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核心文化:每天进步一点点。
长城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发展、共享
长城精神:
狼兔精神(玩命提品质,疯狂抓执行)
具有像狼一样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有事事争先的主动进攻意识;
具有像兔一样强烈的生存和危机意识,有机智灵活的快速反应能力;
具有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顽强作风;
具有主动做事,效率第一的团队精神;
具有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品质至上的文化理念。
团队精神
珍惜公司声誉,维护生存平台;
团结协作,相互服务;
领导是教练员;
相信他人,落实责任;
走低端,低价,上品味
1990年,魏建军承包长城汽车厂时,负债累累。真正让长城汽车站住脚的,是1995年转产皮卡的决定。 魏建军一次出国考察,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发现皮卡的普及程度非常高,车型也相当时尚大方。而当时国内的一些大企业都在上轿车,还没功夫顾及这样的‘边缘产品’。于是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一定很有竞争力。当时市场上群雄并起,竞争极为激烈,都想在轿车这个最大的蛋糕上切一块。而长城汽车,并没有凑这个热闹,选择了皮卡这个空档。皮卡当时在国内汽车市场确实很“冷”,不仅消费者,就是一些国内汽车厂对其也知之甚少。就这样,长城汽车开始购买了美欧好的车型,开始进行克隆皮卡,走低端,低价,上品味,再研发搞新技术,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皮卡生产企业。
魏建军语录:
1、“自主要有定力,不要人云亦云,跟风而上。”
2、“自主不是做不到,是决心不够,少说多做,产品才是成败关键。”
3、“不能总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找台阶,轻易就原谅自己。”
4、“出口要品牌先行,劣质产品只能糟蹋“中国制造”四个字。”
5、“穷兄弟们要少一些内斗,要从外资口中抢食儿。”
6、“我希望外界能够给长城足够的压力,让员工保持清醒的头脑。”
低调、勤奋
低调、勤奋甚至有些不苟言笑,是长城汽车这家公司给很多人的初步感受,魏建军一直认为,长城汽车最大的风险在于,是不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如果控制得好,虽然看似是很窄的产品,但是如果能卖到全世界去,按照国际市场的容量和规模,依然创造难以想象的价值。 “如果以运动来比喻,别人是在跳远,我们是在跳高,不是增加面积,而是增加深度。”
长城汽车认为商业模式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差异问题。影响它的因素,包括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和商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
长城汽车的实践,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长城的做法就是聚焦、聚焦、再聚焦,以聚焦创建品牌。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能够长期的坚持,绝不能轻易的动摇。只有打造某一品类的优势,才能使品牌真正的走进消费者的心中。营销竞争的本质是心智之争,心智是营销之争的终极战场,一个品牌如果无法解决进入消费者的心智问题,就很难获得成功。就目前中国企业而言,也许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聚焦发展的方式,而非求大求全的方式。聚焦的作用就在于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集中的领域,正因为还不够强,那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专注于细分市场做专做精,真正打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因为只有在某一品类中做强,才能创建品牌优势。
他们认为不管面对怎样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都必须牢牢把握住战略的定位。既经得起太多的诱惑,又有耐得住各种寂寞。靠一心一意的坚持,才能打造品类特色,建立细分市场的优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品类优势,创建品牌优势。可以说没有品牌肯定就没有未来。我们说的品牌是品牌的价值,没有品牌价值就只能卖产品。如果只在价格上做文章,未来的路只能是越走越窄。
第二个方面,品质、品质,再品质,将品质进行到底。品牌不是空中的楼阁,良好的产品品质是打造品牌的基石,而品质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成果。在规模和质量之间,我们永远更在意质量,这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企业的经营质量。
必须从现在开始,追求在保障良好品质的基础之上的高性价比优势,一步一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逐步的提升品牌的价值。才能形成好品质,就有好价格的良性循环。
三是,让营销回归本位,用产品和服务说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城坚持聚焦的发展战略,率先在产品品质提升和企业经营质量方面做到业内领先,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对方向,最终实现自主品牌真正意义上的突围。
长城定位理论
2002年的时候长城就开始关注定位理论。他们发现定位理论的精髓思想,与此前长城发展的成功经验非常一致,就是在企业小的时候去找一个足够小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就能够把它迅速做大。从1995年的时候开始,长城汽车锁定皮卡,通过三年的时间在这个领域做到了中国第一,至今已经连续十几年保持了皮卡的领先
地位。
长城的聚焦战略和别的企业的不同,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传统企业,他们普遍的做法是追求小而全,或者是大而全,但是长城的做法是追求小而精,追求细分市场的领先,他们力求先做小再做强最后做大。
关于长城聚焦的几点心得:
第一个感谢是,我们知道企业有时候不仅想做加法,恨不得做乘法,而聚焦意味着一定要做减法。像长城这样的聚焦,面对一个长期的很难预料的未来,战略的执行是有反复的。如果不把聚焦当成信仰,根本就无法始终如一坚持聚焦战略。
第二个感想是,企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企业无时不在竞争中求生存,对竞争的预见,对机会的识别,对战略的选择是企业的根本任务。一旦战略制定,如何推动聚焦,推动企业资源的分配,确保战略的实现,我认为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任务。企业资源的聚焦过程,其实是很艰难的。即使战略本身聚焦了,但是实际的做法上往往还是不聚焦。遇到挫折的时候,遇到诱惑的时候,也会动摇。因此要不断的战略纠偏和资源纠偏。
第三点体会是,企业管理层就战略决策达成共识至关重要。我认为企业的战略是一种选择,而一个企业达成战略共识的过程,对我们是一种考验。长城的决策层也并非一开始就只有一种声音,由于每个人的站位和视角不同,每个人的观点也就不同。如果(内部)达不成共识,我的感受是要靠外部专家的力量促成共识,长城就是这么做的。
第四点感触是,聚焦只是战略的起点,如何最大化的配置资源,从而形成竞争力,将是更为关键的一点。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战略,只是一纸愿景蓝图。我认为企业一
旦选择了聚焦,只是战略的一个起点而已,这和打仗也没有什么区别。当你选择的一个战略之后,更重要的是你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战术,来确保战略的实施。其实聚焦战略之后,企业资源不仅不能分散,不仅需要更聚焦,而且还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有什么样的投入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聚焦的领域里的产品都成为竞争的明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