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7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2024-06-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某地形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形区是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 A.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

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C.泥沙沉积,塑造了华北平原

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解析】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第2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引起土壤养分、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答案】 1.B 2.A

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回答3~4题。

3.最符合图中①框含义的是( ) 【导学号:78470092】 A.充分利用光热 B.削减风沙 C.蓄水保土

D.净化空气

4.图示治理措施属于( ) A.生物措施 B.农业技术措施 C.工程措施

D.政策措施 【解析】 植树种草属于生物措施,其功能是蓄水保土、进展多种经营。

【答案】 3.C 4.A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5~6题。

5.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6.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导学号:78470093】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植树造林 D.丁处打坝建库

【解析】 第5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地区,因此保持水土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第6题,从图中地形分析,甲处为黄土塬,宜作耕地;乙处为缓坡,宜开拓梯田,但不宜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丙处为陡坡,宜植树造林;丁处为沟口,宜打坝建库。

【答案】 5.A 6.B

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敞、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积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7~8题。

7.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缘由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 ) 【导学号:78470094】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 B.植被破坏

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D.夏季的暴雨

【解析】 第7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处为沟谷,应打坝淤地;乙处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处为塬面,应平整土地;丁处为陡坡,应植树种草,营造护坡林。第8题,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力强,是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自然动力。

【答案】 7.A 8.D

9.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缘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地面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2)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中,植被破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耕作制度是指________。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和触发机制的是开矿。

【解析】 第(1)题,降水强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动力条件,土质疏松、地面植被掩盖率低是地面因素。第(2)题,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缘由。【答案】 (1)降水量大 多暴雨 地质活动猛烈 土质疏松 植被掩盖率低 (2)营造宫殿 樵采 毁林垦荒 轮荒耕作制度

[力量提升]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争辩发觉,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10~12题。

10.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导学号:78470095】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11.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缘由,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解析】 第10题,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存在,故只能是自然因素;人类历史时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第11题,轮荒、弃荒导致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造成林草植被的种源随水土流失而破坏。第12题,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人类也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答案】 10.A 11.D 12.C

13.(2022·豫南九校第一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缘由。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掩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导学号:78470096】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项,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方案,并阐明选择该方案的理由。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等降水量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降水的分布特点。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大的地区降水多,所以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第(2)题,依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的侵蚀强度变化曲线,分四段(降水量在300 mm以下、300~450 mm、450~600 mm、大于600 mm)来描述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第(3)题,依据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看出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再依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来看,降水量超过450 mm的地区,提高森林掩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故甲地接受方案2合理;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的地区,植被生长条件差,侵蚀强度大,故乙地接受方案1合理。

【答案】 (1)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

来越小。

(2)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 mm时,森林掩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年降水量大于450 mm时,森林掩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掩盖率增大)而快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掩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

(3)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森林掩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简洁,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实行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

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