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2023-05-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俄国十月革命》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内容:叙述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苏联诞生的过程,评析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

(二)设计理念: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能梳理事件的经过,认识其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讲解,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记忆。 二、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本课“俄国十月革命”集中讲述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它所具有的意义,两部分内容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在探讨背景时,既要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也要关注俄国19世纪中期改革后仍然存在的各种矛盾,将内外因素结合起来。在讲述经过时,需聚焦彼得格勒起义和攻占冬宫两个事件。对十月革命意义的认识,侧重从其建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入手。以上种种,都需明确列宁在革命不同阶段和苏维埃政府成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

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作为高一学生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策略:

史料化、问题化、活动化、趣味化(故事化)、个别化和协作化、结构化。

(三)课时分配:1课时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员闻一先生所说的一句话“红旗一展天下定,春秋几度风雨变;谁沉谁浮后人说,花开花落九十年。”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哪个国家的那次事件?(学生回答)对,这句话就是讲的俄国的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不光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那么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俄国的十月革命。今天我们就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板书)

讲授新课: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板书课题)

(一) 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

2

1914年8月,俄国缺少30万支步枪;10月,缺少87万支。 1916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5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150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5万发。另外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

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时间 1914.8---12月 1915 1916 罢工资料 68次 1000次 1500次 参加人数 3.5万 54万 100万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由于农业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剧减;战争也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

生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 背景:一战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时间:1917年3月

3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师提问: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继续看课文第2页最后一段小字内容。 生答。

师问: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 生答后师总结: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展示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问: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 生答。

师总结: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出示《俄国比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课本。

4

背景:对外继续参加一战,对内力图扑灭国内对的革命火焰。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人:列宁

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主要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结果:取得了胜利,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4.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板书)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刚出现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苏俄,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遇到了挫折。一切帝国主义国家都极端仇视、害怕苏维埃政权。他们千方百计欲置其于死地,而国内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也不甘心失败,他们妄图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他们所失去的一切。那么此时的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

师强调: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归纳; (1)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迁都莫斯科 (2)经济上: 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

(3)外交上: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出了战争。 让学生尝试列表,列出两种政权的不同点。

思考1: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思考2: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5.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板书) 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

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另一方面,实行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名称 二月革命 时间 1917年 3月 十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推翻沙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人民民主革命 皇统治 无产阶 推翻资 1917年 11月 级的社会主义产阶级临时政委员会 革命 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板书) 让学生齐声朗诵课文最后一段。

多媒体展示“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战争。”

6

多媒体展示毛泽东所说的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老师小结:一句话,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在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也不会爆发革命。”在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五、板书设计

二月革命:原因、时间、结果、局面、性质

十月革命:原因、时间、领导者、指挥部、目的、性质、结果 六、练习巩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讲的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在这次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环节,我设计有自主学习的形式,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大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件喧宾夺主,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主体作用,应反素归真。此外课件中选用的图片有的与本课内容不十分紧密,在宝贵的45 分钟内,课件的图片也应近贴课本。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