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人教版

2024-04-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面人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与理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这篇小古文出自( )

A.《列子.汤问》 B.《山海经北海经》 C.《世说新语》 D.《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尝与诸小儿游”中“尝”的意思是( ) A.经历,体验 B.吃一点试试 C.常常 D.曾经

[3]下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诸:许多) B.此必苦李 (必:必定) C.诸儿竞走取之(竞:争着) D.取之,信然(信:相信)

[4]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解释最为恰当的选项是( ) A.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折断了。 B.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C.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小朋友争抢着跑过去折下树枝。 D.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王戎就去折下树枝。 [5]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

C.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D.树/在道边/而/多子

[6]“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把李子树折下来了?”

B.“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呢?” C.“你为什么站在路边不动呢?’

1 / 6

D.“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呢?”

[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B.王戎不喜欢吃路边的李子,是因为李子苦。

C.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D.我们要讲文明,不能随便摘路边的果子。

3. 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 (_________) 溺(_________) 堙 (_________) 故(_________)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________》,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卫用__________去填平东海,表现了精卫__________的精神。

4.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描写的人物叫_________,她化为精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大海十分辽阔,精卫却坚定地衔树枝和石子来填塞大海。这表现了精卫( )

A.做事自不量力,十分愚蠢。 B.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C.做事不经过仔细思考就开始行动。

[4]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我们会赞扬这是精卫填海的精神?( )

A.小豆豆在围棋比赛中输给了对手,她坚持刻苦练习,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获得冠军。

B.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这个毛病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四年级。 C.林雯雯每年春节都和家人一起挂红灯笼,贴春联。

5. 延伸阅读。

钟毓、钟会少①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③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注释)①少:shào,年少时。②令誉:美好的声誉。③复:又。

2 / 6

[1]请问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_____);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_____)。 A.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3]你能把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翻译过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钟毓和钟会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____________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 A.在关键时刻,要善于应对。 B.在关键时刻,要与众不同。

6.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_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___________焉。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__》。 [2]按原文内容填空。 [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______) (2)家贫不常得油。(______)

[4]文中车胤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5]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 )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

[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的描写的。一是形状,我是从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二是动作,我是从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三是颜色,我是从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

8. 阅读理解。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①,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②?”徐曰:“不然,譬如③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戏:玩耍,嬉戏。②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③譬如:好

3 / 6

比,就好像。④瞳子:眼睛的瞳孔。

[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理解。

衡①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③光而读之。

(注释)①衡: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②逮:到,及。③映:照耀。 [1]借助注释读懂这个成语故事,并写出它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穿壁”的意思是“在墙上穿一个洞”。(______)

(2)第二句中的“其光”,联系上下文,指的是“匡衡家里的烛光”。(______)

(3)第二句中“之”是指“书”。(______)

[3]这个故事中的匡衡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把短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A.经常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______) A.但是 B.唯一 C.只有

[3]王戎不去摘路边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一写,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起光,以书映光以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数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 / 6

(《西京杂记》) [1]解释下列词语。

(1)逮__________ (2)愿___________ (3)给__________ (4)大学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主人怪问衡_______________ [3]用过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邻舍有烛而不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文段中写了那几件事来表现匡衡勤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向匡衡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车胤传》

[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恭勤:_______ ②通: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本文主要学习古人___________的精神。

[3]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14. 认真阅读下面短文片段,完成后面习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__________着,毛毛细雨从天上___________下来。千万条柔柳_____________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___________________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哪篇课文?) 2、将文中空白处填充完整。

3、文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要认真思考哦。 (1)颜色非常鲜明而美丽。( )

(2)反映人们到集市上买卖东西,文中用来比喻春天一到,花草像约好了似的

5 / 6

都热热闹闹地生长起来。( )

(3)文中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 5、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填序号)( )

①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② 写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

6、摘抄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理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中带点词语“折枝”的意思是_______,“竞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三个“之”意思分别是:第一个“之”是指_______,第二个“之”是指_______,第三个“之”是指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从回答的话中可以体会到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