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世界格局剧烈变动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经济全球化发展 D.多极化趋势加强 2.高德步在《世界经济通史》中写道:“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作者认为战争的原因在于
A.在文化的差异 B.经济矛盾 C.资源分配不公 D.宗教矛盾
3.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思想界涌现出许多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家,他们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A.背景 B.过程 C.目的 D.影响
4.据记载,有三名罗马人被派往雅典考察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重点考察了《梭伦法》,回去后参与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由此可知
A.罗马法完全照搬希腊 B.罗马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具有继承性 D.《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5.“他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他”是
A.孔子 B.李斯 C.主父偃 D.董仲舒
6.1920年,苏俄的钢产盘仅为1917年的4%,煤产量也只及1917年的28%。很多工厂因发不出工资,只好用产品来充抵,工人们在免费配给制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的情况下,被迫用工厂的产品到黑市上换取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后来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7.两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丰富的表现。这表明两河流域文明
A.历史悠久 B.成果丰富 C.传播广泛 D.绵延至今
8.与中国历史上曾经的文景盛世、汉武盛世、贞观盛世不同,17世纪兴起的康乾盛世所面对的局势,已经与中国传统的任何一个王朝相异其趣。这里的“局势”指的是 A.政局的稳固 B.民族关系的和睦 C.经济的发展 D.全球时代的到来 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一观点属千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0.2022年,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多项项要发现,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的论断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这主要表明考古发现
A.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 B.可以佐证已有历史认知 C.相比文献记载更为可靠 D.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11.有学者认为,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近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12.某次论坛中“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等短语,此论坛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13.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下列人物对应项对其贡献的概括有待考证的是 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A.兴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B.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C.希望在中国完成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
14.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
A.当时外交时局变化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5.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17.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A.欧亚大陆的联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法国大革命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 18.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事、学术皆有焉。”其所述现象表明 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 B.新型媒体得到发展 C.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19.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军2/3以上的兵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太平洋战场和亚洲其他战场日军投降人数的总和。这些史实说明,抗日战争的中国战场
A.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B.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要前提 C.以地道战和地雷战为主要方式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0.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B.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1.1947年,苏联某杂志发表的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中将马歇尔计划视作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而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中描述了一个饱受战争催残的法国小镇在美国的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据此可知,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A.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B.需要多重史料来印证 C.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 D.因立场差异导致不同
22.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主权在民,即一切政事的决策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由公民群体的意志所左右。据此最能印证雅典“主权在民”思想的是 A.津贴制度 B.公民大会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23.《新民主主义论》中提道:“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起彼伏……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
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下列选项对“更新的时代烙印”理解正确的是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C.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性 D.发起武装斗争的正义性 24.研读下面的史料,关于二者的内在联系叙述最恰当的是 汉兴,有纸代筒,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唐代张怀瓘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A.历史史实时间久远无法考证 B.蔡伦改进造纸工艺证据充分 C.考古发现可以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西汉初年已经有可以书写用的纸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5.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_____(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其中联合国_____(机构)担负维护国际和平的主要责任,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26.东汉时,宦官_______改进造纸术。11世纪中期,匠人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 27.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图A工程是战国时期修建的____________,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代表。图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①____________处(地名)为中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 (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07月19日01版)》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事变”中“变”的具体表现.
(2)伟大精神与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关键任务密切相关.据材料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并从材料二中任选一种精神,说说该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3)综合上述探究,诮你谈谈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地位。
29.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材料二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能收回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但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竞决定“日本将获有胶州租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强烈的反差激发了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的强烈渴望。 材料三
1953年12月周总理接见印度代表时:“我们相信,中印两国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的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材料四
如图
联合国旗帜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
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
的强烈渴望”在国内引发了哪一事件??
(3)材料三周总理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什么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联合国是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有关中国问题的什么决
定?尼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起到什么作用?
(5)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
织的工作。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0.宋朝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出现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抑制武将势力,巩固皇位,宋太祖利用宴会“杯酒释兵权”,剥夺宿将石守信等统领禁军的权力……与轻武相对,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摘编)
材料二
宋代的纸币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这对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高效的、有利可图的和方便的发明。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摘编)
材料三
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摘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采取的基本政策。
(2)材料二中的“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是什么?据材料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纸币使用的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四大发明的还有哪一
项发明。
(4)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项发明中的一项,说明其对世界发展
的贡献。
(5)有学者认为宋朝是“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但也有学者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
的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学者们对宋朝历史形象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