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秋思》,完成阅读练习。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根据理解,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意万重(A.zhòng B.chóng) (_____)复恐(A.fú B.fù) (_____)临发(A.lín B.lìn)
[2]根据理解给带点字选择相对应的解释。 ①行人:A.捎信的人 B.走路的人(_____) ②家书:A.书本 B.信(______) ③意万重:A.重量 B.很多(_____)
④复恐:A.恐慌 B.唯恐,怕(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_____)
②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寓情于事,作者借助寄家书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______) [4]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①在诗人张籍眼中,乡愁犹如(______) A.秋风 B.家书 C.万重山
②对“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想要写封家信不禁思绪万千。 B.想要写封家信却不知从何说起。 C.想要写封家信情意犹如万重山一样重。
③对“复恐匆匆说不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
B.唯恐捎信人已走,匆匆忙忙没能把信写完。 C.唯恐时间太匆匆,说不尽对家乡的思念。
[5]下面这些诗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在后面画上“√”。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小儿垂钓》( )《望天门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2. 读古诗,做练习。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____________。
1 / 7
返景入________,________青苔上。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鹿柴”的“柴”的读音是( )。(填序号) A. chái B. zhài
[3]这首诗中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古诗,完成下列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中的“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诗人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3]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B.去山中游玩时,无论走多远,换多少地方都没办法看到山的全貌,因为山太大了。
[4]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阅读天地。
墙角的花(二)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诗中,作者借物抒怀的形象是______,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片段阅读。
繁星
(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 (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 (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 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 嫩绿 深红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和_____。
2 / 7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到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 __________。
[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字词。
使:________ 朝雨:__________ 更: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
[2]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你的眼前展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_____。类似饱含送别之情的诗句还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等。
7. 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诗中第一个“风雨”是指_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对“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字所表达的感情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儿女的心灵受到打击时,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B.表现出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C.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胆小的人。 D.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与伟大。
[4]读了这首诗歌,你会想到哪句歌颂母爱的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3 / 7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写出近义词。
鲜亮——(______) 启迪——(______)
[2]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
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我们”看海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的。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__________之情。
9. 课外阅读。
美丽的夜雨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1]这首诗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请你说说诗中都将美丽的夜雨比喻成了什么?(写出其中四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一共提到了_____次“美丽的夜雨”,表达了诗人对夜雨的______和对生活的_______之情。 [3]品析诗句。
4 / 7
(1)“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城市一下亮了起来”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 (2)“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拉着小提琴”写出了___________,“滑”字写出了_________。
[4]根据最后一节的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美丽的夜雨会给梦中的孩子留下什么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诗句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_______)
(2)诗的三、四句是对墨梅的赞誉。(_______)
(3)在作者看来,墨梅特别普通,不值得夸赞。(_______)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 )
A.厌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 B.有才华却不能施展的愤恨。
C.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11. 课内阅读。
白桦(节选)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第一小节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写出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________” 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_________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雪绣的花边潇洒”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好
5 / 7
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________的形象。
12. 课外阅读。
绿叶 刘湛秋
朦胧中一个个虚点, 芊毛与脉络那样纤细。 在春天的调色板上, 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 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 幼儿微弱的呼吸, 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 测量着空间的距离。 风是它永恒的保姆, 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 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 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1]写出绿叶的生长过程。(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森林交响曲。 [2]诗中最能反映主题的一句是( ) A.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 B.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 C.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
D.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小节中诗人把春天的雨水孕育了绿叶的萌芽说成是“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______)
(2)“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理解。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中“________”一词点明了季节,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6 / 7
D. 这首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14.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