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版_汉硕真题练习

2022-09-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前五章)• 第一章 简论

1.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3. 中国文化的特点: (1)外在特点

A.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B.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C.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

D.多样性: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2)内在特点

A.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

B.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C.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第二章 地理概况

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4.西藏在(元朝)归入中国的版图。

5.明代设(奴儿干都司)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6.从秦汉到隋代实行(郡县制),从唐宋到辽金实行(道路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省制)。 7.汉武帝将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 8.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

9.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 第三章 历史发展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 4. 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5. 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

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

6.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7.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8. 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9.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 (1) 西方的华夏集团; (2) 东方的东夷集团; (3) 南方的苗蛮集团。

10.(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1.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

12.(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3. 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4.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5.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6.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之称。

17.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 18.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9. 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20.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魏:曹丕,以洛阳为都; 蜀:刘备,以成都为都; 吴:孙权,以建业为都。

21.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22.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 23. 南朝均以(建康)为都。

24.(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 25.(元)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 26.(明)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7.(明)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

28.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29.《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30. 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王朝

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学校,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 31.《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

32.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汉起义,并乘胜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第四章 姓氏和名、字、号

1.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 2. 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1) 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2)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3) 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

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4. 姓: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5. 氏:同一母系血统的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6. 姓氏最初的区别:

(1)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 (2)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 (3) 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7.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氏已是(贵族地位)的标志 8. 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秦汉)时代。 9. 姓氏的主要来源:

(1) 上古最早产生的姓:姬、姜、姚等; (2) 祖先的族号:唐、夏、周等; (3) 国名:齐、鲁、燕、韩等; (4) 地名:西门、南宫、东郭等;

(5) 官职:司马、司徒、司空、帅、尉、史等; (6) 职业:屠、陶、乐、卜等;

(7) 动植物:马、羊、龙、杨、柳等;

(8) 排行或数字:孟、仲、季、伍、陆、万等; (9) 爵号或谥号:王、侯、昭、庄等; (10) 出身:王子、公孙、公子、王孙等; (11) 少数民族:长孙、慕容、尉迟等。

10. 郡望:“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由于推崇高门大姓,人们注重出身,看中门第,便产生了所谓的“郡望意识”。

如:韩愈其实是河阳人,但由于韩姓以昌黎为郡望,所以自称“韩昌黎”。 11.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社会变动)的反映。 12.姓氏混杂的原因:

(1)帝王分封子弟功臣:从周代起,天子分封诸子诸臣和先朝后裔,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形成很多氏,也即后来的姓。

(2)战乱:战乱造成人口大量迁移。

(3)官宦:古代做官都在异地,后来子孙在当地定居,成为当地一姓。

(4)移民:封建国家为补充边远地区人口,或为了补充某些地区因战争、饥荒造成的人口短缺,采取强制性的移民措施。

13.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为了记录家族血统的承袭关系。 14.全国姓氏中以(李)最多,其次(王)和(张)。 15.“名有五”:《左传》中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1)信: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 (2)义:以道德品行命名; (3)象: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 (4)假: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

(5)类: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

另外: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牲畜、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 16. 名和字的关系:

(1) 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诸葛亮字孔明 (2) 名与字意义相关;如:赵云子子龙(云生龙); (3) 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晏殊字同叔 (4) 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

如:楚公子“壬(水)夫”字“子辛(金)”,取水生于金之意。 (5) 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刘邦字季;班固字孟坚 (6) 取于古语或成语

17. 号的流行是在(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

第五章 汉字

1.(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

2. 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3.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 4. 甲骨文最早是由(王懿荣)首先发现的。

5. 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

6.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7. 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仓颉篇》)。

8.“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9. 六书(《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指汉字的六种结构 六书 含义 例子

象形 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就是象形字; 日、月、龙、门等

指事 指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代表什么,但要仔细观察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 上、下、本、甘等

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合并在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 武:上边是戈,下边是脚趾,表示开步执戈,动武征伐。 旅、聂、安等

形声 由形旁和声旁组合形成的字; 左形右声:江、河、松、枫等 右形左声:期、朔、鸠、鸽等 上形下声:空、穹、笔、篆等 下形上声:基、垄、悲、愁等 内形外声:闷、圆、闽、唐等 外形内声:街、裹、序、固等

转注 建立同一类的字有统一的部首,如果字义相同则可互相注释;条件:部首相同或字义相同。 考、老属同一部首,又都是年老的意思,可以互相注释。 民和氓;走和趋;舟和船;梁和桥;顶和颠等

假借 词语中没有这个字,但是也不用新的字,而是借用现成的字去表示。 令、长、我、自、耳、且

10.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1) 写实主义精神 (2) 人体本位精神

(3) 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习题整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 B.老挝 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 (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 (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 )(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

A中州中原 B赤县神州 C 交趾安南 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第三章 中国历史的发展

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2010,厦门大学)

2、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2010,浙师大) 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细石器 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 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 __________ 。(2011,浙师大)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红山文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1,中山大学) A.长江 B黄河C珠江三角州 D华北平原

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A.云南元谋 B浙江余姚 C内蒙赤峰 D河南安阳(2010,华中师大) 8、判断:仰韶文化要早于河姆渡文化。(2010,南师大) 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

A 元谋猿人 B蓝田猿人 C北京猿人D汤山猿人(2010,南师大)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10,浙江师大)

11、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__。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红山文化(2011,浙江师大) 12、秦灭六朝,建立统一的秦朝是在___________年。(2010,西南大学) 1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被合称为“______五霸”。(2013,北师大) 14、在北京_______发现了北京猿人。(2013,北师大)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2013,北师大)

16、西汉末年,贵族______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新”. (2013,北师大) 17、判断:历史上所说的“楚汉战争”是战国时期楚国和汉国的战争。(2010,西南大学) 18、下令“破釜沉舟”的我国古代将领是___________。 A.勾践 B 曹操 C 项羽 D周瑜(2010,中山大学) 19、中国末代皇帝是__________。(2011,北师大) 20、唐以后宋以前称作_____________。(2011,北师大) 21、万历是__________朝的年号。(2010浙江师范大学) 第四章 姓氏、名、字、号

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________。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2010南京大学) 2、少陵野老是唐朝__________的自号。 3、汝南地区一般是__________姓的郡望。 4、判断:“韩昌黎”是指韩愈。

5、在以下姓氏中,____________来源与官职有关。 A姜 B 韩 C 史 D孟(2010,厦大)

6、中国人怎么取名、字、号?三者有什么关系?(2013北师大) 第五章 汉字

1、中国第一部汉字字典是___________。(2010,华中师大) 2、相传,黄帝的史官____________创造了汉字。(2010,华中师大)

3、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据说最早是由清代金石学家_______首先发现的。(2010,华中师大)

4、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_________。(2010南师大)

5、选择:东巴文是_________族经师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A.纳西 B东乡 C门巴 D景颇(2010南师大)

6、选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子标准字体是_____。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2010南师大) 7、中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___。(2010浙江师范大学)

8、中国人民币上共有5种文字,汉字以外的其他4种分别为________等少数民族文字。 A.蒙、满、回、藏 B.蒙、藏、维、彝 C.蒙、藏、维、回 D.蒙、维、藏、壮 9、古代发现的石鼓文字属于________ 体文字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体(2010,中山大学) 10、“金文”是商周时代刻在______上的文字。(2010,中山大学) 11、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2010南京大学)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感 D圣人造字

12、“女书”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起源于中国的_______,是在少数民族妇女之间流行、传承的文字。

A甘肃天水B 广西金田 C湖南江永D 云南丽江 13、名词解释:金文(2013,北京师范大学) 第六章 学术思想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各朝代思想家的观点及论著,考生以表格形式加以识记,即可。其中先秦哲学家及观点,为高频考题。

二、知识点归纳

1. 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 2. 孔孟之道:算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

孔子所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讲的是“入世之学”,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

3. 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讲的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4. 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代表人物墨子。 墨家思想更多地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

思想理论方面: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

形式逻辑方面:提出了以“名、辞、说”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自然科学方面:几何学、力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5.(儒学)和(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

6. 法家学说:战国时代后起的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将“法、术、势”合为一体,集法家之大成。法家思想实际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法”即君主的法令,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术”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君主应知人用人,听言察实;“势”即君主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

7. 经学:由先秦进入汉代,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两汉学术思想的主流——“经学”,它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其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学、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 8.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在《庄子》一书中被称为“六经”,这六部经典经过孔子删订,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因此也称为“六艺”。

9. 今文经:到汉武帝设立“太学”时,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后来才采用汉代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的,因此称为“今文经”。

10. 古文经:使用“古?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是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和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

11. 今文经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尊(孔子)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

12. 古文经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名物训诂)。 13. 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

14. 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 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测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

15. 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6.北宋初年的(胡瑗)和(孙复),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经世济人”,两人实开理学先河。

17. 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8. 北宋理学四大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19.(朱熹)集理学大成。 20. 四学:濂(周敦颐之学),洛(二程之学),关(张载之学),闽(朱熹之学) 21. 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22. 朴学:清代的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象汉儒一样注重训诂和考 据,而这种训诂和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

23. 乾嘉学派:朴学以清代为盛,成就超过古人,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 成“乾嘉学派”。

24.(顾炎武)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 25.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 26. 后人把王夫之的作品集结为(《船山遗书》),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

27. 四存之学:颜元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所以著述很少,一生只写了四篇文章,即《存学》、《存治》、《存性》、《存人》。称为“四存之学”。 28. 清代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而晚清的朴学则重视(今文经),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

三、习题

1、填空:孔子是春秋时期_______人,生于公元前551年。(2010西南大学)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A《庄子》B《孟子》C《孙子》D《老子》 (2010,中山大学) 3、白马非马是先秦哲学家_______提出来的。(2010,中山大学) 4、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有何晏跟________。 A孔融B许慎C郭象D王弼 (2010南京大学) 5、《道德经》的作者是________。(2010南师大)

6、判断对错:荀子提出“性善论”,孟子提出“性恶论”。(2010南师大) 7、判断对错: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2010南师大) 8、选择:《老子五十八章》中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_________。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2010南师大)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______的主张。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2010浙江师范大学) 10、北宋著名理学家有“二程”,他们是程颢和________。 A.程元 B.程伟元 C.程宽 D.程颐

11、西汉时期在思想上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帝王是_____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12、“焚书坑儒”实际上遵循的是_______家的思想。(2010,中山大学) 13、孔子学说的一个中心思想可以用“___________”来概括(一个字)。 14、一般认为,道家的鼻祖是_________

15、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体现出儒、道、法三家共同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即____________。

A.尚贤 B.大一统 C.无为而治 D.仁政 16、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天是生命创造之源,所以君子应该__________。 17、孔子重视“礼”这种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尤其重视丧礼和____________。(2011中国传媒大学)

18、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是_____和_____。(2011中山大学) 第七章 宗教信仰

复习建议:这部分内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祭祀的基本礼制、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各宗教的文物古迹与古代建筑部分略有重合,可结合记忆。

知识要点:

1. 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封禅)最为重要。

3. 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4. 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 5. 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6. 往泰山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 7.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 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9. 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 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10.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11. 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 12. 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 13. 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 14.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 15. 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16.(师)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 17.(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 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18.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 19.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20. 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 21.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

(1) 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2) 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3) 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4) 西行求法活动成风。 22.(鸠摩罗什)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 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23. 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

(1)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所主张的自我解脱和超度求生等教义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 (2) 这一时期,社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淡;(3) 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 25. 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

(1) 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2) 寺产丰肥;(3) 宗派林立。

26. 佛教宗派: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 27.(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28.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蒙藏附近的国家)等地。

29.(葛举派)又称(白教),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 30.(萨迦派)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

31.(格鲁派)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

32.(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33.(无常)和(无我)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34. 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 35. 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

36. 三武一宗: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冲突 的一种反映,也是三教对立、斗争的一种表现。

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37.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9年大题) (1) 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2)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3)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4)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38.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39. 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尊崇(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菩萨。 40. 佛教四大禅林: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41. 四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 42.(乐山大佛)是中国第一大佛。

43. 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太原西山大佛)。

44. 大藏经: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 45. 石经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 46.(佛指灵骨)指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

47. 道教的渊源:

(1) 原始宗教和巫术——行为基础

(2) 春秋战国时代产生“方术”——思想基础 (3) 阴阳五行学说——理论基础 (4) 黄老学说——名称来源

48. 道教的产生大体在(东汉中叶)。 49. 道教的基本特点:

(1) 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2) 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 (3) 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

(4) 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50. 道教发展的原因:

(1) 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

(2) 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有关; (3) 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

51. 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

52. 符录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 53.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道教的某些活动含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对某些科学技术,如:冶炼、化学等做出了贡献; (2) 道教的养身之道和引导之术,是现在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来源;(3) 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激发了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4) 在中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中含有大量的道教内容。

54. 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

55. 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56.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57. 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

(1) 信安拉是唯一的神(2) 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3) 信天神(4) 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5) 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6) 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58. 五功:

(1) 念功(2) 拜功(3) 斋功(回历9月)(4) 课功(“课功”的“课”的意思:信徒要交纳课税。)(5) 朝功 (回历12月) 59. 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中国的伊斯兰教 属于(前)者。

60.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唐)代。

61. 番坊: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商人逐渐增多,他们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 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不少人就侨居在中国的京城和沿海城市。由于他们 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在一起,形成“番坊”。 62. 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它的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促成离回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融合; (2) 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和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3)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3. 伊斯兰教建筑以(清真寺)、(塔)和(穆斯林墓地)最为常见。 64. 四大清真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杭州凤凰寺。 65. 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艾提尕清真寺)。 66. 基督教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公元(7)世纪。

习题1、判断:汉传佛教有被称为大乘佛教,藏传佛教有被称为小乘佛教。(2010南师大)

2、选择:基督教于_________传入我国。(2010南师大) A二世纪 B五世纪 C七世纪 D九世纪

3、下面不属于中国人三大崇拜范畴的是_________。 A生命彼岸 B天地 C祖先 D君师(2010南京师大)

4、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________,而“武圣”是关羽。(2010浙江师范大学) 5、藏传佛教又被称为(2013北京师范大学)

6、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_________,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

7、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和_________。

A.河南嵩山 B.浙江普陀山 C.江苏栖霞山 D.湖北武当山 8、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佛教________宗的观点。 A.禅 B.天台 C.密 D.律

9、《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高僧_____ 。(2011浙江师范大学)

10、中国古代帝王在祭祀天地的活动中,主要仪式有往_____封禅、往汾阴祭后土以及庙祭和郊祭。

6、判断:“达赖”和“班禅”是清初皇帝赐予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封号。() 11、判断: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佛家称之为“成道节”。()

12、佛教四大禅林有山东灵岩寺、______、湖北玉泉寺、南京栖霞寺。 13、判断:“喇嘛”是藏族文化和佛教结合的产物。() 14、道教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 B葛洪 C王重阳 D陶弘景(2010南京大学)

15、禅宗发轫于六朝,至隋唐而趋于成熟。六祖_____是它的代表人物。 16、以下哪座山不是道教名山?

A崂山 B罗浮山 C峨眉山 D武当山(2010,中山大学)

17、__________于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五代、北宋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元代在中国全面发展,与道教等其他宗教处于同等地位。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景教(2010,中山大学)

18、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_______。(2011中山大学) 第八节古代教育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较少,按照教育的类别进行分类识记,即可。

二、知识要点归纳1. 释菜:旧时学校,在建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祭祀先圣之礼,“释菜”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

2. 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

3.(重农)和(重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特点。 4. 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篇》)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 学校的发展:

夏代:庠、序、学、校。 西周:国学和乡学。 汉代:官学和私学。 隋炀帝:六学二馆。 6.(《劝学篇》)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7. 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

8. 明清国子监: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学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 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 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经 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9. 明清国子监的学生分类:

(1) 在京会试落地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举监”; (2) 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拨入监就读叫“贡监”;

(3) 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荫监”;

(4) 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叫“例监”; (5) 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10. 我国书院教育的三大高潮:

(1) 宋初:统治者看到民办书院为政府解决了文化教育问题,培养的人才也有助于 维护统治,所以从政策和物资两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出现了宋初四大书院

(2) 南宋: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所。 这时,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 动,并亲自讲课,各地纷纷效法,出现南宋四大书院;

(3)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黑暗,科举腐败,一些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和政 治主张,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教育重又兴起。

11. 宋初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另说: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12. 南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13. 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基本教材是(《四书》)和(《五经》)。 14. 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 15. 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 16. 我国的家庭教育应该最早始于(西周)。 17.(孔子)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教育的鼻祖。 18.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 19. 家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20. 清代民间小学的办学形式(蒙馆、家塾、族学)。

三、习题

1、判断: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太学。(2010浙江师大学) 2、《弟子规》,又名《训蒙文》,原作者是_________。A龚自珍 B纪晓岚 C黄遵宪 D李毓秀(2010,华中师大)

3、宋初四大书院有白鹿洞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和_____书院。(2012复旦大学) 4、宋元有别于官学的私学是________。(2010南京大学) 5、唐代规定,国子监在校学生要向老师行_______之礼。 6、以下书籍哪部不是旧时家庭教育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弟子规》(2011浙江师范大学) 7、我国最早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是_________的《颜氏家训》。 A.颜之推 B. 颜渊 C. 颜真卿 D. 颜师古 8、朱熹曾经主持讲学的宋代书院是 。

A.岳麓书院 B.石鼓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丽泽书院 第九章 科举制度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脉络较清晰,科举考试的名称、对考生的叫法等较为繁杂,需重点记忆。

二、知识点归纳

古代选才制度:世卿世禄制---客卿制---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科举制度:产生时间、各朝对科举制度的发展(隋炀帝、武则天、唐玄宗、宋太宗等)、 科举考试方式(制科、常科,乡试、乡试、御试)、考试内容、“三甲”

1.(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2. 中国科举制度的特点:

(1) 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 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3) 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的工具和奴仆。 (4) 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

3. 察举:就是由公卿、列候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

4. 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

5. 策问:被察举的人,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 6.(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7. 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8.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 9. 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

10. 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

11. 生徒: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 12. 乡贡:不在学校的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到京城参加考试,这些人称为“乡贡”。

13. 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 14.(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

15.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院试、乡试、会试。

16. 恩科: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加一次考试。 17. 科举制度的流弊:

唐:(1) 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2) 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与试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观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比较正直的人往往屡试不中。

明清:(1)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

(1) 明清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 (2) 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

连中三元:旧时在科举考试中,在乡试、会试、殿试皆得第一的考生。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或“殿元”,合称“三元” 三、习题

1、自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是________。 A九品中正制B察举C征辟D科举制 (2011中国传媒大学) 2、南宋以后的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称为( ) A状元 B榜眼 C探花 D进士(2011中山大学)

3、判断对错: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科举制。(2010南师大) 4、中国科举制度是_______代开始建立的。 A.隋 B.唐 C.五代 D.宋(2010浙江师范大学)

5、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通过院试的考生叫________,俗称“秀才”。 A.贡生 B.贡士 C.生员 D.举人 (2010,中山大学) 6、明清科举乡试考中的人叫做______。(2012复旦大学)

7、判断:“连中三元”是指旧时在科举考试中,在乡试、会试、殿试都考中了第一名。(2010,华中师大)

8、名词解释:连中三元(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

9、“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由亲自主持的考试。(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 第十章典籍藏书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名词的概念、一些典籍的年代及意义等。建议整理成块,多次识记。尤其是史书分类、图书分类法,在各高校真题中频频出现。

二、知识点归纳

1、中国古代的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刻印本),还包 括(石刻书籍)。 2. 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 3. 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已经出现了。

4.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

5.(唐代的《金刚经》)和(唐代的《陀罗尼经咒》)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6. 中国古代书籍的代称是(坟典)。 7.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8. 五经: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

9. 历代的读书和科举以(四书)为本,以(朱熹)的注为准。

10. 十三经:《周礼》、《礼记》《仪礼》、《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1.(明代)出现十三经的名称,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加上(《孟子》)。

12. 编年体: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13. 纪传体: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14.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

15. 实录: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

16. 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 17. 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 18.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19. 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

21.(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22. 类书:记录各个门类和某一门类的资料,经过编排供人查阅的工具书。 23. 现存最早的类书是(虞世南)的(《北堂书钞》)。 24. 唐代第一部类书是(欧阳询)的(《艺文类聚》)。 25.(《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是宋代的两大类书。 26. 明代最大的类书是(《永乐大典》)。

27. 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 28. 文字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照“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由此而建立了中国的“文字学”。 29. 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陈彭年、邱雍)编写的(《广韵》)。 30. 尔雅是一部(训诂性质的)辞书,共(19)篇。 31. 训诂:“训”是以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 “诂”以今天的话来解释古语或以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

32.(《尚书》)著作里面的(《禹贡》)一文,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形。 33. 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

34.(《大元一统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编修大一统制提供了范例和模式。

35. 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著作有(《文史通义》)。 36. 方志的两大流派:

(1) 历史学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使” (2) 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主要记述地理状况。 37. 地方志的作用:

(1)是社会制度之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之中得其梗概; (2)是前代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存其姓氏;

(3)是遗文佚事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 (4)方志多详物产税额物价等类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 (5) 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降之迹;

(6)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和、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它史实互证。 38. 汉代的三个藏书阁: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 39. 周代的史官兼掌(记事)和(收藏国家文献)。 40.(老子)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41. 二酉山洞在(今湖南省沅陵县)。 42. 清代陆心源的(皕宋楼)向公众开放。

43. 清代铁琴铜剑楼的(瞿镛)和(海源阁)的杨以增都是大藏书家,有“南瞿北杨”之称。 44.汉桓帝设(秘书监)一职,专管收藏艺文图书。 45.战国时期名辨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有书五车。 46.(天一阁)是现存最早的藏书楼。 47.清代官藏藏书阁

(1)内廷四阁:文津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 (2)宫外三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

48.版本最初的含义是与(抄本)、(写本)相对而言的。

49.版本学:版本最初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书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典籍不断增加,不同时间、地点、纸张、字体印刷的同一种书大量出现,于是版本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容包括了书籍抄印的时代源流、纸墨刀法、装帧形式以及书籍的优劣等。 50.善本三义:

(1) 一要“足本”,即内容没有缺漏或删节; (2) 二要“精本”即经过仔细的校对和注释; (3) 三要“旧本”即时间比较老的本子。

51.善本三性:

(1) 因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 (2) 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性”; (3) 印刷考究,装帧精美的“艺术代表性”。 52.(刘向)的(《别录》)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53.(刘歆)的七略中的七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他们父子二人是我国(图书分类)和(目录学)的奠基人和开山祖,也是我国最早的古籍校勘专家。 54. 经史子集:

经: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包括了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包括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 集: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 55. 目录分(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家目录)。

三、习题

1、“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渊薮,“四书”作为过去初习儒者的读物,指的是________ 。

A.《诗》、《书》、《礼》,《易》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诗》、《书》、《大学》、《论语》、

D.《礼》、《易》、《左传》、《春秋》(2010,华中师大)

2、我国古籍有四分法,文学作品应该归为______部。(2012复旦大学) 3、古文经学与________是汉代经学的两大派别。(2010南师大)

4、中国很早就注意图书分类,经、史、________、集,四分法开始于隋代。(2010南师大)

5、四书是由宋代大儒_______整理而成。

6、《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最见载于古代典籍_____。(2010浙江师范大学)

7、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代编撰的________ 。 8、《国语》和_________,都是国别史。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9、宋代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加入了________,成了后人所说的“十三经“。 A.《孟子》 B.《孝经》 C.《论语》 D.《尚书》

10、“韦编三绝”,这表明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A.甲骨 B.帛书 C.简册 D.纸卷

11、(2011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是________。 12、《_________》 是清代皇帝命人修撰的一部字典,是当时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

13、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是_______。

14、孔子搜集了鲁、周、宋等国的文献,编辑了______、_____、_____、《乐》、______、________。《乐》失传,“五经”一直是儒学的经典。(2010西南大学)15、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16、________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

A《汉书》B《资治通鉴》C《史记》D《春秋》

17、天一阁是明代藏书家______的藏书楼,对乾隆时期的“文津阁”等产生巨大影响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较多,建议考生按照关键词进行记忆,尤其是“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以及中医相关知识在真题中复现率较高。 二、知识点归纳

1.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02年大题) (1)被视为“旁门左道” (2)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2.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其中每个星宿由若干颗星组合。

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相配。

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星的坐标。

3.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4.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5. 圭表:圭:是地面上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 表: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

圭、表两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是中国古代观测日、月变化的方法 6.天干地支: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次序结合,组成60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 7.(《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著作。 8.《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 9.《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0.《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11.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先进了(一千)年。 12.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

13.北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提出的“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早了(四百年)年。 14.数学家(秦九韶)由于在(《数学九章》)中提出“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而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5.流行最广且影响巨大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 16.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 17.四诊:望、闻、问、切。

18.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9.(《皇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0.“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扁鹊)治病的故事。 21.(仓公)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 22.(扁鹊、仓公)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 23.《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 24.(华佗)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写的就是他。 25.晋代(王叔和)编写的(《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状。 26.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

27.唐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8.金元四大家(派别名称以及代表人物): (1) 泻火派,代表人物:刘河间 (2) 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恒 (3) 攻邪派,代表人物:张子河 (4) 养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

29.针灸:用针、灸的两种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消除病因的目的。

30.针灸依据的理论是(经络学说)。 31.(黄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2.明代三大针灸巨著:《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 33.(《尚书\"洛诰》)记载西周初年在建造洛阳城时绘有洛邑一带的地图。 34.(《管子\"地图篇》)已经将山川、道路、城郭的位置与大小列入了地图绘制必备的内容。 35.晋代制图学家(裴秀)确定“以一寸为百里”,把十进位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早了(一千年)。 36.《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描写。 37.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8.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侯纸”。 39.《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了我国人民发现的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质和指示南北的性状。 40.司南: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象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以测方向难以准确。

41.罗盘:人们将指南针于二十四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 42.(《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实。 43.最迟在(唐代),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

44.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 45.(唐代《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印刷品。 46.(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 47.胶泥活字(宋庆历年间毕昇) 木活字(元代农学家王祯) 铜活字(明代) 铅活字(16世纪)

三、习题

1、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______。(2012复旦大学)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_________。(2010西南大学)

3、北魏贾思勰所著的__________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是古代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农书 (2010南京大学)

4、在中医看来,在人体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中,有直行和横行的部分就是________,它们上下左右贯通起来就是人生命体的隐藏系统。(2011中国传媒大学)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在郑和下西洋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是__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6、二十四节气歌谣里,“春雨惊天清谷天”中的“清”指的是________。(2010南师大) 7、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是中医学最古老而完整的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8、古代计时中的“子时”是( )

A晚上11点到12点 B晚上12点 C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D凌晨1点到2点 9、《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李时珍 A南宋人 B明朝人 C元朝人 D清朝人

10、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________印刷品。 A雕版B石刻C木活字D三色印套

11、判断对错: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相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2010南师大) 12、选择: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_________。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2010南师大) 13、_______是张仲景的论著,开后世方剂学的先声。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千金要方

14、汉代名医华陀发明了一种具有全身麻醉作用的中药叫“__________ ”。

15、人们常常用“数九寒天”来形容寒冷的冬季,其中“数九”一般是从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开始数起。

16、判断:辛亥革命前我国采用的历法是农历。 17、中国造纸术发明的时间是在_________。 A、汉代 B.南北朝 C.隋代 D.唐代

18、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时他用的是_________ 。 A、泥活字 B、锡活字 C、铅活字 D、木活字

19、明代末年出现了一位中国地学史上的旷世奇人。他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地理旅行和考察并逐日记述,整理成_________。

20、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精确程度领先于欧洲________年。 A.100年 B.500年 C.800年 D.1000年

第十二章 传统建筑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应与前边所学知识综合记忆,例如:宗教祭祀建筑与宗教思想。其中“赵州桥”、“江南三大名楼”、长城的起止点是历年真题中常见的内容。

二、知识点归纳

1.在浙江省余姚市河母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隼卯结构),这种半穴居就是最早的房屋建筑。 2.中国古代建筑的六大分期:

(1)成型期: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宫殿已成为高台建筑,大型建筑各自封闭而独立,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 (2)成熟期:秦汉——三国时期

特点: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 (3)吸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4)高峰期:隋唐两代

特点: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 (5)转变期:宋元两代

特点:城市的建筑规模缩小,大型建筑也缺少隋唐时的那种恢宏气势,但是显示出某些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 (6)渐进期:明清两代

特点:宫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发展呈迟缓状态,可见体现在建筑形式中

的封建意识已经沉淀为一种心理定势。但在同时,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却在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 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架构”,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2) 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 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3) 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

(4) 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

4.古代城池的含义及其具体建筑:古代的城市叫做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

5.春秋至隋唐时代实行(里坊)制度。

6.近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

7.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前者的总设计是宇文恺,全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明德门)最大,是全城的正门。 8.明清的(北京),是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最大的城市,分为(都城、皇城、宫城)三部分。 9.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西安城),其次是(荆州城)和(平遥古城)。 10.(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11.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12.唐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13.(未央宫)是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 14.唐代帝王以(大名宫)为施政的场所。

15.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兴庆)殿中。 16.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建造的。 17.北京故宫的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18.北京故宫的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19.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最为突出。 20.中国的殿堂大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庑殿重檐)是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是(歇山),天安门城楼即取这种形式。 21.吻兽或瑞兽,正脊两端的吻兽叫(鸱吻)。 22.(周)时候始有封土出现,并按照帝王的爵位来决定封土的大小,那时把国君的墓叫(墓丘)。 23.陵寝:国君的墓越造越大,大的如同山陵一样,因而帝王的坟墓就称为“山”或“陵”,加上陵前供死者灵魂起居的前殿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和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陵寝。 24.帝王陵寝的发展: 周代:封土为坟 唐代:以山为陵 明清:宝城宝顶。

25.方上: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都采取这一形式。 例: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

26.宝山宝顶: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是晚期陵冢,以明清为代表。 例:明十三陵、清东陵

27.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中国帝王墓中极其罕见。 28.从明代的北京十三陵开始,形成(陵墓聚集制),只统一建一个大陵园,园内各陵自成体系,功臣不再陪葬,只允皇族葬于园内。

29.长城的修建早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楚)国,当时叫(方城)。 30.由长城得出的认识:

(1) 长城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系统工程,它所反映的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 攻性的;

(2) 长城是大一统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像万里长城这样宏伟艰巨的工程,单靠 小农经济的分散意识,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3) 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力与智、灵与肉铸成的美的实体; (4) 长城是民族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见证)。

31.关隘:长城的关门的建筑凭借险要,往往建于两扇狭隘之处,故称为“关隘”。关是(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产物,最早的关用于(贸易),检查(货商出入)因此称为关卡。 32.成语鸡鸣狗盗出自(孟尝君)的故事。 33.我国最早的吊桥是(李冰父子)建造的。

34.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梁桥、浮桥、吊桥、拱桥),其中(拱桥)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

35.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特点:

(1) 地区性:即各种不同的桥形、构造及其用料,都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2) 实用性:即古人造桥,讲究实用,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 (3) 社会性:即为全社会共同享用。 36.我国桥梁艺术风格的表现:

(1) 造型优美多姿,有的如长虹、有的弯如新月、有的轻巧欲飞、有的雄壮厚 实、各种造形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

(2) 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宫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 的特点所在; (3) 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并且往往与当地的 风俗、闽清和历史有关。

37.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李春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敞肩)拱桥。 38.(卢沟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 39.唐代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 40.南宋建于福建省晋江是的安子桥,俗称(五里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 41.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绍兴市)。 42.(壮丽的宫殿、雄伟的长城和曲折多变的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三大瑰宝,并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调。

43.中国的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四种,其中(皇家园林)出现的最早。

44.私宅园林始于(西汉)。

45.现存最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 46.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1) 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 (2) 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

(3) 在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

47.现存最早的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池”)。

48.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 49.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其中(避暑山庄)面积最大。

50.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51.广州四大名园: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十二石斋。 52.(豫园)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

53.河北省保定市的莲花池建于(元)代,是北方少有的历史名园。

54.米万钟的(勺园)和陈元龙的(安澜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大私家园林。 55.大约在(秦汉)以后,亭的政治作用消失,成为人们远行送别的场所。 56.全国最大的一个亭子是十七孔桥上的(廓如亭)。 57.(秦汉)以后,因朝廷的许多办公机构多建于台上,因此把台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名称。 58.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59.宗教祭祀建筑的主要种类有(寺、观、祠、庙、塔)五种。 60.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1)嵩山中岳庙(2)曲阜孔庙(3)北京故宫 61.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花塔、金刚宝座塔)五种造型。 62.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的(四门塔); 63.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属于(密檐)式; 64.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的(开元寺塔),属于(楼阁)式; 65.现存最早最大的的木塔是山西省(应县木塔),属于(楼阁)式; 66.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属于(楼阁)式; 67.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省(济宁市铁塔)。

68.中国古建筑外围的装饰性建筑:华表、牌坊、碑阙、照壁。 69.(东汉)时开始以(石柱)作表,立在墓道前作为神道的标志。 70.碑起源于(先秦)时代,有(宫碑、庙碑、丰碑)三种。

71.碑碣:古代的碑分长方形和上圆下方两种,前者叫“碑”,后者叫“碣”。 72.(山西省西安碑林)和(山东孔庙碑林)是古碑荟萃之地。 73.现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灵岩山的韩世忠墓碑)。

74.阳山碑才指为(朱元璋墓)准备的。我国现存古阙最多的是(四川)省。 75.衙门:古代将军领兵在外,树大旗以表示营门。由于旗上装饰象牙,这种军旗便称为“牙旗”,因而营门被称为“牙门”。后来文官的办公处也习称“牙门”。因“牙”与“衙”二字同音,后世通称“衙门”。 76.会馆:即聚会之馆。

77.会馆从实际用途可分为(“同乡会官”、“同业会馆”)两种,会馆里有演出,目的有(娱乐)和(酬神)。 78.(李冰)主持都江堰;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在现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7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三、习题

1、江南三大名楼中的________位于湖北武汉。(2010浙江师范大学) 2、判断: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皇家园林。(2012复旦大学)

3、中国现存最大并保存完好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

4、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___门,北有玄武门。 5、判断:秦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6、 我国古桥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_。 A.扬州 B.苏州 C.绍兴 D.杭州

7、在布局上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对住宅的影响的民居建筑是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8、判断:“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园林之城”指苏州,“东南名园之冠”指上海豫园。(2011,浙师大)

9、世界遗产之一云南丽江古城保留的是______族的传统风貌。 A.白 B.布依 C.纳西 D.景颇 10、 北京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恭王府”,最早为__________的府第。 A.纪昀 B.和珅 C.傅恒 D.刘墉

11、(2011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________,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透过窗子望去,就是一幅画。 A五角形 B扇形 C波浪形 D漏斗形 12、紫禁城以_______为主色 A黄红 B黄绿 C红蓝 D红绿

13、“石舫”是北京_________公园中的著名景色 A北海 B颐和园 C什刹海 D故宫

14、位于河北省的_______建于隋代,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2011中山大学) 15、名词解释:江南三大名楼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 第十三节 古典文学 【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较多,所占比例也较大,建议考生按照文学体裁进行记忆,一边把握文学的发展流变,要对著名作家作品熟知。 【知识点归纳】

诗词作品及诗人: (1)诗:《诗经》、楚辞、乐府诗、《古诗十九首》、“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沈约的“四声八病”、“初唐四杰”、“沈宋”、“诗圣”、“诗仙”、“诗史”、“诗鬼”、“元合体”、“小李杜” (2)词:“温李”、《花间集》、“六一居士”、“豪放派”、“婉约派”、“西昆体”、“南宋四大家”、明代“前七子、后七子” 散文及其作者: 先秦:历史散文:《尚书》《左转》《国语》《战国策》;哲理散文:《老子》、《庄子》、《孟子》等(其中寓言故事)

汉魏:史传、政论(司马迁、贾谊、晁错) 魏晋:曹操《求贤令》、曹丕《与吴质书》、诸葛亮《出师表》、阮籍《与山巨源绝交书》、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桃花源记》

唐宋“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三苏”、 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清代:桐城派 辞赋及作者: 荀子《赋篇》、宋玉《风赋》----“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曹植《洛神赋》、左思《三都赋》、江淹《别赋》、庾信《哀江南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

戏剧及戏剧家:“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末明初“四大传奇”、“玉茗堂四梦”、李渔《闲情偶寄》、清初的“南洪北孔”、“四大徽班”进京 小说及小说家:西汉刘向《说苑》----“志人”“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明代四大奇书”------冯梦龙“三言二拍”------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清末小说

三、习题

1、选择:下面哪个不属于关汉卿的作品_______。

A《窦娥冤》B《蝴蝶梦》C《望江亭》D《西厢记》 (2010南师大)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柳永在《______》中的名句。(2010浙江师范大学)

3、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代表著作《________》(2010浙江师范大学) 4、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2010浙江师范大学)

5、 判断:“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见于《庄子》中的《秋水》中。(2010浙江师范大学)

6、判断:“巨鹿之战”、“鸿门宴”皆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中记录项羽的重要经历。(2010浙江师范大学)

7、判断:左思的《上林赋》导致洛阳纸贵。(2010浙江师范大学)

8、成语“草木皆兵”,是因历史上的___________大战而来。 A.官渡 B.淝水 C.赤壁 D.垓下 (2010浙江师范大学) 9、__________是杜甫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

A.慷慨激烈 B.飘逸自然 C.含蓄深沉 D.沉郁顿挫(2010浙江师范大学) 10、唐代诗坛上被推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_________。 A.刘长卿 B.王昌龄 C.王维 D.白居易(2010浙江师范大学)

11.、判断:《关雎》的具体名称是《诗经·小雅·关雎》(2011北京师范大学)

12、焦仲卿和刘兰芝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之最《______》中的人物,讲述了一个与《梁祝》相似的爱情故事。(2011浙江师范大学) 13、中国第一篇近代白话长篇小说是《____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14、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是_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15、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下一句是___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16、判断:孟浩然是初唐四杰之一。(2012,复旦大学)

17、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以汉赋为盛。(2011浙江师范大学)

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________的词。(2011,中山大学) 19、判断:宋代柳永是豪放派词人。

20、判断:“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1、屈原实在哪一条江投水自杀的? A珠江 B汉江 C汨罗江 D乌江

22、与汉族早期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________族的著名史诗。 A东巴族 B满族 C藏族 D蒙古族 23、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民间四大传说?

A昭君出塞 B孟姜女哭长城 C牛郎织女 D白蛇传

24、文学作品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与古代四大美女有关,其中,“羞花”指的是________。

A西施 B貂蝉C杨玉环D王昭君

25、王维在《终南别业》一诗中,“行到水穷处”的下一句是________。(2010,南京师大)

26、元杂剧中被誉为“天下夺魁”的是王实甫所作的________。

A.《牡丹亭》 B.《金瓶梅》 C.《窦娥冤》 D.《西厢记》(2011浙江师范大学)

27、“沉郁顿挫”是谁的风格_______。(2011北京师范大学)

28、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________。(2010西南大学) 29、唐宋八大家中唐朝人有_________位。

A、2 B、4 C、3 D、5 (2010 西南大学)

30、《三国演义》中的三个突出人物被称为“三奇”、“三绝”,其中“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是_________。(2011中国传媒大学) 31、汉乐府民歌的特点是“感于哀乐,___________。”(2010南京大学) 第十四章 各类艺术 一、知识点整理

1.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1) “礼乐一体”的原则: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

(2) 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主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 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3) 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 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4) 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能。 2.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汉魏时期)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3.隶书:秦代由于官狱多事,奏章繁多,为了求得速决速用,官府让隶人(奴隶)们省易抄写,遂称“隶书”。

4.隶变:隶书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的,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 5.(钟繇)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6.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7.唐初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8.(欧阳询)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 9.(薛稷)实开后世瘦体的先河。

10.颜肥柳瘦:(01年名解)

11.帖学: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帖,然后又师法于帖。 12.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4.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瘦金体)。

15.晚明四大家: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 16.所谓运笔起势指起笔要注意(逆),结体要注意(违),章法要注意(侧)。 17.数量很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8.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时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佛教内容)为题材。 20.(灵岩寺千佛殿的40尊罗汉彩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21.秦汉时期,出现(百戏),包括杂技和歌舞。 22.唐代开设(教坊),管理宫廷歌舞。 23.梨园:(97年名解) 24.(唐玄宗)被奉为戏曲祖师。

25.杂剧的角色一般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扮演。 26.杂剧流行于元代,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台保存在(山西)省。

27.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议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28.雅部: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所欣赏,被称之为“雅部”

29.花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因为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被贬称为“花部”。 30.(京剧)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分为(京、海)两派。 31.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32.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1) 虚拟的时空环境; (2) 严格的表演程式; (3) 夸张的艺术形象。

33.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西洋画的区别): (1)从艺术特征上讲:

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

中国画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画人物,着力表现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意趣。因此,中国画在构图时特别讲究“立意”,即确立画家所表现的那个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正是画家所追求的情趣所在。

(2)在色彩的运用上:

西洋画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表现客观事物的色彩变化,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

中国画运用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形成所谓的工笔重彩。

(3)在画法上:

西洋画注意描写对象的比例,高低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中国画却只注意线条的运用,以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来体现华中丰富的韵律节奏,从而造成一种空灵的艺术效果。

34.绘画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是成熟而又独立的艺术门类; 35.(汉代)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 36.(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

37.没骨法: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 38.画龙点睛的故事指(张僧繇)。

39.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40.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

41.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应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42.画圣(吴道子)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他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形。

43.在(张萱)和(周昉)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

44.金碧山水: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喜用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

45.泼墨山水:王维丛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 46.(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

47.西蜀画家(黄荃、黄居寀)父子采用(勾现)的填色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 48.江南以徐熙为代表的徐体采用(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的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

49.院体画:宋代时,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 50.南宋画院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51.元代四大画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52.明写意山水画的代表(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泼墨勾勒)的技法画牡丹 53.清代末年的画家以(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为代表。

54.形神问题: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的形态则是在其次。

55.“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来的。

56.“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 57.(莫是龙)首先提出南北画宗的理论。 58.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巫术祭祀)。 59.周朝音乐的特点:

(1) 等级化,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拥有的乐队、编排和人数都有等 级差别;

(2) 音乐成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课程; (3) 音乐的功能用于祭祀转向主要为政治服务)。 60.清商曲(《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廷花》、《子夜四时歌》)。 61.唐代的(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

62.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他所选

的梨园子弟都属于(坐部伎)。

6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张炎)为代表。 64.(变文)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 65.勾栏(艺人)和瓦子(舍)。 66.北宋(陈旸)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67.明代的(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提出了十二平均律。

68.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69.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

70.编钟是(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乐器。

71.对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讲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进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中国的艺术很重视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但它所蕴含的仍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楹联艺术的作用,在于美化客观环境,激荡人的心灵。好的楹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72.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题的两句话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

73.对联的特点:

(1) 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特点; (2) 词性要相同;

(3) 结构要相应,即上下联的句法结构要相互照应;

(4) 平仄要相对,即上联用仄声字,下联就应当用平声字。 74.对联的作用:

(1)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看:它与汉字、汉语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又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不可分割。汉字是方块字,表意,单音节,汉语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由单音字组成的单音词排列起来,最能体现工整对仗、抑扬顿挫的特点,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2)从个人角度来看: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要作好一副对联,除了博学多闻之外,还要反应机敏。所以古代常以此测试一个人的聪敏程度。

(3)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古人曾用它来解决某些军事、外交、刑狱等重大问题。 1、中国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的是________。(2010南师大) 2、元曲分为_____和散曲(2012复旦大学) 3、宋徽宗赵佶的字体叫做_____。(2012复旦大学)

4、选择:《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大画家_________。(2010南师大) A李公麟 B张择端 C李唐 D文征明

5、古代的五个音阶指宫商角徵及()(2010南京大学)

6、《兰亭序》是著名书法家________的作品(2011,中山大学)

7、宋之前,歌舞占据中国表演艺术的舞台,宋以后,随着戏曲、说书等艺术的兴起,歌舞地位受到挑战,舞蹈作为独立的艺术自________开始走向衰落。(2010南师大) 8、中国的瓷都是江苏的景德镇,陶都是江苏的________。 9、判断对错: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八大山人本名石涛。() 10、判断对错:唐伯虎是唐朝著名画家。()

11、选择:唐代画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_________。 A李思训 B吴道子 C闫立本 D韩干

12、选择: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是_________ A焦点透视 B散点透视 C以大观小 D遗貌取神 (2010浙江师范大学) 13、京剧四大名旦_______、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14、判断:清代戏曲家洪升因撰写了《长生殿》而闻名于世,该剧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15、端砚产自下面哪里?

A.广东肇庆 B.安徽歙县 C.安徽宣城 D.甘肃临洮

16、现存的戏曲艺术中最为古老的是秦腔和_______(2011浙江师范大学) 17、“对联”的艺术特色同古典诗歌一样,要讲求工整、平仄和___________ 18、在浙江绍兴一带流传较广的一个较大戏剧种类为_______。 19、采用外来乐器、经过改造和消化而成为中国乐器的是________ 。 A.编钟 B.竽C.琵琶 D.箜篌

20、以下不能概括中国传统艺术显著特点的是___________。

A.以大观小 B.得意忘形 C.礼乐教化 D.融合互通

21、判断:.四大石窟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是: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复旦大学) 22、莫高窟在_________省(2010西南大学) 23、东晋时期《洛神赋》的画家是_________。

24、中国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_________,“柳”是指柳公权。 25、京剧历史中,“徽班进京”发生在________朝。

26、京剧《打渔杀家》的故事取材于____________。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27、中国有四大绣,即苏州的苏绣、广州的粤绣、湖南的______和四川的蜀绣。 28、判断:瓷器面不规则的裂纹,瓷器术语叫“开片”。

29、判断:京剧中花旦一般是天真活泼的少女,戏服也几近妖娆曼丽,最多使用“水袖”。 30、判断: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中医的经络学说和道教的引导之术。 31、京剧中,表示奸诈多疑的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的是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32、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包括_______、念、做、打。 33、判断:“吴带当风”中的“吴”是指唐代画家吴道子。 34、“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________乐器的弹奏声? A笛子 B琵琶 C二胡 D古筝 35、 “红娘”出自哪部古典戏剧?

A《西厢记》 B《琵琶记》 C《长生殿》 D《桃花扇》

36、中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个圆形、立耳、深腹、三足的______________。(2011中国传媒大学)

37、中国古典音乐名曲_________表现的是,秋天江畔,生机鼓吹,云飞云远,雁影参差的清幽世界。

38、中国文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棋指的是_____________。

39、乾隆皇帝在故宫三希堂珍藏的三件宝贝,分别是___________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荀的《伯远帖》。 40、自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这段时间,中国水墨画进入发展成熟时期,尤其流行用山水呈现心灵世界,被称为____________。

41、_______________是天津西南郊的一个村镇,三百年前,这里以做年画出名。

第十五章 风俗习惯

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考生可与日常生

活经验结合起来,加以识记。其中,嫁娶的“六礼”、官员衣服上的“补子”图案等是高频出现的考题;请考生注意此类考题,并注意审题,切勿直接照搬真题答案。 二、知识点归纳

1.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 2.中国风俗习惯的特点:

(1) 积久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2) 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

(3) 相融性: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 3.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西汉)时由药用转化为饮用,4.(魏晋南北朝)茶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 5. 公元805年,(最澄和尚)把茶仔带回日本,日本开始了饮茶史。 6.(宋元之后)改煮茶为泡茶。

7. 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品评泉水)和(品茗赋诗)两种风气。

8. 下茶和受茶: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放送聘礼,叫做“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做“受茶”。

9. 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仪狄)和(杜康),其中(杜康)成为(佳酿)的代称。 10. 从酒本身的发展来看,最早产生的酒应该是(果酒)。

11.(祭祀)和(饮酒为乐)是酒在社会文化中的文化功能的两种表现。 12.(阮籍)和(刘伶)是狂饮的代表。

13. 酒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文学)结缘。 14. 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 15. 四大菜系:鲁、川、粤、淮。

16. 中国古代的服饰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 17. 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式是(上衣下裳); 18. 周代的服饰有尊卑之分,具体有(冕服)、(弁服)、(元端)、(深衣)四种,其中(冕服)是最尊贵的一种; 19.汉代盛行(冠制),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 20.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公卿的服装有(法服(礼服))和(常服)之分。 21.唐代服饰特点: (1) 头上以幞头代冠;

(2) “品色衣”成为定制;

(3) 以腰间所佩戴?区别等级。

22.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

23.唐代各品官员服饰的颜色:皇帝著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著紫袍;五品以上著绯(大红)袍,五品以下著绿、青;士兵著皂(黑色);未进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著白袍衫。 24.宋代官服的变化在(幞头)和(鱼袋)。

25.缠脚之风兴起于(五代末年)末年,到宋代普遍流行。 26.明代官员文官用(鸟),武官用(兽)。 27.各品官员衣服上图案: 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

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

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牛 28.清代服饰特点:

(1)强令汉人削发留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可想制度之严 (2)废除明代服装以满族风尚重定冠服制度;

(3)帽子上饰花翎,花翎尾部晶莹似眼,以单眼、双眼、三眼区分官位品级,以三眼为最尊;

(4)朝珠,挂在脖颈垂于胸前,数为108珠,源于佛教数珠,限五品以上朝官悬挂。 29.对偶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并逐渐产生明确的婚禁,即禁止一切血缘亲属之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缘以外的氏族寻找婚配对象,这就出现了氏族之间的“对偶婚”,即“同姓不婚”。特点是非同一血缘氏族的男女方的婚配;男女之间的结合尚不固定,男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但主要的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 30.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周代)。

31.嫁娶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2. 转房婚: 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为妻;姐死,妹代姐为妻;父死,子以异母为妻。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曾较长时间的流行过。

33.阿注婚:流行于云南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阿注”是纳西语,意为“伴侣、朋友”。只要不是同一母系血统的成员及其后裔,都可以互为阿注。他们之间的性关系非常自由,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阿注的专用放里过夜,天明赶回家去劳动,这种阿注关系时间可长可短,每人除一个长期阿注以外,还有许多临时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归母家。 34.抢夺婚: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傣族、苗族欧曾实行过强夺婚,是男子通过强夺手段与女子成婚。是一种民俗,民间的“抢夺婚”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在此之前,双方早已换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但在迎亲那天,男方还是要组织一帮人,隐蔽在约定的地点,等新娘一到,一拥而上,捆绑回家,新娘则大呼救命,女方家人假追一通。 35.(父权)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36.据《墨子》《荀子》记载,我国在(先秦)时代就有了火葬。

37.石棺葬:就是用石板或石块构筑成长方形的棺材,置于地面,即为墓地。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四川西部的岷江和金沙江流域以及云南境内的一些地方。时间跨度起于商周,盛行于战国到两汉,延续到明代。据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石棺葬起源于古人对石的崇拜。

38.悬棺葬:就是把棺木高悬于崖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这种悬棺葬在福建省武夷山、江西、四川等地都有发现,其中武夷山的悬棺已有3800年之久。这些悬棺离地面有的几十米,有的上百米。悬棺形似小船。据认为,采用这一葬法的少数民族,迷信灵魂升天,认为把棺

木放得越高,灵魂就越容易升天。

39.考古发掘最早的龙形在(河南省濮阳市仰韶文化遗址)。 40.龙与皇帝合而为一,始于(汉高祖刘邦)。 41.龟龙:比喻人中英杰。 42.龟龄:比喻高龄。

43.龟钮:汉代时规定,凡列侯、丞相、大将军皆以金铸印,制为龟形,称为“龟钮”,以后遂以龟为官印的代称。

44.授龟绶:就是授予官印盒缓代,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41.“胸有成竹”是(苏文同)的画竹理论。

42.梅花的五瓣比喻(寿、福、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 43.四君子:梅、兰竹、菊。 44.岁寒三友:松、竹、梅。

45.宋代诗人(林逋)被称为“梅妻鹤子”。

46.灯节:即正月十五放花灯,古称“上元节”,或称“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遗风,跟天地崇拜有一定关系。

47.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间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清明节最初是个农耕节。因相传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被焚死于绵山,人们为了纪念他,形成寒食节。后来上坟祭祀的礼仪与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相结合,融入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到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

48.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

49.后世的重阳风俗主要是(登高饮酒)以避不祥。

50.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结果饿得骨瘦如柴,因此决定放弃苦行,这时他遇见一位牧女送他一些乳糜吃,吃后恢复体力,端坐于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家称之为“成道节”。 51.(先秦时代)已经有了十二生肖;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十二生肖的名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十二生肖。

52.中国古代以(南向)和(东向)方位为尊,以(黄)和(红)两色为贵,前者源于(地神)崇拜,后者源于(日神)崇拜。

53.避讳: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

54.国讳: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臣民们为之避讳。 55.家讳:封建士大夫们为其尊者自行避讳)。 56.避讳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三种形式。 三、习题

1、在中国,举行划龙舟、包粽子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2010南师大) 2、判断对错:旗袍是民国初年在满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3、判断对错:我国饮酒的历史最迟始于商代。()

4、选择: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烤鸭、广州的龙虎、南京的_________等。

A鸭血粉丝汤 B过桥米线 C羊肉泡馍 D东坡肉

5、中国古代的服饰最初并没有明确的等级概念,只是到了_________代,差别才变得明显起来。A商 B周 C秦 D汉

6、 在中国,举行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2010浙江师范大学)

7、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国的四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淮扬菜和_______

8、近年来流行的“中国情人节”指的是___________这一传统节日。(2011浙江师范大学) 9、判断:在我国云南泸沽湖畔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还保留着“走婚”的风俗,是母系氏族对偶婚的遗风。

10、判断:由于茶的利用,我国古代产生了茶礼,作为男女结婚时的媒介,即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作“受茶”;女方接受聘礼,叫“下茶”。 11、判断:古人所称的“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菊”。 12、北京地区的宫廷菜源自四大菜系中的______。 A.鲁 B.川 C.淮 D.粤

13、在我国民间心理影响超过孔子、倍受人们尊崇的保护神是___________。 14、中国传统上以_________为主位、正位和尊位。

A.东向 B.南向 C.西向 D.北向 15、在中国通常作为“福”的象征的是:__________。 A牡丹 B象 C鹿 D蝙蝠(2010西南大学) 16、传说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 ) A李白 B宋玉 C杜甫 D屈原

17、判断:明清以来,公认的八大菜系是:鲁、川、粤、闽、苏、沪、湘、徽。(2011中国传媒大学)

18、判断:唐代陆羽写出《茶经》一书,被奉为“茶圣”。()

19、判断:酒令有雅令和俗令,猜拳是俗令,雅令是作诗。 20、判断:“不惑之年”是指50岁。(2011中山大学) 21、判断:在古代,生了女孩被称为“弄璋之喜”。

22、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的作者是唐代出现的陆羽的《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23、选择: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一般称作_________。(2010南师大) A婚礼 B冠礼C宾礼D吉礼

24、选择: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起源于_________。 A庆贺 B祭祀 C农事 D社交 (2010南师大)

25、明朝规定百官品级用袍服上的“补子”加以辨别,其中文官用_________。 A.龙 B.麒麟 C.鸟 D.兽 (2011,浙江师范大学)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一、复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中“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是常考的内容,请考生结合当时历史发展进行记忆、答题。

二、知识点归纳

1.中国很早就与美洲有来往,影响巨大的早期中外交往就是(“周

穆王西游会见王母的故事”),这在《史记》和晋代的《穆天子传》中都有生动的记载。 2.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吴书》记载徐福东渡到达的是(亶州)。 3.日本至少在(明代)开始祭祀徐福。 4.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 5.(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6.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设置(“市舶使”),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7.元代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实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文化。 8.(鉴真)是日本律宗的始祖。

9.日本的平安二宗是(天台宗)和(真言宗)。 10.唐代的(义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描述了东南亚和印度佛教、地理、民俗以及医方。

11.李白的《哭晁衡》写的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吕)。

1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13.(《马克\"波罗游记》)是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利马窦)于公元16世纪来到澳门。

14.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

15.介绍中国历史最早的一部著作的是西班牙人(多萨)在罗马出版的西班牙文(《中华大帝国史》),随后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志》),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三、习题

1、唐代僧人玄奘所著的________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不朽之作。(2010南师大) 2、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介绍中国的著作是《_______》(2010浙江师范大学)

3、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___ 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4、判断: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五十多国,最远至非洲东海岸。

5、中西方文化的第二次大规模碰撞即“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在______。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2011浙江师范大学) 6、首先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的传教士是______。 A.马可波罗 B.利玛窦 C.金尼阁 D.汤若望 7、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_______。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D印刷术传到外国 (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万历28年到北京,在中国度过后半生的_________。 A马可波罗 B利玛窦 C阿贝仲麻吕 D佛郎机

9、西方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________在明朝官绅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0南师大)

10、汉武帝派_________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2011中山大学) 11、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生是 _________ (2012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章习题答案 我自己整理的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A

A.马来西亚 B.老挝 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 (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C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A. 赣 B.湘 C.晋 D.浙 (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4、新疆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错误(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杭州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B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正确(2011,北师大)

9、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内阁、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正确(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C

A中州中原 B赤县神州 C 交趾安南 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