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价检测(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1·扬州中考)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应邀做客《人民日报》总编室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文化讲坛”时说,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将在2014年完成。隋朝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
A.便于军事的调控 B.解决南水北调问题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方便帝王游玩
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的统治与下列哪一个朝代相似(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4.“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体现了唐太宗的( ) A.民本思想 B.农本思想
C.安全第一 D.人才观
5.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见右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任用贤才,善于纳谏,合并州县开创了盛世局面 D.“励精为治”,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6.“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反映了唐代哪一生产工具创制的 功效( )
A.耧车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7.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工艺珍品是 ( )
8.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右图),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取意源自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
9.(2012·安阳模拟)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
- 2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灭亡,历时1 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2·常州模拟)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 期( )
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11.(2012·苏州模拟)“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图片是( )
12.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
- 3 -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 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务,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3.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矗立的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南诏
14.下列佳句中,不能正确地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一项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
15.(2012·江苏模拟)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 4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16.(2012·长沙学业考)2012年2月14日,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古以来我国在建筑方面有许多杰出成就,右图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是( ) A.康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钱塘江大桥
17.(2012·毕节学业考)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何时印制的(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8.右图是敦煌莫高窟内的塑像。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④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9.“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通道”,如果你想临摹方折峻丽,骨力劲健的“柳体”,应选择下列碑帖中的哪一幅( )
- 5 -
20.(2012·常州模拟)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6分,共50分) 21.历史诊所: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材料二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三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10分) (1)材料一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
- 6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4)材料三反映的是鉴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5)三则材料能使我们感受到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诗
(1)分析日本文献,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不得照抄原文,2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如何。(1分)
(4)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举出一些事例来说明。(不少于三例,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唐玄宗时期,家住扬州的书生张三,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由隋炀帝时修建的大运河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在离船登岸之地A(隋朝大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衣服湿透,避进一农户家中。几经周折张三终于来到长安,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在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才华横溢的张三如愿以偿考中进士做了大官。
(1)张三离船登岸之地A是指哪一城市?(1分)隋朝大运河分为哪四段?(4分) (2)张三此行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正式诞生的?(1分)唐朝有
- 7 -
哪些皇帝为完善科举制分别做出哪些措施?(3分)
(3)张三在京城看到了许多外国人,唐朝时为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外国人来华?(2分)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在治国措施上有何共同之处?(2分) 24.归纳与探究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4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4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2分) (5)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第一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 8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其中江南河是从扬州到余杭一段,所以D符合题意。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隋朝统治短暂;一些制度和工程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束分裂局面,是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在这些方面与隋朝非常相似。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可看出人才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中提高妇女地位没有得到体现;C、D分别与唐太宗和唐玄宗相关。B是武则天的功绩。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干的关键信息“灌溉”“唐代”,可知是考查唐代的灌溉工具,结合选项可知,筒车是唐代的灌溉工具。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陶器工艺”“唐朝”,A是半坡彩陶,B是唐三彩,C、D是唐朝的青瓷、白瓷。故B与题干中唐朝陶器工艺珍品相符。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反映的是作者科举高中后的情形,故选C。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科举制是按照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不看门第高低,故①错误。
- 9 -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天可汗”。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干可判断所选的图片必须体现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A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C、D反映的是中外交往。B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等;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故①②③均符合题意。唐朝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④与史实不符。
1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千寻塔耸立在云南大理的苍山,故选D。
1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说明回鹘文化对唐朝的影响;B说明与靺鞨族关系亲密;C说明唐与吐蕃关系的友好;D体现的是中外关系而非民族关系。
1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玄奘西游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故B符合题意。
1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
- 10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A为欧阳询的书法;B为颜真卿的书法;D为黄庭坚的书法。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把握能力。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采取开放的政策,国际间和国内各民族的交往日益频繁,“繁荣开放”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21.【解析】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景象,故(1)正确;材料二反映的是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故(2)错误,(3)正确;鉴真东渡日本,故(4)错误;以上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经济的盛况及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能使我们感受到唐朝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繁盛,故(5)正确。
22.【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法式”指的是法度、法则,“法式备定”即制度完备的意思;珍国指的是文化先进、值得珍视的国家。第(2)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两个典型的事例。第(3)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派大批遣唐使来华学习,鉴真东渡日本,可见双方和平相处,友好交往。第(4)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遣唐使回国后一般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等。 答案:(1)唐朝制度完备,文化先进。 (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3)和平相处,友好交流。
(4)如日本以唐朝的封建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参照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受唐朝饮茶之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茶道”;受唐朝服装的影响出现
- 11 -
了“和服”。(不少于三例)
23.【解析】第(1)(2)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涉及隋朝大运河及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等知识点,立足所学基础知识即可轻松解答。第(3)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从环境、国力、文化、对外政策、交通条件等角度全面思考。第(4)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治国措施”“共同之处”,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洛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可不按顺序,错字不给分)。 (2)隋炀帝时期。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时期创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①唐朝国家安定,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为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③唐朝时期海路、陆路交通便利发达。(答出两点即可) (4)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沿用科举制等。(答出两点即可)
24.【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但是第(1)(2)(3)(4)(5)题均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开元盛世”。魏征是唐太宗统治时期有名的谏臣,唐玄宗走马任姚崇。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王朝土崩瓦解。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第(6)题属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魏征——唐太宗;姚崇——唐玄宗。(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 12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3)隋朝大运河。 (4)隋炀帝。 (5)唐玄宗。
(6)国家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言之有理即可)
- 1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