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学生负责任?
2、 有一则小故事,讲得是一位心理学家在一位中国人家作客,主人五岁的小宝宝在厅里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抱起孩子,然后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椅子,打这个坏椅子。”
3、 心理学家对这位母亲说:“这跟椅子没有关系,是他自己造成这样的结果,并非是椅子的错。你应当让他知道,如果是他做错了事,责任就应当有他自己来负,这样,他以后才会慢慢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时,他应负的责任是什么?” ……
4、 这位母亲的教子行为,在中国家庭看来,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似乎,从我们妈妈的妈妈开始,每当幼小的孩子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矛盾时,就是这样,在这种几乎没有道理的呵护下接受了责任教育。 5、 后来,孩子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所有的人们又异口同声地对孩子说:“要负责任!”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这个转折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很多家长急于求成,以至于有时,深感力不从心。更有甚者,说破了嘴,费尽了神,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满不在乎。 6、 冷静思考一下那位心理学家说的话,是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家教理念上出问题在前?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该怎样教他们——学会负责任。 温馨提示:让孩子从小学会勇于承担责任,学会担当。 7、孩子在为谁而“学”?
8、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
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9、 第一封信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
10、 第二封信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作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温馨提示:只有努力获得的果实才是最甜的。 3、竹篮打水不会一场空
——讲给哪些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的家长。
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每天清晨,爷爷都坐在厨房的桌子旁阅读书籍。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最大的努力,阅读那些书籍。一天,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像你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用竹子编成的放过煤的竹篮,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孙子提着篮子走了。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爷爷笑着对孙子说:“下一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点。”孙子再次去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是,结果依然不变。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说着,孙子换了一个桶过来。爷爷说:“我不需要一桶水,我要一篮子水。你能够做到,只是你尝试得还不够充分。”爷爷走出来,亲眼看孙子去打水。
孙子清楚地知道,竹篮打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希望给爷爷演示一遍,让爷爷知道,即使他尽最大努力,篮子里的水也会漏光。孙子盛满水,飞快地向爷爷跑来,篮子中空空如也。孙子气喘吁吁地对爷爷说:“爷爷,你看,根本没有一点用。”“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没有一点用吗?”爷爷说,“好好看看这篮子。”孙子仔细看了一下竹篮,竹篮确实和以前不同了,那个脏兮兮、黑糊糊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竹篮。
“孩子,看到发生的事情了吧,阅读好书也是哪些。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你的心灵。”
温馨提示:知识需要积累,持之以恒是会有收获的。
4、当我们老时,怎样让孩子照顾你?
60岁的老罗恩患了老年痴呆,儿子罗恩不得不放下忙碌的工作经常回家照顾他。老罗恩偶尔清醒时,会慈祥地抚着罗恩的头说:“孩子,爸爸老了,你会照顾我吗?”罗恩认真地说:“爸爸,我一定会的。”
老罗恩经常处于痴呆的状态,看上去智力只有3岁。早晨罗恩会哄着他起床,带他到阳台上晒太阳;晚上老罗恩听了故事才能安静地睡觉,否则会又哭又闹。最令人烦恼的是,老罗恩不怎么爱吃东西。看着老罗恩一天天瘦下去,罗恩心疼极了。
一天,罗恩说:“爸爸,我想吃你做的芝士蛋糕,我们一起做好吗?”老罗恩眼睛里有了兴奋的光彩,叫道:“再好不过了,要知道,那还是我教会你做的呢。”
罗恩忙碌起来,先把芝士条切成片,搅拌打软后,再逐次加入巧克力粉和咖啡酒、慕司……突然,老罗恩把拳头砸到盆子里,芝士糊溅了罗恩一身一脸。罗恩没有生气,而是爽声大笑起来,老罗恩愣了一下,也被感染得笑起来。
在老罗恩的捣乱下,芝士蛋糕做得奇形怪状,但他们开心极了。美味的蛋糕出炉后,罗恩送到老罗恩面前说:“爸爸,尝尝我们的手艺吧。”可是,老罗恩孩子气又上来了,一下打翻了罗恩手中的蛋糕。
过了一会儿,老罗恩清醒了一些,他从房间出来,眼里闪着泪花,欲言又止。
晚上,老罗恩安静地睡着了。罗恩看见床头柜上有一张信纸,上面是爸爸的笔迹:“孩子,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教你做蛋糕时的情景,你像我对你小
时候一样耐心和温柔,谢谢你。爸爸越来越不会照顾自己了,许多东西需要你慢慢来教我,比如教会我上厕所……”
罗恩默默地说:“爸爸,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温馨提示:你在孩子小的时候怎样对待孩子,以后等你老了,孩子也将怎样对待你.
年轻的时候,我做过成为吉他演奏家的黄粱美梦。无奈我起步太晚,五指笨拙得紧,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后,自然沮丧伤感。儿子11岁那年的暑假,我庄重地把吉他交给他。儿子很无辜地听完我的慷慨陈词后,叹了口气说,好吧,那就这样吧。我严肃地给儿子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儿子又一次说,好吧,那就这样吧。 5、谎言是逼出来的?
儿子开始发狠地练琴了。从早到晚,他待在琴房里,弹拨着练习曲,周而复始,不折不扣。其间虽然会开点小差,但他很快会重新步入正轨。 那天中午,儿子在琴房里练习,想着他刻苦的样子,我欣慰感动之余也有些心疼,便泡了一杯咖啡,推门送进去。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儿子双手捧着一本历史书,着迷地看着,吉他声却波澜不惊地响着。 实际情况是:儿子用录音机把自己弹拨的练习曲录进去,一劳永逸地播放着,制造他认真练琴的假象。他却在这假象的掩护下,看他喜欢看的书。
我怒火中烧,老婆忙把我拉出来问,你儿子不笨吧?我说简直就是狡猾。老婆说,如果我们逼一个聪明人做不喜欢的事,他会变得狡猾;如果我们让一个聪明人做他喜欢的事情,他一定会做得很漂亮。 我叹口气说,好吧,
就这样吧……
现在儿子上了高中。近日,一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和儿子聊得热火朝天。朋友对我说,你儿子的历史知识和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接近于我。 这位朋友,是位历史学的博士。
温馨提示:不要逼孩子学会说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