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负责人:陈迅 学时与学分:64学时 适用专业:经管学院所有专业
课程教材: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参考书:
1、黎诣远,陈迅,《西方经济学教学辅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
3、斯蒂格里茨(美),《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
4、Mankiw,N.G. 经济学原理(第3版英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5、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英文版·第1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2
开课单位: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
第 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建立经济学理念;第二,培育经济分析思路;理解和熟悉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能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第一篇 概 论
第一章 经济学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从经济学的任务、发展、分类、内容等方面,概述经济学的ABC。
经济学是在一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条件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源,以求人类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
从方法论看,经济学可以分为制度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学,综合经济学与分类经济学。
一、知识点
·经济制度:狭义上,经济制度是指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制度的本质。广义上,可以按照生产方式、生产方法、交换方式、交换范围、生产要素、经济成长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这些不同分类也在我国广泛采用。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两者未必——对应:一种经济制度可以
第 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采用不同的经济体制,一种经济体制也可以用于不同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当代的市场经济可以分为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政府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种类型。
·稀缺性: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说,既有的资源都是稀缺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选择性:资源虽然是稀缺的,但具有多种用途和用法,应当进行选择,使资源配置最优化。可以说,经济学就是选择的科学。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技术条件下,一国资源能够产出的最大边界。如果多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就必须少生产若干单位另一产品。少生产的另一产品产量,是多生产一单位某产品的机会成本。少生产的另一产品产量与某产品单位产量之比,叫边际转换率。
·政治经济学:从研究家庭财产发展到研究国民财富以后,经济学就称为政治经济学。我国通常说的政治经济学,是指主要研究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泛指以资本主义为既定前提,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二、重点
·经济社会与经济学: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又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机制上基本相似。
第 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三大基本假设:传统西方经济学有完全理性、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三大基本假设,一般均衡理论就是基于这三大基本假设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但经济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论:人们未必都是理性的;竞争更多是不完全的;信息根本不可能是完全的。
·五大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五个: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谁做决策。这五个基本问题决定一国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西方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研究生产力。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个体入手,以个量分析研究一国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学从总体入手,以总量分析研究一国经济运行。总量并非个量简单合成。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应当如何运行,两者目的不同,但难以截然分开,必须相互结合。
三、难点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由于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具有天然联系,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联系,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两者能否结合已争论百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市场经济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两者在方法上基本相似,都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技术基础,都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
第 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四、教学方式及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注意设问、引发学生经济思考和兴趣,注意学生的参与和与互动。成功的概论讲授在于达到使学生建立经济分析的基本观念、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的经济学学习的强烈兴趣的有效目的。
第二章 市场供求原理
学时分配:4学时
供求原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贯穿全书始终。
本章首先研究需求、需求法则和需求曲线,然后研究供给、供给法则和供给曲线,最后研究需求与供给如何形成市场均衡,共同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政府管制对市场均衡的制约,以及均衡价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一、知识点
·需求:需求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量 = 愿意购买能够购买。
·需求法则:在特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成反向变动。
第 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需求曲线:以纵轴表示价格,以横轴表示数量,消费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对某种产品需求量的轨迹。
·供给:供给是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能够并且愿意提供的数量。供给量=能够销售愿意销售。
·供给法则:在特定时间内,生产者对某种产品的供给量,与其愿意售出的最低价格成正向变动。
·供给曲线:以纵轴表示价格,以横轴表示数量,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对某种产品供给量的轴迹。
·均衡价格: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又称结清价格),所有愿意以需求价格购买这种产品的买者都能买到,所有愿意以供给价格售出这种产品的卖者都能卖掉。
·均衡变动:如果需求、供给或两者同时发生变动,市场均衡状态将相应发生变动。
·管制价格:运用政府权力,直接规定某些产品的价格及其浮动范围,以保持物价稳定。
二、重点
·市场机制:市场供求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刀刃,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市场价格,反过来,市场价格又可以调节市场供求。市场的这种调节功能叫市场机制。
·市场均衡:市场供求相等,既无短缺,又无过剩,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数量将
第 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保持稳定的一种状态。
·供求变动与供求量的变动:供求变动是指,价格以外其他影响供求的因素发生变动,导致整个供求曲线的移动。供求量的变动是指,仅仅由于价格变动导致供求量沿着既定供求曲线发生变动。
·价格机制与管制价格:价格机制是市场供求决定价格、市场价格决定供求的自发调节功能,而管制价格则是以稳定物价为目的,以政府权力限制价格机制的自觉调节功能。
三、难点
·供求决定价格与价格决定供求:从市场供求原理上说,市场供求决定市场价格,反过来,市场价格又决定市场供求,两者互为反函数。但从几何图形上看,数学以横轴表示自变量,以纵轴表示因变量,而经济学与数学上的习惯相反,以纵轴表示自变量,以横轴表示因变量。显然,两轴的定义不同,供求曲线变量的性质、截距和斜率也不同,切勿混淆。
·均衡价格论与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仅从市场现象描述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四、教学方式及注意问题
在相关内容如政府管制中可进行案例讨论。本章是学生接受经济学分析思想的第一部分正式内容,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经济分析方法与观念的树立。要十分重视数学手段与经济思想的融合,挖掘数学模型的经济内涵。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以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手段,根本的是对经济问题本身的理解,而不是停留于数学本身。
第二篇 家庭经济行为
第 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第三章 家庭需求
学时分配:4学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是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具有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三重身份,在收入、价格、偏好等约束下,追求需要满足最大化。
本章先分别研究产品自身价格、有关价格和收入时家庭需求的影响,即需求价格函数、需求交叉函数、需求收入函数及其弹性,然后综合研究家庭需求预测的性质、方法和常用的线性需求预测。
一、知识点
·家庭:家庭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首要的经济主体。它不仅是产品市场的需求者,也是要素市场的供给者,具有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三重身份。
·需求价格函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仅仅由产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某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交叉函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仅仅由有关产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某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收入函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仅仅由家庭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某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弹性:需求的决定因素发生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即需求量变化
第 9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率与需求决定因素变化率之比。根据需求函数的性质,可以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
二、重点
·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市场需求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除产品自身价格、有关产品价格、家庭收入以外,也与个人偏好、心理预期、时期长短密切相关。要根据实证分析,找出某种产品的主要决定因素。
·常用线性需求函数:需求函数实际上都是非线性的,但非线性的数学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常用的需求函数都是线性的,或者通过对数进行线性化处理,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等弹性对数线性需求函数。
·需求弹性的计算:需求弹性的定义是明确的,但需求弹性的计算却并不简单,有点弹性与弧弹性(中点公式、低点公式、对数公式),线性与非线性函数弹性、短期与长期弹性之分。
·需求弹性的应用:需求弹性在需求预测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弹性不同,决策有别,效果迥异。
三、难点
·需求曲线的斜率与需求曲线的弹性:不能将需求曲线的斜率混同需求曲线的弹性。从需求弹性公式可以看到:需求弹性是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与需求曲线测定坐标的乘积,即: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需求弹性越小;需求曲线的坐标不同,需求弹性不同。
第 1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需求预测:预测是决策的基础,很重要,也很困难。这是因为:模型变量有限,不得不舍弃某些次要的但并非不重要的变量;统计资料不全、不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误差;模型的理论假设和估计方法,也可能不尽科学。由于模型不完全符合现实经济,预测结果也可能与经济现实存在距离。
四、教学方式及注意问题
弹性分析是经济学的重要量化分析方式,要牢固树立基本方法和手段,并大量引入实例讲解和一定的案例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及应用理论方法认识分析显示经济问题。
第四章 消费选择
学时分配:7学时
消费理论研究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也是终点。
消费选择有两种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以基数效用为基础,以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为前提,提出边际效用均等法则;无异曲线方析法以序数效用为基础,以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为前提,研究既定收入下的最大满足或既定满足下的最小支出。
边际效用分析法是传统方法,无异曲线分析法是现代方法,两者异曲同工,目前各有用处。它们不仅是消费选择的最优化方法,也为经济决策建立了一套最优化方法体系。
一、知识点
·效用:效用即使用价值,有主观效用与客观效用、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之分。
第 1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而获得的效用总量。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每追加一个消费单位所增加的总效用。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付出的代价,超过他实际付出代价的余额。
·无异曲线:即无差异曲线或无差别曲线,是具有同等总效用的各种商品组合的轨迹。
·预算线:即价格线,是以一定收入所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的轨迹。
·商品边际替代率:在既定效用水平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价格消费曲线:在既定家庭收入下,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量随产品价格而变动的轨迹。
·收入消费曲线:在既定产品价格下,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量随家庭收入而变动的轨迹。
·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是衡量贫富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重点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又称戈森第一法则。
·边际效用均等法则:当消费者以一定收入消费多种产品时,一定要使最后一元所得的边际效用彼此均等,才能使总效用最大,又称戈森第二法则。
第 1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在既定的无异曲线上,一种产品能够替代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随着这种产品的增加而减少。
·消费选择最优化:以无异曲线分析法进行消费选择时,无论是既定收入下满足最大,还是既定满足下支出最小,条件都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例。
三、难点
·无异曲线的性质:正确理解消费者偏好公理的次序性、传递性、单调性,深入掌握无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负、凸向原点、互不相交,是正确应用无异曲线分析法的重要前提。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斯勒茨基对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分析,虽然比较抽象,却将马歇尔的消费选择理论大大推进一步,在经营决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将消费者消费心理进行理论抽象并以数学模型刻画,要从心理解释入手让学生真正理解效用概念、效用规律和均衡选择,切忌将内容演绎为干巴枯燥的数学推导。注意基数效用分析和序数效应分析法的贯通,使学生能够以基数方法分析序数效用理论中的问题。以实例、例题、习题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 家庭理财
学时分配:1学时
运用消费选择理论所建立的最优化方程,研究作为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家庭经济决策,
第 1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包括就业与就业、工作与休闲、消费与储蓄、储蓄与投资等问题。家庭理财是古代经济学的主题,也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方面。
一、知识点
·教育:传统经济学将教育作为消费项目,现代经济学、特别是知识经济学将教育作为投资项目,即人力资本投资。无论家庭、企业还是国家,教育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休闲:休闲是指上班工作以外的睡眠、家务、学习、健身、娱乐等活动。工作有收入,休闲有乐趣,两者都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可相互替代。
·倒S型劳动供给曲线:作为劳动力所有者,家庭对劳动的供给符合供给法则,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但由于工资过低必须保证基本生活水平,或者工资很高而可以追求更多的休闲时间,也会出现工资提高供给减少的现象。所以,劳动供给曲线呈倒S型。
·储蓄: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家庭往往会将一部分现期收入存入银行,以便取得更多的未来消费。
·投资:投资是为了未来取得报酬而购买资产的行为。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家庭投资成为家庭经济决策的重要方面。
二、重点
·就学与就业:进入劳动力年龄以后,每个人都面临着就业与就业的抉择。由于劳动市场化和办学多样化,也为这种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 1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工作与休闲:就业以后,是更多地工作,以便取得了更大的收入,还是保持必要的休闲时间,保证身体、学习、生活全面发展,也是每个家庭成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可以相互替代,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寻求一个最佳组合。
三、难点
·投资组合:我国目前家庭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外,还可以购买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各种投资方式的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不同,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寻求一个最优的投资组合。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是序数效用分析方法的应用,主要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深入认识。
第三篇 企业经济行为
第六章 现代企业制度
学时分配:1学时
知识点
本章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之一企业的有关知识进行介绍。
第 1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厂商的概念:厂商是以赢利为目的,雇佣和使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和销售的组织。经济学将厂商作为生产和销售的主体,为市场提供产品供给。
企业与厂商的概念基本是一致的,没有严格的差别。但是现代经济学使用企业的概念来研究企业内容的结构、制度和治理问题。
•企业的种类:有不同种类的企业分类,基于企业的产权形态可以将企业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型。
•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主要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是否存在边界(企业规模大小)的经济学原因。经济学以交易成本的概念进行解释。
交易成本是在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日益复杂,为达成协议和完成交易所耗费的除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
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交易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进行,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进行调节;企业则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企业家运用权威在内部进行协调,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如果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便应运而生。因此,企业是组织内部资源配置方式,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现代企业制度:即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制度。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研究企业内部的结构、决策机制、治理方法及其效率。其中委托-代理关系中其中重要理论之一。
•企业行为目标的基本假设:经济学分析主要是建立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一假设是合理的,也是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具体化。
第 1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企业行为目标的其他方面:在企业的实际活动中,除了利润目标之外,还存在以下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顾客满意化、创造顾客等,这些目标对企业行为具有直接的指引作用。
•企业环境:指决定或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成效的因素总和,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企业环境的分析构成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产权形态、资源状况、企业家才能、企业文化等;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制度、技术等构成的一般环境和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环境。
二、重点
•关于企业的种类问题
企业种类纷纭复杂,形形色色,但是如果将企业作为一个从事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经济组织,其核心的问题是选择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生产要素,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获得销售收入,并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以为其提供有效的激励。因此,重要的是企业产权问题,它是生产有效组织的保证。也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教材一般只介绍企业产权形态上的企业分类。经济学原理分析企业行为,就是在产权明确、充分竞争、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收入分配的原则展开的。
•关于企业行为假设的问题
在经济学原理的课程中,一般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产量、价格和投入决策。例如,如果对比企业的经营实际,追求利润还是
第 1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追求市场(份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市场份额,利润就无从谈起,因此追求市场份额就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市场条件下的企业选择。但是,利润必然是企业长期和最终的追求,而追求市场仅是一种竞争策略而已。
•关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
简单地说,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一种公司制,具体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公司制激发了财产所有者的投资热情,也扩大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扩大了企业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比较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制度之下,企业产权如何明确、如何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三、难点
•关于企业性质的问题
什么是企业?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传统的看法是企业是一个生产组织。但是,并不能将所有的生产组织都定义为企业。比如,一个工厂中的车间和班组是生产单位,但不是企业。
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生产单位,其功能是把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分析这种投入产出关系的基本工具(见第七章、第八章)。至于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存在不同规模的企业,古典经济学并没有专门论述,而只是从分工合作的好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技术经济范畴中得到某些推断,因此不能说明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的区分,不能说明企业的经济本质和企业边界问题。
第 1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1937年,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发表了《企业的性质》等开创性论著,引入交易成本和制度因素,深入考察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市场的关系。
•关于不同产权形态企业的优缺点问题
对于三种产权形态企业类型的优缺点,教材已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第七章 生产理论
学时分配:5学时
生产理论就是从物质转化的角度,使用生产函数的工具,揭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是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知识点
•生产要素:可以用于企业组织生产的各种经济资源,经济学分析中一般考虑四种生产要素即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在现代经济中,关于生产要素的概念有新的发展,例如在经济增长因素的核算中有知识和教育、人力资本等。
•投入:企业用于生产中的各种生产要素及其数量。投入和生产要素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实际或者计划用于某一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种类和数量,而后者是泛指可以用于生产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企业投入生产要素并使其转化为预期产品的过程。
第 19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产品:企业通过生产创造出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形物或者无形物,也称为物品或者服务(劳务)。如果该产品是直接满足消费需要的,就是消费品;如果能够反复使用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就是资本品;如果一次性地转移到其他产品中的,就是中间品。资本品和中间品都是用于生产的产品。有时在经济学分析中,产品仅指消费品。
•产出:是对应于一定的投入的产品,是指一定产量的产品,包含着数量的概念。
•技术:生产投入量和和产出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约束,也就是说,既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的组合只能生产出特定的产量,经济学称这种约束为技术。也可以说,技术表明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物质转换关系。
•生产函数: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表示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的产出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投入水平下都有一个最大的产出水平,构成生产集的边界,它是一条曲线,表示这条曲线的函数是生产函数。
•技术系数: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技术系数固定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其技术称为固定投入比例的技术。技术系数是变化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其技术是可变比例的技术。
•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企业生产中固定投入的、不能随时调整的要素是固定要素(fixed factor);如果生产要素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随时进行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则是可变要素(variable factor)。不变要素在生产函数中表现为固定投入(fixed input),可变要素在生产函数中表现为可变投入(variable input)。
第 2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长期和短期:根据要素投入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可变性划分的。短期(short run)就是指存在固定要素的情况,而长期(long run)则指不存在固定要素,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要素的情况。对于生产函数来说,短期生产函数中存在固定投入,而长期生产函数中不存在固定投入。固定要素意味着:无论生产多少,即使不生产,企业也要为此要素作出支出。因此,短期具有局限性,将制约经济效率的实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 TP)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变动投入L与一定量的其他固定投入相结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平均产量(AP)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平均每单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产量。边际产量(MP)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单位可变投入L的变化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对于任何一种投入要素,都可以分别计算这三项指标。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当其他投入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的数量以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趋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研究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配置以及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基础,具体体现在边际产品递减上。
•一种投入变化时的产出变化规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品首先达到最大并开始递减,之后平均产品达到最大并开始递减(此时边际产品等于平均产品),最后总产品达到最大并开始递减;边际产品曲线、平均产品曲线和总产品曲线都呈现倒U型变化。
•生产的三阶段:在平均产量达到最高(此时MP=AP)以前,称为生产的第Ⅰ阶段,从平均产量最高到总产量最高(此时MP=0)称为生产的Ⅱ两个阶段,总产量最高之后称为生产的第Ⅲ阶段。
第 2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基于一种投入变化时的产出变化规律的生产决策:生产的Ⅱ两个阶段称为生产的合理区间。
•等产量线: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等量产品的两种变动投入所有可能的组合。其特点是(1)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低。这是生产函数单调性的反映。(2)在合理的生产区域内,等产量线斜率为负,凸向原点,其原因是边际产品递减。(3)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因为只要在一点相交,则两条等产量线将重合。等产量线是分析具有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关系的基本工具。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等产量线上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比例的负值。由于技术的单调性,一种投入的增加必然伴随其他要素投入的减少,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正。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的任一点,劳动投入L对资本投入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该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品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越高,其边际技术替代率越大;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越高该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越低。由于边际产品递减,所以,任何一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脊线与生产经济区:在等产量图中,将分别代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等于0的投入组合点联结起来的曲线,称为脊线。在脊线之外的等产量线,斜率为正值,企业要获取同等产出必须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脊线之间所包括的区域称为生产经济区。因此,脊线是生产经济区与非经济区的分界线,或者说,脊线界定了有效生产与无效生产的范围。
•产出弹性:在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投入要素按某一比例变动所引
第 2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起产量变动的程度。
•生产力弹性:又称生产函数弹性,是指在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动程度。
•替代弹性: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投入比例的相对变动。
•规模报酬: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动所引起产量的相对变动。注意经济学上将全部投入要素同时变动的情况称之为生产规模的变动。产出的变动快于规模的变动时,是规模报酬递增;产出的变动慢于规模的变动时,是规模报酬递减;产出的变动与规模的变动同步时,是规模报酬不变。
qAL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函数,其表达式为,其中A为技术因子,
A>0。α为劳动的产出弹性(0<α<1),β为资本的产出弹性(0<β<1)。
•技术进步:在经济学上泛指既有生产中投入产出关系的改变,表现为生产函数的改变。创造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旧产品的工艺改进都是技术进步,必须使用新的生产函数来反映它们。
•资本使用型、劳动使用型和中性技术进步:在一定的资本、劳动比例下,如果技术进步的结果使资本边际产量的变化率大于劳动边际产量的变化率,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称为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又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技术进步的结果使资本边际产量的变化率小于劳动边际产量的变化率,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增,称为劳动使用型技术进步,又称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技术进步的结果使资本边际产量的变化率等于劳动边际产量的变化率,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称为
第 2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中性技术进步。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是在理解生产函数以及关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投入变化引起产出变化规律、多种要素投入之间替代关系及其对生产决策的意义。
•边际产品的递减规律及其影响的原因和意义
正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建立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需求规律的基石一样,边际产品的递减规律是建立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建立一系列生产规律的基石。
边际产品的递减规律研究的是在生产中不断增加某一种要素投入数量而保持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的投入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该可变投入量与总产量的关系、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这种变化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之间配合和充分利用的问题。
首先人们可能发现的是总产量终究会下降,即增加的投入使总产量降低了,因为这样的结果比较直观。从数学上来说,该投入的边际产量这时就是负值。但是人们不能相信一开始就是这样,所以可以推测边际产量有一个从正值变为负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边际产量递减的过程。边际产量递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固定投入的超额负担或者过度使用,以及可变投入缺乏固定投入的有效配合,而更多的可变投入争抢与固定投入的配合产生“拥挤现象”。
第 2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其次,如果观察一种可变投入从0开始逐步增加的过程,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开始增加该可变投入时,总产量的增加速度很快,在数学上就表示为边际产品递增。这种现象是比较容易解释的,即可变投入应该与固定投入有一个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固定投入作用的机制。当达到并超过某个投入数量时,边际产品递增变为递减。因此边际产品有一个最大值,此时表明固定投入使该单位的可变投入发挥了最大的利用。
第三,平均产量表示全部可变投入的有效利用问题。如果边际产量递增,平均产量当然随之增加。即使当边际产量递减时,由于边际产量比某些边际产量(开始投入可变要素时)高,因此平均产量不会在边际产量最大时达到最高,数学上可以说明,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继续增加可变投入时边际产量递减将导致平均产量递减,这时平均产量得到最大。从可变投入的整体上看,这时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经济学上将平均产量最大的点,称为有生产效率的生产点。
以上的过程决定了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它表明,在存在固定投入的条件下,不断投入可变要素,将出现总产量递增、最大、递减,边际产量递增、最大、递减,平均产量递增、最大、递减的不同情况,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可变要素投入的数量有合理选择的问题。例如,即使不考虑要素的市场价格,在边际产品递减为负值、总产量已经开始递减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可变要素就是不合理的选择。
•两种要素投入的产出变化规律和要素投入的合理配置
经济学使用边际技术替代率研究两种以上投入在生产某种产品中的关系。在等产量线上,增加一种投入时,其他投入保持不变,说明该投入对其他投入没有替代性,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在产量线上,增加一种投入时,必然需要减少其他投入,说明该投入对其他投入有替代性,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0,投入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第 2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变化引起产出的变化规律,是基于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前提。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一种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替代能力将下降,边际技术替代率将递减,也就是说,要节省单位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需要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将越来越多,直至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这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基于该规律,过度投入某种生产要素,就可能是不合理的。在等产量线图上,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的点分别构成两条脊线,脊线围成的区域从实物生产的角度看都是合理的,称为生产经济区。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生产函数概念、边际技术替代率概念、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的区别、技术和技术进步的概念。
•生产函数的概念和使用
理解生产函数,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理解:
1、生产函数表示企业组织生产中的实物投入和产出关系,因此投入、产出都是实物量。从边际产品和平均产品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平均产品有一个最大值点,单从实物的角度看,该点就是生产效率最高的点,企业投入量达到该点,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是,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还面临市场上供需关系、市场结构的约束,在该点生产并不能保证利润最大化。只有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在长期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2、生产函数本身就是表示一种有效率的生产,是任何要素投入组合的所有生产可能性
第 2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集合的最大边界构成的曲线。为了取得生产函数,往往使用经验数据进行估计,比如说根据一个企业的时间序列资料或者不同企业的横剖面资料都可以进行估计。实际上,企业的生产可能没有在这样的曲线上,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根据企业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来估计生产函数,并不是理论上最优的投入组合,而只能是一种近似。
3、生产函数是假定技术不变条件下对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但是任何企业的任何时间上,技术几乎都是在改变的,尤其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改变,只不过是改变程度不同而已。这样,使用生产函数说明企业实际的投入产出关系时,并不见得要求技术不变这个条件。
•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
理解该概念,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是建立在技术不变、边际产品递减和等产量线存在的基础上的,它表明了生产的可选择性,即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可以使用不同的投入组合,但是如果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节省其他要素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表示这样的关系。至于如何选择才是最合意的,要视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要素的市场价格而定。这个内容在第九章介绍。
2、在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表达式MRTSLK中,表示的是劳动对资本的替代率,即增加一个劳动投入可以节省资本投入的数量,因此计算公式是
MRTSLKKL或者
MRTSLK=-dK/dL。资本对劳动替代率的计算公式正好相反。还需要注意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一般是正值,因为增加某种要素投入,而保持产量不变,一般可以节省其他要素,这样提供了投入选择的空间,如果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而保持产量不变,还要增加其他
第 2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要素的投入,这种选择就没有任何意义。
3、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产品的一致性
MPLMPK,表明一种要素投入的替代率与本要素的边际产
通过公式推导可以得到
MRTSLK品成正比,与其他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成反比。从逻辑关系上是容易理解的,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品多,当然增加一个劳动投入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本投入。但是在企业决策中,还手其他两个条件的制约,一个是要素的价格,如果资本价格很便宜的话,企业将宁可不使用边际产品高的劳动力;另一个条件是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递减,所以即使价格还可以接受,但是劳动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边际产品大的优势将丧失。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别
区分这两个判断的基本是它们研究不同的问题和具有不同的前提条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讲的是一种要素投入时的总产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的是可变要素投入与固定投入之间配合关系是否有效以及变化规律的问题,其核心是固定要素何时得到最充分利用的问题,揭示是一种普遍规律;而规模报酬递增是生产中所有要素投入同时变化(称为规模变动)与总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是大规模生产情况下的产出效应,揭示的是各种要素之间合理配置问题,是规模变动时总产量变动出现的一种情况(其他的情况是不变和递减)。
•技术和技术进步概念的理解
技术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是一种自然和客观的约束,表示某种特定的投入组合只能获得一定数量的产品。在生产函数中表示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关系即函数关系。
第 2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在经济学研究中,一般假定技术具有以下特性:(1)单调性。如果具有至少相同数量的投入,那么其产出也至少相等。如果x2>x1,则:f(x2)f(x1)。(2)凸性。如果有两种方法生产同样的产出量,那么这两种投入的加权平均数的投入量也至少可以产出这个产出量。它说明等产量线凸向原点。用生产函数表示就是:如果f(x1,y1)f(x2,y2),则
f(x1x2y1y2,)f(x1,y1)f(x2,y2)22。
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中也有一些方法解释技术进步,将包含时间因素的技术因子包含在生产函数中,考察技术进步引起各种要素边际产量变化的差别以及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利用余值法估计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
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内容容易变得单调枯燥,在授课以现实经济现象和身边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产规律。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一定要牢固树立。生产理论中的分析方法与消费理论分析方法有类似,在分析推导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引导其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均衡条件与消费均衡表象类似,要引导学生理解生产的内涵及其客观性。以适当的例题和习题课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生产最终服务于消费,而消费必须要有生产,因为生产创造了消费的对象。经济学上讲生产,是一个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品的产出过程,而且这个过程首先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是在各种投入的作用下,创造出新的产品的过程。研究这个过程的工具是生产函数。使用生产函数这个工具,可以分析出生产过程中一系列的经济规律,有助于作为生产的组织者企业进行决策。同时,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投入决定的问题也正是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研究生产过程,为实现有效率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
第 29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基础。
第八章 成本理论
学时分配:4学时
生产理论是从实物的角度研究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系,而在现代经济中任何投入都表现为货币成本,并体现在企业决策中。成本理论就是通过研究生产过程中表示产量与生产要素投入的货币成本之间的关系,揭示生产过程中的经济规律,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本理论的基本工具是成本函数。
一、知识点
•成本:即生产成本,是企业组织生产而投入生产要素的货币价值。
•机会成本:企业将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而放弃的将该资源用于其他产品生产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包含外显成本和隐含成本。前者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也就是会计成本、历史成本,后者是指应当支付而没有支付的企业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经济学中的决策分析使用机会成本概念,相应的利润称为经济利润。
•成本函数:在按照既定的生产函数进行生产的条件下,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方程。成本函数是由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所决定的在要素价格给定时,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是对偶关系。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企业生产中为取得和使用可变投入而支付的成本,是变动成本,
第 3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为取得和使用固定投入而支付的成本,是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分,而在长期则没有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分。短期可以核算的成本有7种,即总成本TC、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固定成本FC、变动成本VC、平均固定成本AFC和平均变动成本AVC,长期内核算的成本有3种,即总成本LTC、平均成本LAC、边际成本LMC。
•短期成本函数和短期成本曲线:表示按照短期生产函数进行生产,各种短期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短期成本函数,有7种短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短期成本曲线,表示各种短期成本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共有7种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函数的变化规律:(1)边际成本先递减,达到最小值后递增。边际成本递增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并决定了其他成本函数的变化规律。(2)平均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先递减,后递增;(2)固定成本保持不变,而平均固定成本递减;(3)总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之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1)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呈U型;(2)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产量轴的直线,平均固定成本是产量轴的一条渐进线;(3)总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之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的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1)边际成本曲线通过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即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2)平均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上方,位移是相应的平均固定成本。(3)总成本曲线位于变动成本曲线上方,位移是固定成本。(4)边际成本曲线由总成本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位置决定。
第 3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长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函数是表示按照长期生产函数进行生产的成本和产量之间关系的方程,有3种长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曲线是长期成本函数的几何表示,也有3种长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长期总成本是企业在任何产量上的最低短期总成本,总成本曲线就是所有产量上最低的短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是任何产量上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所有产量上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和平均长期成本是基于某个产量上的同一个短期生产函数,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就是长期边际成本。如果存在连续的生产规模(即连续的短期生产函数),则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洛线。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是理解边际短期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关系、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的关系,各种成本之间关系,以及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短期成本函数企业按照短期生产函数进行生产,生产各种产量所需要的成本与产量之间函数关系。例如对于短期生产函数Q=f(L,K0),L是可变投入,K0是固定投入,要素价格是PL、PK,对于不同投入L,将有相应产量,所以产量就是L的函数,而总成本TC=LPL+K0PK就是短期总成本即使L的函数,也是产量的函数。其他短期成本函数也是这样推导出来的。
正是由于短期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对偶关系,使短期成本的变化和边际产量、平均
第 3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产量的变化密切相关。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正是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对于这个关系,教材已经给出数学上的证明),而边际成本递减是因为边际产量递增,边际成本递增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因此,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对于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的关系,与短期的道理相同,区别在于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所以在某一个产量上,生产将按照总成本和平均成本最低的投入(可以视为一个短期生产函数)进行,而该成本至少不高于按照一个固定的短期生产函数进行生产的成本。
•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存在7种成本,它们之间的关系是:TC=FC+VC;AC=TC/Q;MC=d(TC)/dQ=d(VC)/dQ;AC=AFC+AVC;AFC=FC/Q;AVC=VC/Q;MC=0时,TC增加的速度由慢变快;MC 在长期,只存在三种成本LTC、LAC、LMC,其关系与TC、AC、MC之间的关系相同。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短期是指企业来不及调整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项目,而只能调整流动资产,这样就使企业生产决策受固定投入的限制;长期是指企业能够对全部的生产要素进行数量上的调整,而调整的原则当然是相对于各种产量下的最低成本,也就是与各种产量对应的最低短 第 3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期成本。因此,长期成本是对各种短期成本选择的结果。下面分别考察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与相应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1)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是在长期中生产某一产量所需要的最低短期总成本。每个不同的产量的最低总成本可能是不同的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曲线决定的,而长期成本曲线就是由每个产量对应的最低短期成本构成的轨迹,即短期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 (2)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每个产量对应的平均成本,是该产量上所有短期平均成本中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 (3)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是由长期总成本决定的,与短期边际成本没有直接关系,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不是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不过,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相切的地方,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正好与短期边际曲线相交。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不同的成本概念及其应用以及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其中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已经作为重点进行了讲解,下面主要阐述各种成本概念及其应用。 •机会成本的的概念和使用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成本的概念是理解决策成本的关键,也是市场理论分析的基本背景,要透彻讲授。 第 3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注意短期成本函数的层次,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短期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对偶关系可以帮助理解短期成本规律,要尽量和实际结合。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单位量间的关系中要着重三种典型短期工厂的情形 第九章 企业生产决策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依据资源组合优化决策原则进行生产决策(投入决策和产量决策)的基本原理,也包括制约一切生产行为的经济原则,主要是最优投入组合原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曲线。 一、知识点 •企业决策是市场约束和投资约束:所谓市场约束,指市场对企业产品需求的约束。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仅考虑自身的生产函数的技术约束,还要考虑需求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企业可以生产任何数量的产品,都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就是没有市场约束;所谓投资约束是指企业本身融资能力对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数量的约束,一般企业只掌握一定的资金和其他的投资手段,并不能任意购买任何数量的生产要素。假定企业有资金能力购买任何数量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这时企业就没有投资约束。一般企业决策都是在技术约束、市场约束和投资约束下进行的。 •边际产品价值(VMPL):定义要素L的边际产品价值VMPL,即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产生的边际产品的市场价值(VMPL=P•MPL)。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品下降,边际产品价值也随之下降。 第 3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无投资约束和市场约束条件下一种可变投入的决策原理: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投入数量应该是使该要素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的投入数量,例如对于劳动投入满足VMPL=ω所决定的要素投入数量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最优选择。在投资不足或者市场需求小于最优投入的产量时,只能生产较少的产量。 •等成本线: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以一定的货币支出所能购买的两种要素各种可能的组合。等成本线表示的是一种投资约束。 •两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 ;或一种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成本所增加的产量,与另一种投入要素每增 加一单位成本所增加的产量相等,即单位货币投资用于两种要素投入的购买时获得的产量应该相等,切。 ;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图中,该条件就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 •扩张线:也叫扩展线,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条件下,与不同总成本约束相对应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轨迹。企业在长期中沿着扩张线发展,要素组合最优,投入成本最低,因为它解除了投资约束和市场约束。另外,扩展线表示了长期成本函数或者长期生产函数中的投入、产量和成本关系,因此是一种高效率生产,也代表了一种最优生产决策选择。 •成本弹性(EC):在技术水平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总产量沿扩张线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相对变动,它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比。当EC<1时,投入的比例增加引起产量的较大比例增加,即规模报酬递增;当因而EC>1时,投入的比例增加引起产量的较小比例增加,即规模报酬递减;当EC=1时,投入的比例增加引起产量的同比例增加,即规模报酬不变。 第 3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支出弹性(EX):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总成本沿着扩张线的变动时,按照企业投入的最优组合,各种要素投入对总成本变动的相对变动。如果EX>0,X为正常要素,企业按生产扩展线扩大生产规模时,投入要素X也随之增加;如果EX=0,X为中性要素,企业生产扩大时,随着总成本增加,投入要素X不变;如果EX<0,X为劣等要素,企业生产扩大时,随着总成本增加,其他要素投入增加,要素X投入反而减少。 •替代效应和产量效应:在企业总成本不变条件下,任何一种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必然破坏原有要素最优组合的均衡,如果企业仍想维持最优要素组合条件下的生产,就必须对要素的投入进行相应调整,以便形成新的均衡。由于L的价格下降,它与K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企业将增加L的投入,这就是替代效应;由于L价格下降,在原来的成本约束下,可以生产更多的产量,从而增加L的投入,这就是产量效应。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的经济现象,规模不经济则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上升的经济现象。 •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多产品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单一产品企业产出的总和,即联合生产超过分别生产,这些企业通常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时,拥有生产和成本的优势;相反的情况称为范围不经济。 •学习曲线:平均成本随着累积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经济现象。学习曲线来源于“边干边学”,是经验和革新不断积累的结果。 •盈亏平蘅点:使企业盈亏平衡的产量,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一般来说,如果市场需求小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生产计划就不可行,否则可行。 第 3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盈亏平衡分析原理:盈亏平衡分析也称为产量-成本-利润分析。在很多情况下,企业产量将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不同的产量将使企业处于不同的平均成本水平和利润水平位置。由于市场需求不同,将影响企业规模的选择。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准确理解生产要素最优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的概念及其条件,并能应用该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认识和比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曲线这三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生产者均衡和生产要素最优投入组合 生产者均衡来源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所需的条件,表示为各种要素投入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不表示各种投入的唯一数量。但是根据该均衡条件,在给定产量或者给定成本约束的条件下,就可以确定投入数量。 生产者均衡有三种表示方法:(1)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图中,该条件就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或者说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2)单位货币投资用于两种要素投入的购买时获得的产量相等,即 。一般在解题的时候常用该公式。(3)两种要素的边 。该公式是说,必须调整要素 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 的投入量,使要素的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率时才达到生产者均衡。这个公式在分析一般均衡时将使用。 生产要素最优投入组合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原理,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社会的发展往 第 3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往必然地遵循着这个法则。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费罗夫说:古希腊时许多人已经通晓了一些简单的原理,包括蒸汽机再内的学多机器和装置原本在古希腊时就可以出现,但是这些机器和装置并没有出现。原因之一就是奴隶的劳动比制造新机器更廉价、有效和经济。生产要素最优投入组合表明,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但是是否使用机器替代劳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比例关系。如果劳动力价格很低,而资本的成本很高,人们就没有经济动机去使用资本代替劳动力。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曲线是企业长期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经济现象,也是重要的经济规律,对于指导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是,规模经济往往存在于一些可以大规模制造或者提供大规模服务的行业之中,例如汽车制造、电话服务、电力生产和提供等。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往往导致企业的横向兼并(同行业兼并)。范围经济往往存在上下游产品的联合生产中,当然也包括不同行业的联合中,例如银行业务和生产企业之间。在范围经济的驱动下,往往导致企业的纵向兼并(上下游相关行业兼并)和混合兼并。 学习曲线是在企业生产中,随着重复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增加,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熟练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形成“技术诀窍”,发现的工艺问题得到不断解决,新的工艺和技术得到应用,最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平均成本随着累积产量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学习曲线表明了生产中经验积累和“干中学”的重要性。 •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及其适用条件 盈亏平衡点产量(也称为保本产量)的计算公式是Q=F/(P-V),其中F表示固定成本,P表示产品的市场价格,V表示平均变动成本。可见,在市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盈 第 39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亏平衡点的产量是由不同规模企业的固定投入规模和平均变动成本决定的,固定投入越大,保本产量要求越高;平均变动成本越小,保本产量越低。因为固定投入大,需要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去,才能使平均成本降低,最终获得经济利润,所以保本产量要求高;而平均变动投入越小,成本补偿的速度就越快,保本产量将越低。 一般来说,固定投入大的企业,需要的单位可变投入成本必然小。这样,就有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情况的不同生产规模的选择。市场需求越大,企业就可以建立更大的生产规模,如果市场需求小,企业就只能建立更小的生产规模。 还应该注意的是,盈亏平衡分析一般假设市场价格给定,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实际上可能是有变化的。产品价格固定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才是合理的,而对于垄断企业,由于市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更多的产量将带动价格下降,保本产量将比固定价格条件下的更高。而平均变动成本一般也是呈现U型的,而企业总是在平均变动成本上升阶段进行生产的,这样按照不变的平均变动成本估计的保本产量也偏低。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理解企业决策面临的三种约束,辩明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概念的区别,理解企业的多元化和多角化战略的区别。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在理解教材关于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概念的基础上,这里集中讲解4个方面的认识: 1、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都强调规模变化。这里规模是指生产规模,在生产实际中可以 第 4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理解为整个企业的投资规模以及投入的数量如设备的生产能力、职工的多少。但是,经济学分析中的规模变动是指全部投入的同时变动,而且为了便于分析,假定同比例变动。在实际企业实践中,并不一定要各种投入同时变动或者同比例变动才是规模变动。用经济学的概念说,规模变动是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是否有利可图?研究企业生产函数中存在怎样的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即随着投入增加企业产量如何变动,就是企业决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2、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在概念内涵上有重要的区别。规模报酬是随着规模变动导致的实物产出的变动,即产量变动,主要研究企业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速度比规模增加的速度是快、慢还是同步,如果快,说明更大规模生产在实物产出上有经济效应;如果慢,说明更大规模生产在实物产出上产生了负的经济效应;如果同步,说明更大规模生产在实物产出上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反映随着生产规模变动,企业生产成本(一般用平均成本表示)的变化情况。如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降低了,就是规模经济;如果增加了,就是规模不经济。因此,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在于实物变动(产量变动)和价值变动(成本变动)。 3、规模报酬是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在不增加其他额外成本和投入的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规模报酬必然产生规模经济,因为规模报酬使同样的投入被更多的产品分摊,平均成本必然下降。 4、规模经济存在规模报酬之外的原因。比如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利用现有人力和设施,降低分摊成本,是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但是没有产生规模报酬;再如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可以获得财务上的利益,例如购买原材料上的优惠、低利率贷款、成本低的证券融资等,这些经济效应直接体现在财务上,而不是体现在实物上。 第 4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第四篇 市场竞争结构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学时分配:6学时 从本章开始,将把消费者的行为与生产者的行为结合起来,考察市场价格(包括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本章主要考察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来看市场价格的确定,但这种考察只限于单个产品的市场价格,实质上只是研究单个行业的价格与产出量的决定,即所谓的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知识点 •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的个体行为,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市场均衡是全体参与者决策行为的共同结果。第二,市场没有任何进入或退出壁垒,生产要素的流动完全自由的。第三,市场上的产品和要素具有同质性,在交易者眼中没有差异。第四,买卖双方对市场拥有充分而对称的信息,能够借此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五,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时,不存在交易成本。 • 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它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发出的水平线。 • 总收益:它是指厂商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收入。 • 平均收益:它是指厂商在平均每一个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 第 4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 边际收益:它是指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 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润的均衡条件。 )是厂商获得最大利 • 收支相抵点:当该均衡点就是收支相抵点。 时,厂商的利润等于0,即既无利润,也无亏损, • 停止营业点:当点。4 时,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也叫做停止营业 • 成本不变行业:它是指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 • 成本递增行业:它是指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 成本递减行业:它是指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会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 • 生产者剩余:它是指 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 消费者统治:它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安排生产。 第 4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是在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及其相关的性质,以及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相关规律。 •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只是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的边际成本曲线。这是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在给定的价格下,厂商会按照边际成本曲线上相应的数量提供产出,但有理性的生产者决不会在不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在长期,由于厂商能够调整生产规模,进入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符合 原则,厂商利润最大化。 • 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指一条完全弹性的水平线,但并不是说厂商所面临的价格是不改变的。它仅仅意味着单个厂商的行为不会影响现行价格。如果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的所有厂商或大多数厂商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产销量,市场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但对单个厂商而言,每次变动后的市场价格都是一个既定的价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且,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把它愿意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卖出去。或者说,在一个厂商面对市场众多的消费者的情况下,在这个厂商的眼里,市场上对其他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大的。 •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也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所以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第二,生产技术状况;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联合性与派生性,决定 第 4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了它的需求比产品的需求复杂得多,在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第一,产品市场结构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这点在以后各章的表现极为明显);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还是不完全竞争的。在本章中都只是研究完全竞争的情形。 •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即: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价格是不变的。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或者这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就是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因此,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也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整个行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各个厂商需求之和,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和长期内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的确定。 •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它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的边际产品价值 ,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所谓 = 或者 ,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述为: 第 4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当上述原则或条件满足时,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要素 > ,则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就会大于所引起的 最优数量。如果 成本,于是厂商将决定增加要素的使用以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而要素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下降,从而最终使 = ;反之,如果 < ,则减少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损失的收益就会小于所节省的成本,因而厂商将决定减少要素的使用以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减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上升,最终也将达到 = 。总起来说,不论是 > ,还是 < ,只要二者不相 等,厂商都未达到利润最大化,现有要素使用量都不是最优数量,厂商都将改变(增加或者减少)要素的使用量。只有当要素使用量才使利润最大化。 = ,即边际产品价值恰好等于要素价格时,厂商的 • 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的供给曲线的确定:在短期内,对竞争性厂商来说,价格是给定的;且已经知道,在这种情况下, 。已知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条件是,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实际上是边际成本曲线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 那一段上升的部分,可以使用数学进行推导:因为厂商产量不为零的条件是,生产时得到的利润大于不生产时的利润,即: >,从而得到,>。此式表明,只有当市场价格高于厂商生产时 的平均可变成本,即市场价格高到收益足以抵补生产所需的变动成本时,厂商才能提供正数量的产品。请记住,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大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的那一部分。 • 完全竞争下行业供给曲线的类型:长期行业的供给曲线无法以简单加总的方法得到,因为产业的扩张、收缩会引起厂商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化,而且厂商自由进出使不知道对那些厂商的供给进行加总,因而采用另一种方法分析行业的长期供给问题。其基本思路如下: 第 4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在完全竞争下,如果对产品的需求增加会有新的厂商进入,但由于需求增加和由此而产生的供给增加所导致的最终市场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原来的均衡价格,或者保持不变。实际上的这种价格变化将取决于相对于需求的供给增加。通常,一个行业中厂商的进入不仅影响行业的供给,而且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而影响全行业厂商的成本。由于长期中所有厂商肯定赚取不到超过正常利润的经济利润,长期市场价格就必然等于这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总成本。而这一较高产量的长期平均总成本可能不同于原来的平均总成本值。因为,平均成本除了受厂商自身规模的变化的影响之外,有时也随着行业规模的变化增加或减少。当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是作为行业发展的结果而出现时,就说有规模外部经济。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提高是作为行业发展本身的结果而造成的时候,就说有规模外部不经济。因此,按照需求和供给的增加究竟让均衡价格保持不变,或导致价格下降还是使价格上升,可以把完全竞争行业划分为成本递增行业、成本不变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三类。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是市场结构分析的第一章,要特别注意建立市场结构的概念,树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决策观念和等边际决策准则,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提炼能力。要明确将市场结构划分为4种形式的分析意义。尽量和现实中的基本情形相结合,注意实例的引用和穿插。在要素市场分析中,要特别注意企业由产品供给方到要素需求方的转变。 第十一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学时分配:2 学时 一、知识点 第 4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超额需求:一般均衡分析中,如果市场中某种物品所需要的量超过所供给的量,便说该种物品存在超额需求。 •瓦拉斯定律(Walras’ law):在交易经济中只要效用函数在定义域上是连续 的,严格递增,并且严格拟凹,则必有全社会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为零。瓦拉斯定律仅仅指整个市场上所有商品超额需求的价值为零,并不意味着市场上所有实物商品供求是都是相等的 •瓦拉斯均衡:是指在整个市场中,若存在一个价格向量p*,使各个商品市场超额需求的市场价值为零,即每一个市场各自达到供求相等,则称该价格向量p*为瓦拉斯均衡。 •瓦拉斯均衡配置:在瓦拉斯均衡情况下,每个消费者对于n种商品所需求并获得的商品数量,称为瓦拉斯均衡配置。它是一个需求矩阵,是消费者在各个市场供求相等时,所需求并获得的商品数量。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福利经济学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社会经济福利为目标,并以一定的伦理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旧福利经济学。以庇古为代表,建立在基数效用基础上,把社会经济福利理解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以基数度量的效用总和。包括两个命题:一个是国民收入总量,总量越大,则经济福利越大;另一个是国民收入分配,收入分配越均等,则社会经济福利越大。 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基础上,把“帕累托最优状态”作为社会经济福利的检验标准。新福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探索实现“帕累托最优 第 4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状态”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边际条件。 •消费的契约曲线:两组无差异曲线间切点的轨迹,其上各点是满足交换条件的交换均衡点。它是消费资源最优配置点的轨迹。这条曲线上的任一点,消费者双方用以交换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生产的契约曲线:两组等产量线间切点的轨迹,其上各点均表示满足生产条件的生产效率点。它代表生产资源在两个行业间的最优配置的轨迹。生产契约曲线以外的任一点,生产资源的配置都不是最优的。 •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 Optimum):是指当社会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经济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换言之,社会已经达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任何变革都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有所增进,而不使其他人的经济福利减少。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源的配置已达到最优状况。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经济学中,如果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至少使某一成员的境况变好,而其他成员的境况没有变坏,这种经济状态的改进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cy):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可能在不严格损害某些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些人严格获益,则该配置便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有效。换言之,帕累托有效就是当经济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时所达到的状态。 •外部性(externalities):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收益或损失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 第 49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交换中发生,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 根据外部性的影响,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的时空结构,可以分为空间上的外部性和时间上的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的额外经济利益,也称外部收益。 •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蒙受的额外经济损失,也称外部成本。 •科斯定理:这一术语的首创者乔治·斯蒂格勒将该定理简洁地概括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将会相等”。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 •私人品:是指那些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根据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程度,公共品又被进一步划分为纯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纯公共品:指那些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的产品。 •准公共品:指那些仅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产品。其特征包括:(1)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即增加消费者并不加增加使用成本,而达到某一消费数量以后才具有消费的竞争 第 5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性。(2)可以有效地做到排他。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是在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关系、帕累托最优状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基础上,掌握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关系 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独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分析各个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条件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从而决定所有市场实现均衡状态的问题。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都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和供求论基础之上的,都存在均衡的存在性问题,但二者作为不同的分析方法,又存在着区别。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的主要区别主要有: (1)假定条件不同。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由此导致二者不同的分析路径与结果。局部均衡假定其他商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而一般均衡打破了这一条件,即假定其他商品市场不一定都处于均衡状态。 (2)研究对象不同。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而一般均衡分析的是所有的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并将其看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加以研究。 (3)研究方法不同。局部均衡分析将所要考察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市场体系中单 第 5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独抽出来加以研究,在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仅仅被看做是其自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市场商品的价格则假定为不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特定单一市场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属于比较静态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则认为每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是价格体系的函数,每种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决定,一般均衡更强调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 (4)结论不同。局部均衡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或者说,在该商品市场上存在一个均衡价格,在此价格上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恰好相等。一般均衡理论则致力于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可以存在于所有市场。 •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评价个人福利和社会总体福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标准。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无论怎样改变资源配置,如果不使其他人的效用水平下降,就不可能使任何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帕累托最优是由一组“边际条件”来定义的,而且必须在满足这一组“边际条件”时才达到了帕累托最优。这组条件保持包括:条件之一,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生产中都相等;条件之二,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人来说都相等;条件之三,在生产与交换两者之间,任何一对商品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满足帕累托效率条件的最优资源配置并不唯一。在福利经济学看来,帕累托最优条件是在市场机制中形成的,帕累托最优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能自动使市场趋于瓦拉斯均衡,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一组边际条件,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 第 5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公共品及其性质 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显著的特征。 公共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品的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趋于零。 公共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不论一个人是否支付这种产品的价格,他都可以使用这种产品。也就是说,这种产品提供给全社会所有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得益。公共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可以允许公众共同消费,而且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品的消费,都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品。 公共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那么边际收益也应为零。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决定公共品不适宜由私人生产,因为不能排他,使收费变得十分困难,“免费搭车”在所难免,生产者的收益难以保证。因此,公共品的特性,使其较难通过市场由私人提供,需要政府介入。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瓦拉斯均衡的概念、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和科斯定理的概念。 •瓦拉斯均衡 瓦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证明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下,总是存在一组价格(或价格向量),使得经济中的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整个经济体系 第 5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的一般均衡。当一般均衡存在时,各类市场既不存在超额供给,也不存在超额需求,每一个市场都可以自动出清,所以,瓦尔拉斯定律又可以表示为:只要效用函数是连续的、严格递增的并且严格拟凹的,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上的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等于零。在一般均衡存在时,市场交易者都能获得最大化满足,即效用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说明,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行为人不需要知道别人的偏好,只要依据自己所面临的价格决定需求或决定供给,竞争性的市场将会达到瓦拉斯均衡,而这种瓦拉斯均衡必然是一种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是第一定理的逆定理。它表明,帕累托有效配置可以通过瓦拉斯式的竞争均衡实现。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且谈判协商的成本为零,则无论初始由哪一方拥有产权,经济当事人只要通过市场交易的途径,就可以达到同样的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说,这种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率的结果与产权的安排是无关的。这一论点后来被称作“科斯第一定理”。 但是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是不多见的。科斯第二定理阐述了在市场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安排必然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不可能通过相互协商而得到资源最优配置。不同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产权 第 5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制度是决定经济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均衡只作概念性介绍。要让学生理解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的内涵,以实例加深理解。 在以前各章中,都是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产品市场和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而没有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一般均衡论就是将所有相联系的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看做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考察是否存在一组价格向量使所有的市场都达到均衡。属于规范性研究的范畴,它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提出经济行为标准,并探讨怎样才能使经济活动符合这个标准。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从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应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 第十二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学时分配:14学时 本章重点介绍了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两种部分垄断的情形。同时,理解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价格与产量如何决定;在此基础上扩大到要素市场中完全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实现的过程。熟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和要素的定价方式。 一、知识点 第 5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完全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产品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控制的状态。 完全垄断的特征:整个行业仅存在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没有替代品,即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完全垄断行业存在进入障碍,其他企业难以参与竞争。 完全垄断的形成条件包括专利制度;市场特许权;规模经济,等等。 •完全垄断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即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边际收益不等于平均收益:由于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随着销量增加而减少,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并不相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指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同一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索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做法只能在非竞争市场上实现。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有的行业规模经济明显,以至整个行业产量只有由单个企业提供,才能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由一家企业供给最有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形成自然垄断。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一种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一般来说具有这样几个特征:市场上存在众多企业;产品具有差别;进出市场比较容易。这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状况的市场结构。 •产品集团(product group):在垄断竞争理论中,将生产相近产品的企业划分为产品 第 5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集团。 •垄断竞争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有两条:一条是垄断厂商自己的产品价格变动时,别的厂商不会跟着行动所存在的需求曲线,可称为主观需求曲线;另一条是客观上面临的一条产品集团中所有企业价格同时变动的需求曲线,可称为客观需求曲线。 •产品差别(product differentiation):垄断竞争的每个企业都力图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形成某种特色。但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首先是同类产品,其次才是差异性,产品间需求交叉弹性很高,比容易替代。产品间的替代性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 •非价格竞争:由于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生产者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常常采取的通过改变产品品质特征、营销广告等非价格手段来达到扩大自己的市场销售份额的目的。 •寡头垄断 (oligopoly) :寡头垄断指某行业大部分产品被少数企业所控制的一种市场结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每个企业对市场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彼此竞争十分激烈;产品可能有差别也可能没有差别;行业进出障碍较大。 •古诺均衡: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同质商品的企业,彼此独立决策,双方都推测对方不会改变原有产量,两个企业同时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称为古诺均衡。古诺均衡可扩展到市场上n个企业的情况。 •共谋均衡:双头垄断市场上的两家企业相互勾结,行为类似完全垄断企业,他们首先寻求能使利润达到最大的联合产量,然后再瓜分这一产量和利润,叫共谋均衡。 第 5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斯威齐模型: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该模型假定寡头垄断厂商追随削减价格而不追随提高价格,根据这个假定,寡头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是拐折的,弹性不同的需求曲线形成两条MR曲线,这两条MR曲线在与拐折点相关的产量上会出现不连续区域,只要MC和MR曲线相交于该区域,寡头厂商不需要改变产品价格,都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 •卡特尔: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一个行业的少数企业为了瓜分垄断利润,在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等方面达成公开或隐蔽的联合协定而建立的组织,称为卡特尔。 •双边垄断(bilateral monopoly):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的极端情况,是要素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和一个买主,通称双边垄断。 •成本加成定价法:企业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按平均成本计算的百分比r,即得销售价格AC(1+r)的定价方式。 •两步收费法:对某些产品,垄断企业可以将价格分为两个部分:先预付一笔费用购买使用权,再按实际使用情况收取使用费。 •内部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投资预期报酬的贴现值等于投资的重置成本的报酬率。一般将市场利率叫外部报酬率,只有内部报酬率大于外部报酬率,企业才会进行投资,这个差额越大投资越有利。 •级差地租:市场价格与边际土地以上土地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就叫级差地租,是地主出租土地的报酬。 第 5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经济租:企业利用厂房、机器及其他耐久性设备的固定要素,以较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取得较大的超额利润,这种企业的总收益与其变动成本的差额,即固定成本与超额利润之和,称为经济租。 •垄断管制:各国政府针对市场势力种种追求超额利润的垄断定价进行的不同程度的管制,其措施有:垄断产品价格管制、实施保证收入与工资津贴、制定反垄断法。 •谢尔曼法(Sherman Act):美国于1890年颁布的第一部反垄断法。该法规定:(1)禁止任何破坏公平交易的契约、联合及勾结;(2)禁止任何垄断交易的行为或企图。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是在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及其相关的性质,以及三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古诺模型的性质等对现实决策中的重大意义。 •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可以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居于完全垄断地位的厂商也要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厂商仍然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来决定产量。故,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也有三种情况: P>AC, 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P=AC,垄断厂商获得正常利润; P •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或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长期需求的变动,并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成本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企业长期均衡必要条件是MR=SMC=LMC。 •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发生于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这时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相交。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也取决于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对比。 •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在长期中,由于市场进出障碍很低,垄断竞争企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而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实现的条件是P=LAC=SAC,且MR=LMC=SMC。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最早出现的寡头垄断模型。它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同质商品的企业,彼此独立决策,双方都推测对方不会改变原有产量,两个企业同时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在这样情况下,二者的产量均等于市场最大需求量的1/3。如果该行业有n个这样的企业,则每个企业的均衡产量为市场最大需求量的1/n+1,总产量则为市场最大需求量的n/n+1。偏离古诺均衡,两个企业便不可能同时达到均衡,至多只能有一个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采用差别定价的方法来获得利润最大化。按照价格歧视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 6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歧视,它是指完全垄断企业按照不同消费者购买不同数量产品所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分别定价,即按需求价格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占有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又称为非线性定价,是指完全垄断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数量等级的产品,但购买相同数量等级产品的消费者以同样价格支付。这是一种不同产品数量等级间的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又称为局部价格歧视。它是指完全垄断企业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或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根据各分市场的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实行这种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不同市场可以完全分隔,不存在市场间套利行为的可能性。(2)不同市场需求弹性不同。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以较高价格销售,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以较低价格销售。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寡头垄断竞争的特点、斯威齐模型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确定。 •寡头垄断竞争的特点 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 由于生产者的数量很多, 每个生产者的产量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都很少, 每个生产者相互之间在生产和价格决策上没有依赖性。在寡头垄断市场中, 少数具有垄断地位的生产者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因而当每个寡头生产者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时, 都会因为影响到整个市场而使其他生产者的利益也受到影响, 形成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使决策时不能不把竞争对手的反应考虑进去,而这种考 第 6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虑的后果是事先难以确定的。因此,寡头垄断者可能彼此独立性动,也可能相互勾结;可能进行价格竞争也可能进行非价格竞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使寡头垄断的均衡产量和价格难以有一个确定的解。 •斯威齐模型 该模型假定,寡头垄断企业推测其他竞争者对自己价格变动的态度,是追随削减价格而不追随提高价格,因此寡头垄断企业通常不采取竞相压价方式展开市场竞争,而是常常通过非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根据这个假定,寡头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是拐折的,拐点以上的需求曲线比拐点以下的需求曲线更平坦,弹性不同的需求曲线形成两条MR曲线,这两条MR曲线在与拐折点相关的产量上会出现不连续区域,不连续部分的长度取决于拐点上两条需求曲线弹性的差异程度。只要MC和MR曲线相交于该区域,寡头厂商都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而不需要改变价格。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种情况: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在此情况下,企业的要素供给曲线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既定不变的水平线,要素需求曲线是劳动的边际生产价值曲线MVP,即边际生产收益曲线MRP。由于边际生产力MP递减,MRP向下倾斜。由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1)产品价格P随产销量q而变动,且高于边际成本MC。(2)由于产品价格随产销量而变动,边际生产收益小于边际生产价值。 第二种情况: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在此情况下,由于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由市场决定的产品价格P既定不变。企业面对着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边际生产价值曲线MVP即边际生产收益曲线MRP,是企业对劳 第 6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动的需求曲线。这个模型有以下几点不同:(1)产品价格P既定不变,因而P=MR,MRP=MVP。(2)要素价格w,r随雇用量增加而增加,因而ME>AE。(3)要素价格w,r低于其边际支出MEL,MEK。 第三种情况: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供给曲线是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的供给曲线ME,要素需求曲线是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时的要素需求曲线MRP。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的极端情况,是要素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和一个买主,通称双边垄断。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是课程内容中综合性和复杂性都很集中的一章。在学习中学生容易混淆各种市场结构和均衡条件,因此要从市场结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入手,让学生理解各种市场模型的分析背景和分析思路。要清楚比较不同市场模型及其分析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以及原因。用实例分析和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打破价格不变的假定,研究决策主体可以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市场价格情形。当决策主体能完全控制市场价格时,称其为完全垄断企业。此时,市场上只有一家供货者。所以,完全垄断企业的决策行为有两种:以较高出售较少产品和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品。此情形刚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另一极端。而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结构,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其决策主体间行为是互动的,只能部分的,不能完全控制市场价格 第十三章 外部性与公共品 第 6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学时分配:4学时 从微观上研究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其处理,特别是公共品的性质及其提供。 一、知识点 ·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外部因素,外在效应,溢出效应,相邻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在技术上对其他经济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带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从货币上体现在以价格为基础的市场交易中。正的外部性导致其他经济主体增加额外收益或减少现有成本,负的外部性导致其他经济主体减少既有收益或增加额外成本。 ·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个人成本是经济主体从事一项经济活动直接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是社会总体从这项经济活动中直接和间接支付的成本。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资源配置不佳。 ·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 个人收益是经济主体从事一项经济活动直接获得的收益,社会收益是社会总体从这项经济活动中直接和间接获得的收益。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导致资源配置不佳。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竞争性是指,经济品的边际成本递增,生产这种产品就只能放弃另种产品,彼此具有竞争关系,必须二择一或任择一。非竞争性是指,具有外部性的经济品,边际成本趋近于0,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可以任意供给,彼此不存在竞争关系。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支付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方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品,否则,就会被排除在外。非排他性是指,由于经济品具有外部性, 第 6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不需要支付任何价格即可获得,而且无法或很难加以排除。 ·公共品 公共品(又称公用品,共用品)与个人品相对。个人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难以通过市场优化配置。 ·准公共品 准公共品又称半公共品,与公共品有两点区别:(1)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超过一定范围便具有竞争性。(2)具有排他性,必须支付一定代价方能获得。 二、重点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边际个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个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发生差异,导致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均衡不等于社会收益最大化的均衡。当边际个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个人收益大于边际社会收益时,个体均衡产量将超过社会均衡产量;当边际个人成本高于这际社会成本,或边际个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时,个体均衡产量便会低于社会均衡产量。两者都达不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外部性内部化 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将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转为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使技术上的外部性变成货币上的外部性,将外部性内部化,以便同时做到个体最优和社会最优。具体做法有:征税和补贴,企业合并,产权界定。 ·科斯定理 一种在交易成本学说基础上形成的产权理论。所谓交易成本,是使市场交易正常进行而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获取信息、签订合约、履行合约的费用。科斯第一定理是说,不论产权的初始分配是否合理,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为0,就能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科斯第二定理是说,如果交易成本大于0,则产权的初始分配是 第 6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否合理,就对资源配置影响很大,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 三、难点 ·公共品的提供 如何提供公共品,是当前各国政府都面临的重大问题。(1)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进程,合理确定公共品与私人品的边界。公共品过少不好,过多也不一定好。(2)由于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如何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成本补偿,也是一个难题。(3)由政府负责提供公共品,未必就由政府直接生产公共品,要区别政府提供与政府生产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共资源保护 由于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竞争性,往往导致过度开采、砍伐、猎殺、捕捞、排放等悲剧,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着这么一个假定:所有产品都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因而可以独立核算个体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及其均衡。实际上,许多产品都具有外部性,从而具有非竞争性和(或)非排他性,必须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角度研究其优化配置。 第五篇 不确定性决策 第十四章 风险论 学时分配:课下选读,课上0学时 第 6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本章首先介绍风险的量化,便于在不同的决策之间比较,然后研究了不同的风险偏好,以及人们如何处理这些风险。本章引入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念,也为后面章节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分析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知识点 •概率:由于存在风险的条件下,决策者不能确定经济行为的最后结果,需要用概率来描述某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是指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用0到1之间的某个数来表示。在对风险的描述中,概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可以利用概率衡量一项决策行为的收益期望值及其风险波动性。 •期望值:期望值衡量的是,结果不确定的事件所有可能性结果的加权平均数,权数就是经济主体的主观概率。计算期望值的一般公式为:如果经济中有n种可能性结果X1, X2,…,Xn,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1,P2,…,Pn,则其期望值为 E(X)=P1X1+P2X2+…+PnXn。 •方差:方差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平方的平均值,它可以用来衡量不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波动程度。利用它来判断某一决策行为的风险性,方差越大,风险越大。 •风险爱好、风险规避与风险中性:对同样程度的风险,不同的决策者会做出不同的抉择。有些决策者热衷于冒险、投机,称为冒险者或风险爱好者(risk-lover);有些决策者相当谨慎,在期望收入相同的不同经济结果中,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加确定的项目,称为避险者或风险规避者(risk-averter);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是风险中性(risk-neutral)者,他们对于期望收入相同的工作不加以区分。 第 6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背离,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各种投资的总风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系统风险,即普遍影响所有投资机会的共同因素,如经济周期、经济政策、政治危机、自然灾害等,这是难以避免的。另一部分是非系统风险,即分别影响有关投资机会的特殊因素,如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盈亏状况乃至人事更迭等。 二、重点 在基本原理方面,本章的重点在于能够辨别不同的风险偏好,掌握风险分散的几种基本方法。 •风险偏好的辨别 不同的消费个体对同样风险的主观态度都有所差别,通过风险爱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对不同的决策者进行区分。在经济学中,判断不同类型决策人的标准是通过观察该决策者所具有的效用函数。如果效用函数是凹的,就说明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是躲避的,反之若效用函数是凸的就说明决策者是喜好风险的。而线性的效用函数表示决策者对风险呈中性的态度。 进一步,还可以通过阿罗-帕拉特(绝对)风险规避系数来对不同个体的风险偏好程度进行刻画和比较。该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风险爱好者,该值是负的;而风险中性者的风险规避系数为零;如果该值为正数, 第 68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则说明该决策者是一个风险规避者,且该值越大说明决策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越高。 •风险分散的几种基本方法 尽管近年来,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在经济个体的风险决策中,风险爱好型行为有上升的趋势。但就考虑的广泛情况而言,大部分经济个体都是风险规避型的,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通常会采用三种方法来分散风险,即投资类型多样化,对不缺定性因素保险以及试图获得更多的相关因素。 投资个体可以通过在证券(主要是股票)市场上对资产的证券化和证券在证券市场上的自由转让来分散化投资类型。 风险规避者会愿意以一定的代价购买保险这样就可以将其风险出卖掉。这是由于,如果不同人的风险是相互独立的,那么这些个体作为一个集体可以帮助个体承担一定的风险。保险公司就是通过每个投保人所支付的保费,对于个别发生损失的个体进行偿付。所以通过保险,个体的风险实际上由每个投保人共同承担了。保险市场有效运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参与投保的个体之间的风险必须是独立的;其次,不存在“道德风险”(将在下章讲到)。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在于,如何在风险和报酬之间进行选择的决策问题。 •风险和报酬的选择 第 69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前面的论述中,一直假定价格、收入及其他一些变量都是准确可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很多在进行很多决策之前往往是面临不确定性的。本章就着重论述在进行决策时如何把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考虑进去。 第十五章 信息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现实世界并不像完全竞争模型描述的那样,在完全竞争模型中假定市场参与者具有关于商品买卖的充分信息,但是在商品市场或劳务市场上交易双方通常都具有不对称的信息。经济学家通过将不完全信息结合到经济模型中,说明市场经济处理信息问题的方式。信息问题将会对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厂商管理等问题都有影响,许多最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都至少部分地与信息问题有关。 一、知识点 •信息的性质:虽然对于信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确定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必须要有以下几条性质:模糊性,动态性和排他性。 •信息市场:由于有需求,信息也存在相应的交易市场,并具有相应的价格。但与一般产品市场和要求市场不同的是,信息市场是很不完善的。 •逆向选择:如果卖者在合同签订之前隐藏某些信息,企图卖个好价钱,结果不仅卖不 第 70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到应有的价钱,甚至根本卖不出去,导致事与愿违,称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这种事先隐藏信息的行为,不仅出现在卖方,也出现在买方。逆向选择会使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最终破坏市场正常运作。 •信号传递:信息不对称能够导致逆向选择、市场失灵。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人们提出此信号传递的方法,将一方的信息传递给另一方。常用的信号传递途径如:广告宣传、质量凭证和分类合同等。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不同,如果一方人在合同签订之后隐藏某些行为,使另一方的利益面临风险,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道德风险广泛的存在于保险市场和其他一些其他行业。同逆向选择一样,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 •激励机制设计:为了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人们总是在事前设计种种机制,激励对方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将自己的风险在不同程度上转变为对方的风险。通常有以下几种办法:市场解决法、合同解决法和信誉解决法。 •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凡是某些人的行为将影响另一些人的利益,都被视为委托代理关系,掌握信息多的一方称为代理人(agent),另一方称为委托人(principal)。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也是委托—代理问题。 二、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信息的性质以及信息市场与一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区别,信息不对称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以及现代公司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第 71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信息市场与一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区别 信息市场同其他市场相比远不是完善的,这与信息自身的性质有关,在其他要素市场或者产品市场你可以对你希望得到的商品尝试使用,但是一旦信息作为一种产品,这种可试用性就不存在了。在信息得到之前,存在对该信息的置信度问题,买主会对想得到信息的真实性的充满怀疑;然而在信息作为商品得到之后,买主就没有动力为该信息提供支付了。正因为信息具有模糊性、动态性和排他性这三个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性质,决定了信息市场同其他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相比较是非常有限和不完善的。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如果一种产品的卖者拥有比买者更多的信息,这样在市场上,质量低劣的产品将会把质量好的产品挤出市场,最后导致市场上只剩下低劣产品,这样就会导致市场失灵。要这种市场失灵,卖者可以提供标准产品、产品质量保证书或保修证书等,或者通过签订分类合同等其他措施来为商品提供一个良好的信誉。 通常保险市场是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多的地方,首先由于投保人对自己的情况比保险公司拥有更多的信息,因此,保险市场经常会出现逆向选择的问题,这样只有面临风险较高的人会选择保险,而风险较低者则不会去投保。除此以外,保险市场上也同时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投保人在投保后比投保前会减少对保险损失的当心。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指的是一个参与者(委托人)想使另一个参与者(代理人)按照前者的 第 72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外一些变量。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以非价格手段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他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活动。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包括这样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即如何对企业经营实施激励和监督的问题;第二个是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如何对企业职工的选择和激励问题。 对于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是一个道德风险的问题,因为经营者作为代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以及决策的适当程度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尽管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但是这会通过利润的概率分布对企业赢利能力产生影响,但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对于经营者是否好好工作这点上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激励体制来使委托和代理人都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当代的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对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理性行为分析证明了,即使经营者有大量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假定企业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也是接近实际的。委托人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保证代理人能够带领整个企业努力为利润最大化而工作。 对于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除了道德风险的问题外,还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经营者打算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雇用高素质的工人,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不了解工人的私人信息,提出的工资偏低,高素质的工人不来就业,结果雇用了低素质的工人。 三、难点 本章的难点在于委托代理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这里就分成制度模型进行进一步延伸并 第 73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介绍委托代理基本模型的一般框架。 四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属于现代经济理论发展部分内容基本介绍,重点不是具体内容的掌握,而是建立信息不完全的基本思想,并对其基本分析方法和思路有概念性认识。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和思路,展示给学生更加广阔和富有魅力的经济研究空间。 第十六章 对策论 学时分配:2学时 对策论的应用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本章将介绍对策论的部分内容,并说明它能怎样被用于理解市场的发展和运作,而决策人又应如何考虑他们不断面临的决策问题。本章要求在学习之后能够掌握有关对策论的一些基本概念。重点在于能够掌握对策的几条基本性质和要素;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对策;对简单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策能够求出其均衡解。本章的难点在于对进化对策的理解,及简单的进化对策均衡求解问题。 一、知识点 •对策论(game theory):又称为博弈论或游戏论,它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也就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理论。 •局中人(player):是指参与对策的直接当事人,他是对策的决策主体和策略的制定 第 74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者。在不同的对策问题中,局中人的含义是不同的,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或集团。 •策略集合(strategy set):是指局中人可能采取的全部策略的集合。每个策略集合至少应该有两种不同的策略。 •收益函数(payoff function):表征了局中人从对策中获得的收益或效用水平,它是所有局人中策略的函数。收益函数通常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一种是用实物或货币收益的绝对数值或相对数值,另一种是用局中人的效用。 •信息(information):对策的信息是指局中人有关对策的全部知识,包括局中人的特征和行动。 •信息集:是局中人在对策进行到某一点时,对于不同变量取值的全部知识之和。 •结果:指的是局中人在对策完成之后,分析者所感兴趣的所有要素的集合,如均衡策略组合、均衡收益组合等 •均衡(outcomes):是所有局中人最优策略的组合,一般记为,即 对策中n个局中人都选择对他自己最优的策略。由均衡所得到的结果,叫做均衡结果。 •合作对策与非合作对策:按照局中人之间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对策可分为合作对策与非合作对策。如果在一个对策过程中,局中人之间的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并能够强制执行,称为合作对策。否则称为非合作对策。 •静态对策与动态对策:按照局中人决策时是否存在时间的先后次序,对策可分为静态对策与动态对策。如果局中人同时进行决策选择,或者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 第 75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动者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则称之为静态对策。当考虑时间因素,对策需要多阶段或重复地进行下去时,就称为动态对策。 •完全信息对策与非完全信息对策:按照局中人事先是否拥有其他局中人决策方面的信息,对策可分为完全信息对策与不完全信息对策。在完全信息对策中,每一位局中人都拥有所有其他局中人的特征、策略集合及收益函数方面准确的信息;在不完全信息对策中,局中人只能了解上述信息中的一部分。 二、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对策论的性质和发展,以及对策的基本要素并能够正确理解对策中的理性问题。 •对策论的性质和发展 同传统微观经济学不同,在对策论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考虑了人们决策的相互影响。而传统微观经济学中的家庭决策是在给定市场价格和个人收入的条件下,使其效用最大化,因此,既不考虑自己的决策对他人决策的影响,也不考虑他人决策对自己决策的作用。在传统微观经济学的领域,寡头垄断是一个例外,而这正是对策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现在对策论已经几乎贯穿整个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在环境、劳动、福利等其他经济学的分支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正是因为对策论异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性质。现在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对抗性和竞争性也在加强,因此人们将更多的关注里放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上,重视竞争者和合作者在市场上的反应,因此对策论理论近20年来实现了高速的发展。 第 76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对策的基本要素 在课本中曾提到要表述一个完整的对策问题,至少需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策略集合,收益函数。此外,还包括信息、结果与均衡等要素。此外另外再补充一个要素,即进行对策的次序(order)。在一些对策中,特别是存在多个独立的局中人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局中各方同时选择相应得策略,有时候需要对策各方先后作出决策,因此这就涉及到一个次序的问题。因此在有的对策中,如果局中人行动的次序不同,对策的结果也相应得不同。 •对策中的理性问题 理性是指:局中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和利益所在,在对策中总是采取最佳策略,以实现其效用或收益最大化,但是在现实的对策冲突中,丧失理性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并且当人们面临复杂的对策局面时,思维能力的限制也会使人们无法理性地采取行动。除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之外,还应该重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区别。经济学中常用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决策者的行为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这种就被称之为“个体理性”,但是有时候现实中存在部分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还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这种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也被称之为“集体理性”。存在集体理性是因为,允许在对策中还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这样当个体所采取的策略有利于集体利益但是不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时,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是否存在这种“有约束力的协议”可以作为区别合作对策和非合作对策的标志。但是考虑的较多的还是非合作对策,因为竞争比合作要更普遍一些,主导人们行为方式的主要还是个体理性,而且集体理性更高级,更复杂,更难找到分析的方法。 三、难点 第 77 页 共 77 页 重庆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本章的难点在于对重复对策的理解,以及进化对策中的最优反应动态和复制动态的区别。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属于现代经济理论发展部分内容基本介绍,应该使学生建立基本分析方法和思路,有概念性认识,可仅介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和思路,展示给学生更加广阔和富有魅力的经济研究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