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预测——从______到______

2021-07-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预测——从______到______

【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 到 ”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指导】

一、审题导引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

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本题内容宽泛,由提示可知“从 到 ”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我们可拟写如:从初春到寒冬,从蝉鸣的九月到叶落的深秋,从童年到少年,从教室到图书馆,从南方到北方,从山下到山顶,从无知到已知,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从曾经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从懦弱到坚强,从付出到收获,从蝌蚪到青蛙……这是一个过程,选择自己最有体悟的一点作为主旨选材成文即可。如蜕变、成长、舍弃、心态平衡,目标坚定、奋斗,改变、不图安逸、积蓄力量、厚积薄发等。可以写成记叙文,叙写自己某次经历;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综合使用各种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

二、思路解析

本题的导语即已透露出写作的切入点: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情感的变化等。“从

到 ”包含着转变的意味,引导考生回想自己的经历,记录人生的感触。写作本题,文体首选记叙文。从时间的角度补题,“从初见到告别”“从相识到相知”写初中的生活;从地点的角度补题,“从江南到塞北”“从小乡村到大都市”写祖国的美好;从事物的角度补题,“从青丝到华发”“从叶落到花开”来感恩亲情;从意志品质的角度补题,“从软弱到坚强”“从失落到振作”来表现成长。

本题也可写成议论文或说理性散文。比如,写社会进步“从蒙昧到文明”,写时政热点“从1919到2019”,写求学探索“从‘?’到‘!’”,写人物评说(苏轼)“从汴京到黄州”。

总之,这道题既可以写人记事,又可以写景说理,容易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或观点,想得高分要在主题的深刻、选材的新颖、情感的真挚和语言的生动等方面下功夫。

三、误区警示

写记叙文要谨防两个误区。一是下笔前只注意到“时间”“地点”等的变化,思维停留在表层,主题不够深刻。二是忽略了“真情实感”,“编”出来作文干巴、做作。考生一定要选取自己深有感触的素材写作,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人。

写议论文也要谨防两个误区:一是“居高临下”地空洞说理,二是素材太过陈旧。如果平时能多关注“窗外事”,就能在阐述观点时信手拈来,使论证既严密又生动。

【范文赏析】

从风雨到彩虹

2016年夏天,人生中的第一次特大暴风雨向我袭来:风力10级,降水量1000毫米。风将我刮得没了方向,雨水似乎快要淹没我的心……【用具体的数据描写风雨,使自己受到的打击更直观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初考失败,我没能考上心向往之的一中,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打击更大了。看着同学一张张满心欢喜的笑脸,我又羡慕,又自卑——如愿的人那么多,为何就撇下我一个?

我默念着分数,昏沉沉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阴得可怕,随时都会塌下来的样子。小鸟早已吓得窜回巢里,只露出眼睛注视着巢外。花儿无奈地任雨滴击打,不知所措地撑着……这糟糕的天气,你是在嘲笑我,在应和我的心情吗?【综合运用环境描写、拟人手法和问句形式,烘托和强化“我”的沮丧心情,突出了“我”心中的风雨之大。】

老天爷,难道你忘了?从我读一年级的那天起,我就在心里定下了目标,一定要考上一

中,像姐姐一样为全家人争光。整整六年!我总是把同龄人玩耍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写作业写到睡着,生病了坚持上课……不是说“皇天不负苦心人”吗?老天爷你怎么说话不算数?我的眼前一片模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雨声、风声和我的啜泣声也混杂在一起……

正当我黯然神伤时,路旁一朵硕大的紫色花竟然闯入了我的眼帘。它不像别的花儿蜷缩着身子,而是站立在风雨中,虽然全身湿漉漉的,但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反而给人享受风雨洗礼的感觉。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靠近这朵与众不同的花,仿佛嗅到了它散发出来的馨香,仿佛听到它对我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在我的印象中,花是娇弱的象征,可这朵紫色花却能屹立于风雨之中。我至少是小小的男子汉呀,难道还不如一朵花坚强吗?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花,就要让自己绽放;是金子,就要让自己发光!想到这里,我甩一甩头,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天空不全是风雨,也有属于我的彩虹。此时的我坐在考场,奋笔疾书,描绘着彩虹高挂。

【点评】

1.借景抒情。从下雨到彩虹,从黯然神伤到坚强的紫色小花屹立在雨中的情景,“我”的心情也经历了一番变化,景物与抒情相得益彰。

2.心理描写到位自然。文中“我”没有与别人交流,全部情节都通过“我”的内心变化以及景物变化推动,而考生驾驭得很好,自然而然地抒发了情感。

从单车到步行

小时候,我不喜欢独自一人走去上学,也许是因走路太累,而爷爷总会笑呵呵地骑单车载我上学。

“爷爷,我要迟到了!快点!”我对着爷爷喊。爷爷就马上推着他的老旧自行车出来了:“来啦,来啦!”让我赶紧坐上车。

他的车很旧,踩起来有“吱吱呀呀”的声音,让人听得很不舒服。“爷爷,你该换一辆车了,它太老了,你不要骑在老人身上。”爷爷笑道:“不换不换,它还年轻哩,可以载起你的。”虽然爷爷的单车在行驶时摇晃着,可是有爷爷在,我不害怕,爷爷会保护我的。

微风徐徐拂过面颊,爷爷又会笑着说:“囡囡,你听听,风在和你说话呢!”我跟着爷爷的话去听,却什么也没听到:“爷爷你骗我,什么也没有!”

“那是你没有用心倾听啊。”爷爷和蔼地说。

用心去听,仿佛真的听到了风的话语。坐在老式单车的后座上,将头靠在爷爷的后背,

看柳絮在风中轻盈起舞,安详而又宁静。

不管是雨天或是晴天,爷爷总会坐在单车的前面,准时出现在校门口,从来没有让我像别的孩子一样流下焦急的泪水。

但,爷爷就像单车一样老了,单车是会坏的。医生说他不再能做高强度运动,以后,他送不了我了。风雨无阻送了我四年,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去上学了,可爷爷不放心,还想接着送我,就像那辆老旧的单车一样,老了,却仍用自己坚实的身躯载起我和爷爷;就像爷爷口中的单车,虽然老了,但仍然“年轻”。

而我,就像我口中的我,爷爷老了,却仍像骑单车似地骑着他,他也竭尽全身心的爱来护送我。我长大了,该步行去学校了,该独立了。

从那一天起,我不再依赖爷爷,因为我知道,他和单车都老了。我学会自己上闹钟,自己去学校,一点点适应独自上学的日子,早晨六点半天色还有点昏暗,可我不害怕,因为我知道,爷爷的爱还陪着我。吹着风,踏着花香,看着太阳挣脱开云层,我独自去上学。

一天回家后,爷爷把那辆自行车搬了出来,看得出他用心擦过,“囡囡,明天我送你!”他笑着说。

后来才知道,他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可以偶尔做一些运动。

坐在单车后座上,一如那个小时候的早晨,用心倾听风儿的声音,听着它说:“你,长大了!”

柳絮漫天飞舞着,即使是偶尔,也很满足。

【点评】小作者很聪明,精选“爷爷骑车”一件事,平实,但很经典,引人入境,读来温情,心里很暖。“从单车到步行”有个人成长,也有对爷爷的依恋,表现很好,收尾时强化点题会更好。

从小巷到操场

我的童年,都是在那条小巷中度过的。

那是外婆家门前的一条小巷,由水泥铺成,左右是高大的出租房,房子与房子之间仅仅相隔一两米左右。

虽然就是这么一条普通的巷子,但它却给我带来了许多独特而又美好的时光。 清晨,吃过外婆亲手做的香煎糯米饼与浓稠的白粥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去巷子口,大喊:“表哥,表姐,下来玩啊……”我的声音在巷子中不断地回荡着,乘着微凉清爽的晨风向上飘去,随着微微湿润的雾气传到他们俩的耳中。

这是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最普遍的传话方式,相比于现在的“机械声音”,这种方式,更能表达每个人有温度的情感,传递着浓厚的亲情。

随着一阵脚步声,表哥表姐来了。我们兴奋地跳着、叫着,在外婆家的门口悄悄地讨论着今天的游戏计划……

我们仨就像是三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我们会把对面七彩的墙砖,想象成一块又一块的“油”,外婆家门口是安全的“老鼠洞”;我们“老鼠”既要去“偷油”,又要小心危险的“猫”;墙砖有时又是蜂拥而至的坏人,我们会在阳台用废弃的纸巾团沾上水,狠狠地砸过去攻击坏人;我们还会像小偷一样,偷偷地钻过年久失修而形成的洞口,溜到隔壁小区的滑滑梯去玩,我们还会……

那时的风,软绵绵的,那时的花香,甜腻腻的,那时的墙砖,有神奇的魔法……那时的我们,快乐的笑容在炽白的阳光下渐渐融化……

外婆门前的时光转瞬即逝,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业也渐渐繁重了起来,我也越来越少回外婆家,也越来越少在那条熟悉的巷子中玩耍了,取而代之的是学校中的操场。

学校的操场又大又空旷,暖暖的阳光倾洒下来,微微发烫的平坦的地板,两旁还有几棵茂盛的树。

我和几个同学在跑道上挥洒汗水、奋力奔跑,惊醒一片青草。快到终点了,两旁的同学欢呼起来,我的脚步也加快起来,冲刺,胜利。

我笑着扑到同学们的怀里,我们都很快乐,因为我们赢了。抬起头,阳光也还是那束阳光,微风也是那阵微风,只不过我现在的笑容中,有了目的,有了复杂的原因。

现在我们挥洒汗水,去运动、去玩耍,都在被目的铁索束缚着——为中考体育测试做准备,我们不再是为了快乐而去玩耍了。我经常在想,童年的小巷与笑容在想念我吗?

我从童年快乐无忧的小巷迈到了初中有目标、需要努力的操场中,为达到目标而笑。 【点评】文章内容充实,行文有序。“小巷”的童稚快活与“操场”的友情奋进表现得很好,区分鲜明。略有些可惜的是,结束那一段的叙后议论抒情处理有点生硬,如能再作调整会好很多。

从村里戏台到电视频道

奶奶爱看戏,她爱看的是家乡有名的“白字戏”。

小的时候,我经常在农历九月十五随奶奶回乡下,九月十五不知是哪一位神的生辰,奶奶是信神的,因此要回去供奉。与此同时,村里还会请来戏团演戏,每晚八点开始,十点结束,我便饭后常与奶奶去村里戏台看戏。

那戏台是石砌的,用长方体的石头砌成台,石头上还刻着各种花纹,其中最中间的图案,是“双龙戏珠”,台上擎四根擎天柱,分别由一条龙盘旋而上,整体上看,整个戏台威风堂堂。

八点,戏准时开始,随着帷幕拉开,喇叭声响起,戏中的人物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开始表演,整个村子都回荡着喇叭、二胡等乐器的声音,时而威武明亮,时而凄凉而辽远。音乐随着剧情发展而一波三折,剧中人物也很有特色:红脸表忠义,绿脸表勇猛,黑脸表示公正;还有喜剧角色“白鼻子”,留着长胡须后插三角旗的武将,头戴状元帽的文官……让你一看就能看出人物特色。奶奶最爱的戏是“目莲救母”,故事中目莲母亲因在戒荤期偷吃了弟弟送来的毒狗肉而死,和尚目莲千辛万苦将母亲从地狱里救出来的故事。当奶奶看到目莲母亲吃下毒狗肉后气得直跺脚,遂又教育我几句,又因看到目莲成功救出母亲兴奋得直鼓掌……而当时的我却认为戏吚吚呀呀很无聊,常在奶奶怀中睡着。

后来我上了小学,不能陪奶奶回去了,村里也不请戏班演戏了,改成了在村口处放电影。奶奶常常因没有戏看而抱怨连连,于是爸爸买了个新机顶盒,专门用来给奶奶看戏。这电视可真神奇,加了一些特效,美化了声音,我竟喜欢起白字戏那一波三折的剧情来,常深浸其中。可奶奶对看戏的兴趣及兴奋程度远不如从前,从前即使看到很晚也从不困,依旧那么精神,可如今换了电视频道,她没看一会就打瞌睡了。

后来又一次回乡下,看到昔日威风堂堂的戏台破败不堪,整个戏台长满绿苔,“双龙戏珠”的图案模糊不清,连龙身也被磨平了,那几根擎天柱上的龙耳朵、嘴巴也掉了。我的心里酸酸的,充满对戏台——这个奶奶魂牵梦绕的地方没落的惋惜。

岁月变迁,时光飞逝,从村里戏台到电视频道,是“白字戏”文化载体的变化,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点评】文章很有味道,构思也见巧思。“我睡”、“奶奶睡”随情节发展自然呼应又自然变化,整体立意很好,且第4段和第6段行文有亮点。略可惜是收尾的语言稍显生硬,同时,自身理解仍可加多一点笔墨。

从小学到初中

小学,是天真无邪;

初中,是成熟稳重。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变化了太多太多……

小学,我们背着卡通书包,懵懂地走进校园,面对四周的陌生,唯一的方法——哭。一年级,我们在课上数着自己的手指头;二年级,我们一起参加校运会;三年级,我们学会了加减乘除;四年级,我们欢度六一儿童节;五年级,我们迎来第一次月考,体会到了竞争的压力;六年级,我们面对排名,几家欢喜几家愁。六年来,我们从素不相识到形影不离,我们共同面对失败,共同享受成功。

小学时的课间,女生们都爱和老师聊天,有些则围在一起画画,宽敞的教室,尽是女生的身影;男生真是不安分,课室、走廊,都能见到他们追逐打闹,摆着鬼脸的样子,这,是低年级的我们。五六年级的课间已褪去了几分幼稚,女生们要么扎堆聊八卦,要么扎堆写作业,男生也不再追跑,有的沉迷于偷偷带的小说、漫画,有的跑去和别班的打交道,是啊,幼稚在逐渐消失。

不知不觉,毕业典礼来了,直到那天才从那六年的梦中醒来,原来,这六年结束了,我们毕业了。

金秋九月,我们走进不同的学校,又一次面对陌生的同学、老师,我们不再大哭,选择了沉默。第一个星期,我们认识了有理数,探访了朱老先生的《春》;第二个星期,我们迎来了第一次班委竞选和家长会;第三个星期,我们经历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篮球赛;第四个星期,我们经历了模拟考。十月,我们迎来一检,十一月,我们迎来二检,才发现,期末考的脚步声愈加清晰。初中的我们,通达事理,一切都显得那么成熟、严肃。

相比于小学的课间,初中的课间显得那么安静,在绿树的映衬下,教学楼是那么恢宏,那么庄重。下课铃响起,全班充耳不闻,依旧埋头奋笔疾书,一会,有的人坐不住,出去外面溜达;有的人收起课本,拿出地理、生物练习册;有的人把课本往抽屉胡乱一塞,抽出《五三》钻研起来。偌大的教室里,只剩请教问问题的声音和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声。仔细一听,没有了欢声笑语,没有了跑步的脚步声,真是截然不同。

小学的我们,幼稚无知;初中的我们,完美蜕变,成熟大方。从调皮到自律,从怕生到大方,从无知到懂得,我们变了。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但,我们正在变成更好的我们。

【点评】题目平淡无奇,内容也没有特殊,但胜在行文流畅,文字朴实又较为鲜活,内容很贴近生活,易于入境,易于共鸣,思考很真诚,对比第一稿进步明显。如能在场景的集中、细致上再加以调整,会更好。

从陪伴同行到独自向前

一个人走着,玻璃上只映出一个身影。

小学的时候,妈妈很忙,没有时间来接我。奶奶担起了接送的责任,每天搭公交来,带着我搭公交走。公交车站在隔壁小区的侧门口,每次走回去,都要经过隔壁小区那些租不出去的店铺,望得到黑暗的里面的玻璃墙上,映出了一前一后两个身材差不多的身影,或是欢笑着,或是沉默着。后来,一个身影高过另一个身影,另一个身影便换了人。

或许是因为我长大了,又或许是奶奶的头发又白了些许,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奶奶不再陪伴我上下学,家里人给我办了能自行离开学校的绿卡,我便自己回家了。

六年级开始自己放学回家,也不孤单,两个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与我同行。大家时常讨论一下学业,聊一下各班的情况、趣事,分享一下最近爱看、正在看的书籍、影片……路上多了几分欢声笑语,店铺大多都租出去了,反着光的玻璃墙上,映出了三个打打闹闹的身影,笑容是止不住的。后来,三个身影分开了,散了,只剩下一个身影独自迈着沉重的步伐。

小升初如同一只无情的手将我们拆开,安装到几个不同的学校,于是,孤独真的降临了,只有我一个人走着,玻璃上只映出一个身影。

这是一个喜怒无常、沉重的身影。店铺关门了,转让了,合同到期了,里面又黑了,而且更乱了。那个身影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默默地凝望着那死寂的店铺。忽然,那个身影像是想到了什么,笑了起来,笑得比花儿还灿烂,或许是想到以前那般快活的日子了吧,笑着笑着,几颗水珠拥抱大地,也不知,是汗,还是泪。那硕大的书包,压在身影上,使得那身影,又沉重、萧条了几分。

我盼望着,那个身影能挺起身来,挺起那沉重的书包,带着那灿烂的笑容,向希望走去,向成功走去,向未来走去。

这个身影走着,走着,满怀着快乐和幸福,向希望,向成功,向未来,走去! 【点评】文章的构思很有意思,抓放学路上的身影,表现“从陪伴同行到独自向前”的成长变化和心理期许,情感很真挚。如果场景能更集中,细致,会更好。仍需努力,确有进步。好!

从胆怯到勇敢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有过怯弱、恐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地发现:原来,我也很坚强、勇敢。

刺眼的阳光笼罩着大地,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哎,可惜了今天这么好的天气!游客们,我们到了泰山景点了……不要把个人物品遗落在车箱……我们准备上山了……我把耳机放下,望了望坐在旁边的母亲,说:“妈,我能不能不去?”她却说:“你看你,都13岁了,怎么还那么胆小,不能不去!”我很害怕,我回想着小时候的经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恐高,有一次在山顶上坐着观光车看风景,那时的我,汗水已经湿透了我的衣服,冷冰冰的双手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自此,爸爸妈妈很想改掉我这个坏毛病,这不,机会来了,他们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

我抓住母亲的手来到山脚下,脚不停地发抖,母亲却让我自己上山,我有些惊慌,哎,没办法,谁让我已经长那么大了呢?

我一步一步地踏着脚下的石头往前走,闭着眼不敢向后看,我多次想要拉着母亲的手,可我就像一个没人要的孩子,被母亲推开了,然后说:“不就爬山吗,有什么好怕的,自己上去!”不知为什么,这时我内心有着一丝丝坚定:“你们不要小瞧我,我一定要爬到山顶,我要比任何人都快!

我扶着旁边的绳子,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往上登,生怕自己会摔下去。这时候,只见旁边有一个看起来比我小几岁的小女孩,她正背着背包,扶着绳子,喊着:“一二一二……”眼看她就要超过我了,原本胆怯的我突然变勇敢了,我并不服输,心里不停地在激励着自己:一个如此小的女孩子背着那么多的东西还比我快,我一定要超越她……

果然,我竟然是最快的那一个!我望着山下,山陡奇秀险,云雾散步在空中,瀑布威武壮观……我简直不敢相信:如此陡峭的山我竟爬到了山顶!我竟然第一个到达!原来,我也很勇敢!只见人们还在奋力地往前走,母亲正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顶,她为我战胜了困难而感到高兴。

这,也许是成长中的一部分:从胆怯到勇敢。

【点评】文章详略得当,叙事节奏感强,并且“从胆怯到勇敢”的变化过程表现很细致,读起来易于入境,易于共鸣。书写有些不好辨认,要继续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