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讲评
【真题在线】: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例文1】: 张扬个性活出自我
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
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
鸟,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
无论是水,还是花,抑或是鸟,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
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异彩缤纷。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揭开历史的面纱,古人亦无不以其个性而名垂千古。
陶渊明,作为一代隐士,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醉的世界里,他独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展现着自我!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
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不是刻意地炫耀自己,而是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因为今天的社会需要自我的展现,需要个性的创新,这是我们实现鸿鹄之志的必由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张扬个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青年,是否为祖国合格接班人的基准。只有在个性的天空里才能活出自本真的我,假如世人都没有个性,那么世界将会是一个机械的世界,浑然一色,黯无生机。
贯古今,串未来,我们都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用个性来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用个性来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泯灭个性的,因为个性是人生的灵魂,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活出自我。
【思路分析】: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俗谚的本意是,说话为文都要力求简洁,力避啰嗦。仅就此俗谚,即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论。
①写文章要厚积薄发,以约驭博,力求简洁。可举王安石<读孟尝君传>、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为例。标题可为 “厚积薄发,以简取胜”。
②批评现在社会上流行的 “假大空”之风,广告之假话,政客之大话、套话,文人之空话。标题可为 “假大空可以休矣”。
③从实际出发,该长则长,改短则短。标题可为 “说长道短”。
④对这句俗谚作进一步的引申: 无话就应该闭嘴;敏于事而慎于言;祸从口出;沉默是金。这四个短语都可以做标题。长篇小说<大学春秋>的主人公有一首极为深刻的小诗: 我讨厌那轻薄的知了,它只会永无休止地噪叫;开花前的炸弹是一块死铁,它却最懂得什么叫
做沉默。
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就这个试题而言,完全可以只盯着材料里的第一句话立论为文,而不必兼顾后面。(有的试题必须前后兼顾,要看具体情况,这是一种能力,只能在写作实践中获得。)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这有悖常理,不合逻辑,令人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许多考生被这一棍子打昏了。这固然因为它故弄玄虚,有刁钻之嫌。但是你若有大将风度,处变不惊,就会很快发现破折号下面就要给你作解释。
别人已经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你终于明白了,上面那句刁钻的话,是说要独立思考,力求有独到的见解;不要只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就是第五个立意。
⑤独立思考,言人之所未言。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命题大人对考生其实还是很有慈悲之心的,读到这里,你就不能再骂人家刁钻古怪、故弄玄虚了。这就又有了两个立意的角度。
⑥彰显个性,亮出你自己。
⑦捕捉瞬时闪现的创新灵感,不要让它与你失之交臂。
下面就⑤⑥⑦三个角度提供三篇例文,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行文中与材料照应的句子,以避脱离材料之嫌。
【例文2】 亮出你自己
语曰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这话有讨论的必要。在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有的同学木讷嗫嚅,欲言又止。盖木讷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无话,而是 “茶壶里面煮鸡蛋-------有东西倒不出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胆怯与自卑在作祟,不敢彰显个性,亮出自我。这就有可能为自己的人生埋下祸根,后患无穷,不可等闲视之。所以,必须刨出这个祸根,在属于自己的时空,勇敢地亮出你自己。
勇敢地亮出你自己,首先要弄清楚说话的重要性。放在茶壶里的熟鸡蛋,时间长了,腐烂变质,没用了,只能扔掉,茶壶里就没什么东西可以再往外倒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与思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同生共长。没有语言这个物质躯壳,思维的灵魂便无处依托。不敢说话,就像熟鸡蛋腐烂在茶壶里一样,长此以往,思维便会枯竭,智商便会下降,智慧的火花熄灭了,灵感的女神也不再来光顾你。这个过程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最终的结果就是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河及”!
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其次要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跪在他的脚下。所以,你一定要勇敢地站起来!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说错了怎么办?岂不让大家笑话!这是可怕的虚荣心在作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弈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就是说,要在权威面前开口说话,暴露自己的错误,请他们糾正,自己就提高了。战胜自卑的武器是自强,而不是以掩盖自己的错误为代价,去换来可怜的虚荣。自强的途径是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君子自强,永无必意,不断糾正错误,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至于至善”。
勇敢地亮出你自己,还要树立坚强的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不敢说我是卓越的,但我与众不同。上帝是用模型造人的,造出了我之后,便把塑我的模型砸碎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失去自我,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失去自我,是道路上最大的陷阱。
我的朋友!在骚动的世界面前,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吧!说你想说的话,何惧阴风冷雨一路同行;做你想做的事,何惮痛苦孤独伴随终生!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应该拥有自己的天空和色彩。请记住,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更重要!
你应该像流水像星星,像闪电像露珠,像出头的鸟,像关不住的春色,在属于你的时间和地点,毫无顾忌地亮出你自己。这样,世界才更广袤,人间才更斑斓,历史才更深遂,未来才更迷人。
【例文3】 于无声处听惊雷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一年),时任内阁中书兼礼部主事的一位高官,厌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腐朽,愤然辞职南归。在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中,凭直觉,他感到有什么大事就要发生了。在南归的路上,他大声疾呼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发出了近代中国第一声具有启蒙意义的醒世恒言。这个人是林则徐的朋友,他的名字叫龚自珍。
1918年(民国七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城,遗老们糾集的辫子兵要辅溥仪复辟,军阀们做着登基称帝的美梦。政客倒行而逆施,帮闲提倡读经,学界弥漫着复古思潮。一位身材矮小面目黧黑的绍兴人,徘徊在一株古槐下,苦苦地思考着。他终于在连篇累牍的 “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到了 “吃人”两个字,于是伏案奋笔疾书,揭穿旧礼教的吃人本质,发出了 “救救孩子”的呐喊。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沉闷的天空,响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惊雷,惊醒了在绝无窗户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从昏睡进入死灭的人们。我们这个民族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启蒙运动的帏幕拉开了。发出这一声呐喊的人,就是被称为民族魂的鲁迅。
1976年4月,北京城头春寒料峭, “大革文化的命”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那位年老体衰双目失明病魔缠身的老人,已经无力再和被他称为 “四人帮”的人缠斗。民生凋敝,经济濒危,长城被毁。在 “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鼓噪声里,流氓、女皇、狗头军师、自命太子,都粉墨登场,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我们的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五日是清明节,数以百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涌向天安门广场,涌向纪念碑前,悼念周总理,挞伐四小丑,支持邓大人,呼唤现代化。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于无声处”又响起了使鬼魅心惊胆颤的春雷,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复出奠定了基础。
在别人无话可说的时空环境里有话要讲者所发出的呐喊,不只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而且是社会变革的惊雷。民族复兴的丰碑上,将深深地镌刻下前驱者的英名。
今天,处在改革开放洪流中的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不会再出现万家墨面、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可是,面对假恶丑时,集体失声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只要看看天渊般的差别和天堑般的鸿沟就够令人不寒而慄了。时代,仍然在呼唤着人们的良知,呼唤着无话可说处的呐喊,呼唤着于无声处的惊雷。
【例文4】 于无话处有话说
在人和猿刚刚揖别的时代,人们都是吃生肉。对于吃生肉这件事,大家都无话可说
-------前人都是这样吃过来的吗!有人无意之中吃了一块雷击森林后被野火烧熟的野羊肉,觉得味道鲜美,就把野火火种引入山洞,将生肉烤熟,大声喊道 : “伙计们,都来吃熟肉吧!”于是,这个山洞里的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世纪以前,在西方,大家都相信是上帝造了人;在东方,大家都相信是女娲用泥捏成了人。对于神创造了人这件事,大家都无话可说------你敢亵渎神,活得不耐烦了吧!这时,有一个叫达尔文的人,在乘坐贝格尔号巡洋舰进行环球远航的五个年头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对比研
究和深入的思考,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人是由猿进化来的。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达尔文的同龄人里有一位叫法拉第的,探索电与磁的关系入了迷,沉溺其中,寝食俱废。有人看到他做实验用的磁铁导线,大惑不解 : “你摆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法拉第回答 : “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无数次的实验,在大家对电与磁的关系都无话可说时,法拉第说,当闭合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导体内产生感生电流。于是,第一台发电机诞生了。若不是法拉第在别人无话可说处有要说的话,你能想像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吗?
时间的车轮进入了20世纪,大家对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深信不疑,无话可说------你敢怀疑牛顿吗? 在研究微观领域粒子运动的规律时,薛定鄂、玻尔们实验的结论总是与牛顿定律不吻合。大家都认为是实验出了错。经过了反复的实验和思考,对于别人都无话可说的牛顿力学,玻尔们终于发声了------牛顿力学是用来描述宏观世界物质低速运动的规律的,不能用来描述微观领域粒子高速运动的规律。于是,量子力学应运而生,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手里的掌上电脑、智能手机。
20世纪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今天,我们面临着科技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的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竞争认拳头不认眼泪。人落后就会失业,企业落后就会被淘汰,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时代,在呼唤于别人无话可说处有话要说的创新精神。在我们青年面前,没有别的选项。
【例文6】 我言秋日胜春朝
无意中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
这叫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荡开的浓重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像是细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
作铺陈,甚至不沾半点墨。全卷意蕴于是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
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与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
这便是“唱反调”“叫板”之美。有些话,别人也说过,我便不必再附庸风雅;只有别人无话可说时,才是我的主场,我的黄金时代。
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了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
同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了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为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
只愿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尽管洪流碾过,巨山平偃而下,我却依旧能听到“我言秋日胜春朝”抑或更响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鸣。
【例文7】 亮剑无声处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很令人回味。“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
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也许,在众人经过的大道上我们的声音纵使再高亢也无人知晓。我们惟有亮剑无声处,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历来为文人墨客推崇赞赏。然而细想,倘若没有那“前人之述备矣”的走出大流,而仅仅徘徊于“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泛泛言谈,又怎会有《岳阳楼记》的成功。惟有在众人无声处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真心慨叹,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
且看鲁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个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宛如警钟般唤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
亮剑的背后,往往是一颗不拘于时、独立于世的心。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在今人的耳畔回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声音未曾消逝。别人已说处,自然不必再附和;别人无声处,需要的是我们的亮剑精神!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亮剑无声处的又有几人?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句。”喧嚣匆忙的社会中,我们歌咏的究竟是什么?能唱出自己的歌词与心声的,究竟能有几人?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何不在众人袖手旁观
之际打破冷漠的沉寂,用行动诠释自己内心的声音?何不在众人口口声声、模仿作秀的网络世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新时代中,亮剑无声处需要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海子那份“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坚持,抑或是斯巴达克斯为心中的太阳城而挣断绳索的激情。惟有亮剑无声处,方能无愧于己,无愧于心。
人生易逝。惟有于众人无声处亮出自己的声音,方能不枉此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