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课程教学论范文

2022-04-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定义 (二)课程属性

(一)历史教学论研究的对象 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历史教学的目的 2、历史教学的内容3、历史教学的原则 4、历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5、历史教学的设备和手段

(二)历史教学论研究的任务:揭示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 三、历史教学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统计法 4、比较法 5、图表示 6、分析和综合法 7、归纳和演绎法 四、学习历史教学论的意义、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程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改革的思路:

1、在知识接受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2、课程结构实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倡导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培养生的各种能力;

5、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学改革。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三、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

(一)把握基本思想(二)认真研读和分析内容(三)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 (四)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 五、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关于历史知识 2、历史知识的特点 3、历史知识的分类 4、历史知识构成 (二)能力的培养

1、能力的种类 2、能力培养的意义 3、初中阶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4、高中阶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三)思想的教育

1、思想的教育的具体内容 2、思想的教育的原则 (四)价值观的培养

2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程的教材与教参一、中学历史教学的教材 (一)教材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广义: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

狭义: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习惯称教科书。 2、分类

⑴以文字材料为形式 ⑵以非文字材料为形式 (二)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审定 1、制度课程标准由国家颁布

2、教科书制度分国定和审定制,即通常说的“一纲多本”。 (三)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基本结构

1、课文(正文) 2、辅助课文

(四)现行教科书的特点1、开放性 2、联系生活实践 (五)现行教科书的使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3

3、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1、教科书的使用

⑴整体把握脉落 ⑵全面理解内容 ⑶明确难点重点 ⑷教案设计的依托 2、使用要注意的问题

⑴以基本文为教学基础,不忽视对补充文的运用 ⑵对课文的学习与图文的学习相结合 ⑶统考课文学习与作业练习 ⑷引导学生运用教科书 ⑸提倡灵活性与创造性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参考书 (一)教师参考用书的内容与作用 1、教师参考用书的内容

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点 教学要求(设计)和建议、习题解答、课文注释、史学动态 ⑵教学资料:参考书、资料、注释、附录 2、教师参考用书的作用

4

⑴帮助教师理解课标原则和精神提高讲课备课水平 ⑵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 ⑶有利于教师理解教材去疑解惑

⑷更新教学观念、开阔教学思路、充实专业水平 ⑸增加教学素材

(二)教师参考用书的使用 1、不脱离大纲和教科书

2、建立在教学实践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3、掌握更多信息了解更多资料 4、完善教案编写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5、选择性的运用材料 6、创造性的运用

第四章 历史知识的特点与教学原则 (一)历史知识的分类

1、人类社会发展 2、自然发展

5

(二)历史知识的特点

1、科学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学科的科学性) 2、过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认识方法论) 3、规律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事物的联系性) 4、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一)定义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1、科学性与真实性(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统一 2、主导作用与主动性相统一(师生互动) 3、系统性(演变的顺序 )

4、直观性 (知识获取的途径) 5、巩固性 (知识的掌握) 6、量力性(可接受性)7、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8、因材施教(学生差异)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与授课 (一)教师备课的作用

1、上好课的前提 2、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3、提高自身素质的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6

(专业属性)

(二)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形式 1、按参加人数的多少分

⑴个人备课 ⑵集体备课

2、按教学时间分⑴常年备课 ⑵学期备课 3、按教学时段分⑴单元 ⑵课时 (三)教学准备的要求 1、认真写好每课教案

2、不断补充新信息,使每次教学有新意 3、随教材的变化及时做好准备 二、学期备课的要项

(一)结合课程标准,通读教材

1、深化对课标的理解,领会基本精神和体系

2、了解教科书中教学内容的脉络,把握每课书在全教科书的位置 (二)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 1、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学习的基础 3、如何开发和培养智能4、思想教育内容

7

(三)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拟定本课程在全学期的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安排

3、单元、学期复习考试安排 三、课时备课

(一)课时备课前的重点是钻研教科书 1、要了解课标,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内容在整个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掌握课程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前后课内容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弄懂本课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做到史实熟悉、概念清楚、观点正确。

3、抓住课题中心内容,提练课题中心思想(教材所体现出的本质问题),研究课程内容; 4、吸取《教参》中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的内容及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

5、处理教材内容,大致从“知之较少,经过资料查阅,开阔视野,扩大信息 量,解释疑问,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然后进行筛选”(少—多—少)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原则:从教材内容出发,深刻挖掘,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可行性和现实性相结合,难度适中。

8

2、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

⑴教学重点:体现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最本质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教材的某一段内容,一是贯穿于教材的线索。突出重点可强化中心,利于学生理解教材。

⑵教学重点:学生难于理解而有待教师启发解惑的内容。其表现为:学习内容不能较快理解,学习新知识缺乏旧知识的铺垫,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干扰作用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

⑶两者的关系:既联系,又有区别 3、教材处理

要项:对教材进行取舍、增补、校正、拓展、调序

注意问题:增补、拓展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但必在课标和教材规定范围内;目的是突出重点。精简的内容为一是学生可理解的内容二是学生已掌握的内容,目是为保证重点、筛选知识

4、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素: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性质特点、结合教师自身特点、教学时间和学校设备条件

目的: 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学生的潜能,发挥师生间配合的效益,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结果 5、教学媒体的选择

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选择, (三)编写课时教案

9

1、教案的分类

⑴详案 (p240 ) ⑵简案 2、教案的主体内容 教学过程

二、中学历史教师的授课 (一)中学历史教师授课的定义

按照预定的教案将在备课中形成的教学设计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过程 (二)中学历史教师授课的阶段划分(新授课) 开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中间:讲解新课 结束:内容小结,习题解答 (三)中学历史教师授课的教学技能

⑴导入技能 ⑵讲解技能 ⑶提问技能 ⑷板书技能 ⑸语言技能 ⑹演示结束技能 ⑺变化技能 ⑻反馈和强化技能 ⑼结束技能 ⑽组织教学技能

第六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基本方法 一、历史教学组织的形式与课型

(一)历史教学组织的形式1、班级2、小组3、个人

10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课型 1、按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划分

综合课 :既捡查复习旧知识,又讲解新知识 单一课:完成单一教学任务 2、按教学内容划分

导言课 讲授新知识课 复习课 考查课 讨论课 活动课 讲评课 (三)历史课堂教学的程序

1、组织教学:检查人数、说明教学内容

2、实施教学:讲授课程目的、基本要求、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3、教学小结: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和预习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1、定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在教学原则指导下的师生互动。 2、作用: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方法的确定依据

1、课型、2、教学对象 3、教学设备与环境 (三)常用教学方法

11

1、讲述法

⑴定义:教师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⑵分类:叙述法 描述法 概述法 ⑶要项:叙述法 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有头有尾的有情节的讲授要求 生动形象有情节有变化过程 开端、情节的发展,事件发展的高潮、低落和结局材料要典型、真实、形象,口头表达要细加琢磨,叙述要有感染力

描述法 对重要人物和重大场面绘声绘色的描述运用 主要在教材的重点部分 概述法 对教材中的次要部分,扼要的概括讲述用于勾画出历史的全貌和发展线索

2、讲解法 教师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论证以提示历史规律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的讲授方法

方式 分析和归纳法 比较和对比法

运用 先提论点然后对史实进行叙述和分析,最后作出结论

先叙述历史全过程和历史现象的具体情况,然后对史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边叙述史实、边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得出结论要点 观点和史料的统一规律性和具体性的统一

分析要全面综述要全面

3、谈话法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实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师生间通过谈话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点 学生参与谈话过程,更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用 学生对该问题有了一定了解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答案要单一,谈话告一段落要做完整深刻的总结

12

4、发现教学法 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只讲历史史实,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掌握概念和探讨历史的发展趋势优点 教学气氛活跃,有利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直观教学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形式

第七章 中学历史课程教与学的过程 一、中学历史课程教的过程 (一)教学实施过程的定义

1、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智能、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阶段 理解——记忆——运用 3、教学实施过程的特点

⑴历史性(过程的变化发展) ⑵周期性(新旧知识的接受)⑶整体性(学生的整体发展) ⑷个性(人的本质差异)

(二)教学实施过程的功能与本质

13

1、教学过程的功能 ⑴实现教学目标 ⑵维持团体 ⑶发展智能 ⑷发展个性 2、教学实施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实施过程的组成因素

1、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 2、相互关系(p112图) (四)中学历史课教学过程的实施

1、诱导学习动机(感知 ) 2、理解历史知识(形成概念)

3、巩固历史知识(记忆) 4、(运用)历史知识 (形成能力深化改进) 二、中学历史课程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关于学习

1、学习的定义: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 2、学习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过程

3、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⑴外部 ⑵内部

14

4、学习的分类(p127)

5、学习取向的分类:表层型(外部动机) 、 深层型(内在探求) 成就型(成就) (二)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

1、教师在课前要为学生创造完善的外部环境,学生有必要的准备 2、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 3、学生学习要有良好的心态,注意力集中 4、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5、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反思 第八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与设计

一、历史教学的模式当代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教学模式定义:

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二)教学模式的组成要素

1、指导思想 2、主题 3、目标 4、程序 5、策略 6、评价

15

(三)教学模式的功能 1、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四)教学模式的分类

1、传统模式 2、学问模式 3、系统模式 4、开放模式 二、当代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 1、以教授为主向以学习为主发展 2、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3、一般化向学科化发展

三、主要历史教学模式介绍及实施基本程序(一)主要历史教学模式介绍

1、讲解接受模式 2、探究发现模式 习模式

(二)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程序 1、讲解接受模式

16

3、合作教学模式4、社会考察模式、资料研

5⑴适应对象:系统知识、技能的讲授

⑵教学程序:“诱导学习动机——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 ⑶基本步骤:7部分(p141――142) 2、探究模式 ⑴定义:

通过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概念,发现科学的基本概念

⑵特点:学生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必要探究能力,有效地形成科学概念

⑶教学环节:

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 分析学习任务 选择教学方法与媒体 评价学系结果, 简言之学习——理解——见解 3、合作教学模式(p152) 4、范例教学模式(p161) 四、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

(一)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17

(二)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 (四)教育教学要注重学习个性的健康发展; (五)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五、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历史教学活动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从而把历史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思维;

(二)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应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探究与理解,正确建构其心中的历史,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

(三)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应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从而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四)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应注意学生学习历史时的思维活动,即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五)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

六、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8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2、难点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2、学法 (四)课时安排 内容的讲解时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2、讲解 3、语言4、强化 5、学法6、板书设计 7、练习设计8、示意图 第九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 听课 评课 一、说课 (一)说课的定义

1、广义的说课: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2、狭义的说课: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说课的意义

19

1、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 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 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2、理论性与科学性。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都会在评议说课,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尤其对说课者是最贴切的指导。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1、说教材

首先执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⑴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⑵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思想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说明。⑶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20

2、说教法、学法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⑴说课者要注意说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哪种教学方法为主,采用哪些教学手段。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⑵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知时,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时,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

⑶从教学内容来看,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应用题教学,一般以谈话法辅之以尝试法;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

⑷ 从教学对象来看,低年级多用演示法、实验法;中年级多用启发谈话法或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探究研讨法;高年级可适当用讲解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⑸ 从学法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3、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

21

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 生上课那样讲。

⑵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3)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4)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5)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4、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五)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1、说“准”教材;2、说“明”教法;3、说“会”学法;4、说“清”教学意图;5、说“清”练习层次。 (六)说课的局限性

1、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处理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这自然在评议上就有局限性。

22

2、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说得好,但教得不好,或者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看待教师说课的好与坏。 要把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五)说课的评析

评析说课的内容基本上和说课的内容是相对应的。 1、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2、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实用。3、评析方法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4、评析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达到教学目的。

(六)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说课中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要突出“说”字。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4、说课的时间,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

6、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 7、注意避免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8、说课与讲课结合。说课往往是教学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否科学,还要通过讲课这一实践来检验。

23

9、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二、听课 (一)听课概述

听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 听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和经验;另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听课技术要领,同时还要做些准备工作。

2、 听课准备 ⑴学识准备

熟悉教学大纲,充分把握教材。按大纲应做到五个弄清:

①搞清教学目的任务;②搞清教学建议;③搞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搞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⑤搞清新教学大纲的特点。

掌握教材应做到“三准一活”:

“三准”是对本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对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 “一活”是灵活地看教师组织和选择教法。

⑵ 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包括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 ③ 学习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哲学和先进教改信息等。

24

④ 积累听课评课材料,一方面要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图书中收集;另一方面边听课边总结。 ⑵心理准备

态度上的准备: 听课要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情绪上的准备:

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

⑶ 情况准备

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情况;要了解任课教师有关情况,如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等。

⑷ 物质准备

听课者不能徒手洗耳恭听,要带好听课笔记、教科书、参考书等。带笔要检查是否有水。 3、听课要领

⑴全身心投入,在听课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⑵掌握观察要领,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三、评课(方式一)

评课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就是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说服是一种技巧,说服是一种智慧。善于

25

说服别人,首先应善于说服自己。充分尊重别人,是说服别人的心理基础;以理服人,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保证。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是技术就有要领可操作。评课的原则、要领、形式和技巧反映了评课的规律和技术。

1、评课的原则

⑴ 实事求是原则 ⑵ 坦率诚恳原则 ⑶ 兼顾整体原则 ⑷ 讲究方法原则 2、评课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应有质量标准一样。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总体看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⑵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是第一位的。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⑶ 教学程序上分析

26

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的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占用时间过多,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27

*、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的,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的现象。 ⑷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什么是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⑸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看板书 。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28

看语言。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看教法。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议、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看教学效果。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八、评课要求:

1、认真听课,2、把握标准,3、讲究艺术,4、拟好提纲(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或特色,需要探讨的问题,改进意见建议)。

九、评课的注意事项:

1、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 2、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3、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4、要以事实为根据,增强说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5、要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十、不同类型课的评议方法

课的类型多种多样,不是所有的课都是一个听法,一个评法,必须因课而异,有所侧重。

29

1.达标课。这类课属于指导性听课评课,应该突出一个“导”字。这类课一般是由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执教。这类评课,要做到循循善诱,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那怕是一点一滴也要给提出来。对这些老师来说,点滴成绩往往就是推动力。这些老师的课往往问题比较多,不宜和盘托出。每次必须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总结,然后善意地提出来,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课某些方面确实需要改进而乐意主动地逐步地去改。在组织对达标课评价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授课人目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应尽量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其进取心。第二,由于这部分教师一般具有可塑性,接受新生事物快、反应灵活,因此,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各方面还要从严要求,评说中从严把握,使他们明确要求,找出差距,继续努力。第三,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重点指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2.研讨课。这类课属于研讨性听课评课,应该突出一个“研”字。评这种课,一要发表各自的见解,同时还应展开争论,只有这样,正确的观点,完美的方法才会逐步明朗,执教者、听课人都会有较大的收获。无论授课、评课,都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价研讨课时,应在主持人的正确引导下开展研讨,并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听课之前明确交代该研究课侧重研究什么问题以及该项研究的意义,使评课人在听课时有重点,评课时有核心。第二,要创设一种探讨、切磋问题的氛围。既然是探讨,就应允许各抒己见,既然是切磋,就应提倡互相商讨,主持人在引导发言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早下结论,因为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权威性或影响性,就可能导致不同意见者欲说又罢,使问题的探讨无法深入,直接影响评课的效果。第三,主持人要对研究和评价情况作简洁的归纳,包括对问题的研究有什么收获和进展、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有几种、认为哪一种有代表性或比较合理、对此类问题的教学建议等,目的在于肯定研究课的价值所在。

3.评优课。这类课属于竞赛评比性听课评课,应该突出一个“比”字。首先要确定一个统一的评比标准,有一个统一的尺子,如教学目的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讲授内容是否正确,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否体现教者自身的教学特色,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提问是否有启发性、思考性,教学语言是否规范,板书设计是否简洁明了。听课时应该先认真做好课堂记录,然后对照评分标准分项记分。这是就一堂课的本身进行纵向的比较;同一个层次的课全部听完以后再把所有的课集中起来做一次平衡,进行横的比较,最后得出名次。

4.观摩课。这类课属于示范观摩性听课评课,应该突出一个“学”字。这类课往往是一个单位或个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由集体或个人精心设计的课。一般来说这类课是较成功的课。因此执教老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控制,教学效果的检测等各方面都值得认真学习。听过以后应该再回忆回忆课堂教学的实况,组织讨论,看这堂课好在哪里,最好象集体备课那样,对这堂课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写听后的体会,使自己真正有所得。当然

30

这样的课也难免有问题,发现问题也应善意地提出来。

当然无论听什么课,评什么课,最根本的是要看教师有没有把知识讲正确,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的精神是否饱满,学生的思维是否紧张、活跃,学生的自学习惯、书写习惯好不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处理

说优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引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与评价。 说说不足

教学意见及改进的方法。

第十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复习与评估 一、历史学科的复习 1、复习的作用 (1)巩固所学知识

(2)把所学历史知识史系统化

(3)教会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1

(4)深化思想教育成果,发挥历史的社会功能 (5)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历史教学复习的分类 随堂复习 三、总复习 1、制定复习计划 2、复习的方法 四、历史试题的编制 1、中学历史考试的分类

(1)教学过程考试(小测验、期中、期末) (2)中学毕业学科水平考试(会考) (3)升学考试(中、高考)

其中(1)(2)是水平性考试,(3)是选拔性考试 2、历史度题的命题原则

(1)试题内容的广泛性原则 (2)命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原则

单元复习

期末复习

总复习

32

(3)命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 3、历史试题的分类及命题技巧 (1)历史试题的分类

(4)试题的量力性原则

客观性试题:填空 填图识图 单、多项选择、列举 名词解释 主观性试题:材料、问答 (2)命题的技巧

选择题:题义要鲜明,答案必须客观唯一的,题干和选项间必须是一致的,选项之间也必须一致 材料题:选材要与课标相关联,题目要与材料相关联,注重社会现实问题

问答题:分为叙述题、论述题、分析题、比较与对比题、综合题,此类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有针对性、灵活多变。

(3)历史试题的质量分析 信度大于0.9 效度0.4-0.7间 难度在0.4-0.7间区分度大于0.4

第十一章 师范院校学生历史学科的教育实习 一、教育实习的定义、目的意义

1、检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情况的掌握和实际运用水平;

33

2、检查学校教学质量,即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的培养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增强学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4、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教育实习是加速师范生实现预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二、教育实习的任务

1、进行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3、熟悉班主任工作; 4、进行社会调研。 三、教育实习的组织领导 学校有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

实习生以县为单位组成实习队、指导教师随同 实习学校有教育实习指导小组 四、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 1、时间安排 见习1周

上课3-4周

总结1周

34

2、第二课堂的开展 (1)作用

(2)第二课堂的组织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