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楹联文化在校园传播、传承与创新初探

2022-07-01 来源:好走旅游网
楹联文化在校园传播、传承与创新初探

摘要:楹联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产物,因为其主要粘贴在楹柱上,所以由此得称。楹联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表现的形式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新时期重点强调要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自信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将楹联有效地引进校园,合理地展开传播、传承并在保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变得十分必要。下面,主要就楹联在校园中的传播与传承等各项有效的实践举措加以分析。

关键词:楹联文化;校园;传播;传承;创新

前言:楹联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载体主要的语言形式以汉语为主,文字的结构相对来讲更加的整齐且对仗公正,同时在音律方面也具有一定要求。在当前国家比较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背景下,做好楹联文化与校园环境的深入融合十分必要。结合具体的楹联文化发展需求就具体的传播方式进行拓展,在多元主题活动支撑下规范促进楹联的传承工作有序开展,这样才能够渲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基础认知。

1.

以楹联为线索,浓缩文化精粹

教师在大力发展楹联文化期间需要以此为线索通过多方举措搜集具体的文化资源,然后结合学生对楹联文化的认知,以及遵循取其精华的原则就相关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这样能够保证所创设的文化资源体系更加全面,同时也能够为接下来的传承与传播工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支撑。首先,搜集网络中的楹联文化

[1]

。依托网络媒介就楹联的有关简介、文化内涵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进行全面整

理,以保证所构建的文化资源体系更规范,且具有较强的覆盖面,引领学生在丰富文化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之后,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和典故中有效搜集具体的楹联文化,如《诗经》系列的相关文学要素,即《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归去来兮辞》、

《归思赋》等文学作品在楹联对仗方面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在自主赏析文学内涵的同时对楹联的文化特色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具体的楹联要素,调研一些传统产业的楹联设置,如比较经典的同仁堂楹联,即“善施妙药延千载,巧制灵丹寿万年”等。让学生在掌握丰富楹联资源的前提下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念,并提高对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思想重视。

1.

依托新媒体,拓展传播空间

在大力宣传楹联文化期间,教师需要切实关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在信息获取方式上所发发生的重要转变。将新媒体所具有的资源传播功能有效地开发,然后进行科学地运用2]。在此基础上构建楹联文化专题模块,全面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构建微课中心。引领学生自主地就丰富的楹联文化展开深入的探讨,促使其在良好的传播平台支撑下能够获得更直观的体验,也能够在综合赏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楹联文化的综合感悟。比如说,教师可以围绕楹联的组成要素,就辞赋、灯谜、骈文、酒令等设置多项模块,整合专项资源,之后让学生在现代载体的依托下就具体的楹联文化展开有效的探讨。

1.

开展主题活动,促进楹联传承

为了实现楹联文化的有效传承,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规范组织多元化的主题活动3]。促使学生在良好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对楹联文化自主探索以及深入剖析的思想认知,在进一步端正文化观念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的传承和实践。首先,需全面构建特色化的楹联校本课程,将所搜集和提炼的楹联文化素材进行全面整合,以便为后续主题式育人活动的开展而提供良好的文化载体。之后,开展自主性的赏析活动,在展示具体的楹联作品之后为,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赏析,探索楹联所具有的文化特色以及在音律、对仗等方面的特征表现。同时,还可以规范开展丰富的实践调研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楹联文化,比如一些古建筑中所包含的经典楹联,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感知空间,并进一步加深对楹联的感悟和体会。

[

[

1.

鼓励实践创新,推动楹联创新

在整个楹联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创新的活动当中。也就是说,要积极鼓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基础楹联知识素材进行自主创新与创作,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在楹联创作方面的灵感与动力。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主题,鼓励学生为庆祝建党百年自主设置楹联,歌颂祖国,传承党的精神。之后,教师将学生的楹联创意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带领学生共同赏析和分享,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在楹联创新实践方面的综合实力,为楹联传承与创新提供动力。

结论:依前所述,楹联是比较经典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渐彰显民族的文化特色,所具有的传承地位也十分显著。为了有效丰富校园的文化氛围,学校需积极发掘丰富的楹联资源,提取精华,然后借助新媒体渠道就优秀的楹联文化进行传播,并规范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楹联的传承与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李立云. 小学语文楹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周国圣.从“游戏”到“创作”——浅谈楹联课程的课堂实施[J].教育视界,2020(07):69-71.

[3]苏敏.“诗书传雅韵 联对溢馨香”——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楹联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现代教学,2019(18):36-38.

课题编号:19PTYB080

江西省 2019 年度教育规划课题

《楹联文化进校园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松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