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
2024-06-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的重要环节。 至l5年),新标准划分为永久、定期(1o年、30年)。 但不论执行什么标准,档案保管期限一经确定一般 不作调整,只有在期满后进行档案鉴定,确定销毁或 继续保留,对仍需保留的档案再确定其新的保管期 四、涉密档案的管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 涉密档案的管理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 限。而保密期限是根据国家秘密事项在一定时间内 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成败,关 如被泄露将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危害来确定 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确保国家秘密的安 的,它表示该国家秘密事项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 全,必须管理好涉密档案,它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 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产生法律效力的时 心。 限。《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明确规定:除有特 1.制定涉密档案接收标准,加强涉密档案规范 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 化管理。接收涉密文件归档时,对其密级标识、保密 期限均应按照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2.建立专门的涉密档案目录(载体台账)。为涉 密档案的科学管理、准确掌握、有效保密和及时提供 创造条件。 3.做好涉密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密档案的 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办理,认真履行审 批、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使用完 毕后要及时清对、查验,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进 行补救。 4.加强涉密档案的科学管理。我集团在实施档 案电子化管理过程中发现保管的档案中有密和非密 混合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利用的情况,由于没 有将涉密档案与非密档案分别立卷、保管,利用档案 就有扩大知悉范围的隐患。早在1991年国家保密 局、国家档案局就联合下发了《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 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范围的暂行规定》,重点强调解 决两个问题,一是严格执行解密划控时间标准;二是 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可以开放 利用,哪些档案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档案不 能开放利用。为确保涉密档案的安全,我们在电子 化扫描时将涉密档案全部撤出,重新整理、组卷,彻 底解决了混卷、混装问题,实现专库、专人管理。并 根据不同的密级设立专门的密码文件柜、密码保险 柜,机密级(含)以下密级档案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绝密级档案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从保管条件上确 保涉密档案的安全。 5.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 作。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是:正确分析和鉴别 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企业需要 和为国家积累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 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档案的保管期限 原标准划分为永久、长期(16年至50年)和短期(5年 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涉密档案在保 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 移和情况变化而改变的。其变化原因一是保密范围 的变化;二是涉密事项作用的变化;三是保密时限的 变化。改变是指升密、降密、脱密,其中升密是极少 数的,大多数总的趋势是降密,直至脱密。档案管理 部门要在保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做好档案密级的 调整和涉密档案的清查鉴定工作。 五、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档案管理中“提供利用”是重要环节,“利甩”是 保管档案的根本目的。在涉密档案利用时,普遍存 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 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会 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 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 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 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由于档案有密与非密之 分,所以在利用时就有不同的要求。涉密档案的利 用要有更加严格的制度规定,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 制度、复制制度等。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 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 用工作有章可循。对于列入“涉密”之列的档案,限 定其使用范围,同时对查阅地点和时间也应加以限 制,一般情况下,只能在阅览室查阅,不能抄录,更不 能复印或借出。只有这样,才能严格控制涉密档案 的利用,确保涉密档案的安全。 总之,加强和完善涉密档案的管理,做好档案管 理中的保密工作,进一步增强档案人员保密责任意 识,不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提高效率,进一步实现涉密档案的科学管理,是档案 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 潘欣)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