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梁设计相关规定汇总表

2023-07-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梁设计相关规定汇总

结构类型 砼结构构件 注意部位 纵向钢筋 相关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应不小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2根。 纵向受力钢筋 2、梁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4、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上部纵向构造钢筋 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长度不应小于lo/5,lo为梁的计算跨度。 2、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砼梁宜采用箍筋作为承受剪力的钢筋。当采用弯起钢筋时,弯起角宜取45°或60°;在弯终点外应留有平行于梁轴线方向的锚固长梁 度,且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d为弯起钢筋的直径;梁底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o/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o为跨度。但当在构件中部lo/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箍筋 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拉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附表2的规定;当V大于0.7ftbh0+0.05Npo时,箍筋的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24ft/fyv。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砼规》P119,9.2.9 《砼规》P118,9.2.7 《砼规》P115,9.2.6 《砼规》P115,9.2.1 参见规范 《砼规》P109,8.5.1 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3)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 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在受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不因小于0.28ft/fyv。 受弯剪扭构件 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 局部配筋 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2h1与3b之和的范围内。 当采用吊筋时,弯起段应伸至梁的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必应小于《砼规》9.2.7的规定。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规定。 梁 纵向构造钢筋 砼受压区高度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砼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x≤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式中:x—砼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附表3规定的数值; 框架梁 配筋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按附表4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常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拉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砼规》P169,11.3.7 《砼规》P168,11.3.6 《砼规》P122,9.2.13 《砼规》P167,11.3.1 《砼规》P167,11.3.5 《砼规》P120,9.2.11 《砼规》P120,9.2.10 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 梁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于300mm。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砼规》P170,11.3.8 截面尺寸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扁梁的楼、屋面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抗规》P60,6.3.1 扁梁截面尺寸要求 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bb≤2bc;bb≤bc+hb;hb≥16d 式中:bc—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倍; bb、hb—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及高度; d—柱纵筋直径。 2、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砼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抗规》P60,6.3.2 框架梁抗震构造措施 钢筋配置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5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抗规》P60,6.3.3 钢筋配置其他规定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抗规》P61,6.3.4 截面尺寸及砼强度等级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o/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lo/h小于1时,lo/b不宜大于25。深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部应与楼板等水平构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砼规》P239,G.0.7 纵向受拉钢筋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 2、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对于lo/h小于1的连续深梁,在支座底面以上0.2lo~0.6lo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宜小于0.5%。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分可由附加水平钢筋补足,附加水平钢筋自支座向跨中延伸的长度不宜小于0.4lo 《砼规》P240,G.0.8 深梁钢筋网 水平分布钢深梁 筋 拉筋 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砼规》P241,G.0.9 《砼规》P241,G.0.9 《砼规》P241,G.0.9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在深梁双排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于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0.4h的范围内,尚应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 当深梁全跨沿下边缘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附加竖向吊筋,吊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3/4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吊筋承受,吊筋应采用竖向吊筋或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分布长度s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当h1不大于hb/2时,s=bb+hb;当h1大于hb/2时,s=bb+2h1。式中:b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宽度;h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高度;h1—从深梁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件底边的高度。 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顶和梁底应做成封闭式。 附加吊筋总截面面积应按规范进行计算,但吊筋的设计强度应乘以承载力计算附加系数0.8。 吊筋 《砼规》P241,G.0.11 钢筋最小配筋率 其他深受弯构件 配筋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表6规定的数值。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梁相同,但其截面下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加强。 《砼规》P241,G.0.12 《砼规》P241,G.0.13

梁附表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 力 类 型 强度等级500Mpa 受压构件 全部纵向钢筋 强度等级400Mpa 强度等级300Mpa、335Mpa 一侧纵向钢筋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最小配筋百分率 0.50 0.55 0.60 0.20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者 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的百分率,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砼时,应按表中规定数值增加0.10;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6、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梁附表3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梁中位置 抗震等级 支座 跨中 一级 0.40和80ft/fy中的较大者 0.30和65ft/fy中的较大者 二级 0.30和65ft/fy中的较大者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者 三、四级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者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者 梁附表4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抗震加密区长度 箍筋最大间距 最小直径 等级 (mm) (mm) (mm) 一级 2倍梁高和500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梁高的1/4中的较大者 和100中的较小者 10 二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较小者 8 三级 1.5倍梁高和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500中的较大者 和150中的较小者 8 四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较小者 6 注: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梁附表2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

梁高h V>0.7ftbh0+0.05Npo时 V≤0.7ftbh0+0.05Npo时 150<h≤300 150 200 300<h≤500 200 300 500<h≤800 250 350 h>800 300 400 梁附表5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加密区长度 箍筋最大间距(采用最(采用较大者) 小值) (mm) (mm) 2hb,500 1.5hb,500 1.5hb,500 1.5hb,500 hb/4,6d,100 hb/4,8d,100 hb/4,6d,150 hb/4,8d,150 箍筋最小直径 (mm) 10 8 8 6 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梁附表6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种类 HPB300 HRB400、HRBF400、RRB400、HRB335、HRBF335 HRB500、HRBF500 纵向受拉钢筋 0.25 0.20 0.15 水平分布钢筋 0.25 0.20 0.15 竖向分布钢筋 0.20 0.15 0.10 注: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深梁上部1/4高度范围内且lo/h大于1.5时,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