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师范生培养途径的研究
作者:王寒西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中国教师资格标准研制工作的逐渐启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当代师范生的培养方向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较之其他的专业,体育师范生培养途径的研究的显得尤为匮乏,文章将从体育师范生的培养现状和培养途径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师范生;培养背景;现状;培养途径 一、 体育师范生培养的背景和现状
目前,国家体委对体育师范生的要求为:毕业后能从事体育教学,组织或指导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培养和专业发展方面依旧缺乏可参考的目标参照。我国高校体育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模仿“苏联式”封闭性办学模式,国家统招统分,不经过劳动市场供求规律的调节,导致教学之于社会需求的滞后。培养目标始终围绕竞技体育来进行,抑制了体育师范教育的活动。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以少数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术科体系,面临社会体育大发展的冲击,呈现危机。
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同时也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而体育师范专业的学生在这个环境的处境显得尤为尴尬,体育师范专业学生仅凭一技之长,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形势尤为严峻,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新的培养方案,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依照体育教师的资格标准进行在校体育师范生的培养,不但使得体育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得以缓解,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适应新一代的国家教师标准的合格人才。体育师范生的培养可以依照体育教师资格标准构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化以及“阳光体育工程”顺利推进,更是要求我们对体育师范生的培养改革与发展方向进行变革和完善以促进体育高等教育质量的飞跃。
二、体育师范生能力的培养途径
我国高校体育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模仿“苏联式”封闭性办学模式,国家统招统分,不经过劳动市场供求规律的调节,导致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始终围绕竞技体育来进行,抑制了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高。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出,教师资格标准的逐渐完善。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也将得以提高完善。提高体育师范生多种教学能力迫在眉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新时期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以及学校、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素质要求,未来的体育示范生必须具有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水平过硬,表达能力强,团队合作精神好、自身素质高的特点。同时具有能够把握好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新的趋势,突破旧的教育观念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体育院校要把体育师范生培养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培养转变到重素质培养方面来。我国体育师范生的培养,专业划分过于狭窄,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帮助体育师范生打开社会体育大门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
(二)构建适应体育师范生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设置体现了体育师范生的培养方向,同时也反应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和教师身涯的需要,体育院校开设少而精的专业必修课、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构建与之相吻合的课程结构以实现体育示范生的培养目标,促进专业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相互融合;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和实际相结合。重视课程的多样性,开设适合社会发展需求且能够唤起学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还可以依据地区特色设置一些民族、地区特色课。同时实习和实践课应该备受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化体育师范生对专业特性的认知
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很强的师资力量,应当利用其优势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当前注重术科教学思想影响下,轻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思想的教育,学生缺乏对体育正确认识。今后在术科教学中,也应把体育知识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全过程。体育师范生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应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其了解运动怎样作用于身体健康,懂得多种运动健身的基础理论。
(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发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优势,普及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将心理学课程作为体育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系统地传授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科学地认识各种心理现象,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心理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心理课主渠道的作用,是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可以根据体育师范生的实际,开展专题讲座,有针对性的解决体育师范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受教材限制,引用体育师范生喜闻乐见的新材料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李爱秋.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3). [2] 刘复兴.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与政策导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7(4).
[3] 刘树仁.高师小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4] 毛振明,赖天徳.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