17)和收条(15)结构上都设有针排,以气缸为动力;推条(17)将胶条和子片穿上针头,并将它们推到靠近后组齿排的位置;收条(15)将胶条和子片从靠近后齿排的位置推过针尾,实现上线;在整个编织过程中设有两个停止位置,一个是远离前组齿排的位置,一个是靠近前组齿排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将凉席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齿排又分上下两个齿排,上面的齿排都与压条(21)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将凉席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胶轮结构中设有滑杆(31),装配固定在机架(11)上面,滑杆(31)内部是有基磁体,在气的推动作用下基磁体沿滑杆(31)移动,利用磁力带动外面的滑块(34)移动;滑块(34)与轴(32)固定装配在一起,轴(32)与导胶轮(33)通过滚动轴承和销装配在一起;在工作过程中,导胶轮(33)滚动胶条逐孔压上针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凉席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111)的针头(41)成锥体状,方便胶条和子片的穿梭;前工作部分(42)和后工作部分(43)是将截面圆倒成90度角,分别与前组和后组齿排配合,针尾(44)成钩状,套上线,以方便子片和胶条的穿梭。
2
CN 201483603 U
说 明 书麻将凉席编织机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块状竹片的机械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麻将凉席编织
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麻将凉席无论是全国还是全世界都是靠人工一个孔一道工序编织而成,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每排凉席块要穿一条胶条,每床凉席有几十排凉席块,需手工穿几十排胶条,每排需要逐孔手工穿,这样极大的影响手工编织的效率,实际造成编织难以推广。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凉席编织的困难,提高编织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便于凉席编织技术的推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麻将凉席编织机械。该机械的编织不仅动作准确快捷,而且能够编织多种形状的凉席片,还可以根据需求编织不同款式的凉席。[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本实新型主要包括有:机架11、齿排气缸12、上齿排13、导胶轮机构14、收条15、下齿排16、推条17、子盒架18、推条气缸19、子盒架气缸110、针111、子片盒滑导轨112及推条导轨113。机架11上设有前组齿排22及后组齿排24,分别由上下两个齿排13、16组成,共有4根齿排,8个气缸,每根齿排由2个气缸带动,进行推动和收起运动;气缸均通过螺栓与机架11固定;所述的导胶轮机构14处于前组齿排22水平方向的前面,保证前组齿排22闭合的时形成的凹槽与导胶轮配合;所述的推条17远离前组齿排22,在子盒架18的前面,两边由两个推条导轨113作为支撑,在推条气缸19的作用下,推条17水平移动;收条15处于前后两组齿排22、24中间、水平向下的位置,收条15固定在转动轴上,在气缸的推动下,轴旋转带动收条15做弧线运动,推动胶条和子片。子盒架18处于前组齿排22和推条17之间,由子盒架气缸110推动,两旁由两个子片盒滑导轨112起固定作用。[0006]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0007] 编织机工作之前,子片盒中已经装上子片,接着开启空气压缩机,保证编织过程中汽缸等传动机构有足够的动力,两组齿排处于闭合状态,子盒架可以沿针的方向前后移动,有两个停靠位置(一个近前组齿排位置一个是远离前齿排位置),子盒架的原始位置是处于远离前组齿排的位置。然后可以开启编织机PLC控制箱电源开关,编织过程如下:[0008] 第一步:手工将胶条的第一个孔压上第一根针的头部,电磁滑块带动导胶轮沿滑杆滑动,在此过程中导胶轮将胶条逐孔压上针头,实现胶条的穿针;[0009] 第二步:前组齿排张开;[0010] 第三步:推条在气缸的气动作用下,将穿上针的胶条推到靠近后组齿排的位置;推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子盒架移动到近前齿排的位置;[0011] 第四步:推条退到原始位置,前齿排闭合;[0012] 第四步:推条在气缸的气动作用下,将第一组子片从子盒下口推出,顺着推上针
[0003]
3
CN 201483603 U
说 明 书
2/3页
头,前组齿排马上张开,推条继续将第一组子片推到靠近后组齿排的位置(PLC程序已经预定);
[0013] 第五步:推条和子盒架一起沿直线回到原始位置;[0014] 第六步:前组齿排闭合,之后后组齿排张开;[0015] 第七步:收条在气缸的带动下转动,顺势将第一组子片和胶条推过针尾至线上;[0016] 以后编织机工作步骤又从第一步开始循环,直到编织任务结束。[001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8] 本新型实用专利的设计原理灵感来源于手工穿针引线的整套动作,专门设计的针引导线穿过凉席块,两组齿排装置分别固定和夹持针的头部和尾部;一组推条和一组收条分别对凉席块进行推动,从针头推到针尾,在整个过程中针的位置相对不变,导胶轮不断输送胶条。故使得编织不仅动作准确快捷,而且能够编织多种形状的凉席片,还可以根据需求编织不同款式的凉席。本新型实用设备采用PLC控制,将一整套连续的动作通过编程实现自动控制,保证动作的连续和准确也便于机械编织技术的推广。附图说明
[0019] [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齿排压条结构主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齿排压条结构侧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导胶轮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机架11、齿排气缸12、上齿排13、导胶轮机构14、收条15、下齿排16、推条17、子盒架18、推条气缸19、子盒架气缸110、针111、子片盒滑导轨112及推条导轨113。如图3、图4所示,机架11上设有前组齿排22及后组齿排24,分别由上下两个齿排12、13组成,共有4根齿排,8个气缸,每根齿排由2个气缸带动,进行推动和收起运动;气缸均通过螺栓与机架11固定;所述的导胶轮机构14处于前组齿排22水平方向的前面,保证前组齿排22闭合的时形成的凹槽与导胶轮配合;所述的推条17远离前组齿排22,在子盒架18的前面,两边由两个推条导轨113作为支撑,在推条气缸19的作用下,推条17水平移动;收条15处于前后两组齿排22、24中间、水平向下的位置,收条15固定在转动轴上,在气缸的推动下,轴旋转带动收条15做弧线运动,推动胶条和子片。子盒架18处于前组齿排22和推条17之间,由子盒架气缸110推动,两旁由两个子片盒滑导轨112起固定作用。[0026] 推条17和收条15结构上都有针排,都是以气缸为动力;推条17的作用是负责分别将胶条和子片穿上针头,并将它们推到靠近后组齿排的位置;收条15的作用是负责分别将胶条和子片从靠近后齿排的位置推过针尾,实现上线。它在整个编织过程中有两个停止位置,一个是远离前组齿排的位置,一个是靠近前组齿排的位置(均由程序设定),其中前者是子盒架的原始位置;这是为了保证字片和胶条的上针次序和防止子片的脱落。在工作
4
CN 201483603 U
说 明 书
3/3页
过程中,推条沿着子盒架下孔将一组子片推出;特别注意,在推条推完字片后收回的时候,子盒架和推条一起收回。
[0027] 所述的每组齿排又分上下两个齿排,上面的齿排都与压条21(压条是橡胶材料)粘合,在齿排闭合的时候主要起固定针的作用;在整个编织过程中,针的位置是不动的,通过前后两组齿排的交替闭合实现针的夹持;共有4根齿条(截面各不相同),每根齿条由两个气缸负责推动;前组齿排闭合是时形成的凹槽,是导胶轮将胶条压上针头的工作空间。[0028] 如图5所示,所述的导胶轮结构中设有滑杆31,装配固定在机架11上面,滑杆31内部是有基磁体,在气的推动作用下基磁体沿滑杆31移动,利用磁力带动外面的滑块34移动;滑块34与轴32是装配固定在一起的,轴32与导胶轮33通过滚动轴承和销装配在一起的;在工作过程中,导胶轮33滚动胶条逐孔压上针头。导胶条径向开两条槽,深槽的宽度依针的直径而定,导胶轮最中间开有一条宽0.8-3mm深3-10mm的槽,它的深是相对另一槽底算的,导胶轮最外层还有一条宽于胶条宽度0.1-1mm的槽,深度依胶条厚度而定。如胶条厚度为2.5mm槽的深度就在2.3-3.2mm之间。[0029] 如图6所示,所述的针111的针头41成锥体状,方便胶条和子片的穿梭;前工作部分42和后工作部分43是将截面圆倒成90度角,分别与前组和后组齿排配合,针尾44成钩状,套上线,方便子片和胶条的穿梭。[0030]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0031] 编织机工作之前,子片盒中已经装上子片,接着开启空气压缩机,保证编织过程中汽缸等传动机构有足够的动力,两组齿排处于闭合状态,子盒架可以沿针的方向前后移动,有两个停靠位置(一个近前组齿排位置一个是远离前齿排位置),子盒架的原始位置是处于远离前组齿排的位置。然后可以开启编织机PLC控制箱电源开关,编织过程如下:[0032] 第一步:手工将胶条的第一个孔压上第一根针的头部,电磁滑块带动导胶轮沿滑杆滑动,在此过程中导胶轮将胶条逐孔压上针头,实现胶条的穿针;[0033] 第二步:前组齿排张开;[0034] 第三步:推条在气缸的气动作用下,将穿上针的胶条推到靠近后组齿排的位置;推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子盒架移动到近前齿排的位置;[0035] 第四步:推条退到原始位置,前齿排闭合;[0036] 第四步:推条在气缸的气动作用下,将第一组子片从子盒下口推出,顺着推上针头,前组齿排马上张开,推条继续将第一组子片推到靠近后组齿排的位置(PLC程序已经预定);
第五步:推条和子盒架一起沿直线回到原始位置;
[0038] 第六步:前组齿排闭合,之后后组齿排张开;[0039] 第七步:收条在气缸的带动下转动,顺势将第一组子片和胶条推过针尾至线上;[0040] 以后编织机工作步骤又从第一步开始循环,直到编织任务结束。
[0037]
5
CN 20148360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图4
6
CN 20148360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5
图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