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丝绸服装古代审美观传承论文

2020-12-31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丝绸服装与古代审美观的传承

摘 要 丝绸服饰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现着古代儒家、道家的审美哲学,具有不可避免的审美传承性。 关键字 丝绸服装 面料质感 审美传承 一、引言

中国是个丝绸大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最早开始缫丝、最早用蚕丝制作服装的国家,自从丝绸诞生开始就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礼仪服饰和人们日常穿着的服饰类。作为丝绸本身的质地,其柔和、丝滑等特性更与儒家、道家学说的审美观点相契合,它讲究宽大、松散、典雅和飘逸,更体现出穿着者的精气神。因而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国古代人对儒道等学说的审美观点的看法,其雅、拙、朴的质感在历代丝绸发展史更是一脉相承。 二、丝绸服装渗透着古代审美观

(一)中国古代儒道等传统学说对丝绸服装影响

儒家思想讲“雅”,“雅者,正也。”(《说文解字》),雅即正规、美好,不粗鄙,是一种从外在到内心,将规矩等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诉求的审美要求,儒家之“雅”具有规范典正、与“俗”文化相对的特点。因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代中式正装往往采用具有一定厚重度、悬垂感、表面光洁平整的服装面料,如丝绸面料中的织锦缎等;在尊卑伦理体制下,统治阶级崇美尚丽,追求气象宏大的华丽尊贵,其丝绸服装多用金银色装饰,反映在古代丝绸服装中,礼

仪性丝绸服装更多使用以“五色”为基础的单纯色彩,装饰色彩则以鲜明的正色和金银色为主。其次儒家讲究“中和”、“中正”和“正衣冠”,对应的服饰空间以对称为美,以中央为尊贵,强调以冠、衣为中心的身体上部空间。因此古代丝绸服装尤其是礼仪服装很少采用不对称廓形。

道家主张“大音稀声”“大巧若拙”,追求返璞归真、恬淡清纯,崇尚自然之道。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便服多采用黑色、白色等视觉上朴实的单纯颜色,不追求鲜明、刺眼的色彩。道家主张“五色令人目盲”“无色而五色成焉”“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忌》),体现着其在艺术上对黑色回归的无色之美,偏爱黑、白、青等平淡素净之色。受其影响,中国古代道家服装以黑、白和中性色居多。其次道家讲“虚实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自然流畅的整体气韵;对应的古代道家丝绸服装装往往使用宽松柔和的裁剪结构,通过服装的内外、上下形成与人体结合的多层次组合,在人体活动中获得特有的飘逸韵味。

(二)中国古代主要群体(士大夫阶级)对丝绸服装的影响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不但是中华文化艺术的载体,在社会阶级中更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穿着自然会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追模的范式,在无形中穿着丝绸服饰便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日常行为主要是吟诗、作赋、弹琴、下棋、写作、绘画等,这样的生活方式对服饰的功能性没有过多的要求,而他们对服饰的美观和舒适却情有独钟,丝绸服饰正好满足了这些生

活方式的特殊要求 。

三、中国古代人对丝绸服装审美观的传承 (一)宋代以前古人对丝绸服装审美观的传承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同时,兼收了六国的车旗服御,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主要的有服饰制度,进一步使服饰更加规范地体现等级制度。到了汉代又继续保留了这一制度的遗制。在南北朝,各个少数民族在初期政权时,则按本民族习俗穿着,以后受到先进的汉文化影响,羡慕汉朝的典章制度,及帝王百官峨冠博带的一套礼仪,也穿起了汉族服饰。

隋唐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得以繁荣,反映在丝绸服饰上为丰美华丽。突出的是妇女的服饰形制之盛可谓空前。唐朝的服饰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丝绸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

(二)宋以后古人对丝绸服装审美观的传承

在宋代,号称继承了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提出来“存天礼”、“去人欲”的思想主张。在这种思想的支配和传统下,文化走向开始了转弯。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丝绸服饰上,趋于保守,样式没有多少变化,色彩也不如以前鲜艳,但成就了“质朴、洁净”的审美观…… 元代的丝绸服饰多以长袍,男子的丝绸服饰多从汉俗,妇女的此仇服装也是以袍服为主,上下一体,南北一致,只是称谓不一样。

明朝夺得政权后,根据汉人的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将丝绸服饰制度作了重新规定,男子恢复了传统特色,以袍衫为主要形制,冠冕衣裳也当然地承接古制了。妇女的丝绸服装形制主要有衫、袄、霞披、背子、比夹及裙子等,样式多,则仿自唐宋,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清朝的丝绸服装在保留本民族习俗礼仪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服饰中的一些特点,而彻底废弃了冠冕衣裳为祭祀之服,以及通天冠、绛纱袍服的传统制度,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自诞生开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变迁,至此遂告终结。 四、结语

纵观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丝绸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蔽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儒道等学说的审美意识始终贯穿其中。 参考文献:

[1].宋执群.浅述丝绸服装与传统文化[j].苏州丝绸,2008(2)。 [2].赵丰.略论丝绸服装审美观的历史沿革[j].丝绸文化,2009(5)。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