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品解析:2019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01-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九江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

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时颁布《法经》,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有效保障百姓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这一做法 A. 体现儒法并用的务实思想 B. 促使魏国实现了社会转型 C. 表明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蕴含法家的家国情怀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法家代表李悝认同儒家的“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而将《盗法》《贼法》列于《法经》篇首,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李悝儒法并用的务实思想,故A项正确;魏国没有实现社会转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蕴含了儒家和法家的家国情怀思想,故D项不符合材料。

2.秦汉时期的“朝廷”常常作为宫殿的别称或皇帝的同意语,而隋唐的“朝廷”却被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同义词。朝廷一词内涵的变化说明了 A. 文化内涵抽象化 B. 价值取向世俗化 C. 国家体制官僚化 D. 民本思想政治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朝廷”由皇帝的同意语演变为政府的同义词,说明官僚主导的政府地位的上升,即国家体制日趋官僚化,故C项正确;秦汉时期的朝廷和隋唐时期的朝廷,其内涵都是抽象化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世俗化,世俗化指的是民间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以民为本的思想,故D项错误。

3.“鲜卑族在走向封建化、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

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旨在强调鲜卑族变革 A. 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B. 加速了鲜卑封建化的进程 C. 有利于北魏社会经济发展 D. 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说的是鲜卑族在封建化过程中,实现了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王朝的建立注入了新的活力,即强调了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故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封建化的进程,但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没有强调北魏社会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4.明代户部下设十三清吏司,分掌各省课赋税钱钞之事,职任极重,洪武二十六年诏令“户部吏不许用江西、浙江、江苏、松江人”,“以其地多赋税恐飞诡为奸也。”这个诏令在明代一直被遵循着。这表明了明朝 A. 专制主义逐步走向极端 B. 官员回避制度有所弱化 C. 江南赋税拥有突出地位 D. 江南官员显现诡奸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飞诡为奸”指的是明朝粮户将田地寄在享有优免徭役的官吏、绅衿名下,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明代“户部吏不许用江西、浙江、江苏、松江人”,“以其地多赋税恐飞诡为奸也。”这表明了明代江南官员显现诡奸特征,故D项正确;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表明专制主义逐步走向极端,故A项错误;显然材料体现的是官员回避制度有所加强,故B项错误;江南赋税拥有突出地位,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

5.1921年梁启超指出:“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

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由此可知“这回革命” A. 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 B. 促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不会退回到军阀割据的世界 D. 引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回革命……是有空前绝大

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这说明“这回

革命”不是以前的改朝换代,而是改变根本制度的革命,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所以“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前,资产阶级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后,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故D项错误。

6.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把毛泽东创作的《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由此可知《论持久战》 A. 为全面抗战提供了方向 B. 促进国共开始实现有效合作 C. 是国共合作的思想典范 D. 促使国共在战略上统一认识 【答案】D 【解析】

的【详解】材料说明国民党认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由此可知《论持久战》促使国共两党在战略上有了统一认识,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全民抗战的方向,故A项错误;《论持久战》创作于1938年,1937年9月国共开始实现有效合作,故B项错误;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的思想典范,故C项错误。

7.中国50、60年代普遍认为美国是“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国家,只不过发了战争财而一时强大而已,是一只“纸老虎”。到了70年代,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看法有所改变。“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由此可知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由滞涨到逐步发展

B. 中国建设道路由自力更生到对外开放 C. 中国的评判标准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 D. 中国对外交往需要世界先进国家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的美国的看法,经历了50、60年代“‘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国家”到70年代“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这一历程说明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评判标准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故C项正确;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涨状态,故A项错误;中国对外开放时期,也没有忘掉自力更生,故B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中国对外交往是独立自主的,不需要依赖世界先进国家支持,故错误。

8.如图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由图可知

农民富起来了

A. 农村走向富裕得益于粮食的丰收 B. 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活跃之本源 C. 工业化为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D. 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得到了落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中的寓意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发展起来,农民也富起来了。由此可知,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活跃之本源,故B项正确;农村走向富裕得益于制度的创新,故A项错误;图片主旨是说制度的影响,而不是工业化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得到了落实,故D项错误。

9.雅典人通过陶片放逐领袖人物,他们考虑的不是领袖的官职有多高,功劳有多大,而是国家的利益和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这就迫使领袖人物们不得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可能成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帝王或官僚。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陶片放逐法可以通过领袖人物特权影响民主决策 B. 陶片放逐法表明了雅典民主决策具有较大广泛性 C. 功劳突出的领袖人物被陶片放逐的可能性比较小 D. 善于言辞的领袖人物在政治方面难以有发展空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陶片放逐法“迫使领袖人物们不得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可能成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帝王或官僚”,这说明领袖人物无时不刻在接受群众的监督,即雅典民主决策具有较大广泛性,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陶片放逐法就是限制领袖人物的特权,故错误;越是功劳突出的领袖人物被陶片放逐的可能性越大,故C项错误;领袖人物是通过演讲打动公民的,因此善于言辞的领袖人物在政治方面很有发展空间,故D项错误。

10.18世纪英国出口商品在各地的比重表 在欧洲的比重 在美洲的比重 在其它的比重

根据上表可知

A. 重商主义流行影响了18世纪初的欧美比重 B. 自由主义盛行影响了18世纪末的欧美比重 C. 在欧洲比重下降源于欧洲价格革命影响 D. 在美洲比重增加得益于海外市场的扩大 【答案】D

18世纪初 80% 10% 10% 18世纪末 30% 60% 10%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出口商品在18世纪末,在美洲的比重达到了60%。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英国在北美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故D项正确;整个18世纪,英国推行的都是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自由主义盛行是在19世纪,故B项错误;欧洲价格革命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故C项错误。

11.美国1781年《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而1787年《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是“自由与绝对统治之间的最成功的调和”。美国国家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美国 A. 邦联观念业已消除 B. 统一国家即将形成 C. 地方主权逐步退出

D. 州际矛盾得以缓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建国之初国家结构由邦联到联邦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没有权威,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而联邦体制较好的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保障了中央的权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联邦的建立,不代表邦联观念业已消除,故A项错误;联邦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主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体现不出州际矛盾,故D项错误。

12.两极格局瓦解后,叙利亚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发展,引发叙利亚危机,2015年美国总统宣称不向叙利亚派兵。如图为当时的政治讽刺漫画。由此可知

穿新鞋,走老路 A. 中国经济保障了美国不出兵

B. 中国协助美国维护中东和平 C. 美国的冷战思维影响到中东 D. 美国对外交往凸现霸权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穿新鞋,走老路”的政治讽刺漫画体现了美国为了出兵叙利亚,改穿中国制造的军靴,由此蒙蔽试听,这讽刺了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地推行霸权主义,故D项正确;显然美国出兵叙利亚了,故A项错误;美国是在破坏中东和平,故B项错误;美国出兵叙利亚是热战,不是冷战,故C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民族思想强调以华夏为主体,其他民族为补充的民族关系认知体系,体现了大一统思想和现实中谋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致的。

在孔子看来,华夏与夷狄文明发展程度是不相同的,华夏文化先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相对于华夏文化而言落后,但是孔子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各民族之间要进行文化交流、和睦相处,达到“和合”的目的。

孔子认为对夷狄也要有仁爱之心,主张不分贵贱、地域、国别,更是不分族类地进行博爱,施仁爱之心,感召和教化四方夷狄之人,实现各民族的和平共处。

孔子还认为:行周礼者为华夏,拒周礼者为夷狄。只要对“四夷”,实施“忠”、“信”,就可以感化落后民族,接受周礼,变为华夏。

孔子的民族观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它对凝聚民族精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的民族观有着民族平等思想的因素,看重民族意识和强调民族大义,而这些对后世的影响也尤为深远。

——摘编董强《孔子民族观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况孔子关于民族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民族观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合理性论证的范式流变,是一个西方政治社会生活主题的变迁所决定的过程。

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从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中苦苦挣扎而脱胎出来的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是革命。这一脱胎的过程,在近两个世纪的时日里,伴随着一幕幕由刀剑、枪炮、绞架、断头台组成的革命场面。这场革命的根本含义,是要最终解决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从封建君主手中向资产阶级贵族手中转移,因而这是一场向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签发历史出生证的革命。这一场革命的旗帜上写的是“自由”、“平等”、“独

立”、“人权”等等理性原则。

历史学家们发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秘密之一,就是要解决当时在英国已基本解决的地产私有制问题。近代民族国家乃是君主制国家的直接对立物,它以工商业发展和流动的资产为基础,和市民社会实行着分离,因而是在社会意义上具有形式的普遍性的国家,是形式上获得独立化的人的国家。

——摘编周毅之《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合理性论证的范式流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 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移民主动地、愿意而且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政体、语言、文化、风俗,并接受其核心价值理念。所以,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是黑人争取人权、后续移民做“美国梦”的最大目标。没有民族建构历史基础的美囯,通过“美囯信念”的核心价值将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同化其中,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保持了多元性,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并造就了现在囯家的繁荣。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孕育、发展、交融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自新,铸就了多元体、共生互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里,“中华”是超越了具体族群的政治共同体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囯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把解决民族问题同解决社会总问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力并造就了现在囯家的繁荣。

——摘编《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美国在民族方面的差异。

【答案】(1)观点:①以华夏为本体,实现民族的大一统;②华夷文明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③以仁爱之心感化少数民族,实现和平共处;④对少数民族实施“忠”“信”,使其接受周礼,成为先进民族。

影响: ①体现了大一统思想,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②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③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历史依据;④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

(2)原因:①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奠定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基础;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倡导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倡导理性王国,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提供思想基础;③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重商主义政策推行,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提供物质基础;④西方民族国家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和宪政体制的政治生活,为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提供政治基础。

(3)中国:①中华民族不断孕育、发展、交融,形成多元体、共生互补特点;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方式;③中华民族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

共同繁荣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美国:①美国是由移民构成的美利坚民族,推行民族同化政策;②在认同美国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保持了民族多元性特征;③民族歧视长期存在,移民矛盾日益突出; 【解析】

【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一信息“……体现了大一统思想和现实中谋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致

……华夏与夷狄文明发展程度是不相同的……但是孔子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孔子认为

对夷狄也要有仁爱之心……实现各民族的和平共处……只要对‘四夷’,实施‘忠’、‘信’,就可以感化落后民族,接受周礼,变为华夏”概括得出:以华夏为本体,实现民族的大一统;华夷文明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平等;以仁爱之心感化少数民族;使少数民族接受周礼,成为先进民族等。“影响”,依据材料信息“孔子民族思想强调以华夏为主体,其他民族为补充的民族关系认知体系,体现了大一统思想和现实中谋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致的……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各民族之间要进行文化交流、和睦相处,达到‘和合’的目的……实现各民族的和平共处……接受周礼,变为华夏……它对凝聚民族精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历史依据;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等角度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从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中苦苦挣扎而脱胎出来的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是革命……近代民族国家乃是君主制国家的直接对立物,它以工商业发展和流动的资产为基础,和市民社会实行着分离,因而是在社会意义上具有形式的普遍性的国家,是形式上获得独立化的人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经济上,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重商主义政策推行;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影响等角度分析。 (3)“差异”,根据材料三信息“移民主动地、愿意而且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政体、语言、文化、风俗,并接受其核心价值理念……没有民族建构历史基础的美囯,通过‘美囯信念’的核心价值将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同化其中,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保持了多元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自新,铸就了多元体、共生互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囯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把解决民族问题同解决社会总问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并造就了现在囯家的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形成过程:中华民族不断孕育、发展、交融,形成多元体、共生互补而美国是由移民构成的美利坚民族;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中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方式而美国必须认同美国主流文化;民族政策:中华民族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美国则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民族歧视

的长期存在等角度对比分析。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罗素把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别作了对比。指出“中国人的生活目标与白种人为自己确立的生活目标截然不同。所有权,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西方民族和个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由于中国人认为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罪恶的,这对于我们西方人与中国人打交道带来一种确实的好处。中国人本质上有一种宽容和友好的态度,他们表现出谦恭有礼,并希望别人礼尚往来。”他热切地期盼中西两大文明互相取长弃短,获得双赢,这种态度同两百多年前的伏尔泰等人的态度如出一辙,伏尔泰强调中华文明“尚和”而鄙弃争夺的价值追求,把它视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庞卓恒《尚和与尚争:中西传统文化主导价值歧异和现代交融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西文明的冲突或融合为线索,拟定一个主题,并通过世界或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阐述。

【答案】示例:从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看中西文明不断融合

观点: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既是民族利益剧烈冲突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昭示了历史进步的主流是文明的融合而非文明的冲突。

阐述:①融合的初步尝试——“内中外西”的议院设计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开始深化,早期维新派开始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如郑观应第一次明确提出在中国实行西方君主立宪制,王韬提出在中国行“君民共主”议院制,呈现出“内中外西”的基本精神和思想走向。②融合的深化发展——“亦中亦西”的民权思想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维新派掀起了一股仿日改制、兴民权、立君宪的潮流,确立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历史进化观和民权平等说,民权思想就在这种混融中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③融合的初步成果——“中西一体”的民主革命思想体系《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建立了一套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以“五权宪法”为后盾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一股独立的思潮,这是中西文化融合的集中体现。

总结: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既是在西方民权思想的启发下萌芽的,也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成长的,展现了中西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在差异中走向融合。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围绕“中西文明的冲突或融合”,拟定一个具体的主题;然后,结合世界或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主题”,材料信息“所有权,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西方民族和个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由于中国人认为维护自我和

支配他人是罪恶的,这对于我们西方人与中国人打交道带来一种确实的好处”点出了在民权方面中西的不同,结合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民权思想的演变可以得出“从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看中西文明不断融合”的主题;“阐述”可从早期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的演变等角度分析;“总结”,回扣材料主题即可。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农村改革很快进入实施阶段。1982年全国大部分农村就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形式。

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宏观调控乏力,农村经济受到市场的巨大冲击,使这一阶段的农村改革并未取得成效,反而陷入了危机之中。

2001年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首次提出了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接着国家在全国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使长期不能解决的农民负担问题得以解决。

2007年粮食总产量在持续3年增产的情况又获丰收,达到50150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9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3.11%。全国绝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中央财政在2005年对农业的投入达到3000亿元的情况下,2006年的农业支出3400亿元,增长1313%;2007年的农业支出4000亿元,增长17.16%;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支出更是达到5600亿元,增长40%

——摘编罗树仁的《农村改革三十年评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

【答案】(1)意义: ①政治:促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③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④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2)原因: ①农民的创新精神;②工业反哺农业思想的指导;③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详解】(1)“意义”,根据材料信息“2007年粮食总产量在持续3年增产的情况又获丰收,达到50150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9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3.11%。

全国绝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促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上,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社会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文化上,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等角度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信息“2001年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首次提出了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接着国家在全国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使长期不能解决的农民负担问题得以解决……中央财政在2005年对农业的投入达到3000亿元的情况下,2006年的农业支出3400亿元,增长1313%;2007年的农业支出4000亿元,增长17.16%;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支出更是达到5600亿元,增长40%。”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大量的投入、工业反哺农业思想的指导、农民的创新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角度分析。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年9月,刘少奇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负责第一线指挥并亲往戒严司令部谈判,取得完全胜利,是当时最有影响最成功的罢工之一。1925年,刘少奇在广州主持筹备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他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始人和实际主持人。1925至1926年,刘少奇先后在上海、广州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在危机关头,他一直坚持组织和领导工人斗争。

在土地革命时期,刘少奇长期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下的白区从事地下斗争,反对当时中央关于当时工人斗争形势是进攻的判断和开展“大规模的总同盟武装暴动”的冒险行动,认为当时工人斗争形势应该是防御的反攻的。

1937年开始,刘少奇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在敌后坚持抗战提供了重要战略阵地。1938年11月,刘少奇担任中原局书记,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941年,刘少奇正确处理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军部,成为继八路军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支劲旅。

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主要负责土地改革等后方工作。“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与刘少奇深耕群众基础也是分不开的。

1950年1月,刘少奇继续分管土改工作,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1953年春,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广大农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刘少奇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济成分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构成,属于过渡时期的经济,国家争取用10到15年时间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刘华清《刘少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刘少奇在中华民族革命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刘少奇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答案】(1)贡献: 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贡献 A中共成立后,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并掀起第一次高潮; B在土地革命期间,及时纠正“左”倾错误,把握革命方向;

C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同时处理国民党右派破坏,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深耕群众基础工作,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②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贡献 A主持并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目标; B创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为三大改造提供依据。

(2)关系:①刘少奇是毛泽东思想的缔造者之一;②刘少奇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解析】

【详解】(1)“贡献”,依据材料信息“1922年9月,刘少奇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1925至1926年,刘少奇先后在上海、广州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在土地革命时期,刘少奇长期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下的白区从事地下斗争,反对当时中央关于当时工人斗争形势是进攻的判断和开展“大规模的总同盟武装暴动”的冒险行动,认为当时工人斗争形势应该是防御的反攻的。1937年开始,刘少奇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刘少奇担任中原局书记,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941年,刘少奇正确处理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军部……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主要负责土地改革等后方工作……深耕群众基础……。1950年1月,刘少奇继续分管土改工作,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刘少奇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济成分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构成,属于过渡时期的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贡献(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及时纠正“左”倾错误、领导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耕群众基础工作)和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贡献(实现“耕者有其田”目标、创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两个角度逐层概括即可。 (2)“关系”,依据所学知识从刘少奇是毛泽东思想的角度分析。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精英们对一战爆发的反应,之所以且喜且惧,是因为日本的因素。一战对中国来说则可称之为“危机”,“危”险加“机”会。危险主要在于日本可能乘列强决战于欧洲战场时,强迫中国臣服日本。但一

缔造者之一;刘少奇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战可能导致对中国不利的现成国际体系崩溃,在一战废墟上诞生的新的国际秩序也许对中国比较有利,中国或许甚至可以在尚未成型的世界新秩序中注入自己的烙印和声音,进而收复国家主权和提供中国同际地位。总之,在当时以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精英分子看来,这场大战争将改变国际体系,并有可能帮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这一切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机会。

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昭然若揭的野心更加深了中国人对一战的“危”“机”意识。如果说日本在1895年击败中国导致中国产生国家认同危机,那么它在1915年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则不仅激发起中国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还直接促成了中国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明确外交目标:参加战后和平会议,以便收复被日本非法夺取的青岛及其他中国主权。在1915年,中国朝野对于中国应出席战后和平会议的目标达成共识并得到了不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精英的普遍支持。唯一的挑战是如何赢得出席会议的席位。正是由于参加和会的考量,中国政府力争参战,以此来保证中国获得和会一席之地。

——摘编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亚洲“共有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为中国所带来的“危”“机”。

【答案】(1)危险:①美日趁机加紧进入中国市场,加强对中国影响;②美日加强对中国控制权,支持军阀,中国陷入混战局面;③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日本几乎独霸中国;

(2)机遇①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②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③一战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寻求资产阶级以外的救国道路,即马克思主义道路;④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促使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详解】(1)“危险”,根据材料信息“危险主要在于日本可能乘列强决战于欧洲战场时,强迫中国臣服日本……它在1915年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日趁一战之机对中国侵略;美日趁机支持军阀,中国陷入混战局面;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几乎独霸中国等。

(2)“机遇”依据材料信息“但一战可能导致对中国不利的现成国际体系崩溃,在一战废墟上诞生的新的国际秩序也许对中国比较有利,中国或许甚至可以在尚未成型的世界新秩序中注入自己的烙印和声音,进而收复国家主权和提供中国同际地位……这场大战争将改变国际体系,并有可能帮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这一切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机会。……它在1915年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则不仅激发起中国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还直接促成了中国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明确外交目标:参加战后和平会议,以便收复被日本非法夺取的青岛及其他中国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一战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道路;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促使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