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研究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新一轮科技产业发展浪潮业已拉开帷幕,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市场转化速度显著提高,有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机遇、价值、风险与挑战在学界已有部分探讨,但就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将会受何影响,如何运用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焕发全新活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特点将如何影响高校“AI+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学界进一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裹挟到来的浪潮将在不远的未来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生变革。笔者旨在透过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背景挖掘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的价值前提,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特点,探析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进而回答上述问题,并提出适应于客观实际的高校“AI+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合发展进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引言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航员”正在席卷全球,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教育+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相耦合,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值得我们审思。
1坚持育人之本,实现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
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都应致力于协助高校实现育人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接班人。能否协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育人目标、发挥育人作用是衡量各项技术使用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技术应是一种工具,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效果、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途径,高校不应本末倒置。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所以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探索高校育人范式。高校应注意避免陷入过度使用人工智能而忽视育人根本任务的困境,避免出现生硬的智能教学,应注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性化使用,从而达到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发挥智能化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只有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之本,摆正人工智能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才能更好地融合发展。
2因势而行,明确教师育人地位,打造智慧育人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破局者”。其一,重视教师的智能素养培训。学校要全面建设集数据驱动、资源共享、技术学习、示范培训的一体化智能基地,助力思政课教师学习智能技术。针对智能技术运用、教学资源共享、人机协同等模块定期开展面向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相关思政教育人员的智能素养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智能素养。其二,学校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培养的力度和强度,通过校内合作和校外学习的方式,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智能素养学术交流会,并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就数据驱动、资源共享、人机协同等模块的内容进行交流,包括对于智慧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自主化学习平台的使用、教学资源的创建和共享、数据管理的协同机制等案例的示范讲解,使思政课教师对人工智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服务。
3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丰富
教学评价体系。值此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实现进以乘势而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奋进阶段,培养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青年人才就成了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艰巨而又光荣的政治任务。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博弈不可避免,以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主的意识形态渗透对国家软实力形成的挑战日趋严峻。于此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适时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别是“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教育主体应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灌输效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效达到客观认识,推动教育教学方法螺旋上升式发展。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来说,衡量学生的灌输效果是困难的,因为人的思维过程是难以观察且难以验证的。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全流程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联结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且还存在更深层次把握学生灌输效果的特殊能动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为满足这种特殊需要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列宁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基于5G通信传输的深度学习算法是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已经被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接替,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感知、捕捉并处理关于教育对象不同模态的数据,不仅包括一系列的外显肢体行为,甚至还能通过识别其眼动频率与面部肌肉活动轨迹,借此对不同教育客体的课程参与水平加以算法分析,以协助教育主体评判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灌输效果。北京理工大学的“智慧教室”能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课堂上的学生行为进行学情分析,精确捕捉课堂出勤率和抬头率等过程数据,为教师教学过程提供数据支持。此外,根据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于高校内部特定互联网络平台自主的、能动的实践过程所创造的访问痕迹,获取每位学生网络空间的比特化活动轨迹,能够从侧面角度对教育客体的个体价值取向加以画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衡量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受灌输效果提供参考,实现对教育客体主观意识活动中道德发展水平的相对客观把握,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由此,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方法,能够发挥“1+1>2”的效果,能够协助教育主体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
灌输实效,能够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高校青年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拓展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的关键一招。
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的不断优化迭代和全方位有机融入,翻开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崭新一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管理和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和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5-17(001).
[2]陈清.论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逻辑[J].江苏高教,2022(1):114—120.
[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9-12-09(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