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贺素珍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9期
摘要:在“市场营销学’应用课程的教学中,为了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需要逐步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适应期。同时,各职校和高校还需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市场营销学”课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示范作用,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全面提升“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 一、市场营销学概述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与市场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通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够科学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科学的市场营销教学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洞悉市场变化的规律,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的手段,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调查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
二、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学教学实践本身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当前多数职校和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条件相对封闭,制约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基于此,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实践亟待改革与优化,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以灌输性教学为主,教师按照课本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内容的灌输,难以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兴趣,也难以引导学生消化市场营销的诸多理论。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案例的运用,但单一化的案例显然难以支撑整个市场营销教学体系。基于此,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采用多案例教学法,在丰富的案例中融入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以企业中的实际案例来驱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强化市场营销的理论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合理分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搜集和整理市场营销的相关案例。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能够优化自身的分析和观察能力、理解和洞察能力。在学生搜集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确保案例涵盖市场营销学的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论内容,如市场营销战略、4Ps等内容。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编写案例,通过搜集相关资料,通过深刻领会市场营销的核心内涵,学生才能够编写适合的案例。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40%。学生就会忽略在平时课程学习中的积累,而将更多的精力只投入在最终的考试上,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市场营销学显然并不合适。而在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范式的考核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课外的创业策划回复占平时成绩的30%,课堂讨论占20%。此外,期中考试成绩和考勤占30%,期末创业策划报告及演示占20%。相比之前的“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方式,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范式的考核方式既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又增加了课外的创业策划回复和期末创业策划报告及演示等内容,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平时课程学习的积累,以及对相关理论的运用。 三、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程度偏低。目前,多数职校和高校已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式之一。但即使校企合作成了各大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其实际的校企合作水平依然不高。首先,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依照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校企合作规划。但目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存在信息不对等,再加上高校对企业的了解甚少,易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状况,甚至部分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仅是走形式过程,并未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校企合作的核心。
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策略 (一)增强校企合作程度
为了有效解决校企合作程度低的问题,各职校和高校必须改变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主动调研市场发展情况,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首先,为了打破形式化的校外企业实训,各职校和高校可以建立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并真正投入使用,让更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将校内实训活动具体化、常态化。其次,院校可以邀请企业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进入校园开展讲座宣传,或者定期邀请企业上层领导入校进行协商和座谈,充分的了解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资源。再次,院校应倡导开放的办学理念,鼓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融入社会,多参与社会实践,更加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
(二)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当前单一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院校和企业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整改。首先,学校应采用多元化的市场营销专业考核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诚信观念以及求实的行为态度,满足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其次,院校在考核学生专业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多考证、多实践,形成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重培养模式。最后,根据市场营销人才的特征,充分发挥院校作用、企业作用、社会作用,从而形成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环境,共同促进市场营销人才的展业能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课程的特性和环境的驱动使得“市场营销学”课程应该以应用为导向,重视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本着“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号召,将大学生创业内容贯穿到“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将项目教学法、创业策划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分组、座位安排、网络互动、课堂点评、企业实践、期末策划书答辩、典型案例分析、多元化的考核等手段,提高了学生营销策划能力与创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兴趣。该方法为提升职校和高校“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吴敏,赵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2):448-449.
[2]李华香.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02):54-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