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都毗陵秦氏宗谱《丙申续修宗谱序》注
常州小都秦氏后裔 秦舒凌
常州小都《毗陵秦氏宗谱》(三贤堂)续修于1943年。从康熙壬午年开始辑有序,至1943年续修谱序,共有二十六篇。为方便族人阅读和了解谱序中的内容,现辑入其中典型的一篇,加放标点,并对谱中一些内容加注。
三代亲亲之道在立宗法,宗法立而谱系明焉。说文不登谱字⑴,大徐增之⑵。引桓君山言⑶,以为谱名起周代,不知普即谱之本字⑷。诗谱序疏⑸:谱,普也。广雅⑹:牒也。释名⑺:布也,绪也。牒记之,布列之,绪引之,皆周普之义。然则,祖若宗,积厚流光,子若孙,支分派别,非谱经普之不为功。秦生启光者,与余少壮时从游者也。为其族续修家乘,以族之祭酒肇京翁之命,偕其族贤宗翰、国治、谦益等,携旧帙⑻而以弁言⑼嘱余。余展阅之,乃知秦本以国为氏,自唐时族望⑽会稽⑾,一徙而至高邮,再徙而至晋陵⑿,断自宋学士少游观公始。观子湛判常⒀,始居武进之新塘⒁。越十传至国子助教崇义公,又徙郡北小都里,是为秦巷始迁祖。迄今历四百余年,传二十余世。而分徙者,相距数十里,散处者,不下数十村,悉藉斯谱以统之。夫乃恍然,于谱之为言,普也。顾其谱例,有尽善者,溯受姓源流于简,端列远宗,彷唐宰相世系表例⒂,盖古谱序法也。近宗自迁祖下特详,据唐刘知几⒃史通⒄判限例也。谱记某派某支,则据通志艺文略⒅、杨氏枝分谱⒆也。载行事于传赞碑铭,欧阳氏例⒇也。古法不纪迁徙,今纪迁徙,亦欧阳氏例也。观乎此,而谱系于焉明矣,宗法于焉立矣。抑余尤有感焉。忆自启光游余门,尝朅来于秦巷里,见秦氏祠宇踞坐高阜,其环而居者,屋舍俨然。而东则德胜河,西则剩银河,故其江流之所贯,输资浸溉者,素称沃壤。且其傍左右,陂塘蓼红苹白,晨光夕照,烟霭霏霏。未始不低徊,留之不忍去,诚奥区也。昔昌黎(21)之言曰:扶兴磅礴郁积之气,物产不能独当(22)也,盖必于人材泄焉。秦巷土风固雄,而诸君以兵燹(23)余生,二十年来一再而修,辨昭穆(24),别亲疏,序长幼,洵有裨于学校,明伦之大矣。夫伦理明斯恩谊笃,恩谊笃斯风俗敦,将见兴孝兴悌(25),与让与仁,由一族而一乡一邑,安在三代亲亲之道,不再睹于今哉。是为序。
1
光绪岁次丙申孟冬谷旦
曲阿邑增生张汝镕拜撰
注:
(1) 【说文不登谱字】《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谱”字,估计应是漏收。因为在《史记》、《汉书》及《释名》、《广韵》中均有“谱”字。而《史记》、《汉书》成书在《说文解字》之前。
(2) 【大徐增之】徐铉(917~992),字鼎臣;徐锴(921~975),字楚金,五代、宋初会稽人。徐铉、徐锴兄弟俩世称“二徐”。宋太宗雍熙(984~987)间,徐铉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等同校《说文解字》,新补19字于正文中,又将原书所不载的402字附于正文之后,世称“大徐本”。此处“大徐”应为“大徐本”。这里是说大徐本增加了“谱”字。
(3)【引桓君山言】桓君山即桓潭(前23—50),汉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特好音律及鼓琴,且博学多能,为汉代著名哲学家、经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引用了桓潭的话:“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
(4) 【普即谱之本字】“谱”是一个派生字,原字为会意字的“普”,后来用“普”字来表示文献、簿籍,逐加“言”旁,成了形声字的“谱”。
(5)【诗谱序疏】疏:注释,解释。诗谱序:即《毛诗正义·诗谱序》。是《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共40卷,由孔颖达、王德昭、齐威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等职。在《毛诗正义·诗谱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此《诗》不谓之‘赞’,而谓之‘谱’,谱者,普也,注序世数,事得周普,故《史记》谓之‘谱牒’是也。”
2
(6)【广雅】《广雅》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因其取材的范围要比《尔雅》广泛,故取名为《广雅》,为研究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在《广雅·释言》中说:“谱,牒也。”
(7)【释名】《释名》是我国东汉末年出现的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者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省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在东汉桓帝、灵帝之间,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亦曰绪也。主绪人世类相继如统绪也。”
(8)【帙】原意为用布帛制成的书、画的封套。这里用作为书、书的卷册。
(9)【弁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10)【族望】有声望的名门大族。
(11)【会稽】古郡名。秦时置,其范围约今江苏省东部及浙江省西部地区。
(12)【晋陵】古代常州郡名。春秋时吴季札封地延陵,秦时地属会稽郡。西汉高祖时改为毗陵,并置毗陵县(今常州)。西晋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置毗陵郡,领有丹徒、曲阿、毗陵、无锡、暨阳等县。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为避东海王越世子毗讳,改毗陵为晋陵。后隋大业初又废州置郡,常州复名毗陵郡。
(13)【观子湛判常】秦观的儿子秦湛到常州当通判。通判:古代官名。宋代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通判由朝廷直接任免,可直接向皇帝奏报州郡内的包括州郡官、县官在内的一切官员的情况,兼有监察官性质。
(14)【新塘】新塘乡,常州古地名。今为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
3
(15)【唐宰相世系表例】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编纂工作,据《宋史》卷三三一《吕夏卿传》:“夏卿长于史,贯穿唐事,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折衷整比,又通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最有功。”宋代洪迈《容齐随笔》卷六、《新唐书世系表》条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用逐家谱牒。”
(16)【刘知几】刘知几(661-721) 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
(17)【史通】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710)。《史通》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它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
(18)【通志艺文略】《通志·艺文略》共八卷,宋郑樵(1104一1162)撰。此书为《通志》之二十略之一,成书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
(19)【杨氏枝分谱】《杨氏枝分谱》共一卷,是南宋郑樵编撰《通志·略》时收集的书目。书目中综合排列唐末以前家谱共六十八种二百五十卷。
(20)【欧阳氏例】宋朝的欧阳修和苏洵分别制定了家谱的相关体例,由欧阳修所制定的家谱相关体例通常被称为“欧氏谱例”。它以图的形式列出祖先世系,每五世一图,第二图自五世起至九世,第三图自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直至当代止。
(21)【昌黎】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发
4
起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22)【扶兴磅礴郁积,物产不能独当】:此两句均出自于唐·韩愈《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不能独当也。”
(23)【兵燹】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24)【昭穆】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
(25)【兴孝兴悌】悌: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者。这是出于《大学》中的两句“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意思为,对于老年人应当体贴侍奉,这样,全民都会孝敬老人;对于年长的人都尊敬并听从,自然,全民就会尊重长者。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