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导论》
课程考核报告
报告编号: 01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064101 学 号: 指导老师: 马钊
2012年12月20日
摘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领域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如今的信息市场已不再是用那种用烽火台、驿站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没有信息,我们的生活就不全面,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发展,信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桃花源般的生活在现代成了一种奢望,我们能很快的通过电话、手机、计算机等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殊不知,信息有真必有假,真假是相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浏览信息的同时,不要忘了信息本身存在的危机。
纵观近十几年,网络诈骗案件频频发生,我们应该有所警觉了,但不幸的是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这是什么原因?不是我们笨,也不是诈骗者聪明,而是我们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缺乏保护意识。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完美了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给地理信息系统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因为计算机网络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众所周知,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机密性比较高的一门课程,这也是我们的专业课之一, 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解释说明计算机网络的一些优越性和弊端。
关键字:
信息 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 数据 绘图
1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信息以及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网络 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2.2 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利害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3.1 地理信息系统
3.2 地理信息与计算机网络关系 第四章 实例分析 第五章 应急措施
5.1 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急措施 5.2 其他领域方面的应急措施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2
有史以来,人类就通过信息打交道,有了信息才会有发展,起初的信息交流还仅限于面对面、信纸等方法,信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信息的交流,就不会有人类的发展,更不会有现代化社会。
记得在《桃花源记》中,先人为了躲避战乱,寻得一世外桃源,等后人发现此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信息的重要性。
这是古人对信息了解,对于现代人呢,这些还能满足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领域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间,如今的信息市场已不再是用那种用烽火台、驿站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没有信息,我们的生活就不全面,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发展,信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桃花源般的生活在现代成了一种奢望,如今我们反而希望有桃花源般的世外桃源存在,那样,我们可以完全保护个人隐私了。
我们能很快的通过电话、手机、计算机等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殊不知,信息有真必有假,真假是相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浏览信息的同时,不要忘了信息本身存在的危机。 尤其是我们,我们专业就是学空间信息领域的,就拿《地理信息系统》一科而言,其有相当的机密性,泄露后将会对国家、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像,具体请详看第三章。
第二章 信息与计算机网络
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3
信息,又称资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但又远比他们简单,其实信息就是“物质和能量,及其自身„信息‟与其属性的标识、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日趋深入和广泛,信息资源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导因素,是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来获取或处理这些信息,用专业知识可以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2.2 计算机网络以极其厉害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最大的用途就是为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但他也有弊端,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很多的隐患,其中不安全因素甚多,网络黑客以及诈骗者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些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广大用户,他们不仅窃取你的隐私,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说银行密码等等,也许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是你、我、他。
还有,计算机中的软硬件有的不齐全,很多都存在着漏洞,所以当你在作业时,如果不及时保存,有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对用户来说的确是一种损失;还有,有些软件与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运行后有可能会导致系统自动关闭,甚至会导致系统的的瘫痪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用户必须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网上交易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性问题,在计算机上装一些防护软件。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3.1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
4
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要用到一种软件,那就是ArcGIS,ArcGIS是由ESRI出品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名称,桌面版本主要包括ArcReader、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ArcGIS还有相应的服务器版本,ArcGIS可以扫描地图等重要文件,主要用于定位、用属性查找空间位置,用空间位置了解属性等,可想而知ArcGIS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有多种来源和不同特点,地理信息系统要具有对各种信息处理的功能。从野外调查、地图、遥感、环境监测和社会经济统计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机构或器件采集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组织的数据。这些数据根据数据库组织原理和技术,组织成地理数据库。
3.2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要通过ArcGIS软件来实现其功能,ArcGIS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其作业,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联系在一起了,当我们需要完成某项地理信息统工作时,就必须要用到ArcGIS软件,比如说地图的扫描,地指点的观察,测点的数据等等,这些数据一旦丢失,会给自己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
在最近的上机实习中发现ArcGIS的功能很强大,不是专门研究ArcGIS的人员,几乎不会用,就算会用,有的功能无法实现,所以一般要上网查找一些操作方法的介绍,危险就会发生。
当一些病毒之类的利用某些软件和资料通过网络传播时,你有可能就会中招,所以安全十分重要,数据丢失只是带给自己一些损害,但是数据的泄漏,可就不一样了。
比如,你要研究一下武汉市最近的交通事故,那你必须先要找到相关资料,找交通局的亦或其他部门,显然,在中国这些资料是保密的,你轻易弄不到,假如你弄到了,但在作业的时候弄丢了,那麻烦就大了,你有可能会负刑事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地图之类的不能复制的原因。
3.3 GIS的应用-地图以及GDP的绘制
1.涂层的渲染: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省级行政区], 执行[属性]命令,然后在[图层属性] 对话框中点击[符号]选项页,将渲染方式设置为: [渐变颜色渲染, 字段: Area,分类:5, 自然间隔分类法]
5
图 3.1
参照以上操作过程,对图层[省级行政区]基于字段[Area]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等间隔、分位数、 自然间隔、标准差),比较不同的分类法进行分类的意义。
自然间隔分类:
图 3.2
2.制作GDP.
参照前面的步骤,对图层:[省级行政区]进行点密度渲染,如下图所示: 根据1998GDP、1999GDP、2000GDP属性生成柱状图渲染方式
6
图 3.3
3. 创建地图版面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将图层[省级行政区]的渲染方式恢复为[唯一值渲染,基于NAME字段],生成地图,如下图所示:
图 3.4
第四章 实例分析
7
案例一:“蠕虫”病毒案
罗伯特·莫瑞斯(Robert T·Morris, Jr.)是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学生,年仅23岁。1988年11月2日,他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用远程命令将自己编写的蠕虫(Worm) 程序送进互联网。他原本希望这个“无害”的蠕虫程序可以慢慢地渗透到政府与研究机构的网络中,并且悄悄地呆在那里,不为人知。然而,由于莫瑞斯在他的程序编制中犯了一个小错误,结果这个蠕虫程序疯狂地不断复制自己,并向整个互联网迅速蔓延。待到莫瑞斯发现情况不妙时,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无法终止这个进程。
据说,莫瑞斯曾请哈佛大学的一位朋友在Arpanet网上发了一条关于这个蠕虫程序的警报,但由于Arpanet网络已超载,几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或接受到这条信息。于是,小小的蠕虫程序,在1988年11月2日至11月3日的一夜之间,袭击了庞大的互联网,其速度是惊人的。
造成的后果:受害网络是传送敏感数据和保密数据的。另有一些报刊声称蠕虫损坏了珍贵的研究数据,其价值难以估量。技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美国计算机病毒协会的约翰·麦卡菲(John McAfee)报告说,蠕虫引起的损失大约为9600万美元,Purdue 大学的吉恩·斯帕福德(Gene Spafford)则估计损失仅有20万美元。
某些观察家注意到,大学院校受蠕虫侵害较之其它单位为重,显然,地理信息系统也受其或大或小的波及。部分机关的白班工作人员离开之后,没有关机,蠕虫击中了他们的计算机。许多第二班的工作人员不想或不会处理紧急事件,这是被击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网络的某些节点,在接收到有关警告信息亦或是注意到计算机出现问题后,立即停止了计算机的使用,正常关闭了某些系统的运行。由于网络传输量过载,“蠕虫”病毒运行速度大大减缓缓,很多计算机未发现异常,许多计算机免受其害,这是相当幸运的。
这是关于病毒的,病毒无时不刻威胁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代人开始质疑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了,毕竟假的信息太多了,各种垃圾信息充斥在网络上,不仅带给用户信息上的迷惑,还影响了文件的正常传输,所以在查找信息时,我们不仅要判断信息的可信性,还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注意细节,不要被某些不健康的信息误导。
案例二:缺乏安全意识
8
李某,大二学生,在暑假做了个调研活动,活动内容是分析A公路的交通事故,首先他找了一份关于A公路的地图,然后拍了照片,这是关键的一部分,而且拍摄的图片相当清晰,也就是说,像素相当高,然后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扫描,这些远远是不够的,为此,他必须要有关于A路段交通事故的详细说明,这些在中国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仅靠网上的数据明显不真实,这位同学和他的同伴好说歹说,硬是从交通部门儿获得了一些信息,地图有了,属性信息也有了,接下来就只剩下分析了。
他通过ArcGIS软件绘制了A路段交通事故图,并把属性信息写在了了其中,分析了原因之后,写好了报告,这位同学酷爱游戏,经常和朋友一起玩网络游戏,玩家之间交换角色,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到了要交调研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报告以及图例图像都不见了,他打开了ArcGIS软件,因为ArcGIS软件有短期记忆功能,令他沮丧的是没有找到丝毫痕迹。
结果是,他们没有完成调研活动,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朋友哪出的调研报告尽然和自己的一模一样,不对,那就是自己的。
原来,李某在和朋友交换游戏角色的时候,被他朋友钻了空子,结果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暑假的调研被人窃取了,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朋友,他没有追究,这种义气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对·信息安全的态度可不敢恭维。
第五章 应急措施
5.1 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急措施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也影响着信息系统。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必须要在完成作业后,要记得保存,不要将成果公然传到网上,为了保险起见(对比较重要的文件)设置密码等措施处理,ArcGIS软件要及时关闭,重要的亦或是具有保密性的东西的属性可以用数字表示,那些数字是你所理解的,可以代表某些信息,但不能被别人所察知的。
再者,可以开启防护措施,比如说杀毒软件
5.2 其他领域的应急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具有内容多样、传播迅速、影响巨大等特点。因此,根据互联网的自身特点,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互联网方便、快捷、灵活,成为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其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有人称网络是“潘多拉的魔盒”,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增强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但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青少年造成伤害。因此,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至关重要。
1、要安排健康有益的网络学习内容,比如网络图书馆、网络同步课堂等。
2、在网上,不要轻易泄漏自己的身份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学校名称、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
3、收到带有攻击性、淫秽、威胁等语言的信件或信息,不要回复或反驳,要马上告诉家长或通知服务商。
4、不要轻易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5、网上的信息不一定是真的。例如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男士。
6、不可投入太多时间,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逐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将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
第六章 结束语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信息量,但在掌握信息的同时不要忘记信息
10
本身的安全问题,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掌握信息的发展,毕竟,信息科学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信息主导者世界的发展方向,为了明天生活得更好,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
文献阅读: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杨心强 陈国友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地理信息系统》胡鹏 黄杏元 化一新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ArcGIS教程》网络教程
《信息与信息技术》网络教程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