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说到文化我们立马会分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在我看来,西方文明的光辉都来自古希腊,而东方文明则是由中国点点滴滴每朝每代积累出来的。古希腊文明热烈奔放而且华彩辉煌,荷马史诗中的波澜壮阔和诸神都让我们惊叹不已,没有古希腊文明就不会有罗马文明,更不会有今日西方引以为傲的文化源泉。而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出其外总会想到孔子的《论语》,七十二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总会拿儒家的思想和道家和各种家比较,有人喜欢道家的清静无为,喜欢佛家的普度众生。似乎真正喜欢孔子的人并不多,因为他被我们所造成了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很少有人会隐去他身上的光环,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普通人,但他以及他代表的儒学,已然是中华文明的中坚力量。
西方文明纵然与东方文明有再大的迥然差异,有再多的社会形态的背道而驰,但我依然认为这是自由但不失规则的优秀文明,古希腊文明教会人们自尊自爱,尊敬诸神但绝不盲从,懂得欲望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选择做一个虚假的卫道士,懂得生活的意义。古罗马文明制定了法则,让人们学会去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法律的存在被正式而庄严的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的欧洲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真挚,率直,热情,善良的自我才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而绝不是克己复礼压抑人性。
谈到东方文明的翘楚——中华文化,就免不得一提孔子,这是中华文化的标杆式人物,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孔子是一个过于严苛过于死守教条的儒家掌门人,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喜欢的孔子,真挚,诚实,善良,热情,有着不可救药的真。他没有道家的虚无,他愿意从自己做起,一步步,一个人一个人,一件事一件事,改变这个世界,他是四分之一的现实主义者。他没有墨家那么清教徒,他喜欢体面的生活,喜欢听听音乐看看书,偶尔出游,即使拮据也不愿意失去身份,他是四分之一享乐主义者。他没有纵横家的投机倒把,到头来只好回去写书,七十多岁了没有什么大成就,他想着按照自己的方案改变这个世界,就不愿意妥协了,他是四分之一的理想主义者。他没有阴阳家的虚无缥缈,他总是记着人,心心念念要“爱人”,仁也好,义也好,都是人,他是四分之一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人生,没有什么辉煌的记录,可以称得上“业绩”的,除了写了几本书,就是收了三千个学生,出现了七十二个贤人,虽然按照今天的升学率,那简直不值一提。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业绩,放在今天,恐怕没有一个学校愿意聘用他。可是,这个人,即使剥除掉那层人
为的神话外衣,还是称得上“万世师表”。
我以为孔子之所以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导师,并不是因为他象耶稣一样完美,而是在于他为我们演历了一个凡人要走的人生道路。而这才是孔子的价值所在。
而道家的老庄,墨家的兼爱非攻,我认为都是足够优秀而有价值的,可是我坚决的摒弃宋明程朱理学,在我看来那是让中华文明都黯然失色并且感到羞愧的文化,我们需要的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思辨,需要的是恣意畅快的中国文化史上的绝唱——魏晋风度,需要的是恢弘大气的汉唐激扬文字,这才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方文明的瑰宝。
许多时候中国人都太隐忍,我们的文化太谦和,缺失了血性和霸气,人生在世,求的便是畅快淋漓,而绝非忍字头上一把刀。我们需要的是李太白的豁达豪爽,辛弃疾的慷慨激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老师的书中是以世界人权宣言作结的,我认为若说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有力宣言
莫过于1776年美国的立国文书,振聋发聩,值得全人类铭记,我拿这段话为文化漫谈读后感作结,希望能与所有人共勉。“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若真要审慎的来说,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无关紧要的和一时的原因而予以更换的。过去的一切经验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还是情愿忍受,也不想为申冤而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形式。然而,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至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为其未来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忍受苦难的经过,也是他们现在不得不改变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其直接目标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个独裁暴政。为了证明上述句句属实,现将事实公诸于世,让公正的世人作出评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