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巧治太阳穴胀痛
“太阳穴”这个穴位并不属于常用十四经络的穴位,它是一个经外奇穴,却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可谓人皆尽知。
很多人都有过头部“太阳穴”部位胀痛的经历,有些朋友当太阳穴胀痛的时候,还会伴随有眼部的憋胀不适。两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这个问题:1、感冒过程中会出现太阳穴、眼睛部位的胀痛;2、压力较大,工作中加班加点时也易出现太阳穴胀痛。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不舒服的感觉非常影响自己的状态。
特别有效的小绝招:
出现“太阳穴”部位胀痛这种情况,大家会本能的按摩太阳穴,按摩以后,确实会感到舒服一些,但头脑那种昏沉的感觉无法消除,有一种不解渴的感觉。但如果你按摩太阳穴以后,再配合按摩一个穴位,那种昏沉、憋胀的感觉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消除,有些朋友感觉比较敏感,甚至自我按摩以后,眼睛有冒凉气的感觉。这个穴位是:清冷渊穴。很冷僻的一个穴位,属手少阳三焦经,位置也不难定位,在手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2寸。当太阳穴部位附近胀痛的时候,你会在清冷渊穴位附近找到压痛点,弹拨压痛点,能有效的缓解头痛的症状。
按摩清冷渊穴治疗头痛这个方法,是因自我保健需要而实践出来的一个小绝招。那一段时间比较忙,经常头痛,按摩太阳穴效果不明显,于是自我摸索得出的方法。发现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理论分析:
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它附近的经络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头痛是因为加班赶工作而引起,压力大,气有余而化火。穴名“太阳”,阳与火关系密切,故太阳穴应是火聚之地,当人用脑过度时,大多会在太阳穴这个部位感到不舒服。治疗肯定要从少阳经入手(肝胆与情志变化有密切关系)。
二、实践操作
足少阳胆经经过头部的穴位都有治疗偏头痛的作用,头痛时按摩这些穴位,有作用但不是那么明显;脚上有几个穴位也有治疗头痛的作用,我没试验过,还没治病就得拖鞋,不爽。足少阳经试过效果不理想,再试手少阳三焦经。当沿经络按压到肘后部位,有明显的酸痛感,用力弹拨后,感觉太阳穴部位的憋胀明显减轻了太多,这个疼痛点的位置恰好就是“清冷渊”穴的位置,再翻看针灸课本,主治中果然有头痛一项。
以后,身边朋友遇到这种头痛的情况,通过在清冷渊穴附近找压痛点进行按摩,效果都很好。 再后来,我发现如果感冒引起的眼胀、头痛,通过自我按摩手少阳经,效果也不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