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长凝村人李兆源 字行齐(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
被清朝庭授文林郎例赠奉政大夫。
奉政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六品上,元升为正五品。明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概授奉政大夫。
奉政大夫属于文职散官,其职务高低要看他的实际职司,与“奉政大夫”本身无关。
早期的官员分为有实际职务的“职事官”和有官名而无职事的“散官”。散官,顾名思义,即“闲散之官”,或吃俸禄不一定干事,或以高级别的散官身份“行(实际担任)”低级别的执事官,但享受高级别的优厚待遇。散官是皇帝专门用来笼络重臣的,让他们养尊处优,或用来“荫”他们的后代。散官始于隋代。
明、清代,官员都是按实际职务享受待遇,散官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荣誉,只是用来显示“恩宠”而已,本身没有官位和待遇。
“奉政大夫”作为文散官名,始于金代。至清代,凡正五品官员,概授奉政大夫。由于诰封奉政大夫的条件是正五品官,其实际职务应该属于“州”一级。?清代正五品概授“奉政大夫”衔。而五品官则是指实职相当于现在的地厅级别的干部.
东长凝村人李崇宝字隆庵 (道光戊子年【鼠年】公历1828年—光绪丙戌年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被清代朝庭授文林郎
文林郎不是职官,而是散官,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散官是用来定级别,就好比现在说\"行政几级\"一样。跟现在比的话,因为明清时知县均为正七品,所以大概可以算得上正处级干部。
文林郎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设置,当时是从九品上。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时废。唐武德七年(624)又置为从九品上的文散官。宋初为四十二阶这第三十五阶,直到宋元丰改制时又废除。金、元时
皆用为文散官名称,金为正八品上,元为正七品。明、清时都用来授正七品文官。
东长凝村人李镜明,(字俊德)被清代朝庭授登仕佐郎 (同治4年公元1865年——民国24年公元1935年) 登仕郎,文散官名。清朝正九品概授登仕郞。清朝封赠的官阶,登仕郎属九品官员所加封的官阶
“阶”,是与品有关或者说是由品派生出来的另一套等级制度,始于唐代。是用做标志官员身份与级别的称号,亦称“阶官”。清朝时,阶官与品级完全对应,官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如果低品的官职加授较高的品级,就得授予较高的阶官。如知县,按例为正七品,当年若被加封五品衔,就得授予正五品的奉政大夫的阶官,可以使用五品官才能服用的服饰。有时完全无实职的人,也可以得到阶官的称号,可以使用其服饰,享其虚荣。清朝的文武阶官亦各有18级:
文阶18级分别是: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中议大夫、中宪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征仕郎、修职左郎、登仕郎、登仕左郎。
武阶18级分别是:建威将军、振威将军、武显将军、武功将军、武义都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武信骑尉、武信佐骑尉、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
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就是说清朝所有九品官员都授余这个官阶,其实官员本身有官级、官职、官阶之分,例如
官级——正九品
官职——校书、倚书、国子学正、部院司检校、鸿胪署丞、上林典署监候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知事。
官阶——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上面这些是对应的
例如九品登仕郎,登仕郎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像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
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登仕佐郎是我国古代的文职官衔,登仕郎为正九品,登仕佐郎为从九品。
“登仕郎”这个头衔不是官位,是表示级别,到了后来基本上是一个荣誉称号;候选巡抚厅也只是一个虚衔。清代中后期由于长期用兵,国库空虚,就会出卖一些虚衔来筹集资金,从“郎”一级到“大夫”一级,都可以卖,称为“捐纳制度”。一般没有官职的民间读书人,家底比较厚的,可以向国家捐助钱粮,国家则授予一些虚衔冠带“荣身”,这种方式称为“援例”。有职在身的,捐纳可以使自己晋级加官、提前纳入优先提拔的范围。“例授”一词说明墓主也是援例纳赀了的,即向国家缴交了一定数额的经费,得到了“登仕郎”级别头衔(换算一下,大约在副县级到正科级之间),名字纳入巡抚(省一级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衙门的候选名单。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个“候选”是不可能兑现的,只是确认你的资历可以达到到省委办公厅任职的水平,让自己可以彰显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
登仕佐郎是清代的文官官衔,从九品,不是实职。是循例授官,即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 例授:循例授官。 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参阅《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 登仕佐郎:为从九品。第十五阶,升授资。元升从八品,明为从九品升授之阶,清从九品。
文官官职,正九品,不是实职,是散官通过封赠获得清朝的封赠官阶: 清代官员的等级待遇进一步向实际职务倾斜,散阶制继续淡化、简化。勋级撤并入世爵世职,散官则变成了封赠。 从顺治初年起,清朝政府就规定,凡官员“覃恩及三年考满”,按品衔高低都可以封赠。康熙四年(1665年),停官员三年考满给予封典例。故官员只要碰到朝廷庆典,颁发恩诏,而任职在2年以上者,便可请求封赠。其封阶名称是: 文官封赠十八阶: 正一品授光禄大夫,从一品授荣禄大夫; 正二品授资政大夫,从二品授奉政大夫; 正三品授通议大夫,从三品授
中议大夫; 正四品授中宪大夫,从四品授朝议大夫; 正五品授奉政大夫,从五品授奉直大夫,俱授诰命。 正六品授承德郎,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 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义郎),从七品授征仕郎; 正八品授修职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授登仕郎,从九品授登仕佐郎,俱授敕命。 武官封赠十八阶: 正一品授建威将军,从一品授继威将军; 正二品授武显将军,从二品授武功将军; 正三品授武义都尉,从三品授武翼都尉; 正四品授昭武都尉,从四品授宣武都尉; 正五品授武德骑尉,从五品授... 正五品授武德骑尉; 正三品授通议大夫,从二品授奉政大夫,从八品授修职佐郎,从二品授武功将军,从七品授武信佐骑尉,不是实职; 正五品授奉政大夫,从九品授登仕佐郎; 正八品授修职郎文官官职,从一品授继威将军: 清代官员的等级待遇进一步向实际职务倾斜。 武官封赠十八阶,正九品,从七品授征仕郎; 正二品授资政大夫,散官则变成了封赠; 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义郎)。 从顺治初年起,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 正六品授承德郎,散阶制继续淡化: 文官封赠十八阶,俱授诰命,从五品授奉直大夫; 正七品授武信骑尉,俱授敕命,从三品授中议大夫,从五品授武德佐骑尉: 正一品授光禄大夫,是散官通过封赠获得清朝的封赠官阶; 正三品授武义都尉,清朝政府就规定。其封阶名称是,从三品授武翼都尉,凡官员“覃恩及三年考满”,而任职在2年以上者、简化,从四品授宣武都尉。勋级撤并入世爵世职,从八品授奋武佐校尉; 正四品授昭武都尉,从六品武略佐骑尉,停官员三年考满给予封典例,颁发恩诏; 正六品授武略骑尉; 正九品授修武校尉,从四品授朝议大夫。康熙四年(1665年); 正八品授奋武校尉,从一品授荣禄大夫,便可请求封赠; 正九品授登仕郎,按品衔高低都可以封赠; 正四品授中宪大夫。故官员只要碰到朝廷庆典: 正一品授建威将军; 正二品授武显将军,从九品授修武佐校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