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方案 专题六: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2020-03-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考点一:内容梳理及概括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情节发展、情感变化……)

(2)文章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填空。 (3)文章的情节为什么将……安排成…… (4)……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依次概括。 2、答题思路

(1)从文章的线索入手

一篇文章的材料要按照某种“依据”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把人物或事件连缀起来的“依据”通常称为线索。围绕文章线索,即可梳理出行文的思路。寻找文章线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以时间为线索。这类线索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如《故乡》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事情发展顺序,连缀成文。

②以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一文,是以看社戏为线索,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以某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④以某人为线索。在这类文章中,某人往往是贯穿全文的人物,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孔乙已》中的“我”。

⑤以见闻为线索。《故乡》就是一例。小说以“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描述农村的破败及闰土、杨二嫂的巨大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⑥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生活。

⑦以感情为线索。如《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这一感情为线索。

(2)从段意、层意、句意入手

①梳理全文的思路,要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②梳理文章局部的思路,比如某一段的思路,从理解句意入手,在段落内划分层意。 (3)从标志词入手 ①抓住时间标志的词语。 ②抓住地点转移的词语。

③抓住特殊词语。表示并列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承接关系的“首先”“其次”“最后”;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仅”“而且”;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由此看来”等。

(4)从关键句入手

①每一段段首或段末的关键句、中心句。 ②过渡句。这些承上启下的句子,暗示行文思路。 ③议论句、抒情句。记叙文中的这类句子往往很重要。 (5)从内容入手

①抓住情节转移(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起因—经过—结果) ②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如“不解”“喜欢”“误解”等。 ③抓住描写对象的不同、描写角度的变化。 3、答题格式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题型训练】

1、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八下《社戏》“思考探究”(情节梳理)]

→ → →夏夜行船→ → → →

[分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通读全文可知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的,根据故事情节的前后顺序可进行概括: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

2、 南瓜·茄子·小鸡

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

天阴沉沉的,挑一担火粪,在小麦地靠近坟包处,挖几个坑,火粪捧进去填实。火粪肥力足,土质里含有草木灰、刨花灰……蓬松得很,无需小铲子,直接用手指掏个洞,将南瓜苗扶上,培土,浇水。

妈妈说:“水要慢慢浇,才洇得深……”

第二天,如果是个晴天,就不要偷懒,趁早饭前,摘几片树叶子去把新栽的南瓜苗盖上,免得被太阳晒蔫了。还是要浇水的,急不得,慢慢洇。黄昏,也要去浇一遍水。

过不了几日,南瓜苗养活了。从妈妈对待瓜苗的耐心、仔细和爱惜里,叫人自小懂得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后来,每次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便会想起乡下岁月。钢琴一点点地往纵深处探,与我给南瓜苗浇水何等相似呵,一点点地,一点点地往下滴,生怕冲垮了火粪,怕它疼似的,爱惜着,恰如春风微拂……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妈妈一边侍弄,一边告诉我,肥力太足会把南瓜苗烧死,所以粪要兑水稀淡点。我努力地记住这些——想着将来,也要自立门户,一定要把庄稼活做好了。哪知道,一辈子忘不了。

接下来,南瓜长高了,分了好几个杈,开始牵藤。植物有野性,却没眼睛,抹黑儿一样,触须四处探,总不明白似的,妈妈就来引导,把这些触丝往坟包的方向引,它们也听话,一直往那里长去。太快了,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巨大的叶片上白筋纵横,通常,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甜。

皖南当地的南瓜是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是艺术品。 同事的伯伯是位画家。有一天,她说想让伯伯画一幅画送我,问要怎样的。我脱口而出:“就画一个我们皖南的蒲团南瓜吧,最好上面停一只蚂蚱。”我随口一说,就忘记了。

多日后,同事带来一幅画,画框都装好了。她说,伯伯特地去皖南采风,专门拍了南瓜回来画……伯伯何等艰辛,为一个蒲团南瓜。

这幅画挂在餐厅许多年,映照着一个清寒之家一日三餐的朴素、寡淡,佳趣天成。

市场上售卖的瓜,一头大一头小,圆不圆,扁不扁,着实不耐看;吃起来,水垮垮的。

农忙时节,把结出的南瓜挑回去,放在阴凉的床下,可一直吃到冬天。

南瓜烧豆角,长夏的常见菜。没有肉,倒点菜籽油光锅,囫囵烀一锅,下饭得很。除了这道菜,就是蒸茄子。青茄子、红茄子,自菜园摘回,随便划几刀,在水里浸出黑汁,挤干。这边把米饭锅烧开,滤掉米汤,茄子倒饭上;另备一小碗,蒜瓣切碎,加盐、菜籽油,一起蒸。锅巴香了,茄子也熟了,捞出,拌上佐料。在童年,这简直是神仙般的伙食。

茄蒂不扔,攒下一盘,掰开,扯除白筋,清炒辣椒丝,就着粥,绝一味。茄蒂上有芒刺,下锅后渐软,但依然有韧劲,吃进嘴里,抵着了上颚,微微地痒,至今犹记。

在乡下,摘茄子,一摘便是半篮,留下的茄蒂可观。当今,去菜市,只能买三四个茄子,那么点儿茄蒂,怎值得吃呢?况且,现在的辣椒早不是那个味了。

当今的孩子自小吃惯大棚种植的瓜菜,他们的味蕾没有乡愁可言。

每次听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自有小鸡出壳的茸茸感。我又要过童年了。

妈妈找一个破篮子,填充几件不穿的袄裤,放二十个鸡蛋。 家里那只芦花老母鸡早在几天前便开始不思粥饭了,她要尝试行一段母亲的伟大历程。

妈妈就成全她。

鸡毛全部松开,比平时庞大了一倍多。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孵,认真,专注,水都不晓得跳下来喝。每天早晚,妈妈就把她抱下来,备好稻子、水,她才勉强啄饮几口,咯咯咯地,拉一堆白色的鸡粪,就又飞到窝里了。

天下物种,皆一样,一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上走了:牺牲,忘我,慈悲。

妈妈每晚都要把鸡蛋拿出来,放在灯下照,有时会兴奋地指给我看:“小鸡眼睛长好了呢,你看你看。”仅一个小黑点而已。

《大提琴协奏曲》流淌至后来,险象环生,我的气息快要跟不上其间的节奏了,真担心晕过去。对的,就是这种窒息感,让我回到童

年,我们家芦花鸡孵蛋同样令人窒息、焦急——冰冷的鸡蛋,怎么可以焐热了,然后长出小鸡雏来?每天看,每天都还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只只鸡蛋。孩子哪有耐性静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

一切都等不及了。我们喜欢去河边看燕子串花衔水,去打谷场拿个大扫把蜻蜓……要么,呆呆地坐在稻草堆上,望远……

直至有一天,一只只小鸡啄破蛋壳,自顾自挣出,弱弱地叫唤着,唧唧唧,唧唧唧……

鸡妈妈好神气啊,脱胎换骨似的,走在前头,领着十几只(中途坏了几只蛋)小鸡雏在村里散步、啄食虫子。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茸茸可爱。

小鸡喜爱吃小鸡草的籽实。我们去田野里采,一捋一大把,回来揪在地上。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一窝蜂地过来,抢食不已。它们一边啄,一边发出微弱的“唧唧唧”之声,是“谢谢你,谢谢你”的意思。

日子一天天地往下过着,小鸡们日渐地高了,壮了,开始蜕绒毛。这时,妈妈还会去街上捉回几只小鸭、小鹅一起养起来。

多年以后方知,童年捋过无数的小鸡草,学名看麦娘。

(选文有改动)

问题:选文写了“我”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解析:①母亲小心移栽、侍弄南瓜苗直至结果。 ②吃茄子做成的各式各样的菜肴。

③看芦花老母鸡孵小鸡,给小鸡菜小鸡草的籽实。

考点二:分析标题含义及作用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2)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3)文章以“……”为题,有什么妙处(特点)? (4)将本文的标题改为“……”好不好?为什么? (5)请给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答题思路

(1)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是指与文章主要内容(情节)有关的浅层意义; “深层含义”是指与文章主旨、文中人物或作者情感有关的,乃至挖掘出的比喻或象征义等深层意义。

①看本义。即文题中词语的含义、概括的内容、点明的对象。 ②分析修辞义。将运用修辞的文题还原后理解其含义。

③理解双关义。文题含义一般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如《白杨礼赞》表层含义是赞扬白杨树,深层含义则是赞扬像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众。

④把握象征义。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本体和象征体之间的联系。如《白杨礼赞》就以挺拔坚毅的白杨树象征勇敢坚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众的形象。

⑤把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有的文章标题是对作者内在情感的一种概括,或者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如《白杨礼赞》。

[注]解答时,要注意若标题用了比喻,则需写出本义和比喻义;若用了双关,则需写出由浅到深的多层含义;若有象征意义,则需写出本义和象征义。 (2)分析标题作用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目的五个方面全面分析。

①(内容)概括了文章内容;突出主要故事情节;交代了时间、地点等。

②(结构)是文章的线索。如《背影》一文就以文题“背影”为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③(主旨)暗示了文章主旨,点明主旨,使主题得以突显。 ④(手法)运用了某种手法,起到了某种作用。比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⑤(目的)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引人深思。 3、答题格式

(1)这个标题用……的方法,既写出了……,也表达了……。 (2)标题“xx”点明了写作对象,突出了……。 【题型训练】 1、

占了命运的便宜

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骂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

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刘姥姥进荣国府,各种穷形尽相,被黛玉、妙玉等人鄙视。然而,刘姥姥家从前是阔过的,贾家以后也会败落,刘姥姥身上有着贾府诸位的未来,只是当时他们看不见而已。宝钗则深知明天不可知,她暗中照顾邢夫人的侄女——贾家的穷亲戚邢岫烟。与其说是她心地善良,不如说她是在暗中救济那个可能的自己。

⑪在这个阶层不断翻滚的世间,只要还未到达终点,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

⑫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占了便宜的那一类。许多年前去参加同学会,在大家感慨这是个“拼爹”的世界时,想到我靠自己在网上写文章被出版社发现,不由深感自豪。但朋友提醒我:如果你处在连本课外书都没有的境地,就别提什么写作了——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

⑬我一直记得朋友的话,并常常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

做得更好一点。有一天,我叫的外卖久等不至,于是催了一次单。不久那个外卖小哥站在楼下打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他找不到单元门,可是那门明明就在他眼前。当我走出来,接过外卖,他立即朝电动车狂奔而去,背影崩溃到凌乱——他实在是太赶了。此后,我对所有外卖小哥都客客气气,即使他们迟到了,也要说声“谢谢”。一次朋友聚会,外卖小哥不小心把我点的汤全洒了。朋友说,他不受点惩罚就不会长记性,但我觉得,把汤弄洒和记性无关,我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给他打差评。

⑭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茫然的,我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也没有应者云集的自信,也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闰红作品改写)

问题: 作者以“占了命运的便宜”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读⑫-⑭段,请分条表述。 解析:

(1)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那一类。(或:认识到自己是既得利益者。) (2)善待(体谅)处境更差(社会底层)的人。 (3)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让社会变得更公正。 试题分析:

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

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12段中的“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来概括:提醒自己是既得利益者;通过第13段中叙写的对待快递小哥的事件,提醒人们:要善待比自己生活境遇更差的人;从第14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的话,提醒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让社会变得更公正。 2、

故乡的密码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

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

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梁,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浸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做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

⑪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

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文/蔺丽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问题: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解析: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引起了读者阅读兴趣,充当线索,贯穿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作者以家乡的思念之情。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结合文本内容可知,这个题目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家乡的风物比喻为密码,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也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三: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考点梳理】 一、常见题型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说说加点字“这”指的是什么。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加点词语能否换成……为什么?

6、请你从……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现力。 二、答题思路 1、理解词语的含义

(1)答题的关键是理解字词的“语境义”。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2)注意不同类型的词语有不同的答题点:

①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②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义语就要将褒贬互换。

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④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3)要看词语是否有特殊性:

①注意是否使用了修辞方法,比如比喻、反语,如果有,要结合这些写法分析。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致极了”。这“标致”究竟是褒还是贬?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绝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风度,而是讥嘲其丑态。“标致”是反语。 ②注意词语所在句子是否使用了某种描写方法。比如所在句运用了环境描写。

③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比如是否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句中“尽情卖弄”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

④注意词语所处的位置。如果是在段中,需要结合段意来理解;如果是在标题中,就需要结合主旨来理解。

(4)结合人物情感来分析。有些词语需要根据人物的心情、心理等情感因素分析。 2、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需要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 (1)赏析表达效果、妙处、作用

①从情感的角度。一般选取能体现作者情感、观点的词语,用来表达人物的热爱、赞美、思念或厌恶、批判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②从结构的角度。这类词语一般是连词或表达情感转变的名词,在文章结构上起连接、照应作用的词语。在全篇(或某析第(上) 段)中起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③从精确性、生动性的角度。一般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细致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不同的类型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

A、动词:“xx”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写出了)(事物或人)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B、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了(限制了)……(物体或人物)的……特征,暗示了作者……的情感。

C、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

D、拟声词:运用拟声词xx,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的情态美,流露

出xx的情感。

④从表现主旨的角度。一般是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用以表达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暗含了怎样的主旨。

⑤从修辞的角度。一般是具有修辞效果的词语,需要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⑥从语体的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话与方言。 (2)词语能否更换

①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②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③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④“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辨词性。辨析词语的词性、句中类型(修饰词还是中心词),或者固定作用。

第二步,辨手法。或者明确词语使用的修辞、表现手法等。 第三步,找对象。明确词语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第四步,抓特征。结合词义、句意体会该词表现了所描述对象的什么特征。

第五步,悟感情。结合主旨,分析该词反映了什么情感、态度、性格

等。 四、答题格式

基本义+语境义+结构作用+内容作用 【题型训练】

1、“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

[分析]本题考查通过语句的表层含义,深入揣摩语句深处的丰富情感。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伟大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我”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2、

抬头看见花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梅”的来意大约是它开在冬天吧。这花并无枝干,如一墩菠菜样贴地而长,花朵的形状如同一个小绒球,与“梅”的外形其实并不相干。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看到此,心情怎能不澄澈、明朗、欣悦?肩疼、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它们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希冀,就是撞进门来的春天。 .④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像画一样美.好。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

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⑤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林’开花了!” “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艳,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这个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心情莞尔、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的腿病使他行走艰难,病发

时下不了炕、出不了屋子。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削出一层层木屑,木屑不落,卷起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些“花儿”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后“栽”.在窗台那一块长满孔洞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造的阳光和火焰,他用来温暖、照耀自己。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⑧抬头看见花!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

(取材于张金凤的同名文章)

问题: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三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

解析:“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人格化,一个“撞”字极富动感的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的情景,体现出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带来春意的花开后人们的欢欣愉悦。“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玉兰花人的动作,“探”字写出了玉兰花仿佛主动地从窗外进入到窗内的形态,更带给病中的人希望和喜悦,体现花带来了生命的希望。“栽”字原本应该指真正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老人自制的花,是将

假花当成了真花,因为老人是在“无花”的生活中,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花,这样写更加能够体现老人对于花、对于生活的热爱。

试题解析:赏析字词用法题。注意是否使用了修辞等表现手法,并指出该句的含义,在该段中及在文章中想要作者表达的情感。

考点四: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考点梳理】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2、画线句子为什么说……

3、从(修辞/描写)……角度,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请从画线句中任选其一,做简要赏析。 二、答题思路 1、理解句子的含义

(1)答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必须联系上下文。 (2)从句子的位置入手。

①如果是总领句,可以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

②如果是总结句,就要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③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其内涵。 (3)从句子的特点入手。此类题常常考查含义深远的句子,必须把握其深层含义。

①加点字词所在句子是否是文章的主旨句。

②要注意句子的标点、句式、语气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强调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③注意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比如运用了比喻,就要答出比喻义。 ④结合上下文,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分析其深层含义。如《故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苦闷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

(4)从句子中的关键词入手。

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的关键词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要注意句中的多义词或词义的转移、引申等用词方式,抓住关键性词语,借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2、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①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写人、事的词句)凸显人物(事件)……的特征,使描写更生动,具有真实感,为人物或情节的变化做铺垫。(写景时)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从词语运用角度进行赏析

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等重要信息。

①时间词:写出了……时间上的紧迫,表达了……

②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或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达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③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理。 ④数词:准确、具体地描绘了……对象

⑤叠词句的赏析:这个句子中的……词是叠词,读起来有韵律美,写出……

(3)从修辞方法角度进行赏析

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辨别技巧、然后了解它们的一般作用,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常用修辞及作用有:

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②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③夸张:突出了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④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感情。

⑤设问:引起读者对……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

⑥反问:加强了语气,写出(突出、强调)了……(观点、态度、情感)。

(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观察句子的句式有什么特点,比如句式整齐(排比句、对偶句)或善用短句,或是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

①整句的赏析:句式工整,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 ②短句的赏析;善用短句,干脆利落,短促有力,节奏明快…… ③疑问句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制造悬念反间句能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强烈(或使观点更鲜明);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 (5)从主旨、情感的角度赏析

有的句子是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总结全文句,甚至是主旨句。需要结合主旨或情感来分析。如“这个句子起了点题的作用,告诉我们……的道理(或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从句子本身蕴含的深层含义考虑,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 (6)从句子作用的角度赏析 ①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 中间——承上启下、引起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 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 ②内容上的作用:

开头——奠定全文感情基础、交代环境背景 中间——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人物形象

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三、答题格式

(1)这是一个……句子,……(作用)表达了……。

(2)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阅读训练】 1、

艾香悠悠溢端午

钟芳

①“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毎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

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楣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楣上的艾草,散发岀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

③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透岀幽幽香气。每年初夏,

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岀《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④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

⑤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岀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

⑥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

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岀了那一棵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问题: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

解析:这句话是母亲采艾草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艾草的珍视、爱惜和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后的满足与喜悦,表现了母亲对家人的爱。 2、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夭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東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別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

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枭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毎夭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毎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毎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

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晩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岀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问题: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解析: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考点五: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文中的xx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xx的性格特征(品质)。 (3)文中xx有怎样的特点(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4)文中的xx这一形象,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xx的性格特点。 2、答题思路

(1)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①抓事件。根据主要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

②理情节。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看人物所作所为、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内心状态。

③看描写。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这些描述人物言谈举止、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内心波动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概括出人物性格和形象特点。

④找评价。找出作者或他人对该人物的介绍或评价,进而辨析“真

伪”,合理利用反语,他人衬托的语句或情节。

⑤析背景。把人物形象放置到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去,分析人物命运和性格形成的根源,从而做出合理的概括判断;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

⑥多拓展。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发展性。

(2)人物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他们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次要人物的作用是:①牵线搭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对主要人物起对比陪衬作用;③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中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的作用;④同主要人物一同起揭示或凸显主旨的作用。 【注】

(1)看题干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分析。如果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就要列举相关细节,只列举出性格和品质就会丢分。 (2)是性格还是形象。“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3)在答题时要注意,揭示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要避免在一个点上使用近义词,否则会降低得分率,比如“勤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应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答题,变成“勤劳、疼爱子女、本分善良”。

(4)概括人物形象常用的词语: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执着、势利。 3、答题模式:

(1)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刻画了xx……的性格。 (2)从……(动作、语言等)可以看出xx是一个……(品质、性格等)的人。

(3)xx是一个……(性格、品质等)的人。 【阅读训练】【2020·重庆A卷】

赔偿 余显赋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于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倒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韩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盘:”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后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

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畔,望着选方。枪上挑着 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蓬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递给我, 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问题: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1)老人是一个爱岗敬业,拥有求真精神,不欺骗消费者的人,老人摔碎了“我”买的次品泥塑;

(2)老人是一个诚实信用,为人厚道的人。老人知道我买了泥塑次品,双倍赔偿我真品;

(3)老人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老人绝不允许卖残次品给顾客,并执意追问。

考点六:把握主人公的情感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文中画线句“xx”(加点词)表现了人物xx怎样的情感? (2)阅读文中画线句(加点词),揣摩文中人物xx当时的心理活动。 (3)填空题:用词语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变化过程。 (4)填表题。 2、答题思路

(1)抓明显的关键词句,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发现情感;通过抒情句、议论句发现情感。

(2)要有全文意识,即便是要求分析某段、某句、某词所蕴含的情感,也要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联系全文分析。 (3)深入文本,联系主题,从三个角度分析。

①人物角度:文中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的句子;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如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文章中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议论)句子。

②情节角度: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与人物性格的变化关系。

③环境角度: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4)揣摩人物心理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

①搜集文中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形容词概括作答。

②抓住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文字分析作答。 ③抓住烘托人物心理的环境描写来作答。 【注】

(1)注意分辨题干要求分析的是人物的情感还是作者的情感,是分析某段还是全文的情感。

(2)作品(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感动、高兴、渴望、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3、答题格式

具体内容+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阅读训练】【2020·菏泽】

寂寞林公 胡文彬

①五月的福州,赤日炎炎。我辗转于长街短巷,无心看它的繁华与热闹,反复打听的只是两个人的故居和纪念馆,一是林公则徐,一是林公觉民。然而,问酒店白领,茫然;问汽车司机,摇头;问商店店员,不晓;问过往行人,更是不知。于是,我像无头苍蝇似的坐着公共汽车沿主要街道搜寻。皇天不负有心人,位于澳门路16号的林则徐纪念馆终于让我化焦灼为惊喜!

②始建于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现为林则徐纪念馆。红墙,木楼,江南式园林,倒也清幽。里面展出林则徐的生平业绩、字画

著作。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字字力透纸背。厚厚的林则徐文集,灵动飘逸的林公手迹﹣﹣“清风明月不用一钱,静坐读书各得半日”,天赋才华。林则徐本可以做一个闲雅从容的艺术家,是历史的风雨、民族的灾难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③静极了的树德堂里光线幽暗,眼睛好一会才适应。我睁大眼睛仰望肃穆端坐的林公塑像,感受着他的苦痛,他的如墙如山的沉默,沉默的外表里翻卷着岁月的波光与血光,凝重与沉重。御碑亭里三石碑高耸,载着咸丰皇帝在林公身后所作的高度评价。想到他身前本是经天纬地的民族英雄,却遭遇罪臣命运;想到他以罪臣之身行忠臣之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充军的边塞之地,殚精竭虑,造福一方百姓;想到世界的进步,竟常常是以牺牲优秀者为代价,不禁悲从中来。

④大惑不解的是,与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观者如潮的情形相比,林则徐纪念馆却门可罗雀。寥寥无几的几个外地人匆匆浏览,其中一个中年男子刚走到拱形的门洞下,手机响了,于是对着林公的祠堂肆无忌惮地大声呵斥着。卖门票的老人睡眼蒙胧,庭院里的空气冷清得令人寒颤。显然,昔日英雄林则徐,已渐渐被许多人冷落淡忘。寂寞林公,150多年前,可是声震寰宇叱咤风云之人,一面迎着海风猎猎飘扬的大纛,以他为鉴曾验证过人性的深度、爱国的情怀与生命的壮美啊!

⑤心事重重地走出林则徐纪念馆,我到处打听林觉民的故居,

终不能如愿,找不到任何标志,有人竟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我寻找林觉民,不仅因为他是我崇拜的才女林徽因的叔叔,他的故居后来是冰心的祖屋,还因为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位被两广总督张鸣岐惊为天人、直呼“真奇男子也”的血性男子汉,一位有情有义的大丈夫。这位在日本攻读哲学四年、满腹经纶的福州青年,发现要拯救危如累卵的祖国,哲学是无力的,只有仗剑而起,以死报国。广州起义中他腰部中弹,力竭被捕。在刑堂上,热血男儿林觉民慷慨陈词,痛斥腐败,吁请救国救民。人生的最后一个舞台,他的表演是何等的精彩!我多想亲眼看看他24岁就义前写在一方手帕上的《与妻书》真品:“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此文选入中学课本,因此,据说参观他故居的主要是学生。林公觉民的形象已淡出成人世界,独自寂寞在岁月深处。

⑥黯然间心有不甘地再询问林则徐墓、严复墓,回答没对外开放。偌大一座孔庙呢,空空如也,据说等待装修。

⑦如果只有赚钱的热闹,而没有文化的繁荣,没有拥戴崇仰民族精英的风尚,富贵气有了,世俗气有了,可雅气没了,文气没了,此乃大不幸也。

⑧但愿我的所闻所叹只是管窥一豹,杞人忧天。

(选文有改动)

问题:结合全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解析:①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崇敬、赞美之情;②表达了对民族英雄被民众淡忘的悲伤、痛惜之情;③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担忧;④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能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学习、传承。

考点七:分析段落作用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语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小说第X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X段描写了……,有什么作用? (5)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分析第X段的作用。 2、答题思路 (1)结构上:

①开头:交代缘由(背景);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总领全文;开篇点题;设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

②中间:过渡(或承上启下);设伏笔;照应开头;标明文章思路;收束前文;引起下文;使上下文连贯,情节完整。

③结尾: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开头;引起联想;总结上文;揭

示主旨,升华(深化)主题。 (2)内容上:

①点明中心(主旨);暗示文章的主旨;升华(深化)主题;画龙点睛;丰富文章内容。

②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

③揭示文章脉络,推动情节发展。

④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余味无穷、意味深长。 【注】

(1)如果题干没有要求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就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分别分析。

(2)常用术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后文、照应前文、引出全文关键词、衬托、烘托、铺垫、埋下伏笔。

(3)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①总分式:包括“分一总”式和“总一分一总”式;②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③并列式: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平列;④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一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常考的结构手法有: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伏笔、铺垫、照应。

①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3、答题格式 (1)从结构方面

相关术语: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收束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总结全文、收束全文、首尾呼应。 (2)从内容方面

这一句(段)写了……,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蕴含(揭示)了…的道理。

【阅读训练】【2019·湖北黄冈】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

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

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A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B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问题:通读全文,分析画横线B处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解析:(1)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答出“首尾

呼应”即可)

(3)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考点八:记叙的顺序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从记叙顺序看,×段采用了 顺序。 (2)本文是以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3)本文安排材料的特点是什么?

(4)本文(或×段)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其作用是什么? 2、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文章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中考试题中对倒叙和插叙的考查频率较高。

(1)倒叙:将结果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

作用:突出事件的结局,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十六年前的回忆》)

(2)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主要是回忆),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作用:对故事情节起补充作用,为下文……做铺垫,丰富形象,使结构曲折有致,突出中心。(《羚羊木雕》)

(3)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做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

作用:对上文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3、插叙和补叙的区别:

(1)从事件组成看,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2)从文章位置上看,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开头或结尾。

【注】答作用,要先答插入了…内容或倒叙、顺叙了…内容,再写有什么作用(内容、结构)。 【阅读训练】

______________

①父亲拿来一瓶酒,两个酒杯,斟满一杯放到他面前,又斟满一杯放到自己面前。父亲放下酒瓶,端起酒杯,说:“来,咱爷俩碰一个。”他迟疑着端起酒杯,他猜不透父亲的“醉翁之意”。

②见他犹豫,父亲说:“喝点吧,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过了今天你就是成年人了,我……”父亲眼睛濡湿,看着他的脸,使劲吸了一下鼻子,说:“我也不会说啥就不说了来,喝,我先干为敬!”说着,举起酒杯,一仰脖一饮而尽。

③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股辛辣瞬时呛入喉咙,他不由咳嗽起来,父亲嘴角扬:你那没出息的样儿”听父亲这样说,他有些生气,把

酒杯“当”一下用力按在桌子上,杯子里的酒惊慌失措跳出来,跳到他的手上,他没好气地甩着手,起身进了里屋,里屋的桌子上,母亲安静地待在相框里,笑容那样温柔。他抚摸着母亲的照片,眼泪无声地滴落。

④他恨酒也恨父亲。那一年秋收,父亲刚喝过酒,驾着家里的三轮车带着母亲到里去,没想到刚拐过一个山头,三轮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向了旁边的崖壁……等父亲醒来,一切都晚了,母亲早已没了气息。从此他成了没娘的孩子。没有娘的家,笑声也没了。

⑤父亲还在自斟自饮,絮絮叨叨着说:“孩他娘,咱儿十八了,长大了,咱儿长大了,十八了……”

⑥他把母亲的照片抱在怀里,抽噎着说:“妈,我好想你。” ⑦几天后,他带上母亲的照片,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他不愿意看到父亲,看到父亲残缺的腿,他就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他心里就堵得慌。

⑧一晃三年。三年,他不提也不想与父亲有关的往事。有时,在一起的同乡回村会带回来有关父亲的消息,说与他听,他面无表情,若无其事,像一个冷漠的路人甲。大伯托人捎信来,说父亲摔了一跤,挺严重的,让他务必回去看看。那一夜,他辗转难眠第二天清晨,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推开院门,一种久违的温暖与亲切扑面而来,望着熟悉的一切,他的眼睛忽然有些涩涩的。

⑨父亲看到他回来很高兴。父亲说:“这些天是你大伯在照顾我。开始医生说我这条好腿也有可能废掉的时候,我怕极了。还好,现在能活动了,过不了多久,我就能走路,就不拖累人了。”父亲说这些的时

候,脸上满是歉意,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你是不是又是喝醉才摔的?”他的语气和眼神带着冷漠。“你爸早就戒酒了,过完你十八岁的生日,你爸再也没喝过酒,我可以作证。”大伯走进屋来。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⑩父亲睡着了。他和大伯坐在院子里闲聊。大伯说:“当年你父亲得了股骨头坏死疼得厉害,为了给你攒钱不肯去医院医治,就想用酒来麻醉自己减轻疼痛,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个病原来越喝酒病情就会越严重,直到出了事故进了医院,医生问诊我们才了解、你爸说都是你妈给他的福分,出事的正好是那条疼得厉害的腿,截肢也就没那么难过了。你过十八岁生日那天,你爸高兴啊,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他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为你庆祝,就用你爷爷当年对我们的方式,敬你一杯酒。这些年,你爸一直不让告诉你这个秘密,怕打拢你,怕你惦记他,但我知道,他心里想你啊……”

⑪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⑫一个月后,是父亲的五十一岁生日,父亲已能下地拄着拐走路。那天他买了肉和菜,亲自下厨煎炒。他还买了一瓶酒。他拿来两个酒杯,斟满一杯端到父亲面前,又斟满一杯自己端起:“爸,生日快乐!我敬您!”说着,他一仰脖一饮而尽。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父亲品味般慢慢喝完了酒,起身进屋。望着父亲苍老瘦削的身形,他莫名想起读过的一首诗:“无论走多远/我都回家摸铁炉子镜子毛苏苏的毯子你的头发……”他眼里的泪越聚越多。

⑬“儿子,听说你打算在城里买房,这是我这些年做零工存下的

钱,不多,你拿着,密码是你妈的生日。”“我不要,我自己能挣。”“我一个孤老头子,没啥花钱的地方,你过得好,是我最高兴的事儿。”

⑭他没有再推脱,把两个酒杯再次斟满,端起来说:“爸,来,咱爷俩再碰一个。”“好”,咱可说好喽,酒要适当喝、不能贪杯,更不能误事。”“嗯,爸,我记得了。”

⑮两个酒杯“叮”的一声碰在一起,酒杯里沉默的酒瞬时热烈起来。

(选文略有改动)

问题:结合选文内容,体会⑪⑫段中加粗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解析:插叙,插入了父亲因喝酒驾三轮车致使母亲去世的事,交代了他记恨父亲的原因,也表现他对母亲的思念,为下文他离开家做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文章情节。

考点九:叙述人称及作用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本文采用第……人称叙述的好处是什么? (2)本文以……的视角写人,其表达作用是怎样的?

(3)文章写的是……,作者却以“我”(你、他、它)的口吻来写,请问“我”(你、他、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答题思路

在记叙文中,有三种叙述人称,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用得较少。三种人称的特点及作用如下:

(1)第一人称:以“我”或“我们”的口吻或角色展开叙述。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2)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交流。

作用:像是作者和读者进行对话,显得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效果。

(3)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角色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常用“他”“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叙述。 3、答题格式

(1)运用第一人称,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亲切自然;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利于情感交流,便于抒情。

(3)运用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作用于物时有拟人效果,叙述亲切自然。 【阅读训练】

十四双红棉鞋

①这几年,我在本地区的一个边远海岛小学支教,已近三年。学校坐北朝南,只有一座四层教学楼,东面靠山,北面临海,南面有一个小

型操场。

②去年冬至后的一天,寒风凛冽,云被刮得翻滚着往东南跑。青灰色的山石更显冷硬,枯衰的草在风中乱舞,几点松树的墨绿还露着一点生机。大家厌憎这寒冷天气,一迭声地抱怨着。忽然,一对七旬老人敲门进来,襄挟着一股寒风。老爷爷手里提着两个袋子,老奶奶紧跟在后面。老奶奶笑眯眯地说,数九寒冬的,学校靠海边,冷,人民教师不容易,她给每位老师做了一双棉鞋。两位老人把棉鞋一一摆到了地上,地上就像开了“鞋子花”,一共十四双,正是全体教师的人数。

③我们一时间怔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④这个海岛学校,全校只有一百多名学生,我们在那里支教,很有点儿与世隔绝的味道。教室外,二三十米处就是大海。春夏两季碧海蓝天,小孤山忽隐忽现,帆船儿来回穿梭,浮映在窗口,怎么都看不够。冬季呢,风急浪高,寒气逼人,看一眼就浑身打战,大家开玩笑说“冬天不看海,看海吓破胆”。教室没有供暖设备,冷气从脚下冒上来,下课要焐暖手才好改作业。气温零下好多度的时候,身体弱的教师,就会受凉感冒或冻坏肚子,好在本地的孩子都适应了寒冷气候。

⑤老爷爷说,棉鞋是老太婆做的,他是专门负责提鞋的,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他接着又说,为了这百十个小孩,老师们风里来雨里去,老太婆一直记挂在心上,在家常常念叨。校长闻声来了.她看到两位老人大冷天来看望大家,非常过意不去,推辞着不收。爷爷幽幽说道,老奶奶得病七八年了,至今还没治好,大家就成全地的心意吧!我们的表情凝重起来,校长也不再固执了。

⑥大家迟疑着,各自上前拿了一双,一迭声地夸鞋好看,赞奶奶心灵手巧。棉鞋的花色真多,紫红,橘红,棕红,朱红……每一种都离不开暖乎乎的红。张老师递给我一双朱红色的棉鞋,我托起来仔细端详着,发现鞋面是用细毛线钩织的,正中排列着一朵朵小红花,像一颗颗爱心,四周环绕着一道道斜纹,精致又喜气。衬里是细软的红色拉绒布,填着柔软厚实的丝棉。鞋底红、白、黑三色相间,暖和又好看。难得的是,鞋面的毛线绳是配上各色金线钩织的,看上去像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奶奶真是太用心了。

⑦我捧起鞋,脚小心地伸进去,轻轻走上几步,让鞋子的暖灌满全身。窗外的阳光爬过山头照进来,脚下这一抹火红,和天上的太阳一个颜色,火焰一般消融着酷寒的海岛气候。两位老人头发花白,清瘦的脸上挂着笑容,乐呵呵地看我们试穿棉鞋,眼里堆满了慈爱。码数正好啊,正好……奶奶不停地喃喃着,皱纹像三月的海波,轻盈地荡漾开去……

⑧我想,一个生病的老人,从选料钩织,到做帮上底,要花费多少工夫才能完成?假若做一双鞋需要五天的话,十四双就要两个多月。大概自秋天起,她就不顾老眼昏花,每日坐在海风吹拂的院子里,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针一线……终于做好了一双,她细心地用红线串起来。那种满足和快乐,让她忘了身上的病痛。

⑨校长觉得老人带病给我们做鞋,这份情太重了,想要请人采访报道一下。奶奶连连摆手摇头,坚决不同意,她说只要我们的脚暖和就行了,她做鞋是自愿的,如果那样就伤她的心了。说着,眼圈都红了。

⑩大家又一次怔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⑪也许,她觉得她做这些事,就像为家里织渔网,给孙女做饭一样平常。校长只好作罢了,于是请两位老人家和我们合个影,没想到他们也不愿意。校长解释说就是留个纪念而已,没有别的意思,说了好几次,老人才同意。

⑫没有人暗示,老师们自发地把鞋摆成了一个弧形,大家站在弧形后面,就像站在一道艳丽的彩虹里,更像是对着十四双棉鞋致敬……女教师围着奶奶,男教师靠着爷爷,没有人忸怩作态,大家笑得很开心,两位老人也笑了。我不小心触碰到了奶奶的手——那像沙砾一样粗糙的手,想起她用这双划船桨、拉渔网的手,敲海蛎、晒虾皮的手,带着病痛捏起了细针……泪突然就涌上了眼眶,怕她看见,我又使劲“咽”了回去,夸张地傻笑着……

⑬两位老人怕耽误学校上课,很快向我们告别了,校长将他们送到了操场外。海风吹起了老人的白发,吹起了奶奶的围巾,我们默默祝福他们。

问题: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①“我”是老人送棉鞋事件的叙述者和见证者,山“我”叙述出来,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②“我”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从“我”的角度来写老人夫妇,侧面表现了他们淡泊名利、为他人

着想、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

④由“我”的叙述揭示故事的主题,歌颂了老人们感人的行为,赞扬了他们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老师们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更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考点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 【考点梳理】 常用修辞及作用有:

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②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③夸张:突出了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④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感情。

⑤设问:引起读者对……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

⑥反问:加强了语气,写出(突出、强调)了……(观点、态度、情感)。 【阅读训练】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

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

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问题: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解析:运用排比修辞,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

考点十一: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表达方式·人物描写方法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2)文中画线的语句(议论/说明)能否删去?为什么?

(3)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表达方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下面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请简要赏析。 2、答题思路

(1)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①肖像描写:思想性格的外在表现

②语言描写:反映身份经历、习惯爱好和思想 ③动作描写:展示精神面貌、思想感情

④神态描写:“以外显内”,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揭示人物的性格、

品质

⑤心理描写:由内而外地体现人物性格

(2)注意:对于开放性试题,如描写人物的外貌,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是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就需要在弄清试题要求的基础上,紧贴文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作答。要合情合理,写出符合人物特点的外貌特征或符合人物身份以及当时情境的心理活动。 3、答题模式

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表达了对…… 的……情感。 【阅读训练】

算盘 李森祥

①陈老师个子很高。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②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来上,另一只手的指缝里,就央住一颗粉笔。他的手掌片开后,奇大,白白的,筋凸出来,薄薄的像菜刀。一堂课结束时,他粉笔一丢,两手掌合住,相互擦一擦,沙沙的。那声音很像剃头师在刮布上刮剃刀。

③陈算盘是老师的绰号,村里人背后都这么叫他。

④这陈老师是块活算盘,经他手教出来的学生,个个算盘珠上走得了马。的的得得,的的的得得得,珠子炒黄豆一般响成一气。

⑤上课时,老师不敲钟,不吹哨。他的头从横梁内移出来,脚就从楼梯上下来,咯—咚声比上楼时响,弄得祠堂里回声很大,学生们远远就听见了。到他下最后一级楼梯,我们已经坐好。

⑥有一天,老师很认真地要我们这个年级的同学,上他住的阁楼里去看看。祠堂有阁楼,老师的房间就在阁楼里。我们心里一下子兴奋起来。这就是说:老师要教我们珠算课了。按老师的惯例,开教哪个年级的珠算,就让上他阁楼里走一趟。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固定仪式。

⑦我们排着队,很小心很紧张地往楼梯上迈步,一步步迈得很慢。我脚底心软绵绵的,好像踩着的不是楼梯板,而是踩在老师的身上。

⑧进了阁楼,老师让我们轮流在他的藤椅上坐一下。藤椅会吱咯吱咯叫。

⑨我们都坐过藤椅后,老师才打开了樟木箱。樟木籍内掀出一殷陈年樟气,在小阁楼内左右弥漫。这有些辣有些绵酽的气息渗得我的鼻予忽大忽小的,我拼命熬着,才没打出喷嚏来。

⑩老师搬出来一样物件,很重。他小心地将物件平放在条来上,解开包布,是一块算盘。老师对我们招招手,很慎重地说:你们来摸摸!我们就过去摸摸,一摸我就瞪大了眼晴,原来是块石算盒。它不光算珠是石的,逢排档、盘柩也是石的。这是一块雕出来的石算盘。它能算吗?能算。老师看着我们全摸过后,将左手挟在算盘上,大拇指一勾,咯得数声脆响,打出一排珠子,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老师说:你们看住了。只见他萍大的手掌一翻,手指头弹开,一瞬时,就有盐锅里爆黄豆般的声音炸出来,一串串地在我们耳边滚,一会儿工夫,声音没了,算盘上的一至九珠子就调了个头,成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⑪同学都炸着嘴,耳朵鸟翅般弹得笔挺。老师说:你们能够像我刚才这般不歇力地打一遍,那就可以在滚了的油锅里用手指弹出一颗花生米来。

⑫经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就更加惊呆了。我心里想,到哪一天才能学到这一手绝技呢?老师的话是真的,他手指尖上的老茧,比我爷爷指根的老茧厚。

⑬石算盘声音响过的第二日,老师开始教我们打算盘,一块特制的大算盘挂在黑板上,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做的。黄杨木的珠子,足有碗底那么大。珠杆上扎着鸡毛,用来固定珠子。他用左手去推珠子时,脚尖踮起来。他焜定我们,一律用左手拨珠子。他说:右手是握笔的,怎么能打算盘呢?左手打出来,右手记,这才正。这样,我们那一带打算盘的,只要看他开哪只手。看到开右手的,就有人说:这是野路子,不正宗的。

⑭老师教我们珠算,几乎是突击性的,天天学。那些天,村庄里能听到东一片西一片的算盘声。晚上的时候,这声音伴了多少爷们父亲们进入梦乡呢……

⑮那些天,老师的心情就显得很轻松,有了一种安慰,很知足的神态。

(选自李森祥《台阶》一书,有删节)

问题:第⑩—⑪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①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陈老师打算盘的熟练自然,出神入化,表现出技艺的高超;②通过对同学的神态描写,写出他们的惊讶,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这里通过侧面描写,衬托陈老师打算盘的技艺的高超。

考点十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表达方式·环境描写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文中画线句(景物描写句)有何作用? (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2、答题思路

(1)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①对内容:交代时令(季节)、地点。 ②对结构: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③对人物:烘托人物心情。

④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宣染某种气氛。 ⑤对主题:表现、突出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组合,

主要作用是交代历史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

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 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注意】区分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

(1)正面描写。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也叫细节描写。

作用:写出(或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 (2)侧面描写。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刻含蓄。 作用: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3、答题模板

(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2)(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的背景,表现了……现实,揭示了…… 【阅读训练】

理想的风筝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⑤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⑥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⑦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

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关切地瞧着这个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⑨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 ⑩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

样的少年。

⑪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也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⑫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⑬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

⑭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选自《同题散文经典•藤野先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问题: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内容上: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氛,奠定全文温

暖的感情基调,以景喻人,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结构上:照应题目,由风筝引出下文,是用春天的景色和风筝勾起我对刘老师的回忆,突出了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十分大,让我至今记得他。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大意,可知本文表述的对象刘老师,他身残志坚,每年春天都会放飞风筝,表达他对理想的追求。文章的标点是“理想的风筝”,主要事件与风筝有关,所以文首写春天的景物,从结构上看,是为了引出写作的人物与主要内容,并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此段景物描写表现春天的生机活力与希望,为下文表现刘老师对理想的追求作铺垫,并定下了温暖的感情基调。

考点十三: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文章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思路

(1)看上下文的联系,看主旨的表现判断方法:

①对比:以次要的人或事物对比主要的人或事物,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以小见大:是否由小事情反映大主题,是否以局部、个案反映整体、共性。

③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在上文和下文是否存在褒贬不一、态度的明

显差异。

④托物言志:在咏物散文中,借事物表达个人志向、意趣、情操。 (2)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 看开头结尾,看段落间的关系。

①做铺垫:使用较多的笔墨,对起陪衬作用的人物或者次要事件大肆渲染。

②伏笔:为下文的内容提前布局。

③设置悬念: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在后文或者文章结尾解开谜团。 ④照应:文章开头和结尾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 ⑤卒章显志:主旨在文末交代。

(3)从写景的内容入手,看景物的特点,看景物与情感的结合 ①借景抒情:写景物或景色,表现某种情感。 ②动静结合:在写景时,景物有动态、有静态。

③虚实结合:在写景时,景物有真实存在的景物、有想象或梦境中的景物。

④反衬:用美丽的景物表现坏心境,用环境的压抑表现好心境。 3、答题格式

明技巧+述内容+析效果 【阅读训练】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

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快乐.活泼的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是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

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地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当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素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肯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选自《经典散文读本》)

问题:文章中,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等手法运用自如试择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解析:[示例一]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对那“一日的春光”的赞美之情。作者先写九十天里春天的姗姗来迟,默默黄尘中未曾露面已悄悄远引,杏树枝头尽是残花败蕊,表达对春的憎嫌;后写四月三十日春在挂甲屯吴家花园的隆重登场,爱花(海棠)的繁盛娇艳,抒发心中的快慰,表达对春的赞美。

[示例二]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表情达意.如写对于海棠花的深爱,先是以“苏轼恨海棠无香”与“我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对比,突出对“花香”的态度;再以有香的丁香、珍珠梅、玉簪、菊花与兰

花、桂花、香豆花、玫瑰对比,突出对花“香”的喜好;最后点明无香的花中最爱海棠。

[示例三]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写“一日的春光”之美。如写四棵海棠树以“蔚蓝的天”“半圆的月”以及放学的“幼稚园”充满生命力的景象来衬托,突出春之烂。

考点十四:分析概括主旨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①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结合文章内容/文章第……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③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④有人说,本文的主旨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答题思路

(1)抓标题、抓关键句、精读重点段 (2)注意不同文章的着眼点:

①写人类文章应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看作者是赞扬还是批判,一般文章的主旨主要体现在标题、开头段、结尾段中。

②记事类文章中的议论、抒情语句,点明了事件意义,一般就是主旨。 ③托物言志类文章要找到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再根据作者好恶归纳主旨。

④写景抒情类文章主要看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小说往往需要将人物和事件放在社会、时代中来分析意义。 3、答题模式

(1)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通过叙述(描写)……,表达了……的感情(或揭示了……道理)。 【阅读训练】

放学(龙应台)

(1)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2)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3)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

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4)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5)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6)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7)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8)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9)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10)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11)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12)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问题: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解析: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考点十五:拓展探究题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你对文章中……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2)从文中的……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3)请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2、答题思路 答题技巧

内容探究、作品感受、情感体验、观点评价、阅读感悟等试题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阅读能力。此类试题鼓励考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适合考生展示个性与特长。因此,这类试题的数量在逐年增多。 (1)只要求说出启示题 只需紧扣中心写出感受即可。

(2)谈看法或做法题

①围绕文章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 ②写出自身体会;

③列举自己生活中的相关事例; ④紧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3)探究与发现题

要紧扣文章中心,联系平时储备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阅读训练】

每一次离别,都请用力拥抱

王宇昆

①高三那年的冬天,她给我做了许多回早餐,千篇一律的野菜饼配两颗煮鸡蛋。每个早晨,我被她赶着骂着吃完一个馅饼再骑车赶去上学,实在来不及就揣一个在兜里,到学校时,饼还热乎着。后来,我还是厌倦了这没有新意的味道,不再叫她给我做野菜鸡蛋饼,但她还是早早地就起床,坐在黑暗的客厅中央,等着到点叫我起床。

②她定期就给我塞零花钱,每次她会再补上一句“奶奶最亲你了”,边说着边张开胳膊想要抱抱我。可我每次都不自觉地躲开,她尴尬悬在半空的胳膊只好悻悻落下来。

③我厌恶她黑黢黢的指甲盖和洗不干净的脸,我也厌恶她抠抠搜搜、省吃俭用的性格……我对于她无法改变的种种,厌恶到极致,恨不得明天就高考结朿,后天立刻搬出去

④可生活终究以最平淡的姿态走过,平淡如冬日里她踩着马路上

厚厚的冰,拎着早点回来的背影,永永远远地定格在清晨天蒙蒙亮的颜色里,却无法忘记……

⑤她在自家阳台上种了一排辣椒,辣椒一年年成熟,成熟后就摘下几颗炒莱用。她经常跟我炫耀这点小成就,笑得开心。大二假期回来,她却把那一排排辣椒全给剪了,她看着那株光秃秃的辣椒,傻呵呵地笑。那个胖乎乎的小老太太,再也没有冬日矫健的身影,只剩干瘪的身体,凌乱的头发和胡言乱语。连续住了三次院,她惶恐地睁着眼睛说“孩子们把她送进了监狱”,嚷嚷着要回家,所以最后只好送回家治疗。

⑥这种邪恶的力量,医学解释为——肺癌晚期。所有人都瞒着她,把这个恶魔匿名掩藏起来。但小脑萎缩让她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手里拿着什么转眼就忘。呼吸困难,只能倚靠着床头睡觉。食欲不振,好不容易劝进去的食物,咽不下去又全吐了出来。我摸着她的胳膊,不停地说话逗她开心。她抓着我,不停地嘴里念叨着那句“奶奶最亲你了”,转眼又忘记了我的名字。

⑦那时候,我不敢去想明天会怎么样,我觉得这只是老天给她设了一道关卡,只要我们都努力,跨过去一切都没问题。祈祷着每一个明天能够如愿到来,就如她艰难熬过的每一个昨天。

⑧那天下午下了雨,她痛苦喘息的声音被淹没在窗外啪嗒的雨声里,我帮她倒了一杯水,劝她下床再多吃一点晚饭,她把头埋在干瘪的胳膊里,摇头。就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她突然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然后有气无力地对我说了句:“孩子,你可以抱抱我吗?”我

看见她竟然使出了从来没有过的力气从床上想要起来,我扶起她,继续劝她要再多吃一点,没有多想地给了一个草率的拥抱。她只是一遍遍重复“吃不下去了”,又躺了回去。

⑨第二天早上,父母要赶回去去上班,所以一家人只好离开她返程,可谁也没想到,就在离开后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再见到她时,她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晴,安静地躺在那里。我忍住号啕,眼泪顺着脸频流下来,我看着她回忆起最后一次见她时的画面,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脑袋里却只剩下了那个没有紧紧抱住她的拥抱。

⑩她不再拥有温度,也不会再睁开眼睛注视着你,所有一切你之前认为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在这一刻全部变成了奢侈,你与她之间的记忆,再也无法努力,只留给了回忆。一万个抱歉,一万滴眼泪,也没有办法再延长一秒将时间继续,甚至连那株辣椒藤都不如,再也没有来年夏季,而是就这样悲伤地离开。

⑪“对不起,没能抱紧你,不要害怕,也别再惦记,想念的时候就变成一颗星星,月亮会替我用力抱紧你。”

(摘编自2019年《意林》第5期,有删改)

问题:“我”的这些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点启示。

解析:示例一:“我”在高三时,不能理解和尊重奶奶对“我”的照顾和疼爱,这为“我”种下了悔恨的种子,这启示我们:亲人一直在为我们的成长助力,不管他们的方式是否符合我们的需求,我们都要尊重和善待这份沉甸甸的爱。

示例二:“我”在奶奶病危时,只想着让她减轻肉体上的痛苦,忽略了她渴望拥抱的爱的需求,永远失去了弥补的机会,这启示我们:我们的成长也就意味着长辈的渐渐老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最美好的爱,要善于表达爱,及时付出爱、回报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